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貞觀俗人》第374章 楊貴妃
  第374章 楊貴妃

  承乾拿著本折子進宮,向皇帝請安。

  李世民抬頭瞧了眼兒子,把手裡剛寫好的折子扔到一邊,“來了?”

  “兒子拜見阿爺。”

  承乾起身,偷瞄了眼皇帝剛寫好的折子,卻看到上面寫的赫然是改封蜀王李恪為吳王,由益州大都督遷廣州大都督, 越王李泰改封魏王。皇六子李愔,封蜀王,授益州大都督。

  淑妃楊氏晉封貴妃。

  承乾心裡暗暗驚訝,李愔才兩歲,居然就獲得封王了,要知道之前李恪等都是數兄弟一起並封的,就是李淵諸子,也是每次封好幾個。

  而這個李愔卻獨封,最驚人的還是在於皇帝的這折子上寫的這幾個晉封, 除了他同母弟李泰改封魏王外,其余的三人關系可不簡單。

  李愔正是李恪同母弟,而改封貴妃的楊淑妃,則正是他們兄弟倆的生母,也是當年楊廣的嫡女,隋亡後,武德元年,楊妃以正朔之後,國公親戚身份被禮娉入秦王府。

  這位楊妃出身尊貴,如今二子皆封王,一個是吳王、廣州大都督,一個蜀王、益州大都督,這讓承乾覺得有了幾分壓力。

  李世民抬頭, 見兒子發怔, 目光還留在他剛寫的折子上,心中一動, 若無其意的將折子收了起來, 拿在手上翻了翻。

  承乾趕緊收回目光。

  “你手上拿的是什麽?”皇帝問。

  “父皇,這是兒臣記的翼國公修大明宮的一些舉措,請父皇過目。”承乾忽然換了一個稱呼,稍顯正式,也顯出些生疏來。

  李世民揚眉,把手裡的折子扔給承乾,然後換過他的折子。

  “朝廷新設廣州大都督府,朕想讓李恪遙領,空出來的益州大都督之位,便打算乾脆讓你六弟李愔遙領好了,你覺得如何?”

  承乾心裡有些吃味。

  但又不能公然說六弟才不過兩歲,封王都顯得早,更別說獨自封王更有些過份,只能低下頭淡淡的說了句父皇安排甚好。

  至於楊淑妃晉封貴妃一事,皇帝沒提,承乾也只能不說。

  李世民翻看起承乾記的東西,上面寫的正是秦琅修大明宮的計劃,比如一改從蜀中伐宮殿梁柱的做法,而是派人去交州伐木通過紅河和東海運回中原,再經運河入長安。再有磚瓦家具器物等等,秦琅要招供應商,授他們皇商頭銜等等。

  “有些意思!”

  李世民一下子看出了秦琅的小心思,拿朝廷的公器來為這些皇商信用背書,換取他們的材料免費供應,甚至還要從這些皇商手裡再賺筆讚助費。

  一個皇商的頭銜,朝廷明著確實不用出錢,但這個信用是無價的,這些商人們拿有價的材料來換這無價的信用背書,誰賺誰虧一目了然。

  可秦琅這麽做倒也無可厚非,畢竟這也不是強買強賣的事情,你情我願的沒敲詐商人,還能讓商人得好處,朝廷呢也節省了不少開銷,另一方面,也能加快大明宮的修建效率。

  “這家夥啊,每次都是如此,總能想出這些歪點子來。虧他也想的出,皇商,區區一點材料,就換個皇商頭銜,還犯事涉案需向大理寺申報復核,還享受視品待遇,甚至讓朝廷在邸報上為他們打廣告做宣傳,哼!”

  承乾見皇帝雖然如此說,可語氣裡並沒什麽不滿之意,倒也松口氣。

  “父皇,兒臣覺得老師這個辦法,倒是互惠雙贏之法。”

  “你支持這樣做嗎?”

  “兒臣不覺有何不妥之處。”

  李世民合上折子,“既然你讚同秦琅,那朕也就不駁回,反正時間只有三年,錢只有四十九萬貫,不管他用什麽辦法,三年內要給朕把這大明宮建起來。”

  “有商家願意嗎?”

  承乾抬頭,臉上有些興奮。

  “老師目前舉行了幾次商家茶話會,與會的商家對此反應很熱烈,他們都很積極,有的同行商家甚至當場都爭的大打出手了。”

  “有辱斯文!”李世民淡淡的說了一句。

  “材料這塊倒是解決了,那做工呢?所需之工匠還有民夫等,秦琅總不可能也想著不給錢白用人吧?”

  “父皇,老師已經對此做過嚴厲要求,說絕不能少工匠民夫們一文工錢。還特意召人根據市場行情,給大明宮修建的各種匠人,以及民夫等製訂了一個詳細的工錢表,不同的工種,不同的工人,所定的工錢,都要高於市價兩成。”

  “為何要高兩成?”

