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貞觀俗人》第734章 大鬧金殿
  第734章 大鬧金殿
  秦琅走出甘露殿的時候,步伐很歡快,甚至差點在殿門口想要跳幾步。

  李世民看著這家夥明顯陰謀得逞的樣子,不由自主的咬起了牙齒,“真是一個難搞的家夥!”

  進來服侍的高權輕聲的應了一句,“衛公年紀輕輕三任宰相,卻還依然能夠如此淡然, 對宰相高位也毫無戀棧,這般淡泊可真是讓人佩服。”

  李世民掃了眼這個宦官,“你叫高什麽?”

  “奴婢內謁者監高權,罪該萬死。”高權趕緊跪伏下去,還扇了自己兩耳光,十分清脆響亮。

  李世民瞧著他那惶恐的樣子,“高權是吧, 你的點評倒是不錯, 只不過你也未必就看準了這個家夥,朕看他不是對權力淡泊,只是·······算了,起來吧。”

  皇帝目光從上到下掃過高權,高權全身猶如被刀刮過一般,毛孔都全豎了起來。

  “去禦史台傳召韓仲良、崔仁師前來。”

  ······
  金殿早朝。

  “臣禦史大夫韓仲良請奏!”

  李世民看了他一眼,又望向百官前面宰相中的秦琅,秦琅正坐在那裡似乎打瞌睡呢。

  “準奏!”

  “禦史台彈劾宰相秦琅結黨、貪汙等十七條大罪·······”

  韓仲良的話一出,本來已經進入早朝尾聲,不少人都已經在等著散朝的官員們,全都精神一震。

  不少原本還在打瞌睡的官員,也立馬瞌睡蟲全跑光了。

  有人甚至有那裡尋思著,這韓仲良做了禦史大夫,卻沒能拜相入政事堂, 卻來彈劾宰相秦琅,這是想要擠出一個宰相去, 空個宰相位子給自己?
  還有人則暗暗在想,韓仲良跟李靖是三原老鄉, 與趙國公長孫無忌關系很近, 而秦琅跟長孫無忌向來親近,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情,所以韓仲良應當跟秦琅親近才對,怎麽卻彈劾起秦琅來了?

  韓仲良舉著笏板在那裡大聲的彈劾秦琅一條又一條罪名。

  殿中侍禦史大聲打斷了本台長官的話,提醒他奏陳的時間到了。

  朝會上,五品以上職官才有奏陳之權,而且都有時間限定,以避免朝會時間無法控制,也是提高朝會效率。

  韓仲良停下。

  秦琅起身出列。

  “臣檢校吏部尚書、同平章事秦琅請求陛下派三法司聯合調查,為示公正,臣請辭職回避!”

  秦琅的話一出,殿上已經開始傳出了不少官員的驚歎之聲。

  “肅靜,肅靜!”

  殿中侍禦史不得不大聲喝令,提醒官員們朝會紀律。

  新禦史大夫韓仲良親自殿上彈劾宰相秦琅,而秦琅立即要辭職避嫌以接受調查,這事一波接一波,不少官員都有些興奮。

  平靜無聊的早朝,很久沒有這麽刺激的事情發生過了。

  出乎所有人預料。

  皇帝緩緩開口。

  “著大理寺、刑部配合禦史台調查秦琅彈劾一案,中書侍郎馬周、黃門侍郎崔乾,翰林大學士岑文本監案!”

  “秦三郎身為宰相,遇彈劾能夠主動請辭回避,配合調查,朕深感欣慰,此等光明磊落行為,讓朕對秦三郎的德行無疑,但為證三郎清白,朕接受三郎辭職,暫免去秦琅同平章事、檢校吏部尚書、京兆尹之職,待調查結束若清白無罪,再複相複職!”

  皇帝把秦琅誇了一通光明磊落,高風亮節,接受他的辭職,然後給秦琅賜書百卷。

  “臣還有一個請求,希望聖人能夠免去家父宰相之職!”

  誰也沒料到,秦琅不但辭了自己的宰相職位,居然還要給父親秦瓊辭相。

  “請聖人允許,以示公正,保證調查案的順利進行。”

  秦瓊都遠在松州,幾年都不回朝了,能影響個啥,他那宰相,誰都知道,只是掛個名而已。

  上次李靖和楊恭仁的宰相銜去了,唯獨秦瓊的沒去,可知皇帝對秦瓊還是不一樣的。

  “免去秦瓊平章軍國重事之銜,加賜松州食邑,食實封通前共兩千五百戶!”

  秦琅接著又奏。

  “臣監修之大明宮已經完工,臣請免去檢校司空之銜。”

  李世民瞧著秦琅,覺得這家夥有點來勁了,對著他瞪了一眼,讓他見好就收,可秦琅卻沒退下。

  “好,便免去秦琅檢校司空。”

  “陛下,臣還有一事,朝廷製訂文武散階制度,以散階為本品,臣此前先後擔任過文武之職,陛下曾先後授文散階開府儀同三司和驃騎大將軍武散階,於朝廷所新定之散階本品制度不符,臣請陛下罷去一個,隻保留一個。”

  李世民煩死了。

  本來今天朝會這出,也只是前幾天爺倆已經說好的,配合著演出戲,讓禦史台調查,秦琅辭職,開這麽個先例,以後李世民若是看哪個宰相不順眼了,也不用再踢禦案,或是直接下旨罷相,而是讓禦史台來出面,這樣收放更加自如一些,也方便將來子孫後人當皇帝時操作。

