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貞觀俗人》第1110章 金銀堡
  第1110章 金銀堡

  清晨,秦琅打著哈欠醒來。

  睜開眼,看著窗外明媚的陽光,不由的感歎這種睡到自然醒的感覺真好,在這裡,生活節奏變的很慢。

  赤著腳走下椰棕床,先挑了個新鮮的椰子拿刀熟練的幾刀削砍打開, 椰汁入喉既解渴又清甜。

  聽到動靜,張超先進來看了下。

  “什麽時候了?”

  “辰時將過,馬上就是巳時(早九點)了,要吃點什麽嗎?”

  秦琅提起毛巾,然後便向外面走去,“那還早, 我先去洗個澡,遊會泳。”

  張超嘲諷的道, “天亮都兩個時辰了, 大家都乾半天活了,還早呢?”

  秦琅打著哈欠往金沙江而去,這條河也被淘金者們稱為秦河,自然是緣自秦家是這片新世界開拓者之故。

  新建的金銀堡現在還亂糟糟的是個大工地,因為人手不足,所以雖然設計簡單,但工程進展也很緩慢。

  秦琅的身份在這裡依然是保密的,只有少數幾個核心管事知道他真實的身份,以及秦琅的一百輕騎衛隊,其余人仍隻當他是秦家派來的管事,傳聞這是曾跟忠武王和魏公打過仗的家將,很受秦家器重,甚至還是歷城秦家族人。

  因著這個身份, 所以秦琅在這裡倒是身份超然。

  誰也想不到刻意改變了胡須式樣,甚至故意把膚色曬成古銅色的這位秦總管,其實是秦琅, 誰也不敢往那邊去想,再加上這裡還真沒幾個見過秦琅。

  今天的天氣依然不錯, 雖然氣溫漸漸升高,有了炎炎夏日之感,但其實以這裡的氣候來說,還算涼爽的。

  河南岸的新城工地上,到處亂哄哄的。

  要想在蠻荒的新世界,從無到有建立一座城堡,比起在中原那是難多了。想當初秦琅受封武安州,開拓封地的時候,雖也是從無到有,可畢竟當時帶了那麽多人過去,而且武安緊挨著交州,所需要的各種東西,其實都是錢能解決的,所以從來不是什麽阻礙。

  可到了這裡,雖然倉庫裡已經存了不少金子。

  秦家本來之前就已經在開采幾處金礦,都是表層露天的,一天有百兩開采量,加上如今已經來了三批淘金者,多達萬人的淘金大隊,每天都能開采數百兩甚至是上千兩,雖然如今淘金量已經在下降,金子沒那麽好淘了,但淘金者還在不斷增加,所以總體產量還是在不斷增加中。

  估計過段時間後,能維持在日產五六百兩的水平。

  不得不說,一夜暴富任何時代都是極誘人的,當第一批中有幾個幸運兒乘船回到太平港後,他們的幸運故事,和隨船帶回來的黃金,第一時間就讓整個太平港一直在關注此時的人瘋狂了。

  更多的人前來金銀島淘金。

  “今天是文廟、武廟奠基動工的吉日,一會還等你去主持呢。”張超跟著秦琅一起跳下河,兩人水性都不錯,在這沒小汙染的河中倒是暢遊歡快。

  “工程太慢了些,下批船隊得多弄些工匠和材料過來了,淘金者得放緩些,太多了我們糧食等都供不過來,而且現在發現的那幾處可淘金的地方,也都飽和了,好多人現在都淘不出金子來了·····”秦琅換了個姿勢,改成了仰泳。

  上午的河水還有些涼,不過日頭倒不曬,遊起來挺爽。

  如今這裡人口已經超過一萬二千人,還在不斷增長之中,現在形成了五個淘金營地,還有江心洲寨以及南岸新城,以及兩個農莊,只是都很簡陋。

  原來儲備的糧食無法供給這麽多人消耗,必須得依靠船隊定期從太平港運糧過來。

  要擴墾糧田,增加種植面積,增派種地人手,還得修些水利渠道,建磨坊等,這些都需要人手。

  如今秦祿忙的是腳不著地,一下子新增了這麽多人,這讓原本只有百余人的小據點管事,有些應付不過來了。

  “交州那邊,對金銀島有沒有什麽關注?”

  “關注肯定有的,不過這些年咱大唐各大世家豪強、勳戚貴族,哪個不是在外開拓,有去海東捕奴的,也有海上劫掠,也有到南蠻叢林裡探礦的,反正誰有本事誰就走的遠,誰就吃的香,誰家在海外沒點產業呢?”

  張超笑著說道,得益於朝廷的大興貿易,鼓勵海貿等,所以現在有錢有勢的都在往外發展,在外建立什麽商館啊據點,挖礦啊等等,都很普遍,只要你有實力,只要你敢冒險,那麽風險越高,相應可能得到的收獲也就越高。

