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貞觀俗人》第1352章 削奪王爵
  第1352章 削奪王爵
  在足夠多的利益驅使下,各國的商人都瘋狂起來,各顯神通。

  小小香料,卻牽扯到無數國家和商人。

  做為上遊產地,秦琅他們當然有足夠的優勢,不過呂宋自己本身並不產多少香料,所以他希望組建聯盟, 以在裡面爭取到更多的話語權。

  當然,秦家的糖,如今也是一種重要的香料,而大唐的茶,也是如此。

  整個胡椒的市場,一年起碼需要數百萬斤, 甚至僅中原大唐,胡椒需求量就極大, 所以若是這個香料聯盟能夠建起來,秦家未來利益巨大。

  在呂宋的南面大洋深處,可是有一個香料群島,這片後世稱為摩鹿加群島的地方,幾乎是丁香和肉豆蔻此時的唯一產地。

  但這上面的土著實力弱小,秦琅如今已經基本上征服了整個呂宋群島,最南端的棉蘭老島南端的海南港,距離摩鹿加群島北邊的北馬魯古島也就千裡距離,秦家在婆羅洲北邊新建的寧波港,也不過兩千裡。

  這個距離雖說不近,但也確實不算遠。

  畢竟這是海中,又不是陸地,更不是深山叢林裡的兩千裡。

  原先呂宋以及呂宋群島的不發達,最關鍵的原因還是不靠近貿易航線, 所以偏僻閉塞落後,至於更南面的馬魯古群島,雖盛產香料, 胡椒、丁香、肉豆蔻盛產,但也只是以前乾佗利等國的香料商過去收購,別看乾佗利以及爪哇商人香料貿易賺的盆滿缽滿,但產香料的馬魯古群島的土人可沒賺到什麽錢。

  在香料群島上,香料不值錢。

  真正賺錢的,都是那些壟斷市場的香料商人而已。

  整個大巽它群島,有上萬個島,但只有西邊的蘇門答臘和爪哇兩島靠近主航線,相對強一些,出現了兩個地區性海上強國,而如婆羅洲這個面積更大的島,以及東邊的蘇拉威西大島,不靠近航線,便還處於相當落後的社會。

  婆羅洲上好歹還有個渤泥國,是當年從西邊過來的,但東面的大小群島上,就相當土著落後,甚至好多還是原始社會,茹毛飲血。

  當初秦家征服呂宋大島後,一路南征,越往南,碰到的土著就越弱,社會更加分散,生產技術也更加落後。

  沒有香料的話,這些群島就算再過一千年,都還會是原始時代。

  不過現在,確實值得秦家花費人力物力財力開拓一條南航線,打通香料群島,在幾個主要大島上建立起據點和香料種植園。

  女王想不到秦琅因為一杯薑桂茶,能夠思維發散到遙遠的馬魯古群島,甚至已經打算回去後就著手組建一支新的南征艦隊,去征服香料群島,在上面建立殖民據點,甚至在考慮要派哪個兒子或是孫子過去鎮守了。

  “三郎現在佔據了摩拉,接下來打算怎麽辦?”女王問。

  摩拉港口位置優越,處於貿易航線上的重要節點,更別說這裡連著怒江,雖說不能沿江上溯到西昌青藏高原去,但深入驃國東南部,甚至沿河谷通往黑齒都督府、銀生都督府也是可以的。

  有這樣的地理交通條件,這裡自然會成為一個重要的貿易港,也能成為秦家重要的商貨銷售區。

  女王問的自然是如此好的地方,朝廷未必還會再給秦家,而秦家是否又會拱手讓給朝廷。

  “摩拉港我已經給朝廷上書,等上官都督到了後,便將此港及周邊地區交接給他。”

  “拱手相讓?”女王微笑。

  “總不能貪的無厭,朝廷已經給了我一個彌臣港,又給了四塊領地十萬畝,我也不能太過份了。”

  “可摩拉是你拿下的。”

  “這沒錯,但那也是因為朝廷南征大軍在北邊擊敗了驃國王的大軍,我也是借勢而為,何況,我們攻滅八都瓦國後,不也收獲豐厚嘛,錢糧人口我們得了許多,這地就留給朝廷吧。”

  女王抿了口薑桂茶,“摩拉港旁邊的兩萬多畝地領地,跟一個八都瓦國相比,還是差距太大了,我打算上書朝廷,為三郎你請功,請朝廷將摩拉港外的比盧島封賞給秦家做封地。”

