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貞觀俗人》第126章 登基禦極
  第126章 登基禦極
  憑白得了一百大馬蹄金,秦琅卻無半點喜悅之情,李世民交待的差事辦砸了。

  長安鼓樓的晨鼓還在一記記的敲擊著,如同敲擊在他的心臟之上。秦琅無奈,隻好趕緊出了太極宮往東宮而去。

  一路上,左右武候巡騎、左右驍衛的守門兵,左右監門衛的校尉們, 都沒有人攔下他查驗魚符、門籍。

  東宮,麗正殿。

  李世民已經穿好了今日登基儀式的毓冕,他站在等身大銅鏡前,端看著鏡中的那個有些陌生的自己,心中亢奮,又帶著幾分緊張。

  他伸手去扯了扯十二紋章的禮袍,總覺得這件燙慰的服帖的禮袍依然有幾處不平。

  長孫無忌進來。

  “陛下,一切已經準備妥當,不過剛秦琅來報,太上皇不肯來。”

  李世民怔了一下。

  “你們有應急的準備嗎?”

  “我們事先已經做好了備案,預防太上皇不來。”

  “所以說就算太上皇不來也沒事?”

  “確實不會影響到典禮儀式,只是這樣還是會有些不好的影響。”長孫無忌道,“聽說秦琅昨天下午便去太極宮,與太上皇和裴寂打了一整天的麻將,結果今早太上皇卻以身體太累為由推辭不來,這個秦琅辦事不力。”

  李世民擺了擺手。

  “其實太上皇就是不願意來,其它的不過是理由而已,既然如此,那就算了。秦三郎也辛苦了,這事怪不得他,讓他也去準備一下, 一會參加典禮。”

  “要不還是我親自去請一下太上皇吧?”長孫無忌道。

  “你請的來嗎?”

  “我試試看。”

  “好吧。”李世民最後同意了。

  長孫無忌親自趕往太極宮,等了許久才算見到太上皇李淵, 結果說明來意後,李淵只是冷冷道, “朕已經說今日累了, 不想去東宮接受朝賀,怎麽二郎不願意?”

  長孫無忌被李淵臭罵一通,趕了出去,只能無奈返回,李世民聽後,沒什麽表情的應了一聲。

  “走,儀式要開始了!”

  李世民招呼長孫無忌前往東宮外朝,這是他的時代,就算沒有太上皇也不影響。

  臣見君為朝,君見朝為會,故稱朝會。

  大唐雖立國不久,但沿襲隋製,朝會有外朝內朝中朝。

  外朝在太極宮正門承天門舉行,猶如後世的天安門舉行重大典禮一樣,唐朝最重要的一些儀式典禮如繼位、冊封太子,接待各國朝貢使者、四夷賓客,也在這歡慶元旦、冬至、發布赦令·······

  只是李世民如今把太極宮讓給太上皇繼續居住,所以他的登基大典在東宮舉行,東宮正南門是重明門。

  此時秦琅便在重明門外。

  自李世民為太子在東宮理政開始,朝廷便在重明門外新建一個待漏院,待漏院原本是在承天門外給百官待漏之用,所謂待漏,就是指朝官們每天四更就要起床趕到太極宮外等待夜漏盡開宮門,入宮早朝。

  為了讓朝官們有個落腳地方摭風避雨,所以東宮也便有這待漏院。

  禦史大夫杜淹帶著兩名監察禦史過來,開始點名。

  禦史台除了彈劾官員們,還有一個重要的職責便是朝會時維持禮儀秩序。

  今天是大典禮,不比平時的常參只有五品職事文官等一二百官員參會,幾乎整個長安城的職官、散官、勳官、封侯們都來了,連在京的蕃使夷賓也都受邀前來。

  杜淹帶著屬下唱名,分班。

  “金紫光祿大夫、上柱國、散騎常侍、鎮撫司丞、翼國公秦琅!”

  “在!”秦琅起身應名。

  杜淹對著秦琅點了下頭,然後提筆在本上做了個記號,“東班三品班第十八名,記住你的位置,一會莫要站錯了。”

  秦琅趕緊記下,朝會上每個人的位置都是有規定的,不能亂來,否則要被彈劾。而且不同級別的朝會上,位置也不同,因為參與的人數不同。

  總的來說,朝班的位置是按照文左武右,按職事品級排這個標準來的。

  宰相班次最前,然後是百官九品班次。

  因為古人以東為左,以西為右,故武將班又稱西班,文班又稱為東班。

  秦琅本身為國公爵位,這是從一品爵,還有上柱國勳,視正二品,但是在排班的時候,是以職事級別排序的,如果有爵無職,那麽親王排在一品職事官後,郡王排在二品職事官後,國公排在三品職事官後,若有爵有職,則同職事者爵高者在前,同職同爵又以異姓在後,又同姓,則以年長在前。

