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貞觀俗人》第1141章 洞房花燭
  第1141章 洞房花燭
  大唐貞觀十六年,春。

  東都洛陽,三月。

  今日是太保秦琅與長樂公主的大婚之日,滿城歡慶。

  這是一樁牽動大唐上下所有人的婚事,東西兩都的皇親國戚,貴族功勳更是紛紛前來祝賀。

  雖然的魏征的規諫下,皇帝最後沒有拿出五百萬貫的海量陪嫁, 國舅長孫無忌和國舅公高士廉也因此不好再拿百萬貫的陪嫁,但這仍不失為一樁轟動大唐,驚羨世人的婚禮。

  天子最寵愛的嫡長公主,下嫁給大唐最得勢的新貴魏國公,皇帝公開稱之為下嫁,更是驚掉無數人的下巴。

  送嫁的隊伍浩浩蕩蕩,繞東都洛陽而行。

  太尉、趙國公長孫無忌、邳國公長孫順德、申國公、尚書右仆射高士廉、禮部尚書、江夏郡王李道宗各陪嫁一女為媵。

  皇族李家的一眾皇親國戚紛紛添妝送嫁。

  而新郎秦琅這邊,接親的隊伍也是十分浩大, 平康坊魏國公府不用說,而親仁坊齊國公府、懷化坊懷化郡王府也都是盛大來迎,一個秦家如今分為三家,對於秦琅的婚事,都萬生看重。

  盧國公程府、越國公牛府、燕國公李府、衛國公李府、英國公李府等數十家勳臣家也紛紛一起幫忙接親,另外馬周、來濟兄弟、裴行儉、許敬宗、李義府等更不用說,都是親自幫忙操持接待。

  黃昏時分,接親的盛大隊伍自長樂宮接出公主,浩蕩遊街而還。

  各接親、送親的勳戚貴族,都派了許多家丁滿街的撒喜糖、紅棗、桂圓、蓮子,還派人沿街分發煮好的面條,來者有份。

  而牛見虎、程處默等人更是在正旦朝集後就請假留京,一直在幫忙準備婚禮,親迎的大日子, 兩人更是披紅掛彩騎著高頭大馬走在隊伍最前頭,兩人一人身上背了個大褡褳, 裡面裝滿了為婚禮而特意鑄造的喜錢。

  外圓內方的孔方銅錢金光燦燦, 上面鑄的不是開元通寶四字, 正面是百年好合四字, 加一個秦琅的血盾金獅家徽,背面永結同心,然後是長樂的小篆印記。

  程處默和牛見虎如今也都是三品武官,也算是小封疆,此時卻興奮的如同個小年輕一樣,一把把的抓起錢撒向街道兩邊。

  尉遲寶琪兄弟幾個以及秦存孝義兄弟們也都跟在後面撒錢。

  撒完一袋再來一袋,一路走,一路撒。

  撒錢的,撒糖的,派糧發面的,甚至有發布發衣發鞋的,稱之為發喜。

  秦琅今天一身大紅,紅的發紫。

  皇帝特旨,賜秦琅蟒袍玉帶紫金冠,身騎汗血寶馬迎親。

  本就俊朗倜儻的秦琅,今天在這喧鬧的排場下,更顯瀟灑。

  太子承乾把東宮的旅賁都派了一百過來,持金瓜、銅斧、鐵戟開路。

  長樂公主坐在六馬拉動的馬車裡,後面跟著四位陪嫁的姐妹,長孫無忌、長孫順德、高士廉、李道宗四人各陪嫁一位嫡女給秦琅做媵妾,也可謂驚動洛陽。

  以四人之尊,他們的嫡女,就算是給秦琅做正妻都足夠了,而現在卻給長樂做陪嫁,入秦家為妾。

  太常寺調來的樂坊一路吹吹打打,送著他們進入了櫻桃島太保府。

  櫻桃島太保府早張燈結彩,裝飾喜慶。

  大門上也是大紅綢子,今天府中一應人等也全都換上了新衣。

  大門前,鋪著長長的大紅地毯,新娘團下車後踩著紅毯來到門前。

  “跨火盆!”

  夫妻共跨火盆,去除晦氣,福從天降!

  “跨馬鞍!”

  夫妻共跨馬鞍,保一世平安!
  “跨米袋!”

  夫妻跨過米袋,婚後生活豐衣足食!
  做為大媒的程咬金拿出漆弓和三支箭交給新郎秦琅。

  “來,三箭定乾坤!”

  長孫無忌的世子長孫衝今天格外的高興,表妹和胞妹同嫁秦琅,按禮儀是由他把一面屏風放到秦府大門內,也就擺十步遠。

  可長孫衝今天卻抱著精美的銅屏風一直跑到裡面百步外,然後還指著屏風上的三隻孔雀大喊道,“請三郎射孔雀目!”

  一群送嫁的皇親國戚子弟紛紛在那裡起哄。

  秦琅笑著從老程手裡接過了弓箭,做為大唐公認的戰神,秦琅的箭術那是相當不錯的,他可號稱詩書劍兵四絕,劍術了得,騎射本領一樣精通。

  射百步外銅屏三雀的眼睛,確實很考驗箭術,但難不到秦琅。

  那邊看秦琅淡定的樣子,李道宗的兒子李景恆立馬來了個霸王扛鼎,直接把一面重達幾百斤的銅屏風給扛到了肩膀上,微微擺動,為秦琅增加了許多難度。

  眾人起哄呼喝。

  鳳冠霞帔的長樂公主和四位表姐妹一樣,手裡還拿了一把精美的卻扇摭著面龐,看到表兄們胡鬧,不由的有些急。

  秦琅對她微笑道,“諸位舅哥是想看我箭術有無退步啊。”

  說完,秦琅提弓連發三箭,一氣呵氣。

  箭如流星趕月,入銅屏三分。

  哚哚哚三聲響。

  然後是迎親這邊的眾人紛紛爆出喝彩之聲,百二十步外銅屏上的那三隻活靈神現的孔雀,每隻孔雀的眼睛上都中正一支羽箭。

  “好!”