  比盧島是摩拉港的臨海屏障,島很大,足有五十萬畝之廣,南面是海,東西兩面正是怒江的兩條出海口,北邊與摩拉港就隔條江,這個島的條件還是不錯的。

  當然,與摩拉港還是差距巨大的,畢竟這就是一個島,沿海臨江,島上幾乎稱的上是一馬平川了,搞搞種植不錯,甚至也可以建個港,但畢竟是在島上,且對面又有一個摩拉大港。

  秦琅笑笑,卻沒反對。

  用一個幾百裡的八都瓦藩國,換一個五十萬畝比盧島,秦琅這絕對不算佔便宜。

  讓范琳去試探下天子的態度也不錯,這次出兵,本就有向皇帝展示力量的意思。

  試探下深淺吧。

  “下一步你打算怎麽走?”

  “回呂宋。”

  “就回去?”女王突然有些舍不得了,這段時間,離開林邑,拋下一切,能夠陪著秦琅縱橫海上,朝夕相伴,女王非常滿意,仿佛又回到了當年在通海杞麓湖畔的那段日子。

  “總不能一直呆在這邊吧?天子既然都派了位都督來了,而且聽說南洋水師也派出了遠征艦隊,已經過了獅港,要不了多久就能到了,所以我也沒必要再留下來了。”

  這回該展示的肌肉也秀了,趁火打劫滅了兩藩,搶的錢財人口也足夠多了,這裡畢竟不是呂宋發展的重心,頂多也就是一塊殖民地,一個貿易航線上的貿易補給站或是中轉港。

  “三郎真就看著朝廷一路滅了驃國?照這勢頭,只怕明年就能滅亡驃國,再有個三五年,差不多就能安穩控制整個驃國之地,三郎就不擔心,洛陽天子到時挾這南征大勝之威,抽出手來再順勢南征呂宋?”

  “這是我一直在避免的事情,但如果皇帝非要一意孤行,到那時也只能走一步是一步了。”

  女王挽起秦琅的手,靠在他肩上,“不管未來如何,林邑會一直與呂宋共進退的。”

  秦琅笑笑,“謝謝,假如有一天,朝廷想要攻打林邑,呂宋也絕不會袖手旁觀的,我們守望相助。”

  “好!”

  ······
  洛陽。

  宣政殿內,皇帝李胤的頭又痛了。

  疼痛難忍,豆大的汗珠滴落,痛到極致,皇帝拿頭撞桌案。

  砰砰的響聲中,卻沒有一個內侍宮人敢靠近,因為最近幾次皇帝拿頭撞桌撞牆宮人勸諫時被皇帝直接給砍了好幾個。

  當時的皇帝就跟瘋了一樣,拔刀亂砍。

  所以每當此時,所有人都默默的退到門口,遠遠的保持距離,再沒有一個敢上前勸諫了。

  而事後,皇帝也絕不會責怪他們不勸諫。

  砰砰的響聲持續了好一陣,終於漸停歇下來。

  皇帝面色蒼白,渾身如虛脫一般的趴在桌上。

  睜開眼,皇帝卻視線模糊。

  比上一次情況更加惡化了。

  “來人!”

  皇帝聲音虛弱的喊道,內侍高護小心的上前,“奴婢在。”

  “高護,給朕把剛才還沒看完的奏章念給朕聽。”

  高護小心翼翼上前,拿起攤開的一份奏章。

  他先迅速掃了一眼,發現是樞密院呈上的奏章。

  原同署樞密院事的蕭嗣業,如今已經升為樞密院使兼領上院,這位是隋朝蕭皇后的侄孫,少年時便跟隨隋煬帝,後隨姑祖母蕭後入東突厥,東突厥滅亡後,隨蕭後歸唐,是個能打的猛將。

  當然他能升任樞密使,最重要的不是因為他能打,比他能打且功勳資歷高的還有很多,重用他關鍵是他曾是皇帝監國時重用的心腹,而如今其堂侄女和堂妹又得帝寵,為皇貴妃和充容。

  正是憑這層關系,蕭嗣業成了樞密院執政第一人,而其從兄蕭沈,如今也剛取代韋玄貞為侍中。

  蕭家已經取代韋家,成為皇帝面前最得寵當勢家族。

  “安西大都督上奏昆陵都護、昆陵郡王、興昔亡可汗、賜國姓李彌射謀反,安西大都督調安西諸軍、北庭諸軍,並召蒙池都護、蒙池郡王、繼往絕可汗賜國姓李步真討伐······”

