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貞觀俗人》第1097章 肢解
  第1097章 肢解
  “棄宗農還沒找到嗎?”

  吐蕃讚普一天沒找到,那麽這場戰役就還不能完美謝幕,斬二十萬敵軍,也不如擒斬敵國之王來的更完美。

  雖然在秦琅眼裡,其實棄宗農找不找的到,都已經無關緊要了,經此一役之後, 歷經三十三代讚普努力經營,悉勃野族從山南崛起,稱霸高原的進程已經被打斷了。

  甚至可以這麽說,吐蕃遭此重創之後,實際上已經崩了。吐蕃這些年東征西討,吞並這個滅亡那個,可現在實際上也僅僅是佔據了衛藏之地而已。

  衛藏在後世青藏高原這個地理版塊中,其實只是其中較小的一塊,整個高原應當是還有阿裡、康巴, 以及安多(青海),一共是四大版塊的。

  衛藏地區,也分為前後藏,相對來說,衛藏其實算是雪域高原的中心,這裡擁有極不錯的高原河谷盆地平原,擁有不錯的農業基礎,悉勃野能一代代的擴張,正是靠著那些小塊的河谷平原裡的青稞,靠著這些青稞農業的支持,才能不斷擴張至整個拉薩河流域,進而兼並更富饒的後藏地區。

  然後向北征服吞並蘇毗等牧區,農牧結合之後, 才有了對外擴張更遠的資本。歷史上吐蕃擴張的脈絡也是非常清晰的,穩定衛藏之後,先是結盟西面的阿裡高原的象雄,然後用兵康巴地區, 把這一帶的諸羌幾乎都打服兼並,松讚乾布曾親自領兵十萬征討白蘭羌,經過三日的激戰,用一場漂亮的會戰打服了白蘭。

  再威懾黨項歸附,再通過突襲松州,敲詐威嚇大唐,然後向安多地區的吐谷渾用兵,最終用了幾十年徹底吞並吐谷渾,同時還對象雄用兵,滅象雄之後,繼續向東擴張於闐,進入西域與大唐爭霸。

  吐蕃是在吞並穩固了吐谷渾後,利用青海地區的農牧,尤其是農耕糧食和人口,才使的他們可以走下高原,進入河隴地區與大唐爭霸的。

  而當吐蕃進一步奪取了大唐的河隴大部份地區,佔據了河湟谷地這樣肥沃的糧區後,這才是他們後來能夠跟大唐對抗二百年,甚至還經常能壓唐一頭的關鍵所在。

  而現在,吐蕃崛起之路被打斷了。

  二十五萬人馬東征,這確實是吐蕃傾國之力而來,總共才六萬一千戶軍戶的吐蕃,一次性全軍覆沒了二十五萬人馬,哪怕其中並不全是軍戶軍丁,這也已經是徹底的斷了脊梁了。

  松讚乾布就算僥幸成了漏網之魚,並能通過羌區,越過寧遠軍在白蘭、多彌等地設立的城堡、烽墩,回到邏些,也成不了氣候了。

  剛崛起的吐蕃,根本承受不起這麽大的傷亡,這可不僅僅是兵敗,而是被全殲。

  此時還沒吞並阿裡、康巴和吐谷渾的吐蕃,就一個衛藏地區,人口也就二三十萬戶,桂庸奴仆全算一起,也不會超過兩百萬,百來萬人口的小國,如何承受的起這種戰敗?

  “棄宗農還沒找到,不過我們抓到了不少大魚,吐蕃副相瓊波邦色,還有吐蕃大將僧果米欽,這個僧果米欽是吐蕃軍中二號大將,更是讚普最信任的禁衛軍統領,先前在麥窪殿後阻擊的就是此人,打仗很猛,我們追擊吐蕃敗兵時,這家夥帶著兩千人還試圖伏擊我們。”

  秦琅也知曉這兩人,對這個僧果米欽也是多有知情,他笑著道,“估計這僧果米欽是再次殿後阻敵了,這等人還真難得,明知殿後是死,卻仍能帶兵堅守,是個硬漢,還活著嗎?”

  “被射了十幾箭,然後都不肯降,最後被砍掉了一條手臂才俘住他,正在押解回來路上。”

  “倒是那個副相瓊波邦色,帶著百余騎逃跑,被我們追上後,十分乾脆的就下馬跪地請降了。”

  “孬種。”

  “噶爾芒相松囊呢?”

  “估計跟棄宗農在一起,還沒追到。”

  “據說那噶爾芒相松囊自大相娘尚囊被太尉一招反間計給殺了後,噶爾芒相松囊便接了大相之位,此次會戰吐蕃軍皆由他親自指揮決策,當日他親率輕騎精銳衝陣,被流矢射瞎了一隻右眼,血流滿面,可都不曾退後半步,是個猛將。”

  秦琅有些遺憾,“可惜這等猛將沒能擒下。”

