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這個武夫好凶猛》第713章 天下
  第713章 天下
  黑夜下,劍南道頂尖高手之一,雲海山莊莊主向海天,也隕落了。

  這一夜之間,劍南道為數不多的頂尖高手,死的死傷的傷,一片哀嚎。

  薛文坤親眼瞧見了,有莫名出現的黑衣高手,黑夜之中,襲殺了向海天。

  “竟然敢!”

  他心中極其憤怒,向海天與他相識多年,雖然腦子不太好使,但卻是一個極好的搭檔,衝鋒在前,沒有半點猶豫的。

  可現在,這麽好的搭檔,就這麽死在了他的面前。

  憤怒的情緒充斥在腦海裡,薛文坤雙目赤紅,怒氣勃發。

  一旁的汪洛海攔住了薛文坤:“薛兄,冷靜!”

  這突然冒出來的人太厲害了,觀察倒在血泊裡的向海天,竟似乎是被此人一招所殺,這怎麽可能?

  汪洛海心中掀起驚濤駭浪,不動聲色的凝聚起全身的內勁。

  兩人都是力境一品的高手,實力在伯仲之間,此刻隱隱要圍攻曹肅的意思。

  曹肅一身黑魔功鼓蕩之下,轟出這一發的後遺症漸漸傳來,身體竟有一絲被掏空了的疲憊感。

  以他如今一品武夫的強壯身軀,都大感吃不消,可見這黑魔功短期增幅的霸道。

  狀態一般,曹肅也沒有要和這兩位生力軍搏殺的意思,他望著兩人,曬然一笑:“區區劍南武林,也不過如此,竟無一人能與本王一戰?”

  他收斂了黑魔功,臉上身上恢復了正常狀態。

  但依然有著充沛的內勁罡勁環繞,此刻關口之處,又再度傳來了震天動地的喊殺聲。

  “殺!!”

  一支流矢,自天邊飛來,擦著薛文坤的腦袋飛了過去。

  “嗡嗡!!”

  隨著這一支的流矢飛過,一成串如黑雲一樣的流矢飛來,朝著城中方向,漫無目的的四處亂射。

  這是朝廷的強弓強弩射出來的箭矢,普通的箭矢奈何不了上品武夫,但上品武夫以下,包括中品武夫,如果身上挨了一箭戳中致命部位,也會受傷。

  曹肅組建的無當飛軍,去掉了騎兵配置,改為輕弓上陣。

  輕弓並不準確,因為曹肅在此軍配置了大量善射之人,而輕弓只能算是減輕了眾人的負擔。

  因為負擔變輕了,此軍在山巒腹地之中的行軍速度極快。

  無當飛軍拋射梓潼關,大量箭矢飛過關口高樓,落入到了城中。

  “朝廷大軍真的來了,好快!”

  薛文坤和汪洛海對視一眼,顧不得管眼前的這個玄甲高手,而是重新看向關口方向。

  關口方向,火光四起,喊殺聲似乎不止是在城外,城內也有接應。

  “該死,有內應!”

  薛文坤反應奇快,他本就是極為聰慧之人,雖然因為向海天之死而顯得有些毛躁,甚至是缺失了一些基本的判斷,但此刻已經完全調整回來,迅速猜測出梓潼關內必有內應。

  他臉色鐵青,又忌憚背後的曹肅,不敢在此刻離去。

  曹肅實際上卻並沒有要追殺他的意思,平靜的望著這兩個劍南道的一品武夫。

  “石問道呢?”

  這個時候,薛文坤的心中難免會想起昔日的武林盟主,若是石問道在此,又何必會讓此人堵在這裡?

  曹肅心想這兩人怎麽還不走?再不走的話,他大軍就該殺進來了。

  “嗡!!”

  又是一片弓弦震動聲,有零散的箭矢戳到了曹肅面門處。

  曹肅外罩的罡勁一彈,就將這些箭矢全部彈開了去。

  箭矢破不了上品武夫的罡勁,除非也是頂尖的武夫射出來的箭矢,不過頂尖武夫雖然多,專修弓箭的頂尖武夫卻是不多,曹肅江湖路走到現在,一共也才見過燕笪和衡雪松二人專修強弓。

  “殺!!”

  關外,一陣嘶吼聲響起。

  披著黑甲的曹軍,如同黑夜裡的潮水一般,朝著梓潼關湧來。

  那黑甲的曹軍,無窮無盡一般,而破碎的梓潼關口大門,就成為了大軍湧入的絕佳通道。

  “碧蛟宮的狗賊,竟敢擅自開關,放曹軍入關?!”

