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貞觀俗人》第842章 旗手
  第842章 旗手
  劉延祿和趙嗣源站在溫悶垌前金山大龍潭下。

  這是一個極深的大潭,潭水碧綠,傳說裡面直通東海,經常有龍從東海遊來,故稱大龍潭。

  大龍潭是黑水河的源頭,一年四季水源源不斷的湧出,似乎總流不盡。

  “這裡真有大龍嗎?”劉延祿好奇的問, 在他的身後,無數人馬還在開來,最先到達的劉延祿等人則在開始扎營立寨。

  “這裡有沒有龍我不知道,但我聽說那金山是真的有金礦,溫悶垌一年要從山上挖出不少金子來。”少年趙嗣源一邊從潭裡打水,一邊說道,“等咱們攻下這溫悶垌, 到時肯定能搶到不少金子,要發財了。”

  兩個少年正是從平登堡來的劉小三和趙小二, 從門縣平登出發,先在鎮南關下集訓了一段時間,然後隨著一千五百鄉團民丁趕往了高平的平孟寨。

  隨著秦用將軍會師牛見虎,然後跟隨著他們不斷的攻打蠻寨,兩個少年表現勇猛,也立下些功勞,因為沒有大名,兩人便請參軍替他們取個名字。

  參軍給兩人一個取名延祿,一個嗣源,少年們也不太懂名字含義,卻也歡喜不已。

  他們在幾天前接到了衛國公的加急軍令,讓他們南下奪取溫悶垌,阻擊左溪叛軍北上。

  這段時間兩個少年跟著同鄉們來到蠻地作戰, 一路順利,奪平孟,破安德,下富寧, 倒也算是久經戰陣了。

  因為蠻子主力在外, 他們這支兵馬倒沒遇到什麽像樣的硬茬,這次接令後,留下部份兵馬鎮守富寧、安德,約五千人迅速趕來溫悶垌。

  溫悶垌寨前,秦用與牛見虎二將正在寨前觀察。

  看著垌寨人影綽綽,有些驚慌的在走動,二人都心情平靜,絲毫沒有戰鬥來臨的緊張。

  很明顯,溫悶垌的情況,與他們剛打下的安德的情況差不多,都沒有什麽力量。

  精銳青壯明顯都已南下。

  先前唐軍征討過一次這邊,把句町蠻趕走,在此設立了安德、西原等州,不少蠻寨已經歸附大唐,後來還把一些蠻地劃給了表現賣力的一些左右溪蠻子,遷來不少左右溪蠻。

  等到句町蠻報復入侵,剛遷來的一些左右溪蠻子不是被打跑,就是被打進了深山老林,句町蠻佔據這些地方後,也隻留了部份青壯,然後是一些原本被打跑的句町蠻,又拖家帶口的回到了故地舊寨。

  亂糟糟的局勢,等到左溪蠻王扶三率部歸附句町女王儂三娘後,這邊的局面也沒改變多少,依然亂做一團,許多左溪蠻還在跟句町蠻打遊擊呢。

  當然,在銀錘公子秦用看來,這不過是菜雞互啄,沒什麽好說的。

  他麾下的五千人馬,有來自原高平堡的屯丁,有來自武安州的封臣騎士,也有俚僚垌丁等,更有牛見虎帶來的南海水師的正規軍。

  裝備精良,訓練有素。

  相比起來,現在關起寨門的溫悶垌中,雖然也聚集起了約五千人,但多是這片地區被唐軍擊潰或嚇的逃到這裡來的,青壯不超過千人,多數是各溪垌寨逃來的老弱婦孺。

  他們的裝備更是十分的差,缺刀少槍,弓弩極少,更別提什麽鎧甲大盾這些了。

  這樣的溫悶垌,實際上跟他們之前攻下的那些寨子沒什麽差別,只是現在衛公突然傳令過來,說溫悶垌位置重要,是封堵叛軍北逃的咽喉,必須搶先佔據。

  “儂三娘和扶三距離溫悶垌還有多遠?”

  秦用問道。

  他身後一名武安州騎士上前回報,“據探馬偵知,儂三娘與扶三兩位蠻酋主力已到波州,他們匯聚了各部句町蠻和左溪蠻,現在約五萬人,行進不算快。但另一句町蠻酋儂天順已經率一萬二千人快到西原州羅和寨了。”

  “這儂天順看來是想要來搶靖西的。”秦用瞧了瞧手裡的鹿皮地圖。

  波州在黑水河中遊,黑水河在波州上遊一點分為兩源,一個便是起源於溫悶垌大龍潭的難灘河,另一源則是起源於溫悶垌西南的鵝泉河。

  西原州便是在難灘河畔,距離溫悶垌距離不到五十裡了。

  “來的倒是好快。”

  “一群喪家之犬而已。”

  秦用與牛見虎以前在長安時也是相離的,這次聯合用兵倒也配合默契,相視一眼,“得趕在那儂天順到來之前拿下溫悶垌。”

  牛見虎看了眼建在大龍潭邊依山臨潭的溫悶垌,也還算險要。

  “要不我帶一些兵去攔截伏擊儂天順,你在這裡打溫悶垌?”

  溫悶垌所在的是一片河谷盆地,順難灘河往南,又匯聚了數條支流,溫悶垌與西原州羅和寨之間,有一段較狹窄的山區狹谷,倒是便於阻擊。

  “反正五千裡全圍在這裡,也施展不開,倒不如我去埋伏儂天順一下子,說不定能成功?”