  秦琅的散階是金紫光祿大夫,這是文階,故他被排在東班。

  他的職事有兩個,從三品散騎常侍和正四品下鎮撫司丞,以高的排,所以排在三品班。因為秦琅有國公爵,所以在這三品文班裡還排到了第十八位。

  今天的大朝會,排在最前面位置的,是有宰相銜的幾位,左仆射蕭瑀,右仆射封倫,中書令宇文述,侍中陳叔達,檢校中書令房玄齡、檢校侍中高士廉,一共六人。

  然後是有一品職事官的裴寂,他是大唐現在僅存的三公之一司空。

  原來李世民和元吉也是三公,但一個死了,一個現在當皇帝了,僅有裴寂一人有正一品三公銜,故今天裴寂依然排到了百官班次之首。

  裴寂之下,是諸位宗室親王,也就是當今皇帝的兄弟們。

  再然後是二品班,現如今大唐二品職事官,除是宰相職的尚書左右仆射外,僅有東宮三孤,以及五個大都督府大都督。

  秦瓊為涼州大都督兼左衛大將軍,班位也是二品官,不過是西班二品班位,因暫未還京,所以今天沒他位置。

  吏部尚書長孫無忌、兵部尚書杜如晦等一眾人皆為三品職事,他們跟秦琅是同一個班,不過位置在前。

  一個個點名登記,等都點完名安排好班次後,那邊宮門也終於打開。

  於是在杜淹的率領下,百官按著自己的班次往宮門前移動。

  到了宮門前,又停下來接受監門衛校尉們的驗符查籍。

  他們那裡有一本厚厚的門籍名單,每一個官員,都在那裡早有記錄檔案,此時要入宮,就得先掏出自己的魚符,然後報名,待他們查驗核對無誤後,方可入宮。

  “散騎常侍秦琅!”

  “在!”

  頭戴三梁冠,身穿紫袍的秦琅從金魚袋裡拿出自己的魚符,交給校尉驗視,魚符上有他的名字以及相貌等文字描述,並且一半在秦琅手裡,一半是在監門衛手裡。

  確認過後,秦琅再把自己的佩劍交給校尉保管,連蹀躞帶上吃肉的小刀子都得解下來交出,不能帶半點武器入宮。

  一道道的手續極為繁瑣。

  好在眼下已經是八月了,此時太陽還沒出來,倒也晨風涼爽,眾人雖然穿著極為正式的大禮服,可也沒覺得悶,就是各種排隊時間長了點。

  等通過各道手續,最終來到重明門邊殿。

  東西兩班文武的一品班二品班子,都沒幾個人,且主要以宗室的親王、郡王們為主,倒是三品班次,十分熱鬧,且多是些熟面孔。

  朝中的宰相高官們,基本上都集中在三品班子裡。

  秦琅一個十六歲的年輕人,一身紫袍玉帶三梁冠,擠在他們中間,而且還排位挺靠前,於是就顯得份外突出了。

  看著身前身後不是尚書就是九卿、監正的,秦琅也覺得不太自然,排在秦琅前一位的是是吏部侍郎長孫無忌,旁邊秘書監魏征。

  大家個個身著紫袍玉帶,由監察禦史們領到自己的班位上,好在都有坐墊,倒不用站著累。

  只是大家坐的都有點距離,倒不便於交頭接耳私下議論了,他跟魏征擠了擠眼,結果人家魏征根本不理會他。

  倒是長孫無忌跟他打笑了兩句,“聽說三郎昨天跟太上皇打麻將可是大發神威,一夜贏了黃金萬兩?”

  “最後一把確實,不過沒做數,最後太上皇臨走賞了我一百馬蹄金而已。”

  長孫無忌笑笑,“哪天三郎也來我府上打會麻將,聽說自太上皇迷上這麻將後,如今可是風靡了長安城,勳戚貴族之家都喜歡上了這玩藝,還導致象牙都價格飛升,倒叫那些賣象牙的發了筆橫財。”

  長孫無忌是國舅爺,是李麗質的親娘舅,說來自然也就是他秦琅的妻舅了,秦琅不敢怠慢,連說定選個吉日登門拜訪。

  長孫無忌打量著這個外甥女婿,有些羨慕秦瓊,一個庶出子居然如此出息。

  皇帝李世民入殿······

  在經過了整整一個時辰的繁瑣登基儀式典禮後,總算快結束了。

  整個儀式,其實大家就是過來觀禮的,宣讀一道詔詔書敕旨,並無奏事議事環節。

  新皇登基,改元貞觀,以明年為貞觀元年。

  宣布大赦天下,免去關內及蒲、秦、陝等六州賦稅租調兩年,天下其它州免差役一年。特旨皇帝名諱中世、民二字天下不必避諱,僅避諱世民二字連用。

  民八十以上賜粟帛,百歲老人加授榮銜。

  文武官職事五品以上先無爵者賜爵一級,六品以下職事官加勳一轉,百官賜賜粟帛!

   文武職事官五品以上先無爵者賜爵一級這是史書上記錄的,不過這賜的只是虛封爵,與實封爵還是有很大差別的。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