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貞觀俗人》第104章 秦琅殺人不用刀
  第104章 秦琅殺人不用刀
  炎炎六月,時當正午。

  日頭猛烈,酷熱無比。

  秦琅沒有理會李玄道的碎嘴,他對阿黃道,“你去告訴蓍國公,就說我先回去換身衣服來與他商議這樁‘誤會!’”

  “蘇將軍,牛將軍, 你們解散隊伍吧。”

  李玄道見秦琅調轉馬頭回城,趕緊攔住馬頭,“都督,是否先讓突地稽入城再說,外面太陽這麽大?”

  秦琅冷冷道,“你看突地稽都知道負荊請罪, 那麽再曬會太陽,不是更有誠意?這樣,也能稍平大家怒氣嘛。”

  說完,他便直接入城。

  秦琅返城,兵馬歸營。

  幽州北門外,突地稽赤著上身,背著荊刺依然跪在原地,聽完那唐人的轉述,突地稽咬著牙不敢起來。

  終究是年紀大了,太陽暴曬,曬的頭昏腦花,身上的汗水如瀑,那汗水淌過被荊刺刺傷的地方後,更是又癢又疼。

  “這些該死的唐人,居然敢如此侮辱我們尊貴的酋長!”幾名靺鞨戰士惱怒。

  “住嘴!”

  突地稽心頭惱怒, 卻很清楚眼下是什麽局面,若是他今天晚來一步,這年輕都督看樣子真就帶著千軍萬馬殺到桃谷山去了。

  二十三年前, 隋朝皇帝楊廣繼位時, 當時粟末靺鞨與高句麗交戰不勝,突地稽的兄長瞞咄率領所屬的厥稽、越羽等八個部落, 部眾數千人從撫余城西北舉部南下,請求內附隋朝。

  楊廣將他們安置於遼西,後來兄弟瞞咄在隨楊廣征高句麗時戰死,突地稽得楊廣冊其官職,代領部眾。

  他繼承兄長首領之位,繼續隨楊廣討伐高句麗,每戰有功,後楊廣設置遼西郡,授他為太守,並封他為扶余侯。

  九年十年隋朝二征三征遼東時,他都率部隨從。

  十一年,楊廣被始畢可汗困於雁門時,他率部族戰士勤王,後隨楊廣巡江都,楊廣被弑後,他夜間率部逃歸,在中原與李密數十戰,損失慘重,僅以身免,到了河北,又被王須拔俘虜,後來被羅藝所救,從此效命於羅藝。

  等羅藝歸附唐朝,他便也請求內附。

  這一輩子,突地稽吃過最大的虧,打過最多的敗仗,便是從江都回遼西時,被李密打的全軍覆沒,被王須拔生擒活捉,一次次死裡逃生。

  而他這輩子見過最強大的軍容,則是當年隨楊廣征高句麗時,百萬隋軍征遼,那場面那軍容,簡直是無與倫比。

  所以突地稽早就明白了一個道理,中原王朝之強大,是他們無論如何與無法對抗的,他們只能依附,絕不對對抗叛亂。

  秦琅回城,卸甲,還衝了個澡,然後悠閑的喝了杯午茶,再睡了會午覺。

  等一覺醒來,已經過去一個多時辰了。

  連魏征都覺得秦琅有點過份了,不得不提醒他,“三郎莫非忘記了突地稽還跪在城門外負荊請罪呢,今天外面太陽可是有點毒。”

  秦琅打著哈欠,“哦,睡個午覺真是精神抖擻啊,嗯,走,瞧瞧那老狗去。”

  “是不是有些過份了?”

  “過份嗎?不覺得。”秦琅搖頭,“這事皆因他們挑起來的,再過份都是自找。”

  秦琅帶著親軍黑雲長劍隊來到北門外時,突地稽還跪在那裡,屬下想要幫他摭陽都被他喝止了。

  秦琅故意要曬他,那他就只能老實的曬著。

  他怕的不是年輕的都督,而是這年輕都督是大唐朝廷的代表。

  秦琅騎馬緩緩來到突地稽面前。

  地上熱浪陣陣,突地稽還光著個上身,早就曬的皮膚發紅,嘴唇乾脆了。

  “突地稽拜見都督!”

  秦琅一臉假笑的伸手扶起突地稽,“蓍國公怎麽還在這裡跪著呢,趕緊起來吧。”

  突地稽被扶起來,卻站都站不穩了。

  秦琅撫著他坐下,遞給他一壺水。

  然後開始跟突地稽談起這次誤會來,突地稽喝了半壺水人緩過來點,本來以為這下總該入城了,誰知道秦琅蹲在地上根本就沒有走的意思。

  就在那裡滔滔不絕的說話,也不讓人打傘什麽的。

  秦琅倒是精神好,他睡了一個時辰午覺,還喝了午茶用了點心,可憐突地稽在日頭下跪了一個多時辰,現在還得繼續曬。

  老頭不敢怠慢,秦琅蹲著,他還得彎腰站著,甚至得站到秦琅前面為他摭陽擋日。

  “蓍國公啊,這次的事情影響可是非常惡劣啊,我也知道蓍國公忠心耿耿,為大唐立下過許多汗馬功勞,可是呢,你老了,精力不濟,對部落手下管束已經有些不力了啊,有人打著你的旗號,在外面可是幹了許多壞事,勾結王君廓李瑗參與謀反做亂,走私禁物,甚至是劫掠百姓,如今還搶奪軍糧······”