  秦用想了想,他們這次來的快,接令的時候還在安德州以北,接令後迅速南下,拿下安德寨隻用了半天時間,估計這會那儂天順也料不到他們已經破了安德寨,並殺到溫悶垌下了。

  “小心點,若敵有防備,不要浪戰。”

  牛見虎拍了拍胸膛,“我雖是水師將領,這會也沒有船能開到這大龍潭來,可我手下幾千兄弟也不是吃素的,下了船依然弓強弩勁,甲堅刀銳。話不多話,我現在就走!”

  他迅速召集旅帥以上軍官,傳達作戰命令,各級軍官們趕回自己部落,一級級傳下命令,不到半個時辰,三千人馬便隨著牛見虎往南而去。

  秦用瞧著南下的牛見虎三千人馬,回頭看了看只剩下兩千人的營地。

  “暫停扎營,趁著天色還早,準備攻寨!”

  挑水的劉延祿和趙嗣源等一夥少年們,聞令都趕緊放下水袋,開始武裝。打了許多仗,兩少年的裝備卻也是越發的多了起來。

  他們原本是無甲的長槍兵,現在卻也分得了一人一件胸甲,這是句町蠻子們的銅質胸甲,很笨重,也只能護住胸膛,配上藤製的護臂護腿,皮製的戰裙,鐵製的頭盔,皮的披膊、護頸,倒也算是防護周全,雖然背部基本上沒什麽防護,但有了這身七拚八湊的甲具,卻也讓少年們更加有安全感。

  互相幫忙把這些零零碎碎披上綁緊固定,然後又開始拿武器。

  劉延祿的武器換了一杆更加鋒利的丈八步槊,槊杆極粗,雖不如馬槊那般堅固韌性,卻也遠勝一般的槍矛杆,更別提那槊刃,就如同是安裝了一把八面劍一樣猙獰。

  他還配了一把稍弓,一把橫刀。

  離家時帶來的那把樸刀他倒也一直帶在身邊,只是去了長杆,掛在腰間,充當一把近身用的刀,更多的時候是用來砍柴等雜用。

  攻城攻多了,就算是平登堡來的少年們也都有了經驗,不慌不急,有條不紊。

  他們甚至不忘在穿裝備前,先撒泡尿拉個屎給自己排乾淨,還有的在同伴幫他系甲的時候,趕緊吃一把乾糧的。

  劉延壽還不忘把一個小布袋揣進懷裡,那是軍營醫官分生下來的一個急救藥包,裡面有紗布、金瘡藥、針線等,如果受傷,可以自己簡單的清創包扎一下。

  畢竟戰場上的醫官數量極少,一場戰鬥過後,死傷不少,是很能及時救治的到的,能夠先自救的就先自救一下,總好過錯失最佳搶救時間加重傷勢的好。

  又是一通鼓聲。

  已經裝備好的劉延祿等趕緊向著自己的那面燕子隊旗前趕去,同樣手持一杆步槊的隊頭已經站在旗下了,燕子隊旗由隊中最高大的常老三執著,他是隊中旗手,一旦隊頭陣亡,戰場上他將接任隊長職務。

  隊副是個諒山來的五十來歲的漢子,個頭不高,但缺了一隻耳朵,一看也是個狠人。

  做為隊副的王老頭,手中武器是一把斬馬大刀,據說大唐府兵裡的隊副一般是裝備陌刀的。

  他們打仗的時候,跟隊頭相反,隊頭居於隊伍最前引戰,而隊副卻是居於隊伍最後押陣。

  隊副最主要的職責就是押陣監督,戰鬥時誰敢後退,他那把大刀就斬誰。同時,隊副還要負責記錄一隊士兵們的戰功表現,最後軍功薄也主要由他記錄的。

  劉延祿一隊五十人,多數都是武安州征召上來的中年少男,只有隊頭隊副旗手三個是丁男。

  隊頭也姓劉,見到他便向他招手。

  “咱隊兩個傔旗上次打安德寨時傷了一個,留在那邊了,你補上。”

  劉延祿一聽十分激動,隊中一名旗手,有兩名護旗手。戰鬥時,隊頭居最前第一列,旗手和兩個護旗手居第二列。旗手和護旗手都要選人高馬大武藝精練的,旗手甚至是隊副一級的,護旗手也是跟火長同級的。

  一隊編五十人,設五火,每火實際上只有九人,因為隊頭隊副和三個旗手是不編入各火的,屬於軍官,各種待遇等也都是全隊最好的。

  打仗的時候也容易立功。

  他們這一隊人在鎮南關編隊,到了平孟寨開始後打了大小也有十幾場仗,也有些傷亡,雖然也幾經補充,但攻打安德寨等幾場仗,都打的急,戰後都還沒來的及補充,現在全隊還有四十一人。

  減員七人,剛好編滿四個戰鬥中隊三十六人,再加隊頭旗手那五人。

  “做為傔旗,你小子明白你的職責吧?”本家的劉隊頭問。

  “旗在人在!”

  “嗯,你的任務就是護衛隊旗和旗手,就算旗手老五倒了,你也不能讓隊旗倒下,你跟何大頭勿必得保證隊旗安全,還有,戰鬥時記得緊跟著我。”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