  關上江湖人紛紛勃然大怒,破口大罵起來。

  然而那悄然開關放入的曹軍,迅速的便開始湧入關內,無窮無盡的曹軍中,冒出了許多的武功不俗的軍中高手。

  刀光劍影,無數江湖人倒在血泊之中。

  鐵蹄錚錚,曹字大旗高高揚起,掛在關口之上。

  梓潼關,破!
  “嗚——”

  越發厚重的號角聲響起,關上苟延殘喘的江湖武人,抵擋不住曹軍層出不窮的嚴明軍陣,尤其是軍陣之外,還有零星散散的修道者出現,增加曹軍立體化作戰能力。

  深夜,曹軍踏著火光,正式佔領這座劍南道北第一關卡。

  打開了前往劍南道的大門。
——
  十月,劍南道梓潼關被曹軍所破。

  劍南道武林宗門組建的江湖武人大軍,一戰而敗。

  江湖武人,一對一單打獨鬥,憑借著小快靈的身法,通常都要比同級別的軍中武夫更強一些。

  可如果是十人組隊搏殺,軍中武夫言明紀律,軍陣之下相互交替掩護搏殺,一加一大於二的優勢尤為顯現,同級別江湖武者難以抵擋。

  百人隊,千人隊集團化作戰,江湖武者正面對決,唯有一敗。

  曹軍踏破了梓潼關,十萬大軍源源不斷的囤積在了梓潼關。

  而曹肅則奉行兵貴神速的真理,領兵順著劍南道朝劍南道核心大城錦城方向進發。

  五萬無當飛軍集結,曹肅的精銳化管理使得大軍在和江湖武者的爭鬥中也佔據明顯上風。

  十一月初,曹肅率軍抵達劍門。

  劍門是劍南道又一座險要關卡,整個劍南道,便是崎嶇山路組成的地方,城池與城池之間,尤其是劍南道北區域,幾乎都可以建造險要關卡。

  劍門險要,武林中人從梓潼關敗退之後,便逃到了此地重整旗鼓。

  曹肅領著五萬大軍在此關集結,隨後送上戰書,請劍門關內群雄出關一戰。

  關內群雄何其多,得到曹肅邀約之後,再度召開武林大會。

  這一次,石問道順利被推舉為新的武林盟主,沒有了唐聖弘和向海天二人的阻攔,僅憑借薛文坤一人根本難以阻擋石問道。

  石問道做了武林盟主,應戰曹肅。

  曹肅在劍門關之前擺下英雄擂台,請關內群雄派遣年輕高手與朝廷年輕高手比試一番。

  此番比試,乃是賭鬥,鬥的是雙方的士氣和榮譽。

  關內群雄一點也不敢怠慢,最終推舉出三位年輕的江湖俊傑,與曹軍青年將領比鬥。

  這三位來自不同宗門的江湖俊傑,最後贏了兩場,輸了一場,而曹軍則輸了兩場,隻贏了一場。

  英雄擂台比試,算是關內群雄小勝一陣。

  因此劍門關的守備士氣大增。

  曹軍的士氣稍微受到了一些打擊,曹肅厲兵秣馬,一連數日都沒有攻打劍門關。

  等到了十一月中旬,曹肅再次發出請戰書。

  他專門邀請春秋閣陣法高手,在此地擺下了數個連環陣法,請關上高手一破。

  陣法以人為陣眼,眾將士依令而行,變幻莫測,關上高手愁眉苦臉,一時間不能破之,士氣大跌。

  沒想到一位自稱是甄倉朋友的修道者主動來到劍門關上,他是修煉毒道陣道的煉氣士,他同樣依照陣令請關上群雄下關,依靠著他的陣令,此煉氣士以陣破陣,又贏下了這一局。

  劍門關高聳陡峭,強攻也只會損兵折將。

  曹肅見陣法也破了,又消停了一陣,此時劍南道的氣溫已經很低了,凜冬將至,雪天攻打這樣的頂級關卡似乎不太妥當。

  十一月下旬,微微有幾日暖陽。

  曹肅直接領兵強攻劍門關,在丟下了數千具屍體後,曹肅得到了神都異動的消息。

  當天夜裡,曹肅悄然領著親兵退去梓潼關,而剩下的大軍則在王慶率領下,緩慢撤退,一一退至梓潼關。

  曹肅從梓潼關連夜出發,趕回了神都。

  十一月二十三,曹肅秘密調動豐台大營前往神都,鎮壓了以宗祀為首的朝中亂黨,一夜之間,神都血流成河,喊殺聲震天。

  但隻用了一天的時間,曹肅就完成了對神都的鎮壓。

  此事過後,那些犯罪的官家人紛紛流放,人頭滾滾落地者不知凡幾。

  十二月初,被擋在了劍門關月余時間的曹肅,等到了道宮煉氣士們的幫助。

  以清霄為首的煉氣士,還對外保持著聯系,專程來到劍門關外助戰。

