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貞觀俗人》第209章 驍果
  第209章 驍果
  終究是馬上打天下,兵變奪龍椅的皇帝,李世民比任何人都對兵權更加敏感。武德以來,李淵與宰相們一直在努力著如何把軍隊國有化,正規化,到武德九年,十二衛體系總算是再次確立起來。

  皇子、宗室們手裡的兵權也都轉入了十二衛。

  而李世民繼位之後, 卻一直在反向而行。先是北門屯營換上了自己的秦王府舊部,然後又精選百騎,再到把九門守衛和六街巡守的兵馬從左右驍衛和左右武候衛中拆出來,劃屬鎮撫司。

  一步一步,皇帝正在建立一支完全脫離於兵部、十二衛系統的天子親軍。

  到如今,百騎司、鎮撫司二司並立,左右羽林軍、左右金吾衛設立, 左右屯營、千騎營等北衙禁軍越發完備起來。

  這一切的調整, 只為了使的李世民親自握有這些禁軍。

  他們是直屬於皇帝的親軍,宰相和兵部都無權調動指揮,脫離十二衛體系。

  秦琅對此並不反對,一個兵變上位的皇帝缺少安全感,很正常。畢竟皇帝兵變到如今,不過半年時間,已經前後發生了數起叛亂,幽州李瑗、王君廓、王詵謀反,宗室李孝常李幼良謀反,涇州燕王李藝謀反,雖然都沒濺起什麽浪花,可對李世民來說,這依然是深深威脅並困擾著他的。

  “朕欲選募忠勇驍健, 以充禁軍,你以為如何?”李世民問秦琅。

  其實在秦琅看來吧,李世民這種種想法,其實就是在走楊廣的老路。當年楊堅建隋後,確立了大隋的十二衛四府制度, 使的隋朝對軍隊的掌握力量空前,一改兵為將有,豪強擁有鄉兵的這種局面。

  隋朝將入衛,兵歸府,兵將分離,府兵入民籍,這些制度可謂是直接抽掉了關隴貴族集團的脊梁。

  關隴軍事貴族們輝煌幾代,但到隋朝後,失去了長期直接典兵的權力,又被杜絕了擁有地方鄉兵的可能,於是雖然看似依然高高在上十分尊貴,可實際上曾經強悍的代北軍頭和關隴豪強們聯合起來的這支強大政治勢力,卻直接就失去了根本,這也是他們在隋朝時沒落的根本原因。

  到了楊廣的時候,他更激進,直接在十二衛之外,另起爐灶,建立起驍果軍。

  驍果軍完全就是天子禁軍,這是一支招募而來的募兵,募集天下驍勇果敢之兵,故稱驍果。

  皇帝直接掌握這支兵馬,以郎將等直接統領,兵將不再分離,也不聽兵部等指揮,從某一方面來講,這樣的驍果軍戰鬥力確實很強,指揮上更靈活,也讓皇帝能更直接的統領這些軍隊。

  但是過於激進的改革,又偏遇到隋朝崩潰之時,於是這支驍果最終並沒有起到護衛天子的作用,反而在關鍵之時,弑君了。

  也就是因為驍果特殊的指揮體系,讓其沒有如十二衛一樣受到重重管轄、製約,導致驍果的將領們輕易的就能弑君。

  但也不能就此說驍果是失敗的,畢竟這種招募性質的禁軍,在歷史上才是真正的存在久遠。

  隋朝驍果軍的失敗,只能說是時間還太短,又遇到了壞時候。

  當然,驍果軍這樣的禁軍,他最大的特點就是募兵、職業兵、常備軍,這種軍隊戰鬥力會很強,但也容易腐敗,如晚唐的神策軍、明朝的京營、清朝的綠營等都是一個德性。還有一個大麻煩,就是這種長期駐於京城的禁軍,要是不小心,很容易就往宦官控制的方向發展。

  因為這種禁軍是天子私軍,李世民這樣的皇帝還好,若是到以後有些沒能力的子孫皇帝,或是一些太年輕的皇帝時,他們往往就會任用自己的親信家奴來統禁軍,而不是交給外姓的將軍們。

  歷朝歷代,宦官都是天子的家奴是私人,所以總是更容易得天子的信任。

  唐朝的宦官統兵、乾政,其實是從唐最盛時的開元皇帝李隆基起的,宦官高力士封大將軍,並直接統領飛龍兵,一些小事甚至直接可以替皇帝處置。等安史之亂後,歷代皇帝都對統兵將領十分防范,而大肆重用身邊的宦官代掌禁軍,也就最終變成了禁軍長期為宦官集團所有,甚至讓他們有了可以廢立皇帝的能力。

