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貞觀俗人》第179章 九門提督
  第179章 九門提督
  吳廣伸手摘下鳳翅盔,將盔捧在了左腰側。

  他站在鎮撫司衙門口又仔細的整理了下衣甲,等看上去很整齊精神,略抬手肘,伸手把散落的一綹頭髮也捋齊,這才咳嗽一聲走入司衙。

  一路來到鎮撫使公房前,吳廣大聲喊道, “左武候衛翊府中郎將吳廣,拜見秦鎮撫使!”

  他的聲音洪亮無比,如一聲獅吼,震的附近官吏皆側目來望。

  正在看著一份報告的秦琅也被震了一下,抬頭望來,看到個豹頭環眼的大漢, 貫甲抱盔站在門口。

  這時門邊的司中門衛才來的及通傳, “翼國公,這是·······”

  秦琅笑著起身,“不用介紹,這位可是相熟,吳叔,怎麽來我這了?”

  吳廣笑著道,“司衙之中,可不敢論私情,我是奉旨前來報道的,奉陛下旨意,即日起,左右武候衛翊府皆轉隸於鎮撫司衙了。”

  說著,他掏出一張調令遞過來。

  秦琅接過看了幾眼,原來先前李世民在東宮說讓秦琅提督九門統領六街的事, 或許是因為李孝常和李幼良的這次謀反案,牽連到了在京的諸衛將校兵馬不少,甚至牽連到了宿衛之兵,李世民對此很是不滿。

  長安城有十三座城門, 北面四門, 其余三面各三門,據說是象征著一年有閏之意。

  現在北門有左右屯營駐守,是在南衙十二衛四府之外的北衙禁軍。而之前皇城中是駐左右衛,皇城以南,九門主要是由左右驍衛值守,而城中街道主要由左右武候衛左右街使率領巡騎巡夜,街鋪武候把守坊門、街口等,以日夜守衛。

  其它諸衛宿衛兵馬,則守衛在諸門之外。

  而現在李世民明顯對於這些諸衛府兵不太信任,在這種時候,他明顯更信任表現出眾的鎮撫司,於是現在皇帝下旨,把左右驍衛原本負責的九門值守,和左右武候負責的街道巡邏、武候街鋪之職,都轉劃給鎮撫司來管轄。

  這種調整,最大的變化,其實就是把長安城的城門守衛和城內巡邏、街守的權力從南衙衛府中剝離出來了,這就和之前北門的屯營改為北衙禁軍負責一樣。

  這樣一來,長安外城的治安警備這一塊,連宰相們都管不了,更別說十二衛了。

  這是實實在在的擴大皇權。

  很符合李世民的一慣行為。

  吳廣字黑闥,東郡人,他爹是隋朝時的一個縣主簿,吳廣早年做為地方上的豪強子是跟著大哥翟讓混的,後來混上了瓦崗,直到後來李密兵敗,又成了王世充的手下,最後吳廣跟著秦瓊程咬金一行人脫離王世充投唐。

  他算是瓦崗派的,曾經在秦瓊手底下呆過挺長時間,算是一員驍將,正因為這層關系,所以秦琅與吳廣也算挺熟的。

  六月四日那一戰,吳廣也是出了死力氣的,因此事後論功授新鄉縣開國公,也是玄武門功臣,獲得縣公爵外,晉升為左武候翊府中郎將之職。

  吳廣到來之後,很快左右驍衛、左右武候衛幾位中郎將陸續抵達,還有原左右武候衛的左右街使也來了。

  他們都是奉李世民旨意,從原屬衛府調到鎮撫司來的,連同他們的部下人馬,一起轉過來了。

  李世民同時還從其它諸衛番上之兵裡進行抽調,最後轉隸於秦琅麾下的人馬,便總共是三萬。

  可以說,又一支能夠影響京師守衛格局的勢力出現了。

  北衙禁軍三萬,現在鎮撫司又添三萬人馬,基本掌握長安外城的防衛治安。

  皇帝給秦琅三萬人馬,交給他的新任務,便是提督九門、巡捕六街。

  原本分屬於左右驍衛和左右武候衛的部份職權,都劃到他這裡來了,以後便主要負責京師警衛、治安。下設九門守衛部隊,每門設一郎將統領,負責門禁守衛。

  另設六街巡捕營,以連通外城九門的六條大街,皆設街使,各統一營,負責長安外城內的街道治安等。

  同時還將負責長安城的鍾鼓樓,發布信號。

  又要負責街坊防火,街道植樹,此外還有偵緝捕查、訴訟斷獄、人口登記管理等。

  鎮撫司原來的職責沒變,但新增加了長安警衛治安的職責。

  九門守備部隊、六街巡騎、街鋪武候、鍾鼓樓信號,零零總總,現在基本上都委給鎮撫司了。

  京師的警衛治安以鎮撫司為主,雍州府和禦史台也還擁有部份治安管理權,而原十二衛則直接退出長安城內的管理,只是駐於九門之外的郊區,不再參與長安城中的警衛治安。

  以後長安城裡,發生在街面上的案件,都將交給鎮撫司審理,發生在坊內的才交由雍州府和其下面的長安萬年兩縣處理。

  禦史台則主要負監督之權。

  轉眼間增加了三萬兵馬,秦琅感覺肩頭沉重,本來還跟父親秦瓊商量著如何卸下這職事,可現在看來,李世民對他還真是信任有加。

  “請鎮撫使安排差事!”