  “老師說修大明宮,要按最高標準來修,所以多給兩成的工錢,也是酬謝大家的辛苦錢。所有工匠民夫皆為雇傭,絕不強征,並且工地包吃包住,保證乾淨衛生,另外每月發一次工錢,絕不拖欠。”

  李世民有些驚訝,“秦琅真能說到做到?”

  “老師說,大明宮要雇傭許多工匠民夫,得超十萬人,所以絕對要重視用工,不能苛刻了工匠民夫,而且還得讓他們得益受好,讓他們修大明宮沒有半句怨言,更不能對朝廷和對聖上有不滿,要讓他們乾的舒心,付出汗水拿到回報。”

  “這可不容易。”李世民也不由的有些歎聲了,以往修宮殿之類的,那都是征召的百姓免費服役的,甚至好多工匠都是從天下各地征召過來的,路上大家甚至還得自己帶著乾糧趕路,還不能誤了工期,否則要挨罰。

  而現在秦琅說要完全采用花錢雇傭的方式,從各地雇傭自願來做工修宮殿的工匠、百姓們,還說要給他們超過市價兩成的工錢,還要包吃包住包往返路費,甚至連夥食和住宿都有嚴格標準,詳細到每天吃幾頓,一人合到多少米,一天有幾個葷幾個素等等都在招工時就要說明的。

  還一月一結工錢。

  這可真是前無古人了,之前見秦琅想出皇商這種招數,來讓商人免費提供材料,他還以為秦琅對工匠民夫等,也會有省錢的辦法呢,誰知道秦琅在這方面倒是客氣大方,不但不省錢,還盡往費錢的方向去了。

  “老師說得以人為本!還說隋朝時楊堅修仁壽宮,楊素和封倫曲意媚上,極盡奢侈,一味的趕工期,結果一座輝煌仁壽宮成,宮底卻埋著幾萬累死病死民夫的屍骨,說當年楊家傷天和,所以才折了江山壽數,二世而亡。”

  李世民聽到這已經不由有幾分動容了。

  秦琅意思是修這大明宮,不但不會因此擾民累民,還要給修宮殿的百姓一個賺錢機會了。這來修宮殿,不但不是苦差事,還等於是難得的一次賺錢機會。

  這種想法,還真是厲害。

  大明宮正式掛牌立項,下面分成了上百個項目組,每個項目組都有一個團隊負責管理跟進,而各種材料的選擇也已經開始了,各個供應商提供樣品,然後報價,最後選出最有實力的價格最低的。

  若是實力不足以一家吃下該類材料,則找幾家分包供應。

  平整地基等基礎項目,已經正式開始,就近從長安和京畿地區召來了許多工匠民夫,一經錄用,還沒到工地呢,已經先由項目組墊付了他們的路費和一個月工錢了。

  這一招效果確實不錯,反正很多本來對秦琅承諾的內容有些懷疑的人,一看到這一串串開元通寶,馬上啥也不懷疑了。

  更別說,人剛到長安城,結果就看到這邊工棚早就已經建好,都很整齊乾淨不說,每個工人還先給發了兩套衣服,甚至工地上管事說了,以後他們的衣服都有專人替他們洗,飯也有食堂做,雖吃的是大鍋飯,但是有四葷八素可選一葷二素,飯管飽。

  工地上還有專門的廁所、食堂等,既乾淨又方便,每十天還輪休一天,可以去長安城裡逛街購物。

  總之,說的很好,但實際也確實挺好。

  雖然修宮殿挺累的,都是體力活,可揮汗如雨一天下來後,能泡個熱水澡換上身乾淨衣服,躺在有炭爐子的乾淨帳篷裡,跟同鄉來的工友們聊聊天吹吹牛,其實也挺愜意的。

  工地上越來越熱鬧,項目組開工越來越多,工人也越來越多了。

  一開始,李世民還挺關注工地這邊的,不時的詢問關注一下,工部也經常過來巡察,但後來發現這裡確實井井有條,尤其是工匠工人們真的沒有什麽怨言,吃好住好,挺滿意的。

  一些工人們休假的時候,雖沒到發工錢的時候,可秦琅允許他們借支工錢去逛長安城。

  那些選出來的皇商們,也開始陸續將材料往工地上送。

  太上皇李淵在宏義宮上遠眺到這邊太極宮熱鬧的工地,聽聞這邊開工的火熱狀況後,都忍不住,把秦琅喊到宏義宮,讓他帶他去工地上瞧瞧去。

  秦琅架不住他的要求,於是隻好請示了李世民同意後,由北衙禁軍護衛著到大明宮工地,李淵自玄武門之變後,還是頭一次離開宏義宮,站在大明宮那熱鬧的工地上,李淵一直不停的哈哈大笑。

  他這裡瞧瞧,那裡看看。

  不時的瞧瞧設計圖紙,偶爾還召官員或是工匠過來詢問,一高興還大手一揮,賞。

  “很好,很好,朕都有幾分迫不急待的想大明宮能早點完工,早點入住了!”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