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貞觀俗人》第1317章 趙王上洛
  第1317章 趙王上洛
  而朝廷對西南諸蠻,或者說如今對奚契、靺鞨,又如現在即將開打的征驃之戰,卻本質上不同,朝廷是要攻奪土地,征服蠻人,要把這些地變為中原大唐的疆域, 要長遠統治的。

  反正是各懷心思。

  秦琅的一道上書,引的朝廷也是很意外,但皇帝李胤很高興,畢竟秦琅雖然離開朝堂十幾年,但在朝野依然聲望極高,他對征討驃國表態如此支持,自然是好事一件。

  所以皇帝李胤也是聞弦歌而知雅意,直接一道旨意給秦琅,把秦家四個商館所在地,都劃出了一塊不小的地方給秦家,封為秦家的領地,反正秦琅兒子也多,挑了四個兒子,每人授一塊,再授個爵。

  大筆一揮,詔書上給秦家這四塊領地每塊圈了五萬畝地,湊成二十萬畝。相比起南北三四千裡東西兩千裡的龐大驃國疆土來說,二十萬畝地不值一提,五萬畝地也就是個大點的村或小點的鄉。

  一個邊長十裡多點的方形地塊而已。

  事實上,皇帝劃五萬畝正是按方圓十裡這麽來算的,五萬畝比邊長十裡的正方形稍大一點。

  李胤在這方面其實也算大方的,這些年唐軍征服三韓, 收復遼東,討伐奚契、靺鞨,朝廷就拿出了許多土地授封給立功的將士們, 做為勳爵之封,不僅給永業田,還給了許多可世襲的領地封邑。

  皇帝不僅大方的給了秦家四塊封地二十萬畝,還對大唐所有的商民頒下詔令,給予大唐商船自由劫掠驃國商船和驃國領地的特許權,劫的多還有功,可授勳。

  要知道,如今大唐的勳可是很值錢的,不是貞觀那時了。貞觀有段時間,勳變的不太值錢,好多功勳二代可以承襲父祖之勳,也有些勳戚本無軍功,也因是皇親國戚而授勳,甚至勳的實際好處大減。

  而李胤改革勳爵制度,把實封爵與軍功勳整合在一起,所有實封爵須先得軍功,軍功十二轉,勳官十二階。十二轉升到頂的上柱國後,再每兩轉軍功可晉升一級爵位,從開國縣男開始。

  縣男縣子縣侯縣公郡公國公,總共六級,兩級功勳晉一爵,恰也需十二轉。

  所以如今的軍功,不斷的累加,只要掙滿二十四轉軍功,就可以從普通平民晉封到實封國公。

  當然,上柱國以上,再累積軍功,越來越難,所需功績也越來越多,但這畢竟是明明白白擺在那裡的,有一個詳細的標準條件。

  只要大家爭取,還是有機會的。

  更何況,有勳就有賞,授勳會有永業勳田和勳封領地,這都是可傳子孫的,不管皇帝拿的都是新征服的遼東、朝廷、海東、南蠻等地的地盤,但畢竟是實打實的真實勳封領地和永業勳田啊。

  所以經過貞觀盛世之後的大唐府兵和禁軍,戰鬥力不僅沒有半點衰弱,反而更強了。

  就因為動力足夠充沛。

  如今在南海之上,如秦家這樣到處開商館、搞殖民據點的貴族豪強大賈很多,有一些是直接從朝廷這裡取得了海外領地世封的封號,有些呢則沒向朝廷報備請封,這樣可以不受監管,不用向朝廷交稅等。

  但在海上,唐船實力確實很強,一道特許劫掠令,加上授勳許諾,肯定能激起無數唐船的興奮,這能為朝廷憑白增添一支強大的海上夾擊驃國的力量。

  開元天子要為大唐打下一個大大的疆土,要在他父親聖祖皇帝的功業之上,再添新功。

  皇帝雄心勃勃。

  太師秦琅罕見的表態支持,這時好多人才想起來,秦太師十六歲開始統兵征戰,一刀一槍打下了戰神的赫赫威名,平黨項敗突厥滅吐谷渾取流求安定嶺南開拓西南,這位可是堅定的開疆派。

  更何況,後來開拓武安封地,這些年更是一心撲在海外呂宋,可一直沒停過對呂宋島蕃的征討啊。

  這位對於開疆拓土,可一點都不比當今天子的執念小。

  洛陽。

  開元十四年的秋,各地的封疆大吏、藩鎮宗室紛紛進京朝集。

  趙王李厥自燕山北封地而來,皇叔許王李治卷入謀反案被殺後,二皇子李厥被改封到原李治封地承德,這塊燕山北面之地,原是奚族之地,後來李世民劃出一塊給嫡子李治封藩,經營多年,結果最後卻便宜了李厥。

