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首富天王》第270章 出行巨無霸!!!
  第270章 出行巨無霸!!!
  張俊的臉書非常火了。

  網民紛紛在討論共享經濟時代是什麽。

  Uber電單車,就是一種比較新穎的租車方式,為什麽說是共享呢?難道是因為這些電單車會被很多用戶租賃使用的緣故?

  很多人強行解釋。

  2007年9月中旬,傳奇科技公司召開了新聞發布會,對外解釋了Uber電單車的情況。

  “Uber電單車在全國各地都設置了很多專用停放點,用戶拿出智能手機,打開臉書或者支付寶,然後掃碼Uber電單車車身上面的二維碼,就能騎行了。不過,用戶使用Uber電單車需要繳納399元押金,並且實名認證才可正常騎行。

  收費標準則是:

  小於等於5公裡為2元,大於5公裡,每超過1公裡多收1元,不足1公裡不收費。另外,用車每超過1小時要收取10元超時費。也就是一小時內,不足6公裡2元,不足7公裡3元以此類推。非定點停車費用按理實際停車位子與指定停車點相差的遠近計算:小於1公裡,收費10元;超過1公裡收費100元。違規停車,收費會稍微貴一點。不過大家請放心,Uber電單車的指定專用停車點會越來越多,平均每250米就有一個,而人口密集區域每75米就有一個停車點。”

  上官牧野介紹到這,發布會現場爆發出強烈的掌聲以及驚訝聲,上官牧野不得不停下下來,等眾人興奮勁過了之後,再去介紹Uber電單車。

  收看直播的觀眾們也跟現場的嘉賓一樣激動,直播視頻彈幕上出現了什麽評論。

  “果不其然,傳奇科技公司如同廣大網友們所猜測的那樣,推出了掃碼租車服務,真是太方便了,而且費用也不貴!”

  “我對車子的需求並不高,但有時候卻真的需要用到車。Uber電單車的出現對於我來說,無疑是一個很大的福音!”

  “奈何自己沒文化,一句臥槽走天下!!!”

  “……”

  這時,記者們忍不住開口發問:“上官牧野先生,Uber的商業模式看似可行,但電單車充電不方便,且用戶可以隨地停車,並不一定會把車停到指定的Uber電單車專用停放點,對此,你們是怎麽解決這些問題的?另外,我想問一下,Uber的車速是多少,騎車是否需要摩托車駕駛證?”

  記者問出了很多人心中的疑惑。

  這些問題,上官牧野本來就打算介紹一下,既然記者問了,他就索性現在就回答。

  “Uber電單車的重量不大於23kg,電機最大功率不超過250W(額定功率220W),最高車速限制不大於25km/h,無需駕駛證也能騎行。該電單車使用防爆防刺胎,設置專用電池倉,續航裡程可達80~100公裡。電池電量可後台智能查詢,低電量報警,運維人員能分配負責區域的工單去替換電池。值得一提的是,我們研發出了智能電池鎖、電池管理系統及電池ID,此功能可以防止電單車被盜,擁有GPS精準定位,讓用戶找車更加方便。”

  到這了,發布會也就基本結束了。

  上官牧野隨後說了幾句,便宣發布會結束,Uber電單車將在發布會結束之後正式運行。

  ……

  Uber電單車的車身是藍色的,在城市各地形成了而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

  此時此刻,Uber電單車專用停放點,已經是人潮洶湧。無論是看過發布會直播的,還是沒有看過發布會直播的人,都圍在這裡看熱鬧。

  有些人直接掏出手機,在Uber電單車上掃碼。

  過程很簡單,先掃碼注冊,可直接以臉書和支付寶帳號授權登陸,然後進入下一環節,確定是否付費騎行。

  不一會兒,很多人已經掃碼成功,喚醒了Uber電單車,然後興高采烈,騎著Uber電單車開到馬路上。

  騎電單車可是比蹬三輪,蹬自行車舒服多了,既有風馳電掣的感覺,又不會覺得累。

  “好爽啊,Uber電單車的速度還挺快,坐墊也很舒服,騎行的時候,車子很穩,啟動速度快,轉向靈活,再加上靚麗的外觀,我感覺這款車子很高端啊!小於等於5公裡為2元,完全滿足絕大部分用戶的需求,愛了愛了!”

  “我感覺坐Uber電單車很時尚,應該能在年輕人群體當中快速流行起來。”

  “是的,我坐Uber電單車絲毫不覺得丟臉。花同樣的錢去擠公交,又累又沒面子,特別是對於女生來說,還很容易被鹹豬手佔便宜~但如今有了Uber電單車就不一樣了,女生可以很舒服的自己開車去上班。如果距離實在是遠,不得不擠公交,但…想必此時擠公交的人已經變少了,很多人選擇了Uber電單車作為出行方式,擠公交或許成為過去式,公交變得不擠了……”

  “……”

  當天,Uber用戶突破了518萬人。

  馬路上時不時能夠見到年輕人騎著一輛藍色的電單車,眾人見狀,都忍不住多看幾眼,同時也想著,自己哪天也去騎一騎Uber電單車。

  Uber電單車一夜之間成為了網紅電單車,受到了無數人的追捧。

  對於那些關注Uber電單車的互聯網科技公司和投資公司,Uber電單車商業模式的成功,讓他們震驚之余,不由產生了一絲別樣的想法。

  《阿Q正傳》中阿Q對小尼姑進行調戲時說,“和尚摸得,為何我摸不得?”