  “懷良?”皇帝疑惑的望向他。

  秦琅回過神來,想遠了。

  “朕欲以募兵來充任禁軍,以替代番上的府兵,你以為如何?”皇帝的心思明顯,既然要讓禁軍脫離十二衛體系,那就最好是不用十二衛的兵。

  “挺好。”皇帝這樣的問話,其實根本就是早就有了決斷,所以秦琅也沒什麽可反對的,他反對也沒用。

  從另一方面來講,其實募兵的禁軍也並沒有什麽錯,中晚唐後禁軍成為動亂之源,那也不過是經念歪了而已,任何朝代,到了中後期,其實都這鬼樣。

  果然,皇帝馬上拋出了許多計劃來。

  他不但要設羽林、金吾衛,甚至還要把先前駐於皇城宮城裡的十二衛的內衛兵,也擬做調整。

  十二衛除左右衛有三衛五府外,其余每衛有一個翊府,總共是二十個內衛府,也是輪番當值的。現在李世民打算以這內衛為基礎,設立新的軍號,也如羽林和金吾衛一樣,分設左右,其職責就是駐守皇城,宿衛皇宮。

  這樣一來,李世民的禁軍體系就完整了,左右羽林駐於玄武門外,守衛的是皇城之北,皇帝隨時可招。

  秦琅的左右金吾衛駐於長安外城,主要負責外城的城防、街巡,負責警衛、治安。

  再設一軍駐於皇城之內,宿衛宮禁,就完整了。

  天子六師,完全聽令於皇帝。

  而原來的十二衛,則完全退出長安城,駐於郊外。

  僅余不統府兵的左右府和左右監門衛負責宮禁門籍和禦前儀仗、侍衛。

  “臣覺得,不如乾脆把左右府和左右監門衛都從兵部劃出來,左右府可改為左右千牛衛,統領內衛,儀仗、侍衛,左右監門衛府則隻負責宮殿門籍、宮門守衛。”

  兵部隻管十二衛,不再統四府,而十二衛也隻統外府兵,不再統內衛二十府。

  既然皇帝想用私兵掌管整個長安,那就隨他意,十二衛番上之兵隻負責駐於京郊好了。

  這麽一來,南衙十二衛,北衙則有八衛,實際統兵的是六軍,駐北門的左右羽林、駐皇城宮內的左右千牛、駐於長安外城的左右金吾。

  李世民果然十分高興,這正是他所想要的。

  他笑著向秦琅提出,要他來上這個奏章,提出這次禁軍改編。皇帝意思明確,雖然這北衙天子親軍是他的意思,卻要讓別人來提,因為這事估計會遇到宰相們的反對。

  讓秦琅來打頭陣,他在後面押陣就好了,萬一實在懟不贏宰相們,還可暫時罷兵,也不影響皇帝威嚴。

  不得不說,李世民越來越老辣了。

  科舉改製,他要秦琅衝鋒陷陣,現在要改禁軍,他又要秦琅衝陣,真是把秦琅當成攪屎棍了。

  可當臣子的很多時候就得為皇帝做這些,做好了那是皇帝的功勞,做不好那是臣子的失職,沒辦法啊,不但萬惡的封建時代是這樣,就算是後世的時候也一樣,乾好了都是老板上司們的事,乾不好就是你的鍋。

  雷霆雨露都是君恩,你還不能有脾氣。

  “臣明日就上表,不過各軍兵額該定何數?”

  總不能左右金吾衛三萬、左右羽林三萬,然後左右千牛衛再三萬吧,那樣一來以現在朝廷的這點家底根本養不起啊,畢竟這是常備軍,是募兵,得發薪水的,不像是番上府兵自備乾糧來,就管人家點吃喝。

  “你以為呢?”

  “陛下,臣以為,兵在精不在多,既然是募兵,那就是常備兵,不用輪番,所以可稍減兵額,比如羽林軍有左右屯營、千騎營,那麽一營兩千兵額,總六千之數如何?”

  常駐六千,倒也不少,畢竟不用輪番。

  “可!”

  “那千牛衛也可按此數設額。”

  李世民皺眉,“原諸衛內府有二十府,三衛官也是貴族勳戚子弟的出身之途,你考慮過這個沒有?”

  “這個倒也好解決,貴族官員子弟的三衛官,可分建親衛營、勳衛營、翊衛營三營,每營常駐一千人,由原二十府兩萬三衛侍官們輪流上番值守,另外再設三營,每營也一千人,則是由軍中或民州募集驍勇三千另設三營,為常備。”

  這樣一來,既保留了給貴族勳戚高官子弟們的出身之途,又保證了千牛衛的戰鬥力。

  “好!”李世民很滿意這種方案。

  “臣以為金吾衛也當裁減些兵額,左金吾衛守九門,右金吾衛巡六街,用不著三萬常備。”

  李世民道,“金吾衛要負責京師警衛,還要負責維持治安,人手要多些。”

  “臣以為每門設一營,一門五百人即可,六街也各設一營,也五百人。”

  “九門、六街各設一營,一營還是一千吧。”皇帝最後道,金吾衛等於裁了一半兵額。天子六軍加起來總兵額兩萬七,數量大減,供養開支要大為減少。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