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貞觀俗人》第647章 南蠻
  第647章 南蠻
  “東謝王謝元深!”

  “南謝王謝元強!”

  “拜見大唐皇帝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兩名個子較矮小的蠻王入殿跪伏,殿中少監王闓向皇帝小聲介紹,“這東謝、南謝乃是南蠻分支,分布在黔西之地。”

  大唐對於蠻夷也是有區分的,比如常說的西南夷,其實指的不是西南, 而是西夷和南夷合稱,西夷指的是川藏一帶的蠻夷,而南夷則是指雲貴高原的蠻夷。

  這個夷,其實很籠統,就跟嶺南的俚和獠人一樣。朝廷有時會稱西夷為西戎,只有南夷稱夷。可這個南夷有時也叫南蠻。

  但不管南夷還是南蠻, 其實都是包含了許多不同生活方式習慣的種族部落的,只是在中原大唐的眼裡,管你什麽風俗什麽語言還是什麽部落, 只要不說漢話的統統都是蠻子。

  “政事堂如何處置二謝的?”李世民問,今年黨項和吐谷渾被滅後,震動西南,有太多的西南夷部落驚惶不定,紛紛遣使入貢,甚至也有不少蠻王酋長親自趕來朝賀的。

  “相公們以東謝之地為應州,南謝之地為莊州,二蠻酋皆賜封為刺史,賜伯爵,劃歸黔州所領。”

  李世民點了點頭,對二謝自稱王還有些不滿,小小南蠻也敢稱王。

  不過也只是一念之間,實際上雖然之前劃分天下諸道時, 朝廷對西南東南地區特意細分數道,比如福建、廣東、廣西、廣南,又雲南、黔中、劍南等諸道。

  可實際上, 南夷們所處的雲南和黔中道, 是大唐朝廷到現在都還沒有半點實際控制的地區, 自漢代以來,中原王朝對這些地方,其實一直都是名義上控制。

  都是蠻夷土著們實際控制,也一直叛服不常,雖然中原屢屢發兵,甚至也一直有派兵屯駐,甚至是移民實邊等等,但也只有一些軍鎮屯堡存在。

  到大唐此時開國都十五年了,卻在雲南和黔中兩道,只是設立了一些羈縻州,授封土著酋長們擔任羈縻州刺史,卻是連一個正州都還沒能建立起來。

  而就算是羈縻州,其實也只是設立了不多的幾個,這也是因為西南夷們也並不是都肯向中原臣服。

  武德元年,改黔安郡為黔州,黔中羈縻統治開始,,貞觀四年才又設立了思州。

  現在有這麽兩個蠻王願意親自來朝賀歸附,哪怕自稱王,李世民也忍了,反正天高地遠,又管不著。

  黔中道、雲南道那真正的蠻荒之地,是古時夜郎國、滇國、哀牢國所在,因為地處高原,險惡的環境,使的中原難以深入。

  劍南道因為有成都平原,因此中原王朝經歷千余年的深耕,也只是佔據了平原地帶,西面的山區,也一樣都是蠻夷們佔據。

  嶺南則因為有秦始皇的開嶺南,修靈渠,打通了入嶺之路,加之沿海,在南朝幾個王朝的開發下,倒也還算控制了廣州交州桂州等不少地方,就算是其它地方,也有許多南下的漢人豪酋家族立足,起碼漢化的還是可以的。

  唯有黔中、雲南兩道,黔中夾在江南西道最西邊的湘潭等地,以及劍南的渝、涪等之間,本來這些地方也是山高水惡交通不便,也是蠻夷們聚居佔據的地方,朝廷都是難以深入,又如何越過他們,統治更偏遠的雲貴高原呢?
  莫不是當初秦琅堅決要把黔中和雲南單獨劃列出來,其實本來朝廷是打算直接把黔中劃進江南道,把雲南劃入劍南道的。

  就如這次,二謝來朝,政事堂都沒當回事,認為他們只是打著朝聖的名義,來販賣點土產,參觀下長安城,見識下中原繁華的,隨便打發一下就好了。

  秦琅卻認為既然人來了,就要好好對待,眼下雖然鞭長莫及管不著,可先羈縻之。所謂羈縻,本意就是指牛籠頭馬籠頭嘛。

  加個籠頭才是控制之始。

  不管二謝的地盤多大,先給他們各設一個羈縻州,授他們刺史之職,甚至還要封他們個伯爵,再好好賞賜一下,比如召他們的子弟留京,入宮當侍衛,入國子監讀書,甚至給他們在長安賜個宅子。

  目的就是要把這個大義名份定下,以後宗藩就明確了,再一個,要讓那些還沒來歸附的西南夷們看到,朝廷對於這些人是如何的厚恩大方的。

  等一個個蠻王吸引來朝賀歸附,朝廷便可順勢立起一個個羈縻州。先通過上層交流,拉近關系,再以貿易等為突破點,一點點滲透影響。

  一代不行還有二代,二代之後還有三代,三五代之後,就算是遠在南疆的西南夷諸地,也一樣能夠慢慢的開拓漢化,而等到時機成熟,到時改土歸流,還不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嗎?

  雖說歷史上,終唐一代,其實都沒能把貴州省給正州化,基本上都是羈縻統治,如播州土司、思州土司等,都是在唐朝開始六七百年統治的,思州是貞觀四年設立,播州是貞觀六年設立,都是羈縻州。

  真正對貴州開始實際控制的,要等到元朝之時,不過真正改土歸流,則要到清朝之時了。

  這是一個任重道遠的事情,但只要認準了方向,做就是了。

  平心而論,其實李世民對所謂的西南夷沒半點興趣,他的目光早放到了西域和遼東。北方的東突厥已滅,西北的吐谷渾和黨項也都臣服了,大唐最急迫的威脅盡去。

  西突厥其實已經威脅不到大唐了,可西突厥還控制著西域,西域又是絲綢之路的關鍵,這代表的是貿易的巨大利潤,李世民當然不會放過西突厥。

  從某些角度上來說,唐朝確實全面繼承了隋朝,不僅僅是國家制度,也包括國家戰略,李世民的想法跟楊廣是一脈相承的,先把威脅最大的北方的突厥乾趴打服,馴成一條看家犬。

  然後再把威脅河西走廊安全的吐谷渾給滅了,絕不讓他繼續存在,順便招降一下黨項諸羌,省的老是騷擾隴右等地。

  接著進軍西域,打通絲綢之路,威服西突厥,然後再調過頭來收拾高句麗,誰讓他趁著中原之亂,不但奪了漢遼東四郡,還偷摸的一直往遼西蠶食侵略?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