  吳廣這位叔父倒也沒客氣,這個時候姿態放的很低,十分尊重年輕的新上司。

  “那就按陛下的旨意,長安外九門的城門守備部隊,分設東西南三位中郎將統領,各統一面三門。六街巡捕營,則各設左右巡騎中郎將和左右巡捕中郎將,分統巡騎和街鋪武候。”

  “大家各司其職,一起擔負好長安警衛之職。”

  除了隸屬關系調整後,其實其它變化倒也不大。

  原來守衛城門的依然還在守衛城門,巡街的依然還在巡街,若說變化,就是原來分屬幾個衙門,現在都劃到鎮撫司,歸秦琅統領了。

  再有就是也做了一些整合微調,比如按李世民的旨意,鎮撫司要在九門內各設一處衙門,並新建一座監獄,衙門也是用來審判訴訟糾紛,判處盜賊等涉街面治安案件,監獄則是用來關押這些犯人的。

  鎮撫司實際上就是這些整合起來的幾支兵馬的主管單位,本身的業務也還是沒變的。

  “逆案正在清尾,你們也都抽調人手,一起幫忙配合掃尾吧!”

  新增了三萬人馬,秦琅結案的速度大大提升。

  抓人、抄家、掃蕩黑市,抓捕亡命無賴,秦琅甚至順便來了一場嚴打,對於盤踞諸坊裡的惡少年、無賴兒、浮浪子,以及一些賊犯、亡命等拉網式搜查,對於不少原本半黑不白的勢力,也是先捉後審。

  頓時長安城裡,那是雞飛狗跳。

  長安城那些五陵遊俠,坊裡惡少等送了秦琅個新外號:鐵面閻羅。

  本來鎮撫司就算新增了守城門和巡街的職權,可也沒有輕易入坊搜查的權力,但因為眼下秦琅手捧聖旨查辦逆案,這就給了他許多特權,可便宜行事,雍州府也無法干涉。

  原來許多依庇於權貴,或是雍州府、長安萬年縣官吏下的那些勢力,一個個都失去了保護傘。

  管你是逆案家眷,還是做奸犯科的盜賊奸人,這次是一網光。

  新建起來的九門監獄,很快就全都關滿了,秦琅不得不臨時征用了長安城南多個空宅倉庫等用來關押犯人。

  這輪行動,倒也有許多意外收獲,不僅抓獲了無數沒有戶籍的黑人,許多隱匿逃犯,許多被通緝的賊人外,也查到許多逼良為娼綁架勒索的團夥賊人,又查獲數十個倒賣糧食等物資的黑市奸商團夥,也抓到了不少鑄假錢私融銅錢偷鑄銅器之人等。

  抓了一萬余人。

  查獲的糧食居然有三十多萬石,許多都是暗裡囤積居奇的糧食,甚至有不少本就是從官倉中盜取的,有些還是監守自盜,勾結外賊偷盜倉糧。

  “朝廷從各地費盡力氣運糧入關,可長安糧食卻始終不夠,糧價日日高漲,原來都是被這些王八蛋們給偷走了!”

  吳廣看著那查抄的一倉倉糧食,也不由的觸目驚心。

  “這些糧食,其實並不全是這些賊的,有許多其實是幕後另有主人。不過現在,他們都是我鎮撫司抄沒之糧,全部充公。”

  秦琅招來手下的將校們,“大家辛苦了,這樣吧,給我們司裡上下兄弟們,官員每人分兩石糧,官以下每人一石。”

  眼下這種時候,糧食比錢寶貴多了。

  鎮撫司雖然一下子抄出三十多萬石糧食來,但這一下子要分掉三萬多石糧,還是比較驚人的。雖然大家都願意分這福利,但還是所以被彈劾。

  “兄弟們辛苦了,拿點賞賜也是應當,但我醜話說在前頭,除了賞賜之外,任何人敢再私拿一粒糧,可休怪我秦琅翻臉無情?”

  剩下的糧食,秦琅要全都上繳朝廷糧倉。

  大家還在猶豫,但秦琅一揮手,分。

  於是司裡上下,馬上興高彩烈的分糧了。

  這次秦琅沒給官員多分,就算是他自己,也只是分兩石。

  讓家丁把自己那兩石糧領了之後,秦琅回到自己的公房,提筆就寫了一封匿名檢舉信,至於內容,就是檢舉鎮撫使秦琅借查逆案之便,大肆違規,侵害百姓商賈,最後還私自分走三萬多石糧食。

  寫完之後,秦琅把信封口,然後叫來阿黃。

  “阿黃,你找個可信的人,把這封信悄悄送到百騎去。”

  “這是什麽?”

  “一封檢舉信。”

  阿黃疑惑,鎮撫司奉旨查案,有什麽不可以直接查,還用的著送信去百騎檢舉?
  “你按我說的把送信去就行,記得要隱秘。”

  阿黃疑惑的拿著信走了,秦琅坐在那裡,架起了二郎腿。

  自己匿名檢舉自己,這也是沒法子了,鎮撫司現在權力太大了,他已經招架不住了,只能想這辦法把自己弄下去了。

  希望這位百騎能夠給力一點啊!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