  各大科技公司大抵也是這種心態,傳奇科技既然能做共享電單車,那我們也能做!

  無數科技公司和投資公司盯著共享電單車這一塊,蠢蠢欲動。

  不過他們也知道,直接跟傳奇科技公司競爭,既沒有那麽大的財力,也失去了先手,只能另辟蹊徑,出奇製勝。

  傳奇科技公司不是做共享電單車麽,我們就直接做共享單車。

  “共享單車,綠色騎行,騎車的同時還可以鍛煉身體,這個創意有沒有搞頭?!”胡瑋瑋忽然鬧出來一個想法,心裡越想越激動,覺得共享單車這個市場前景廣闊。

  作為行動派的女強人,她深知兵貴神速,有這個想法的人可能不止她一個人,所以,必須搶在別人之前,把共享單車開發出來。

  胡瑋瑋敢打敢拚,也認識一些圈內人。

  她一方面聯系了一些軟件開發很厲害的朋友,邀請他們一起創業,另一方面尋找自行車公司,購買車輛。

  不到兩月,摩拜單車APP正式上線。

  首先在BJ、上海、深圳、廣州四個城市投入大量的摩拜單車。

  摩拜單車主打宣傳“共享單車,綠色騎行”、“城市最後一公裡”等口號,很快引起很多環保人士和年輕消費者的青睞。

  摩拜單車上線淡淡一周就火了。

  “摩拜單車跟Uber電單車各有優劣,摩拜單車的租金比Uber電單車便宜的多,還環保,能夠鍛煉身體。如果讓我選擇,我可能願意選擇摩拜單車。”

  “呵呵,想要鍛煉身體或者你熱愛環境,那麽摩拜單車自然是首選,可是對於絕大部分人而言,還是Uber電單車更加方便一點。”

  “嗯啊,摩拜單車上線之後,我也就好奇騎了一回,之後都是選擇Uber電單車,騎自行車還是有點累啊~”

  “……”

  網上對摩拜單車的議論非常多,但並不妨礙,摩拜單車的大火特火!
  這個時候,各大投行紛紛湧向摩拜單車公司,創始人胡瑋瑋深知“時間就是金錢”,摩拜單車必須搶在別人之前,迅速搶佔市場,於是很快就選擇了融資,第一輪融資就超過了1000萬美元。

  風投們紛紛看好共享單車未來的前景,因而對摩拜單車的估值非常高,投後估值高達5000萬美元,胡瑋瑋等創始人團隊出讓20%的股份。

  摩拜單車在獲得投資的第一時間,就開始了大擴張,更是直接收購了一家自行車製造工廠,自產自銷,降低公司的共享單車運營成本。

  市面上,繼摩拜單車之後,又陸續出現了好幾款共享單車,但是論名氣和實力,都遠不如摩拜單車。

  摩拜單車在獲得投資之後,發展速度一日千裡,甚至開始在二線三線城市布局。

  一個月不到,摩拜單車就燒光了1000萬美元。

  “1000萬美元這麽快就花完了?”投資人們紛紛感到詫異。

  胡瑋瑋點頭道:“是的,雖然我們燒錢比較快,但是效果顯著,我們已經在全國多個大城市建立了分公司,總共投放了近五十萬輛摩拜單車!”

  “大家也知道,摩拜單車跟Uber電單車一樣,都是需要押金的。Uber電單車和摩拜單車的商業模式從本質上來說,其實是互聯網加金融理財的模式。押金雖然不能算做收入,但是由此而產生的收益卻可以算做收入。”

  胡瑋瑋微微一笑,非常自信的說道,“我計算過,摩拜單車假設每輛車平均每天將會被使用到7次,每次騎行半個小時,有7塊錢收入。每輛車的成本約1500元。每輛車平均是使用300天,每輛每天6毛錢的運營成本。每輛車平均可以拉動10個用戶,平均每個用戶309元(299元押金+10元充值)是可以用作進一步進行金融理財的基數值,保守估計理財的年化收益率是8%。這樣算下來,確實當摩拜單車達到100萬輛時,維持現有使用頻率的話,便可獲取16億元的年化利潤額!”