  曹肅擺下萬劍陣,請關內煉氣士鬥法。
——
  宣和七年末,萬劍陣中,曹肅斬殺薛文坤。

  石問道和汪洛海被曹肅聯手擊退,劍門關士氣大跌,數十宗門雖然匯聚於此,但卻都毫無鬥志,被曹肅一戰擊破。

  劍門關破,十萬虎賁入劍南。

  宣和七年二月,曹軍勢如破竹,攻下錦城在內的劍南道十七座大城。

  曹肅在劍南道南邊的金水大澤中,斬殺道行千年的蛟龍一條,令世人震驚。

  那蛟龍荼毒劍南道多年,不知道吃了多少的百姓,仗著一身刀槍不入的鱗片為所欲為,再讓它修煉下去,就該是進入妖王境了,曹肅獨鬥蛟龍,為劍南道百姓解決一樁心腹之患。

  斬殺完蛟龍後,曹肅便在金水大澤舉辦了盛大的祭祀活動,祈求上蒼保佑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三月,劍南道開始逐漸農忙,曹肅領兵囤積在劍南道東面的慶城,把守東面入劍南道的重要關卡。

  至此,整個劍南道都納入朝廷管轄,朝廷板塊已經收納了大半的天下,只剩下東南一隅的亂軍群雄尚未收復。

  東南一隅互相亂戰多年的諸侯深感壓力,不久後便成立了攻守聯盟,要一起迎戰曹肅。

  這些諸侯中,最大的諸侯竟然就是當年擔任過曹肅上司的元宗,元宗偏安東南汝州一隅,脫離朝廷以後,樂得自在,做起了土皇帝,早早的就給自己安插上了汝南王的頭銜。

  除了元宗之外,還有北面來的甄倉、楚新風、張印、魏海、丁星等諸侯。

  這些人現在聯合在了一起,北面不斷加固清羅江的防禦工事,西拒慶城囤積的朝廷兵馬,依然想要割據一方。

  曹肅回到了朝中,舉行了盛大的慶典。

  平定劍南道後,整個劍南道多年囤積下來的糧食,被曹肅一掃而空。

  劍南道一向風調雨順,又藏於山川大江之中,土地肥沃,產糧極高,多年囤積下來的糧食超過了百萬石,極大的穩固了曹肅的家底。

  有了糧食,人口就可以繼續增長,兵源更是可以不間斷的增多。

  朝中大臣紛紛表奏朝廷,讚揚燕王功績。

  五月,以薑琪為首的軍機閣輔臣走進朝中,入見孝宗:“伏睹燕王,自登位以來,德布四方,仁及萬物,越古超今,群臣會議,望陛下以山川社稷為重,禪與燕王,上合天心,下合民意,則陛下安享受清閑之福,祖宗幸甚!”

  孝宗聞佑面色平靜,根本沒有被百官的架勢嚇到,他半晌無言,隻默默的站起來,眼中仍有一絲悲慟:“聞氏江山千年基業,竟壞於朕之手!”

  百官勸道:“自古以來,有興就有廢,有盛必有衰,乾元相傳千年,延至陛下,氣數已盡,宜早避退,不可遲疑!”

  孝宗終於是忍不住了,癱軟在地上,嚎啕大哭了起來。

  百官無一人相勸,哂笑而退。

  次日,百官再度上朝相勸,這次上朝的,除了百官之外,還有曹肅麾下羽林軍,虎賁之士持戈入殿,乾元殿多了幾分肅殺之意。

  孝宗焉能不應,他應不應,都只是一個過程,一個形式而已。

  孝宗隻得令大學士草擬禪國之詔,一封近乎是罪己詔的禪讓國詔送到曹肅手邊,“禪讓於燕王曹肅,望王勿辭。”

  曹肅按照禮製,三讓三辭,且讓仲津作表,自稱德薄,請別求大賢以嗣天位。

  百官伏地相勸,曹肅仍是不肯。

  再數日後,孝宗請燕王曹肅登壇受禪,壇下雲集大小官員四五百人,羽林軍、五城兵馬司、豐台大軍十余萬,孝宗聞佑親捧玉璽奉給曹肅,曹肅受之。

  曹肅受了八般大禮,終是登上了帝位。

  翁肖引大小官僚朝於壇下,曹肅改宣和八年為天寶元年,國號為大燕,即刻傳旨,大赦天下。

  “國無二主,乾元帝既禪天下,理宜退就番服。”

  翁肖開口,提醒孝宗主動請求削去帝王頭銜。

  孝宗跪在地上聽旨,曹肅便降旨封孝宗為舞陽公,即日便行。

  翁肖厲聲道:“立一帝,廢一帝,古之常道,今聖人仁慈,不忍加害,封你為舞陽公,今日便離開,非宣詔不許入朝!”

  乾元孝帝聞佑含淚拜謝,上馬便離了去。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