  突地稽隻得一遍遍的請罪。

  秦琅左一搭右一搭的講個沒完,不時的還要問一問燕州的部落人丁啊,牛馬牲畜養殖情況啊,以及他們老家粟末水的風土人情等等。

  有時,秦琅又要問起當年他隨楊廣征戰高句麗之事,地會又忽然問他當年勤王雁門救駕的經過。

  問著問著,他又扯到當年楊廣在江都被弑殺的細節等。

  還問他當年是如何從揚州逃回去的。

  突地稽不敢不答。

  最後,秦琅看著突地稽奉上的禮單,很是滿意。

  而當突地稽把給他的私人禮單奉上後,秦琅假意斥責了一番,最後卻又說代他把這些轉送給太子殿下,依然收下了。

  等秦琅終於不再羅嗦起身,這時太陽都已經要下山了。

  突地稽從正午曬到日落,曬了整整半天。

  等談話結束,突地稽已經昏昏沉沉了。

  “蓍國公,此次誤會既然已經說明,那麽就算了。給的賠償我收下了,給太子的禮物我也代收了,天色不早了,我就不留蓍國公了,蓍國公請回吧!”

  一名靺鞨武士憤憤的道,“我們公爺能否在幽州住一晚再走?”

  “不是本都督不肯留客,實是剛發生了那誤會之事,現在幽州的將士們對蓍國公可是不太友好,我怕蓍國公在幽州會遭遇到點什麽意外,這也是為蓍國公考慮嘛。”

  突地稽擺了擺手。

  “多謝都督寬恕,突地稽這便返回燕州,今後定嚴加約束部下,奉公守法。”

  突地稽被扶上馬,可這位馬上縱橫一生的梟雄豪酋,卻連馬都騎不穩了,最後還是一名武士帶著他回去。

  從幽州到燕州,也足有一百多裡路。

  突地稽不敢逗留,連夜返回。

  結果白天暴曬一下午,晚上又吹了涼風夜露,等第二天趕回到桃谷山部落裡時,已經不行了。

  當天晚上,突地稽便死了。

  他這一死,李謹行憤恨了。

  他認為這根本就是秦琅故意使計害了他爹。

  李謹行的那群哥哥們雖沒讀過多少漢書,可個個彪悍勇猛,都是腦子缺根筋腸子通到底的猛人,個個喊著要為父報仇。

  李謹行此時也顧不得他父親臨死時告誡他的那些話了。

  兄弟夥當即開始動員人馬。

  突地稽部落當年在他兄長帶領下內附時,是總共八個小部落,共一千多戶,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人丁已經繁衍很多,雖然當年突地稽在江都逃歸時,手下的一千部落族人戰士皆亡,當時弄的幾乎家家帶孝。

  但眼下依然還有三千多戶,尤其是突地稽父子錢多財厚,光奴仆就有幾千人。

  李謹行全族動員,當天就下令集結老少五千騎兵,每人三馬,置辦糧草,準備直殺向幽州報仇。

  “唐人殺我父親,我必復仇,手刃秦琅!”

  幽州城裡。

  林三帶回了突地稽死訊,並說李謹行正在全族動員,殺牛宰羊以做軍糧。

  李玄道聽的直驚歎,“這下麻煩了。”

  “慌什麽!”秦琅道。

  “都督,這事鬧大了,突地稽這一死,靺鞨人反了。”

  秦琅也沒料到這老頭這麽沒用,本來只是想要故意懲戒一下他,誰料到才曬半天就死了。

  說到底,還是突地稽年老體弱嘛。

  真打起仗來,難道還要跑樹蔭下打?
  “不用擔心,反不了。”

  “都督,靺鞨人都集結兵馬了,還如何說反不了?”李玄道真是被秦琅氣暈了,這年輕人果然是做事不謹慎。

  “本都督親自走一趟!”

  “都督,還是派人前去吊唁安撫吧,不能開戰啊。”李玄道再次反對用兵。

  一早,秦琅點三千精騎,快馬直奔燕州桃谷山,牛進達和蘇烈率五千步卒隨後跟上。

  桃谷山。

  秦琅一身素服到來,引的李謹行兄弟等如臨大敵。

  身披孝袍的李謹行兄弟大怒,我們還沒去找你,你倒送上門來了。

  “吹響號角,點齊兵馬,隨我去殺了那狗都督!”

  李謹行率兵來迎。

  秦琅拍馬上前,搶先道,“本都督聽聞蓍國公病逝,聞訊特趕來吊唁,李公子真是客氣,居然親自來迎。”

  李謹行氣的手直接去拔劍。

  秦琅又大聲道,“先前爾燕州與河北團練有些誤會,但蓍國公親自來幽州化解,本都督對蓍國公十分敬重,聽聞他去世訊息,本都督十分哀傷。”

  “本都督奉旨撫慰河北山東,現蓍國公去世,燕州不可一日無首。本都督現在便行黜陟大權,授李謹行為檢校燕州都督、刺史,授李陸咄為遼西縣令,授蓍國公其余諸子為燕州參軍······”

  等宣完對李謹行兄弟幾個的授官後,秦琅直接帶著親軍衛隊進入燕州城,入靈堂拜祭吊唁突地稽,甚至還流了兩行眼淚,痛說與老國公的親密戰友情雲雲。

  “老國公一生忠勇,如今以七十余高齡而仙逝,也算福壽圓滿。老國公且安心去,謹行等兄弟老弟我自然會代為照顧好的。”

  秦琅臭不要臉的直接稱突地稽為老哥哥,然後自認為李謹行他們的叔父了。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