  ······
  九曲第一彎。

  曲折蜿蜒的黃河緩緩流過,與白河相匯繼續流淌,站在海拔四千米的平緩山坡上,能夠感受到這片天地茫茫的壯麗草原景象,尤其是在落日的余暉下,份外妖嬈。

  山下河邊是渡口,也是聯軍大營,這個昔日邊貿渡口兼小市場,如今一片熱鬧,隨著戰事分出勝負,落下帷幕,無數的商人趕來。

  早在松州憋了幾月的商人們,紛紛湧到了這裡來淘金,殲滅吐蕃俘虜的數萬俘虜,還有無數的牛馬,各種零碎戰利品,都需要出售給商人們。

  而大軍也需要糧食蔬菜,各種藥品等等。

  這是巨大的商機。

  秦琅則利於十幾萬大軍聚集於此,加上數萬俘虜,所以也便在這渡口後面的這山上規劃了一座軍城,將靜邊軍移駐於此,軍城也就叫靜邊城。

  中秋剛過,草原已經變色,原來青青嫩綠的草原,變成了遍野黃草,天空卻是依然的藍,雲仍然那麽白。

  人多好辦事,靜邊軍城修起來很快,在山上規劃出一座大棱堡要塞,然後挖地基,夯土牆,立碉堡,一座軍城拔地而起。

  秦琅甚至還順便重新規劃了一下山下渡口的邊市,利用這麽多人手,築起了一座內外兩重的河曲土城,這土城修起來簡單,河邊平地上圈起一大塊地,挖地基夯城牆,先把外面的城牆城門和城壕修起來,城裡的則可做為二期三期工程,慢慢修也行。

  這個土城規劃是既做為邊鎮邊市,也是靜邊軍的家眷子弟,以及移民屯墾的移民居住之所。

  與山上的靜邊城是相輔相成的。

  站在山上,居高臨下,不僅可以把山下的土城盡收眼底,可以看到無數吐蕃俘虜在唐軍驅使下開始修建裡坊坊牆,更能把遠處的景色也都一覽無余。

  噶爾東讚域松、昂日瓊、瓊波邦色、僧果米欽,數十名吐蕃貴族大臣站在已經完工的靜邊軍城的碉樓上。

  那位再次威鎮天下的秦琅就在他們面前。

  看著這些,噶爾東讚神色複雜,一開始他是帶著娘尚囊的首級入松州交給唐人,還有種我大蕃挫敗了你們勾結尚囊陰謀的得意自豪,還想著接著要如何借此在談判桌上壓製唐人,為這場久拖不決的談判落下帷幕。

  可誰知道,唐人卻突然扣押了他們,然後大舉出兵,他還以為是唐人惱羞成怒,被關在松州獄中時雖然擔心,卻也還抱著我大蕃還有二十萬眾,唐人若出關野戰,我未必不利的念頭,甚至想著唐人也許會兵敗,到時就更有利了。

  誰也想不到,被關進牢中沒幾天,就傳來惡訊,吐蕃大敗,一敗塗地,全軍覆沒。

  剛得知這消息,噶爾東讚根本不信,認為唐人是騙他們的,可等後來他們被請出監獄,送到河曲來。

  在經過戰場的時候,看到那無數的人頭京觀,噶爾才終於相信了。

  這些天,在河曲城,在靜邊軍,噶爾東讚不僅弄清楚了這場戰役的前後結果,甚至也見到了瓊波邦色、僧果米欽這些被俘的貴族大臣們。

  秦琅把這些吐蕃貴族大臣們留著不殺,還每天好吃好喝的款待著,當然不是有多喜歡這些人。

  戰事結束這麽久,棄宗農一直沒抓到,雖然還沒消息說他已經逃回吐蕃,但逃回去的可能性已經很大了,畢竟高原上找個人,就跟大海撈針一樣難。

  雖然吐蕃敗兵要穿越千裡羌區,但地方太廣闊了。

  “昨天,我將派人送你們去長安朝見天子,再去洛陽見監國太子。”

  對於這些人,有人曾說一刀砍了算了。

  秦琅卻還是計劃送他們去京城,一來這些人是吐蕃貴族地位高,是高級俘虜,帶回去獻俘闕下也是將士們功績證明,是大唐的榮耀功績。

  再其次,仗是結束了,但接下來呢?
  有人也提議打過犛牛河,殺進邏些城,但秦琅卻想都沒想過。

  一來這裡距離邏些,起碼三四千裡,甚至繞點路可能五千裡也是有可能的,這個距離,實在太遠,再其次邏些那可是在高原上,要穿越青藏高原,這可不容易,馬上又要入冬了,就更難了。

  再一個,吐蕃雖大敗,但還是有一定的力量的,兵派少了不頂用可能還會被打敗,多了後勤補給扛不住。

  最關鍵的是,朝廷向來對吐蕃不感興趣,幾千裡遠征就算真佔了邏些,那也是塊飛地啊。

  所以秦琅計劃還是徐徐圖之,不管松讚乾布回沒回去,趁著大勝之機,對這些吐蕃貴族們拉攏拉攏,畢竟吐蕃一直以來的政治制度,讚普與那些貴族氏族之間,其實關系不是那麽完全的主從的,所以他們需要不斷的互相盟誓,這更類似一種聯盟關系。

  加之後藏、森波等並入吐蕃的時間也不長,所以完全是有機會通過其它手段來分裂瓦解吐蕃的。

  送他們去朝見天子,然後朝廷到時再把吐蕃拆分成他七八個十幾個小邦國,授這些人國王之類的頭銜,讓他們宣誓效忠大唐,做大唐的附庸國。

  比如這個瓊波邦色,本來就是後藏蕃國的大相,當初砍了自己國王腦袋投吐蕃,成了後藏第一大貴族,朝廷到時完全可以讓他再建一個後藏國,授封他為國王。

  還有蘇毗的娘氏、噶爾、農氏、蔡邦氏、韋氏等貴族,本也不是吐蕃,完全也可以複建蘇毗聯盟,然後給這些蘇毗舊臣豪族大氏,每人分一塊地······
  甚至就是吐蕃原來的那些小邦,也可以讓他們成為大唐的附庸,給他們設置羈縻州縣,授封都督刺史等等。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