  可秦琅有些得寸進尺了,說完這個,又提那個的。

  幫他爹把宰相銜都辭了。

  不過秦琅這文武雙散階,也確實有點特殊,朝廷裡獨一份,散階正式改定前,這種情況倒也是有的,可現在新製下,文武分行,雖然官員可文可武,但也沒誰兩邊都掛著。

  之前也算是給秦琅的特殊待遇,現在他主動要去掉一個。

  挺懂事的。

  可在其它官員們看來,好像秦三郎在鬧情緒了。

  嗯,這樣的事情也不是一次兩次了,秦三郎好像經常鬧情緒,還記得玄武門剛過時,就曾經因為拒皇帝賜皇妹一事,鬧的有點厲害,最後硬是讓皇帝以女兒代妹妹賜婚才算解決。

  這一次,又不知道秦琅要鬧到哪樣了。

  可鬧歸鬧,大家都知道秦琅聖寵無比,再怎麽鬧,也沒關系的。

  “那便保留你開府儀同三司的從一品文散官,免去驃騎大將軍從一品武散階。”李世民做出決定。

  “陛下,臣想保留武散階。”秦琅站在那裡道。

  李世民開始咬牙切齒,你鬧個啥啊,是不是反悔了,不想罷相?
  “臣是覺得臣也算微有戰功,玄武門奉天靖亂,終南山承旨招安,幽州定亂,涇州平叛,更有嶺南撫蠻,隴右討羌,滅國吐谷渾之功,臣讀的書少,估計留文散階,士大夫們也不願意與我為伍的。”

  李世民壓著脾氣。

  年輕人終究還是沒這麽淡泊嘛,也還是有些舍不得宰相之職嘛,算了,不跟你一般計較,隨你折騰會。

  保留武散階就武散階吧。

  “三郎,開府儀同三司這個銜可是比較難得啊。”李世民再次提醒秦琅,文武分列,打天下的時候武比文重,但現在治天下的時候,當然是文比武貴的。

  你秦家已經有一個驃騎大將軍了,你秦琅可以保留開府儀同三司啊。

  可秦琅就要驃騎大將軍。

  如今整個朝廷,驃騎大將軍就他們爺倆呢,李靖都改開府儀同三司了。

  “罷為從一品驃騎大將軍!”

  皇帝耐著性子給秦琅的散階還是又改為武散階最高,想了想,乾脆又道,“詔授太尉秦瓊為開府儀同三司。”

  秦琅既然非要驃騎大將軍的武散階,那就把秦瓊的換成開府儀同三司。

  不過如此一來,整個大唐朝廷上下,也就秦琅一個人是驃騎大將軍了。

  武將散官最高。

  秦瓊、李靖都是開府儀同三司,李孝恭這樣的宗室名王,也只是正二品的特進。尉遲恭和程咬金這樣的猛將,都只是正三品的冠軍大將軍武階。

  劉弘基和柴紹做為兩朝元老,也都只是從二品的鎮軍大將軍。

  正二品的輔國大將軍沒人,從一品的驃騎大將軍原來是秦瓊爺倆,現在只有秦琅一人。

  造成這種情況的重要原因,還是一來驃騎、輔國大將軍級別太高,從一品和正二品階,其次則是新的散階制度定下來之後,朝中的頂級大將,多數都轉為文職了,所以隨著職官轉變,也都改成了文散階。

  如做了宰相的李靖,當了兵部尚書的侯君集,當了禮部尚書的李孝恭等。

  長孫順德和劉弘其也是因為做的是都督這樣的兼管軍事的武職,所以才是武階,程咬金和尉遲恭的情況也是如此,都是都督,因此是散階。

  本來秦琅若為宰相,也應當是轉為文散階的。

  不過現在秦琅辭相,皇帝也就隨他胡鬧一會。

  “授秦琅驃騎大將軍階,加武安州世封都督!加食實封,通前共兩千戶!”李世民乾脆把秦琅的封地從州改成了都督府。

  以武安州如今的規模,升為下都督府綽綽有余,正好都督的頭銜,跟驃騎大將軍這個武階更配。

  一群朝臣們有些迷糊了。

  這爺倆在這玩什麽呢?

  禦史大夫韓仲良更是陰沉著臉,感覺自己似乎被坑了,侍禦史崔仁師唆使著他搞秦琅,可這家夥出身博陵崔氏安平房,跟秦琅父親的續弦崔氏雖不是同一支,但也都是博陵崔啊。

  難道自己上了崔仁師的當?小崔這是想坑我,看上了我的位置?
  秦琅在殿上一辭到底,把皇帝原本給他保留的崇賢館大學士、史館監修國史、太子太師、太子詹事這四個官職也一股腦的辭了。

  現在的秦琅真正的無官一身輕。

  如今他的頭銜可簡要的多了,大唐驃騎大將軍世封武安州都督上柱國衛國公秦琅。

  朝會結束,秦琅走出金殿,特意在門口等韓仲良,“韓台長,別急,慢慢調查,一定要查清楚。”

  魏征還以為秦琅要威脅韓仲良,都打算拿筆在笏板上記錄起來,誰知他就說了這個。

  馬周不解的問秦琅,“三郎這是何意,就因為一道彈章,便要摞挑子不乾,這豈是宰相氣度?”

  “你不懂,我在下一盤棋,一般大棋。”秦琅站在殿前,抬頭望天,十分裝十三的緩緩說道。

  “啥也不是!”魏征從旁邊走過,留下一句充滿不屑的話!
  秦琅差點摔了個跟頭,好你個魏玄成!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