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貞觀俗人》第57章 崔舅脫靴
  第57章 崔舅脫靴
  秦琅挺喜歡跟魏征喝酒的,跟老魏喝酒和跟劉九林三他們喝酒是完全不同的感覺,具體點說,就是有逼格。跟劉九林三這些草莽好漢們喝酒,圖的是熱鬧痛快,聊的盡是些酒色財氣,三句話總離不了一些葷段子。

  雖然大口喝酒大塊吃肉也挺爽,但太膚淺了些。

  老魏喝酒喜歡小口抿,他懂酒,酒後更會跟你聊些人生理想這樣的有逼格的話題,跟他多聊幾句,便會讓秦琅感覺自己好像升華了一樣,也是個有逼格的人了。

  “老魏啊,咱們倆個合夥我不會讓你吃虧的,你只要給我魏公酒的酒曲秘方和魏公酒釀造方法,那麽我出人出力出錢,咱們擴大規模,提高產量,到時這錢財滾滾來,二一添作五,一人一半。”

  “這些許俗事你跟我管家談就好。”魏征擺擺手道。

  “行,到時你等著分錢就行了。其實有錢有什麽不好,不要羞於提錢嘛,君子並不是不能言利,只是不要本末倒置,過於追求金錢利益而忽視大道正義就是了。我就喜歡錢,有錢了就可以做許多事情,遠的不說,自己和家人能過的舒適些,也能救濟幫扶周邊的人,往遠了說,我還可以投錢去研究一些東西,比如收集整理古書籍,比如研究改進造紙術,研究水利工程、農耕牲畜等等,哪一頂不是利國利民之術呢?就算是一個國家,也是萬萬離不開錢的,朝廷國庫有錢,腰杆才能挺,才能威壓四海,震懾八方嘛。養官養士養兵哪個不要錢呢?”秦琅一點也不掩飾自己喜歡錢這個事實。

  魏征聽的若有所思。

  “三郎,崔舍人又來了。”老門頭福伯來報。

  “又來了?何事?”

  “說是有太子令旨。”

  秦琅有些不太耐煩,一天來個七八趟,還真不嫌累,“請進來吧。”

  崔敦禮站在秦琅門口也一臉幽怨,他是真不想來,每次來吧,那個秦三一點也不拿他當舅父,來一次就得受一肚子氣,可太子卻點名讓他來,他也沒法子。誰讓他曾經是東宮太子黨人呢,現在只能夾著尾巴做人,辛苦一雙腿跑勤快些,賺點苦勞了。

  “崔舍人,又是何事啊?”

  廳裡,秦琅繼續喝著酒,都懶得起來。

  崔敦禮看到了昔日同黨魏征,不由的鄙夷了幾分,居然跑來抱秦琅這樣小家夥的大腿,真丟士人的臉面。

  “秦琅,太子令到。”

  “念吧。”

  “殿下令你立即前往東宮奏對。”

  “你幫我回報太子,就說我現在無官一身輕,今日在家喝酒喝醉了。”

  崔敦禮豎起眉毛,“秦琅,你莫要狂妄,這是太子相召,你說不去就不去?”

  秦琅此時喝的已經有七八分醉意了,還真就不想去了。

  “魏公美酒金不換,秦琅鬥酒賽神仙,天子呼來不上朝,自稱臣是酒中仙。”秦琅舉起酒杯吟起一首詩來。

  “好詩!”魏征在一邊大聲讚歎,這首詩雖然在押韻方面不算極好,但卻透露著一股無比的灑脫豪邁之氣,尤其是那後面句,真正是讓人羨慕。

  魏征不由的心想,若是我能像他這樣瀟灑就好了,可惜還是做不到,這秦琅口口聲聲愛財,可現在太子相召都不肯奉,比他強多了。

  崔敦禮哼了一聲,“小小匹夫也想舞文弄墨?”說完,他也不勸了,直接扭頭便走,他現在趕著要回東宮去參秦琅一本,好好在太子面前說說秦琅的囂張狂妄醜態,讓太子知道此子狂妄幼稚本份。

  東宮。

  李世民正在等秦琅到來,被長孫氏勸過之後,李世民意識到自己對待秦琅一事還是有些太隨心所欲甚至有些幼稚。

  等了半天,崔敦禮卻回來告了秦琅一狀。

  “和魏征白日飲酒大醉?不肯奉召?”

  “回殿下,確實如此,那秦琅還狂妄的吟了首詩,說什麽天子呼來不上朝,自稱臣是酒中仙,狂妄無比。”

  “這詩是誰寫的,孤以前未聽聞過?”李世民覺得這兩句詩確實挺狂的,但狂的有味道。

  “這其實就是首打油詩,是秦琅所作,前兩句更是不堪入耳,什麽魏公美酒金不換,秦琅鬥酒賽神仙,這哪有半分押韻,完全暴露了其不學無術的底子。”

  李世民從十六歲起馬上打天下,南征北戰十余年,但是李世民的文學修養還是不錯,雖然說比不上隋煬帝那樣的驚世文學功底和成就,但畢竟曾經網羅過大量的名士儒生為幕僚,所以李世民的詩其實也挺不錯,雖然幾首模仿楊廣的詩相比下還是有些距離,但也已經能算的上是優秀了。

  這詩居然是秦琅所作,真讓人意外了。

  “酒醉之後隨興而作,未加修改就有此水平,已經很了得了。孤倒是沒料到,秦三郎還有這文學天賦呢。”李世民不但沒有不滿,反而笑了起來,讓崔敦禮極為鬱悶。

  “你再去趟,把秦琅接來,他若是說醉話不肯來,抬也要把他抬來。”

  “殿下,何必理會這狂妄小子呢。”崔敦禮勸說。

  “崔舍人,秦三郎可不是什麽狂妄小子,恰相反,他是靖亂大功臣,雖然之前違逆過孤的賜婚,但也不是什麽大事。你說來還是秦三郎的阿舅,怎麽卻反如此說他?”