  箭中屏雀!

  當年李淵去獨孤家比武招親,就憑一招神箭術,中屏雀雙目,而迎得美人歸,如今秦琅更加了得,百二十步外,連珠三箭,連中三雀之目。

  這下長孫衝、李景恆等人也都隻得讚歎叫好,放下銅屏。

  程咬金高興的拍著秦琅肩膀,對一眾圍觀眾人宣布,新郎三箭定乾坤,從此婚姻穩定。

  進門禮完成,長樂公主與四位表姐妹一同踏入秦家大門。

  等她們跨過門檻後,崔氏便領著府中一眾人齊齊從小門走出,繞道前門來,再從大門進入。

  這叫踏新娘足跡,以後就是一家人了。

  入門過後,便是新娘拜姑舅了。

  唐人稱公婆為姑舅,進門都是要拜的,要服侍公婆盥洗,然後侍奉茶水,當然在王珪的公主媳婦進門以前,大唐公主是不會給公婆敬奉拜茶的,甚至好幾位公主婚禮,都是直接在她們的公主府第舉行,婚後也不跟公婆住一起。

  當初王珪以太原王氏五姓家規禮教嚴格為由,讓公主拜見敬茶,但婚後也沒法強求公主住在夫家。

  而這次長樂出嫁,李世民便把女兒叫到身邊,再三告誡她,出閣便是下嫁,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出嫁後便是秦家人了,所以要孝姑舅,敬丈夫。讓她一定要做到禮節不虧。

  大唐公主如今名聲不太好,出了丹陽這種養面首的,也出了南平公主這種公公剛死就要跟丈夫離婚的,導致被士族看清。

  秦瓊已逝,如今秦家的長輩自然就是秦崔氏。

  雖說秦琅已經從親仁坊秦家分家自立門戶,另成一支,可今天這場合,崔氏當然也是早早到來,此時便坐在高堂之上。

  於是公主與四位姐妹一起來到堂前,她們打水的打水,揉毛巾的揉毛巾,最後由公主將揉洗好的毛巾遞到崔氏面前。

  崔氏今天也是全副誥命裝飾,國夫人的誥命行頭,加上五姓女的那份氣質,讓這位貴夫人極顯雍容華貴。

  對於庶子尚公主大婚,崔氏心中有些許羨慕的,雖然她並不願意兒子尚公主,但也只是認為皇家公主多狂放輕佻,兒子是駕馭不住的,但秦琅的本事誰不知,而長樂公主又是有名的知禮的,這對的婚事是真羨煞人的。

  況且還有四位權貴名門嫡女陪嫁為媵呢,這可就不是一般的尚公主,是驚人的政治聯姻,強強聯手。

  皇族李家,外戚、宰相長孫家和高家,以後秦家與這幾家聯盟,可知秦琅這支將來會多煊赫。

  因此,當長樂公主將毛巾遞上來時,崔氏高興的接過,象征性的抹了把臉,又接過茶水漱了口。

  然後公主再敬上一杯茶,崔氏也笑著飲下。

  禮成。

  然後是拜客。

  來的賓客眾人中,輩份較高的,也都請到堂上兩邊落座,然後由公主帶四姐妹上前依次敬茶。

  秦琅的義兄,懷化郡王秦國忠,盧國公程咬金、侍中馬周、兵部侍郎崔敦禮等都接受敬茶。

  新拜相不過三月的崔敦禮喝著茶時心中也是十分感慨,想十七年前,那時的他還很年輕,在朝中為中書舍人也是前途無量因此十分驕傲自矜,那時的他還心裡看不起秦瓊那個武夫新貴,更看不起將門庶子的秦琅。

  曾經在秦府大罵秦琅是爛泥扶不上牆,狗肉上不得台面,居然連太子介紹的五姓滎陽鄭氏嫡女的親都敢拒。

  誰能想到,十幾年過去了,秦琅如今已經是當年的滎陽鄭氏高攀不起的存在了,不僅皇帝讓他尚嫡長公主,就連長孫無忌、高士廉兩位外戚宰相也紛紛將嫡女陪嫁,名王李道宗、勳貴長孫順德一起陪嫁。

  這體面,誰能比?
  這十幾年的沉浮,雖然如今也坐上了宰相之位,可如今的崔敦禮早非當年了,他很清楚自己的相位更多的是來自秦瓊的支持,他的五姓子身份起作用不大。

  貞觀朝十幾年來,秦家倒是越發成為了朝中頂級名門了,貞觀四貴的名頭可是越發坐實,倒是他們五姓七家,處境比早些年強了些,但也依然沒法重返頂級豪門之列。

  只是他越來越看不懂秦琅了。

  如此聖眷之隆,卻要退出中樞,才三十出頭啊,今年不過三十二,這個年紀,多少人都還只在綠袍中沉浮,秦琅卻想著激流勇退了?
  可偏偏秦琅這幾年越是表現的無意中樞,皇帝卻越發寵信重用他,難道這是以進為退的妙招?
  他還在那裡胡思亂想著,這邊新婦已經敬完了賓客,然後一眾年輕的賓客們開始擁著新郎新娘入青帳,要鬧洞房戲婦。

  秦琅倒退著來到庭院中搭建的青色氈帳中,與新娘子們共飲合歡酒。

  天色昏暗,府中氣氛卻越發熱鬧了!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