  “彌射兵敗戰死,子元慶自立為可汗·····”

  “步真追擊深入,雪夜,元慶突率精騎襲營,直衝步真大帳,無人可擋,元慶親手斬殺步真,並盡殺其諸子弟·····”

  一戰死了兩個都護,還是大唐在西域的兩位郡王,甚至還是朝廷特封的兩位可汗。

  雖然在貞觀後期,朝廷對西突厥分化拉攏,合弱離強,又強勢的滅了高昌、龜茲等國,使的西突厥早不如當年,十姓衰弱,但瘦死的駱駝也比馬大,所以西突厥就算臣服了,朝廷也一直都很提防。

  想盡辦法,分化拉攏,最後授封兩位早降唐的達頭後裔分別任興昔亡和繼往絕可汗,分統兩廂十姓,各為一府都護。

  同時也對十姓突厥各部,也劃分邊界,授封都督、刺史等職,層層分化。

  效果還是不錯的,反正這些年,西域都挺安穩的,讓朝廷得以不斷向西推進,在天山以北,也建立起了穩固的碎葉、伊麗、大宛、波斯四大軍鎮。

  當年朝廷在滅了賀魯和乙毗射匱後,選了步真和彌射來分任可汗,就是不讓西突厥再有一統各部的機會,同時也是看中步真和彌射雖是堂兄弟,但早就是不死不休的死仇。

  兩人回到西域任可汗、都護,確實是相互敵視,使的兩廂互相仇視,不複統一,直到步真向安西大都督府舉報彌射謀反。

  彌射謀反這事,有些牽強,只是做了些有違朝廷規定的事,畢竟是羈糜的都護府,這種事情是常有的,可步真卻添油加醋,告發彌射謀反,甚至還栽贓陷害。

  而大都督府把事情上報到朝廷樞密院後,皇帝明知這裡面有問題,卻故意視而不見,而是借機讓大都督府問罪彌射。

  皇帝的心思很簡單,借機把彌射給拿下,甚至是借機挑起西突厥兩廂十姓的再次內訌,朝廷好趁機削弱西突厥,甚至是廢兩廂羈縻之製,改直隸於安西、北庭。

  事情的發展也確實如皇帝希望的那樣,步真積極響應朝廷詔令,率部猛攻彌射,兩人本是世仇,彌射當然也不甘心坐以待斃,出兵反擊。

  雙方你來我往,可有朝廷在後面拉偏架,彌射背著叛逆之名,被群毆,只能節節敗退,然後被步真斬殺。

  只是步真也沒料到,彌射的兒子元慶是個猛人。

  當然步真更沒料到的是,當他殺了彌射之後,朝廷就開始著手調頭來對付他了,朝廷不僅立馬停止了對彌射殘部的窮追猛打,甚至還偷偷的給元慶提供了步真的情報,甚至故意送了他們一大批軍資器械讓他們搶。

  於是乎,就發生了元慶誘步真深入,然後突襲其軍,陣斬步真,大敗其軍的事情。其實,本來步真並不是孤軍深入,因為他與安西、北庭諸軍約定是一起進軍,分道合圍會剿元慶的,誰知道最後就他一路如約進軍,便成了孤軍深入。

  甚至他們的行軍路線,以及駐扎位置等,都被暗中泄露給了元慶。

  彌射死了,步真又死。

  兩位西突厥可汗先後戰死,東西兩廂十姓也在這場內戰中損失慘重,更重要的是,隨著兩位可汗之死,兩廂之主已經再次衰弱,而突騎施、葛邏祿兩部,甚至已經實力反而蓋過他們了。

  皇帝揉捏著腦袋,閉著眼睛聽高護念給他聽。

  “朕念,你寫。”

  “告訴蕭嗣業,元慶父子謀逆叛亂,奪去其郡王之爵、可汗之封,並收回賜國姓,步真貪功冒進兵敗身死,喪師辱國,罪在不赦,並奪去爵位汗號,收回國姓·····”

  高護拿著朱筆記錄,手都在顫抖著,想不到他一個閹人,居然能代天子朱批。

  “傳旨安西、北庭,蒙池都護府、昆陵都護府皆罷撤,分別並入安西、北庭,今後由朝廷直接統管兩廂諸部········”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