  雖然朝廷對奚契發動了第三次大規模征討,用兵二十萬眾,樞密使李績親自掛帥,但對李厥來說,並沒有什麽影響。

  他雖改封承德,但在朝廷前兩次討伐下,奚族早就節節敗退,一路北撤,承德這塊燕山北的邊境封地,早就已經變成了後方。

  更何況,雖為朝廷宗藩,但皇帝李胤對這些世封的宗室藩王限制很多,既不能管民又不能統兵,手裡僅剩下幾百親衛,加上三分之一的封地稅賦收入,再加點監督權,分封宗室其實就是被皇帝養豬了。

  無詔不得出封地,更不許擅自入京,不許交結地方官員,倒是不禁止做生意什麽的,但也不許仗勢欺人與民爭利。

  宗室裡縣公以上爵者,既不能參加科舉,也不能從軍領兵,除非是五服以外的宗室了,限制減少,允許參加科舉、從軍,但是不許拜宰相,不能任四品以上將軍。

  宗室封藩們雖分封在邊疆各地,也備有府官國官兩套班子,也還兼著世封都督、刺史之職,可實際上這頂多是個備用的備用,只有在最特殊的情況下,比如封地或封地附近有人造反,或是京師傾覆等等一些特定情況下,這些宗藩才能夠獲得臨時特別權力,有限的發揮一些作用。

  李厥其實對這些也早就清楚。

  皇子們五歲進學,十二歲加冠,出宮開府,然後滿十六歲就要出京就藩,每三五年輪流受詔入京朝見天子。

  一輩子望到頭,連京師的繁華都享受不了,有的只是邊疆的荒涼與孤寂,甚至還有些胡虜蠻夷進犯襲擾的危險。

  在封地這也不許,那也不行。

  等了三年,終於等到回京朝天子的詔令,李厥是一刻也不耽誤的立馬動身南下,這一路過來,也是非常暢快,甚至邊走邊打獵,好不痛快。

  過了虎牢關,便算是進入洛陽的地界。

  李厥行事也收斂了許多,畢竟天子腳下,他雖是皇次子,可也不敢大意,萬一哪裡不小心做錯了,被人彈劾,可能就要面臨懲罰。

  做為被蘇皇后親自收繼撫養的皇子,李厥子以母貴,母親為皇后,自己身份地位自然也就尊貴些,但這些年朝中的那些暗流,也讓他早清楚了蘇皇后的後位並不穩固,甚至他那名義上的嫡兄長李象的儲位也一直可危。

  宮中大小秦妃在宮中極為受寵,又有龐大的娘家勢力,兩秦妃共生了八位皇子,都極得皇帝寵愛,尤其是老四晉王和老七魏王。老四甚至屢屢傳出要被立為儲君的消息,逼的李象幾度向皇帝請辭太子。

  雖然李厥也有些意外,為何廢後換儲這事都鬧了十幾年了,甚至最後把舅公長孫無忌等諸多宰相元老們都給弄的身敗名裂,但如今反倒是消停了。

  可不論再怎麽爭,反正這儲位也輪不到他李厥的。

  “嗯,好漂亮的小娘子,好香的味道!”

  李厥騎著突厥大馬,錦袍玉帶路過一個集市,一輛馬車經過,一陣香氣襲來,李厥看到四輪馬車簾子掀開一角後面一個年輕的女子。

  年輕美麗,氣質動人,尤其是那股子香風,讓李厥怦然心動。

  馬車經過,那小娘子的身影卻讓他難以忘記。

  “馬上給我查一下,剛才那車馬車是誰家的,車中的小娘子是誰?”

  那輛馬車挺豪華,一看就非尋常人家,而車中小娘子美麗動人,看發髻樣式卻可知並未嫁人。

  李厥的隨從很快就打聽到了結果,那輛馬車確實不是一般人家所有。

  “那是京兆韋家的馬車,車中小娘的父親叫韋玄貞,現任普州參軍,其祖父韋弘表為曹王府典軍。其母博陵崔氏,外祖父為隋朝禮部員外郎崔鳳舉。那小娘子乃是韋玄貞長女,小名蓮娘,據說自小就體香襲人,能招蜂引蝶,如今二八年華,能詩會賦,棋琴俱佳。”

  李厥聽了很動心。

  京兆韋氏,這可是當世名門,論門第僅次於山東五姓七望,屬關隴六姓之一,是跟京兆杜氏、弘農楊氏、河東裴氏等齊名的名門。

  貞觀朝也出了韋挺這個宰相,而且大小韋妃也是聖祖后宮中極得寵的妃嬪。

  “跟韋挺、韋貴妃一支的嗎?”

  “同族同支。”

  李厥點了點頭,京兆韋杜也曾經是非常輝煌的,不過貞觀中也是卷入爭儲案,最後一起大受打擊,這些年大為衰弱,可畢竟也還是頂級名門之一。

  “那蓮娘可婚配否?”

  “據說求親者早踏壞了韋家十幾條門檻了,但韋家都沒看上,一直還沒定下來呢。”

  李厥聞言,面露喜色,“趕緊回洛陽,我要找位大媒,替我上韋家求婚。”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