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貞觀俗人》第622章 妻妾
  第622章 妻妾
  “想法不錯,不過疊州這裡,不要搞太大,慢慢來。”

  廳裡,秦琅一邊喝著蓮子湯,一面提醒一眾越說越興奮的管事們,這些管事級別都不算高, 有機會借助秦琅鎮疊州的機會,把這裡搞起來,那麽他們的級別自然也能迅速提升,更別說還會有收入上的暴增。

  機會難得啊,他們恨不得圍繞疊州,直接投他個幾十萬貫進去。

  沒想到,秦琅卻直接給他們來了盆冷水, 說要慢慢來。

  “三郎, 我們研究過,如今西北局勢很好,未來幾十年內都不會有大的戰事,起碼一十二年安穩太平是能保證的,所以這個時候搶先投入大本錢,也將最先獲得大收獲,絕對是劃算的。”一名管事趕緊道。

  秦琅卻只是搖頭。

  未來幾十年這邊不會有戰事?

  秦琅不認為,吐谷渾這次被打趴下了,可並沒被打死,他斬殺了可汗伏允,但也只能是立了三個檢校都督。

  而他到疊州前,路上已經聽到了一些風聲,皇帝和洛陽朝廷諸公正在商議如何處置吐谷渾一事,據說現在朝堂上爭議很厲害。

  可有一種聲音已經漸佔上風, 那就是冊封一位新的吐谷渾可汗,而且人選都選好了, 就是慕容順。

  他們認為吐谷渾保持一體, 冊封一位親唐的可汗,更有利於控制吐谷渾, 有利於西北邊疆的安寧。對於秦琅把吐谷渾一分為三,直接設三個都督府的做法,他們很反對,認為這樣做,不符合傳統,更不利於邊疆安定,只會讓吐谷渾內亂起來。

  而一旦內亂,大唐就需要插手,需要干涉,可能還需要出兵,到時得投入許多人力物力兵力,甚至還可能導致邊境戰亂,得不償失。

  對於吐谷渾之地,朝廷諸公,雖然也都意識到他的重要性,比如吐谷渾的安定,對於大唐對河西的控制非常重要,吐谷渾亂起來,河西就會受到威脅,更別說大唐要深入西域的話,吐谷渾更要安定。

  但是,許多人也認為,只要保證吐谷渾聽話受控制就足夠了,再過多的干涉,成本上劃不來,與其總盯著吐谷渾,不如把眼光放到西域去,把絲路重新開拓到西域去,甚至對內亂中的西突厥加大干涉。

  他們始終還是認為,突厥才是大唐最大的隱患,吐谷渾嘛,頂多疥癬之疾,既然現在都不癢了,那就不用再花太多精力去管他了。

  皇帝還沒有最終表態,但秦琅結合歷史上的結果,已經能大致推測出皇帝可能做出的表態,黨項可就是一個先例。

  秦琅父子滅了黨項,可皇帝的處置卻也還是全黨項一族,實行羈麼之製。吐谷渾實力更強,地方更大,朝廷處置起來必定會更慎重。

  吐谷渾若是復國,就算慕容順做可汗,可慕容順久在中原為質,在國中人心不附,當個大唐的都督還好,可若當大汗,只怕會有許多人不服,更容易激起衝突內亂。

  當然,秦琅現在對西北邊境不太放心,還有一個大敵,那就是吐蕃。

  吐蕃已經滅掉了同屬西羌中的蘇毗女國,距離黨項也就差一個白蘭,離吐谷渾也已經接近了。

  吐谷渾此時被大唐打的半死不活的,大唐若不趁機把他納入疆域統治,那麽吐蕃這頭下山猛虎,肯定就會打吐谷渾的主意。

  這本就是歷史上要發生的事情,吐蕃在高原上崛起擴張,其東、南兩個方向都不怎麽適合擴張,雪域高原,河谷縱橫,相反,向北面擴張,卻是從高向低,而且是以草原為主的地形。

  這恰似猛虎下山,是最利於擴張進攻的。

  蘇毗被吐蕃趁內亂干涉吞並,就是一個最好的明證,蘇毗被吞並消化後,吐蕃下一個目標不是白蘭羌就是黨項羌,而最大的目標,必然還是吐谷渾。

  吐谷渾此時剛好虛弱,黨項也是元氣大傷,都被大唐收拾過,吐蕃這要是再衝過來,他們誰也擋不住。

  大唐到時只能面對這隻吐蕃猛虎,要麽兩強硬剛,要麽就得坐視吐谷渾被吞掉。雖說大唐肯定比吐蕃強,但吐蕃也是新崛起的高原霸主,正是強悍之時,尤其是他們最適應那種高海拔地形,若是說唐軍在青藏高原跟他們打,還真不好說勝敗,只能說誰準備更充足,誰更有機會。

  未來疊州面臨戰亂的可能性很大,而秦琅也知道自己這個疊州都督怕是要當到頭了,所以這個時候,他也不願意在這裡投入過多。

  “軍屯可以搞,牧場也行,貿易當然也不錯,弄點作坊過來也是可以的,但都要慢慢來,不要把步子邁的太大,當心扯到蛋了。”

