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催淚系導演》第579章 不是因為電影節而關注,是因為李易
  第579章 不是因為電影節而關注,是因為李易而關注

  頭條君狗導演又上頭條了!
  額,這一次,李易是真的有種被社死的感覺。

  主要是他的那張照片,太有喜感了。

  “這月亮型的創口貼,真雞兒別致啊!看個球都能被砸成包大人了,不愧是你狗導演,真會玩!”

  “庫庫庫,看到狗導演的模樣,我為什麽會笑出豬叫聲?”

  “那麽問題來了,這月亮型的創口貼,哪裡有賣呢?”

  “樓上的這個問題問的好,某寶上已經有李易同款月亮創口貼賣了!”

  不止如此,李易在接受媒體采訪的時候說的話,也被沙雕網友調侃不已。

  “老凡爾賽了,期不期待是我們的事兒,用的著你狗導演管嗎?老老實實地把戲拍好就行了!”

  “快節奏?抱歉,我就是這麽耿直,我就喜歡慢節奏的電影!”

  “千金難買我喜歡啊,看多了爆米花電影,來點慢節奏的文藝電影也OK啊!”

  “我們特麽也不想期待啊,可你這都特麽的硬生生的讓我們老看到伱的電影名字和你狗導演的新聞,又是幾個意思?”

  “文藝電影怎麽了?只要不是《素媛》那樣的太過絕望,太過壓抑的好電影,就行了!”

  “快點拍吧,還有,電影沒拍完,就別特麽又上熱搜了!不然電影又沒得看,看個球哦?”

  “樓上的,沒錯,他就是去看球了!然後帶了個月亮回去!”

  “受傷人數:1,哈哈哈,為什麽就覺得莫名地好笑?”

  網友們樂呵的很,可是電影圈的導演們自閉了。

  這特麽的,要不要這麽過分?

  狗導演,你真特麽的過分了啊!
  你電影要上映了,搞事情,做宣傳還能理解,可是特麽的上映都還遙遙無期,這熱度有啥用?

  你丫的又不是明星,天天上頭條,搞雞毛啊!
  有的剛買完熱搜,然後發現,買了個寂寞。

  時間一晃而過,春節李易都沒回來,今年呆在國外,和徐楠楠一起過,也算是一種補償了。

  而春節過後,頒獎季到來,可惜的是,今年奧斯卡和華國電影沒啥關系。

  這也不由的讓不少人懷念,當初李易的《楚門的世界》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的時候。

  然而這還不止,柏林電影節,今年有兩部華國電影進入主競賽單元,但是結果卻是意外的都落空了。

  其實這也是常態了,因為在國內商業電影抬頭,文藝電影導演很多也是削尖了腦袋朝著商業電影進軍,而國內也不再像過往那樣,能允許地下電影的存在。

  禁導什麽的,那都是輕的,所以,那些個文藝電影導演,拍攝影片的時候,也必須拿到許可證才敢拍。

  曾經也有不少文藝導演抱怨國內的審核制度,把拿獎的電影變少了歸咎於國內的審片制度。

  可是結果誰能想的到出了李易這麽個妖孽。

  《楚門的世界》夠牛逼了吧?奧斯卡最佳影片,戛納金棕櫚,可是這電影你又怎麽說?
  怪的著國內的審片制度嗎?

  其實還是有不少導演很酸澀的,主要是他們想拍《素媛》這樣的電影,可是卻沒那麽容易過審,因為不是每個人都是李易啊。

  要說關系,肯定是有關系的。

  只是哪一個國家沒有自己的規則存在?

  言歸正傳。

  柏林電影節其實一直都很青睞華語電影,今年兩部進入主競賽單元的電影都落空,也還是比較少見的。

  柏林電影節之後,就是戛納電影節了。

  今年的戛納,更尷尬,雖然有國內的電影參選,但是卻沒有一部進入主競賽單元,有的也就是一種關注這種單元。

  雖然說同樣的也是獎項,但是影響力卻差的太多了。

  而且其實同樣的也要看導演本身的名氣。

  一些導演,哪怕是拿了金棕櫚之類的獎項,可是同樣的知道的人不多。

  想要像過去那樣,直接從歐洲三大電影節,刷個獎項回來就能被無數媒體追捧,被無數影迷高呼的,真的不太現實。

  簡單地說,歐洲三大電影節,雖然是榮譽,但是同樣的,影響力並沒有過去那麽大了。

  一方面是因為拿獎的華國導演,演員已經不在少數。

  另外一方面也是因為,華國電影市場的崛起,主流已經變成了商業電影。

  除非你能二刷,三刷,否則的話,真的也就那樣。

  早年大家都那麽青睞歐洲三大電影節的獎項,完全是因為,那個年月,華國的電影市場,真的是蚊子腿,根本拿不出手,那個時候,國內的媒體也好,觀眾也好,導演也罷,都很希望華國電影能獲得國際認可。

  所以,只要能去國外刷個獎項,哪怕不用是什麽頂級獎項,都依然會有大把的人關注,有大把的媒體報道。

  可是現在是真的不同了!

  而李易他們這些導演不同,因為本身就很有明,各方面可以說都是上上之選。

  像李易,戛納電影節金棕櫚,其實根本意義上,對於他而言,更多的是錦上添花。

  之所以會那麽受關注,完全是因為他本身就很有名,缺的只是獎項而已。

  所以才會獲得那麽大的關注度。

  言歸正傳,今年的戛納電影節,就能讓戛納電影組委會感受到巨大的落差感。

  雖然戛納商業化很明顯,吸引來了不少好萊塢電影來戛納做宣傳,明星也來了不少。

  可是比起去年來,明顯的華國的遊客少了許多,不止如此,讚助商方面,華國的財大氣粗的品牌商也是少了一大截。

  其實就像NBA一樣,球隊有沒有華國球員,那受到的關注完全是兩回事。

  同樣的道理,戛納電影節也是如此。

  為此,哪怕是戛納也無比的懷念去年李易帶著兩部電影來戛納的盛況。

  那真的是盛況啊,別的不說華國來的遊客就多出來不少,更不用說去年的戛納電影節閉幕式的頒獎禮還有華國視頻平台購買轉播權,而且費用還不低。

  可是今年就別提了,誰特麽的愛看那些完全不認識的老外在那裡拿獎?
  與此同時,被懷念的李易,終於在經過了五個月的拍攝之後,《天堂電影院》正式宣告殺青。

  不過,外界並不知道!
  這段時間李易還是比較低調的,看球也是選擇在包間裡面看,可惜的是,那種氛圍卻是差了不少。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