  崔敦禮被說的面紅耳赤無法回答。

  “臣與秦琅雖是舅甥,可不能因為是親戚,就包庇他的狂妄無禮。”他辨說道。

  李世民卻有些不耐煩的揮了揮手,“行了,去把人接來吧,客氣點,那是孤的大功臣。”

  崔敦禮惶惶退出,站在殿外,不由的心裡暗暗罵了秦琅幾句。可還是隻得硬著頭皮又往永安坊來。

  當他趕到時,秦琅此時已經是徹底醉了,人都已經躺在廊下榻上睡著了,還打著呼嚕呢。

  崔敦禮叫秦琅,可秦琅打著酣不理會。

  想著李世民還在等著,他也不敢再扭頭走了,隻得叫人把秦琅背起用馬車送去東宮。

  到了東宮,秦琅依然還醉著。

  崔敦禮把秦琅扶著進了殿,李世民抬頭看到秦琅這醉樣,也不由的皺眉。

  “這是喝了多少?”李世民無奈,看見秦琅一身白袍便服,渾身酒氣,隻好道,“給秦琅換身衣帶。”

  一名內宦拿來一襲白衣,李世民搖頭。

  “秦琅現在依然還是開國縣公之爵,豈能穿白衣,給他紫袍玉帶。”

  內侍們又趕緊去換了紫袍玉帶過來,衣服倒是好換,只是這靴子倒一時脫不下來。

  李世民瞧著站在旁邊冷笑的崔敦禮,哼了一聲。

  “崔舍人,你上去幫秦琅脫下靴子。”

  崔敦禮愣在那裡,幾乎不敢相信。

  他雖說只是六品的中書通事舍人,可那也是極清貴實權之職,不是一般的六品官能比的,不出意外再努力個五六年就能升為中書舍人,那時可是能五花判事的中書緊要職務,幾乎可稱為儲相。

  中書舍人是儲相,中書通事舍人那就是中書舍人的儲備了。

  更不要說他崔敦禮那是五姓七宗之博陵崔氏大宗嫡系子弟啊,天下士族名門裡哪還有比他這樣更顯貴的?
  現在他堂堂博陵崔氏嫡子,還是通事舍人,又是秦琅的舅父,現在卻要給秦琅脫靴?

  這要是傳出去,他的臉面往哪放,博陵崔氏的臉面往哪放?

  “快點,孤還有事要與秦琅談。”李世民豈瞧不出崔敦禮的想法,可卻故意當做沒看到,只是催促。

  “殿下,臣請讓內侍脫靴。”

  “內侍都在忙著,你不是正好站在那沒事?”

  崔敦禮硬著頭皮道,“臣是秦琅之舅,豈有舅父給外甥脫靴之理。”

  李世民冷哼,“這是東宮,不是你家,在這裡,你跟秦琅是同殿之臣,而不是什麽外甥舅父,秦琅是歷城開國縣公,你是六品通事舍人。”

  崔敦禮不想為秦琅脫靴,可此時也看出李世民這是在變相的找他麻煩了,估計是嫌他太子黨人身份,同時又因他今天幾次說秦琅壞話,惹惱了這位年輕新太子。

  李世民就那樣看著崔敦禮,終於,崔敦禮沒有勇氣直接辭官而出,最後隻好低著頭上前為秦琅脫靴。

  用了很大力氣,才把兩隻靴子扯落,大夏天的剛脫下的靴子散發一股汗味,熏的崔敦禮差點惡心的吐了。

  “有勞崔舍人順便幫秦琅把新靴子也穿上!”

  一名內侍遞上來一雙嶄新的烏皮六縫靴,崔敦禮無奈接下,摒住呼吸努力的幫秦琅穿上。

  “好了,崔舍人你可以退下了。”

  李世民見靴子穿好,便打發崔敦禮走了。

  看著崔敦禮走出殿外,李世民臉上居然露出了笑容,這高傲的五姓子狼狽的樣子他看的很是享受。

  “二郎,崔舍人五姓子,在長安也算是個名士,這樣待他只怕不好吧?”一名內侍低聲勸諫李世民。

  “哼,這個崔敦禮身為秦琅之舅,雖說不是親舅,可卻也是親戚,可他卻幾次三番在孤面前中傷秦琅,豈是什麽好人?孤對這些什麽五姓子向來也沒什麽好感覺,有機會挫一挫他的傲氣也挺不錯。”

  當初李世民與太子爭位的那幾年,山東五姓七家可基本上都是倒向了東宮那邊,這導致李世民對這些名門士族早就有些怨氣。雖然如今他當了太子,得拉攏這些人,可李世民也明白,光是一味拉攏還不行,得恩威並濟才行,總得不時敲打幾下,省他們搞不清誰才是主宰。

  “給秦三郎弄碗醒酒湯來。”李世民瞧了瞧還是醉著的秦琅,不由的搖了搖頭。

  秦琅此刻也不會想到,自己醉著了都還被李世民給借去當了回槍使,被他拿去狠狠殺了殺五姓子的傲氣。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