  秦琅的話,無疑給興奮的秦家安化管事們潑了一盆冷水,透心涼涼。

  他們無法猜測為何計劃在秦琅這裡通不過,可既然秦琅這樣說了,也宣布了他們計劃的夭折。秦琅是家主,向來說一不二的,尤其是他的商業眼光向來極好,沒有人敢置疑。

  “吐蕃你們知道吧?近幾年崛起很快,在高原上勢力很強,我認為應當多組織幾支商隊,加強與吐蕃的貿易。若是能夠順便再多收集一點吐蕃的消息就更好了,比如山河地形,道路城池,部落人口,生活習慣,宮廷秘聞等等,都可以多收集一些回來。”

  管事們不明白秦琅怎麽突然提到吐蕃。

  在他們的商業計劃裡,雖然對外貿易也是重要一環,可吐蕃和泥婆羅都屬於外貿計劃裡的一小部份,因為太過遙遠,往來不易,他們外貿計劃,重點對象還是吐谷渾和黨項,順便往西南的西山八國那邊拓展一下。

  其實不僅是秦家的管事們對吐蕃不夠重視,朝廷也是一樣。

  並不是說大唐君臣們不知道吐蕃這麽一號國家,他們也清楚的知道在高原上有這樣一個國家,但也就僅此而已,對吐蕃漠不關心的一個重要原因,還是在於吐蕃暫時還無法威脅到大唐。

  畢竟吐蕃在大唐眼裡,跟泥婆羅、天竺諸國沒啥兩樣,都是極遙遠的國家,雙方都不接壤鄰近,過去吐蕃也從不曾跟中原有過正面接觸過,所以大家為什麽要過多關注這樣一個小蠻國?

  關注吐蕃,還不如多關注下高句麗,畢竟當年隋亡國也有很大原因是數征高句麗敗亡引發的,高句麗立國七百年,可就是在當年漢朝的遼東諸郡基礎上立起來的,更別說魏晉南北朝以來,不斷的向西蠶食吞並遼西,襲擾侵略遼西。

  早晚大唐還是要收拾高句麗。

  又或者說西北方向,吐谷渾直接威脅隴右河西,影響大唐重返西域,這才是如梗在喉呢。哪怕就是西域的高昌小國,也比什麽吐蕃更讓大唐關注,畢竟高昌這些年依附於西突厥,國內有部分親突勢力不太老實,對大唐不太客氣,經常襲擾大唐的絲路商隊,阻攔胡商西來。

  沒有人覺得吐蕃有什麽資格可以得到大唐的關注,更不會覺得吐蕃會成為威脅。

  不過秦琅知道歷史,所以知道吐蕃是個怪胎,幾乎是伴隨著大唐的建立而崛起,然後雙方鬥了二百年,最後又一起滅亡。

  吐蕃真的能威脅大唐,他們奪取了隴右,甚至打進關中,一度攻佔長安都城。

  這樣的吐蕃,怎麽可能不是敵人呢。

  歷史上,就在幾年後,吐蕃可就要殺入大唐,雙方展開了第一次大戰,吐蕃讓大唐第一次真正重視他們。

  秦琅不希望等到被吐蕃人殺進家門時才來發現他們。

  當然也不希望自己重金投資疊州,最後讓吐蕃人給搶了去。

  秦琅想的一時有些遠,便發起怔來。

  管事們見了,也不敢打攪,便都沉默的坐在那裡。

  “其實。”

  秦琅回過神來,“疊州這裡慢點來,你們的計劃可以放到松州去,縮小點計劃規模,在松州搞吧。那是我阿爺的世封地,不用擔憂政策變動什麽的,有阿爺支持,可以放手去做。”

  管事們倒是意外一喜,本以為計劃就此被打回,誰料到柳暗花明又一村,居然給他們引向了松州。

  松州也一樣,關鍵是這個計劃由他們來實行就好。

  茶會結束,管事們帶著欣喜退出,秦琅已經同意由他們去松州開始自己的商業計劃,甚至還特批了錢款和人員的調動,讓他們好生歡喜。

  回到書房,開始閱讀各種信件,有家書,也有朋友們的信,甚至剛分別的程咬金劉蘭成等也有信來。

  好在也沒什麽要事,都是抱怨侯君集唐儉這些人,秦琅也懶得理會。

  妾侍玉簫和幼薇的信他看的較為仔細,玉簫的信裡說的最多的還是兒子秦俊,說這小子如今又長大了許多,總是問耶耶哪去了,說兒子想念父親了,她也想念三郎了。

  魚玄機說兒子出生時只有四斤八兩,說是動了胎氣,有些早產,孩子有點先天不良,而她自己又沒奶水,隻得請了一個工部員外郎的妻子來做乳母,信中說了許多話,能看出她生了孩子做母親後的許多變化。

  最後她讓秦琅給孩子取個名字,秦琅想了想,提筆在信上寫下一個仁字。

  秦俊秦仁,大哥叫秦俊,二弟就叫秦仁吧,希望這個早產兒能夠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長大,生下來就是武都侯了,這輩子也不求他有什麽大出息,健康安穩的當個仁孝的富家翁也好。

  信後,卻還有意外驚喜,擅長工筆的魚玄機,居然親自為兒子畫了一副小像,看著那個瘦瘦小小的孩子,他突然有幾分迫不及待的想要回長安了。

  未婚妻長樂公主也給秦琅寫了數封信,先前在軍中沒有收到,都積存著,一封封打開,一筆字倒是寫的真好,很有淑女氣質,詞句裡也感覺的到成長了許多,想想,她也九歲了。

  距離當初的十年之約,已經過了一半。

  公主年前隨皇后去了洛陽,如今一直呆在洛陽,只是說很不習慣洛陽,還是喜歡長安,又說許久不見十分想念。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