  許多人家是自己乾,也有人是合夥乾,還有一些商號招股借錢乾的,反正這年頭這都是很有利潤的買賣。

  秦家現在的這金銀島,其實也就是一般的情況,在南海深處發現了一處蠻荒島,上面有金礦,就這樣了。

  這算什麽。

  這種事情多的是,還有好多家族和商隊跑乾佗利國、狼牙修國、獅子國等地去收購香料,或是種植香料、挖金銀、寶石,還有挖銅鐵的。

  不稀奇。

  況且這個事情現在還很神秘,外界知曉的情況並不太多,連這金銀島具體在哪都還不知情。

  所以更多的也只是吸引了一些注意和增加了一些猜測而已。

  畢竟這事雖是秦家在做,可秦家這些年做的買賣太多了,別說這神秘的南海深處的金銀島,秦家在嶺南,在南中甚至在林邑、真臘、扶南等地,開采或堪探中的礦還少了嗎?
  不說太平府武隆的鴻基煤炭這座巨大的聚寶盆,在諒山、在廣源等地也有許多大小的金銀銅鐵礦產的,這年頭挖礦是個暴利的產業。

  但想做這買賣,首先不僅得本錢足,還得勢力強,否則這種好事也輪不到你,就算是你堪探發現的,你也守不住。

  而秦家正好不論是地位還是實力又或是人脈、錢財、人力、技術等諸方面都是其中佼佼者,專注堪探采礦甚至是冶煉加工多年,實力雄厚,技術強大,或是與人合夥,或是單獨乾,秦家在礦業這塊確實是有很大一個份額的。

  也因此,太平港這裡秦家從昆侖號手中買下了金銀島的航線地圖,招募人去淘金采礦,也不算稀奇了。

  “下次不能只在太平港招人了,得從沿海諸地各處招募人手過來,尤其是福建、流求、黔中、雲南、廣西這些地方的山區,相對來說這些地方山多地少,大家相對較窮,招他們來淘金或以後留下來殖民,都是比較方便的,分散招,還能減少別人的注意力。”

  秦琅是要把呂宋當成自己的一個後路經營的,當然希望這裡盡量低調一些。

  “三郎,咱們現在這裡從無到有,築城修寨處處人手不足,也沒必要現在先修文廟、武廟、學校、城隍這些吧?”

  “有必要的,我們這是要做長遠規劃,與在其它山裡挖礦不同。在其它地方挖礦,我們隻為礦,所以建個采礦小鎮,都是為挖礦服務的,等將來礦挖完了自然就走了,就算長期挖,那也只是挖礦,但我們這不同。”

  文廟是朝廷祭祀文宣王孔子的地方,又稱孔廟、夫子廟、至聖廟、先師廟。

  唐以前,所謂先聖,或指周公或指孔子;唐以後,則專指孔子,所以孔廟又有先聖廟之稱。漢平帝時,追諡孔子為宣尼公,所以孔廟又稱為宣尼廟,南梁以後,又有宣聖廟之稱。

  貞觀朝,皇帝在秦琅等百官建議下,追贈了商紂王叔父比乾為太師,追諡忠烈。

  又特追諡孔子為文宣王,從京師到地方,從國子監到地方縣學,各級學校都祭祀孔子。

  李世民建立了官學內的孔廟制度,還確立孔子為先聖的地位,同時建立起從祀製,在以前,若以孔子為先聖,祇以顏淵為先師配享。而從李世民開始,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從祀制度,從祀者分為四配、十哲、七十二子、另有先賢、先儒不數不定,分列東西兩廡。

  大唐朝廷和皇帝對孔子的封贈追祀等行為,其實是拔高文人地位,特別是以此增強科舉地位,從祀孔廟,也成了文人學者最高榮譽,而能不能成為先賢先儒從祀孔子,則要由朝廷來定,這無疑也是朝廷對那些文人士族的一種干涉控制手段。

  從李世民開始,有學校就有孔廟,孔廟不僅成了學校不可分割的一部份,甚至成為了學校的中心,上到國子監,下到縣學,皆是如此。

  釋奠之禮是國家大典,屬於中祀;

  教師的地位,透過孔子廟製而神聖化;教育理想也透過孔子廟製而具體化。

  因此,孔廟的存在,不僅有很大的教育意義,而且也含有很強的政治或宗教意義。

  如今金銀城堡新建,在規劃之初,秦琅就已經在最中心區域,規劃為了學校、孔廟,而金銀堡的城主等辦公區域,反倒被他劃到了北區邊角。

  “將來這裡會慢慢的從無到有,一點點發展起來,但不管發展到什麽樣子,我都希望,以後這裡的人不會忘記自己的根本,他們是唐人,從中原大陸來的,不管百年還是千年,他們都應當牢記自己始終是唐人,是漢民,是諸夏。”秦琅很認真的道,而要想讓他們讓這塊地方以後都保持傳承,那麽文化就是最重要的紐帶了,這個是絕不能斷的。

  斷了文化就是斷了根,所以金銀堡規劃的最中心就是孔廟,是學校,然後才是武廟,是城主府等,
  他這段時間甚至一直在謀劃著一件事情,就是從各地招來的淘金者越來越多,這些人雖說主要來自嶺南,但還是比較雜亂了,所以他計劃是要先對這些來島的人,先辦個夜校傳授官話,統一大家的語言。

  這既便於管理,也有助於凝聚人心。

  等到將來有條件了,甚至要開展免費的小學教育,不僅秦家的管事們子弟免費入學,甚至就是淘金者子弟也可免費入學,甚至將來那些內附歸化的島蕃子弟也要讓他們入學,學漢話識漢字,哪怕隻普及個三年初小教育,也是意義重大的。

  秦始皇車同軌書同文,才造就了統一華夏,秦琅認為,金銀島要想將來發展起來,那麽不僅要保留根,而且還一樣也得打造出一個語同音書同文的群體來。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