  會議室內,各投資公司的代表相互看了看,不禁露出震驚和喜悅神色,摩拜單車竟然這麽賺錢,商業模式太出色了,才100萬輛單車就能賺16億,如果再多一點,豈不是能夠賺的更多?
  “胡總,車輛的生產成本和運營成本是否太高了?可不可以降下來?”投資人問道,這方面若是能夠降下來,摩拜單車的盈利會暴增一大截。

  胡瑋瑋點點頭:“當然可以,生產規模越大,成本越低,再加上引進先進的生產機器,共享單車的價格降大幅度下降。”

  “胡總,摩拜單車這次打算融資多少錢?”

  “至少5000萬美元!!!”胡瑋瑋說完,立即向投資人解釋道,“之所以要這麽多錢,也是有原因的。繼摩拜單車上線之後,陸續誕生了好幾家共享單車公司,彼此之間競爭加劇,再加上還有Uber電單車的競爭,摩拜單車想要脫穎而出,佔據用戶出行市場,就必須進行補貼和推出各種優惠。有了5000萬美元,我才有底氣打敗其他共享單車,才能跟Uber電單車分庭抗禮!”

  投資人聽完之後,覺得有道理,想要贏得市場,就不得不燒錢!
  “行,那就5000萬美元,但我們給摩拜的估值只有1億美元。一個月還沒過去,摩拜單車的市值增加了一倍,我覺得這個估值很不錯了!”其中一名投資人開口道。

  胡瑋瑋立即搖頭,質問道:“難道因為我們摩拜單車的發展速度快,所以估值才這麽少嗎?”

  胡瑋瑋頓了頓,大聲反駁道:“恰恰相反,我認為摩拜單車的發展速度飛快,說明它的發展潛力巨大,正因為這樣,所以摩拜單車的估值應該更高才對!!!如果你們不認同我的看法,那我可以向其他投資公司尋求融資!”

  “胡總,何必呢?我們幾家投資摩拜就可以了,不就是5000萬美元,我們完全拿得出來!估值也好說,我們可以把摩拜單車的估值提升到2.5億美元!!!”摩拜單車的發展潛力明顯巨大,他們才不想胡瑋瑋去找其他投資公司。

  “2.5億美元太少了,至少5億美元才行!”胡瑋瑋語氣堅定道,他們不同意,她就決定再去外面投資公司。

  胡瑋瑋的強勢讓對方最終選擇了讓步。

  摩拜最後的估值雖然沒有5億美元,卻也有4億美元。

  ……

  摩拜在得到這筆錢之後,立即掀起了共享單車的燒錢大戰。

  Uber電單車畢竟是電單車,受到的衝擊比較小。

  在傳奇科技公司內部,很多人建議,Uber電單車也要參與燒錢大戰,但是最終被張俊否掉了,自己這邊是電動車,用戶群不同,沒必要燒錢去跟單車競爭,就算參與燒錢大戰,最後的效果未必就好。

  “老板,就算我們不跟摩拜單車競爭,可是,共享單車的發展前景還是不錯的,伱看我們是不是要進入這個市場?”當即有人向張俊提建議道。

  張俊眉毛一揚,陷入思索當中,暗道:“前世,共享單車經過前期的野蠻生長,後期的價格戰後,共享單車行業只剩下’一地雞毛’,昔日的共享單車ofo因押金擠兌潮深陷困境,摩拜被美團收購後,也開始’去摩拜化’。相較於ofo和摩拜的沉寂,哈囉出行的日子卻過得十分滋潤,拿下5億用戶,成為共享單車最後的贏家。但,哈羅出行卻沒有參與當初的共享單車行業的’燒錢大戰’,選擇了從三四線城市進軍的差異化發展,由此便避開了與其他共享單車企業相互消耗的階段。”

  想到這,張俊開口道:“可以進軍共享單車行業,但我們首先進軍三四線城市。此外,需要把精力放在技術開發上面,而非盲目競爭,比方說,開發智能鎖,通過技術手段對單車運營進行更好的管理;再就是電子圍欄,在用戶騎行超出范圍時給予提醒!當然了,還有共享單車本身,一定要物美價廉,質量過硬,而且騎起來舒服。”

  話音一落,眾人便點頭附和。

  張俊的決定,眾人大多都不會反對。

  很多決定在他們看來,有些匪夷所思,但最後往往卻證明,張俊的決定是正確的。

  “Uber打車軟件進行的怎麽樣了?”張俊問道。

  打車的軟件潛力比共享單車大的多,張俊已經多次過問過,而且從前世Uber和滴滴出行的市值就能看得出來,2017年的Uber估值最高峰可達1200億美元,創造了當時未上市公司最高估值的記錄,滴滴出行在最高峰的時候,市值達到了800億美元。

  中國最大的共享單車公司哈羅出行的市值也才50億美元。

  “準備一下,2007年11月11號快要到了,到時候給大家一個驚喜,正式推出Uber出行APP,其中Uber電單車和Uber單車也包含在Uber旗下!!!”張俊吩咐道。

  “是!!!”眾人興奮,齊聲應道。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