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貞觀俗人》第953章 天子東宅
  第953章 天子東宅
  四月。

  李世民率六宮百官移駕東都洛陽,他登上邙山之巔。

  登高遠眺洛陽。

  只見邙山之南,伊闕之北,瀍水之西,澗河之東,一片絕好之地。

  “當年隋文帝奪周之後,立隋之始, 便欲創茲懷、洛,隋煬帝繼位後征百萬壯丁,集天下之力營建東都洛陽,確實也是繼文帝之志。”

  當年北魏隻佔據北方半壁江山,便遷都洛陽,以控中原。北周與北齊東西對峙,偏居關隴一隅, 隋一統天下, 想遷都洛陽並不是因為長安是北周的都城, 而是天下大一統後,洛陽這個天下中心更適合為國都。

  “西控突厥、東撫齊魯、北定遼東、南接淮揚,確實是好地方。”司空、尚書左仆射房玄齡在皇帝旁邊讚道。

  司徒、尚書右仆射長孫無忌則道,“控以三河,固以四塞,水陸通、貢賦等,洛陽確實遠勝長安。”

  洛陽比長安好,這其實從楊堅父子到李淵父子都很清楚,只是開國之初時,天下未定,李淵起兵太原,趁虛南下奪取長安以為基業,關中雖偏, 可卻也易守難攻,穩定關隴,然後東出爭奪天下, 當年這個戰略也確實非常成功。

  而洛陽做為四戰之地, 雖然是隋朝的國都, 但天下英雄都在盯著,瓦崗李密圍著洛陽打了多年,後來連江都弑君的宇文化及都跑到洛陽來,可惜被李密擊敗趕到河北,又被竇建德所滅。

  王世充也算一世梟雄,帶領東都軍硬抗住瓦崗軍的圍攻,甚至後來還成功篡奪了洛陽皇泰主皇位,可惜這四戰之地,雖敗李密,卻也損耗巨大,最終被李世民所攻滅。

  不過到了天下重新一統後,洛陽又顯示出其超強的地位來。

  武德年間,長安就已經出現過數次糧荒,漕運受限陝州黃河狹險,運力大減,而京師長安百萬軍民消耗巨大,關中平原早就超出承載能力,無法自給,好幾次李淵都不得不跟當年楊堅一樣帶著文武百官禁軍將士們跑洛陽來就食。

  如今貞觀興盛,關中長安的這些缺陷越發明顯。

  反之,洛陽為天下中心,本來就土地肥沃,更添交通便利,尤其是在楊廣當年大力修通南北運河之後,南接余杭,北通幽州,兩段運河都在洛陽銜接匯聚,並且通過黃河和關中運河,與長安相連。

  可以說,洛陽做為天下中心,不僅有軍事之險,更有水通交通之便,稅賦政務通達。

  且處於大唐中心,更利於控制天下。

  李淵也曾想過遷都洛陽,只是隋末戰爭把洛陽打的幾乎成廢墟,當年李世民攻入洛陽後,還把洛陽宮的幾個主要宮殿都拆了,唐初一窮二白,李淵也無力再重新營建洛陽宮,於是遷都的計劃當然也不行。

  後來突厥屢屢南侵,李淵又有遷都想法,但當時洛陽比長安還不利防守,突厥人的鐵騎出入河東如無人之地,所以洛陽也並不安全,李淵最後想遷都山南,定都到鄧州或是襄陽、荊州去,只是後來被李世民堅決反對,這事才算罷了。

  等李世民繼位後,頭幾年也是戰事不斷,災荒連年,一樣得跑到洛陽來就食,那時起,李世民也就萌生了要遷都洛陽的想法,此後先是小規模的修葺洛陽宮,再到後來全面加大對洛陽的重建力度,甚至是將洛陽定位為大唐中原的經濟中心、稅賦錢糧轉運中心等,這使的洛陽近幾年的發展是突飛猛進,其工商方面已經開始超越長安了。

  佔著天下中心的地利,和運河水陸交通之便,洛陽迅速成為大唐最強大的工商城市,這裡工坊林立,洛陽市場更是足足三百六十行,萬家商鋪林立。

  無數的商貨從這裡製造出來,再販銷各地,天下各地的材料也絡繹不絕的運到洛陽,再加工成各式各樣的商貨。

  隋朝時,洛陽和其周邊就建立了六大轉運糧倉,其中最大的更是儲量高達三千萬石,如今這六大倉依然全都在運轉,並且大唐又新增了許多倉庫。

  其中轉運司的常平倉署下,有各大物資倉,糧、鹽、糖、鐵、布、絲等等,這些更加造就了洛陽的不凡,工商的興旺。

  洛陽經濟上在貞觀九年已經差不多恢復到隋大業七年的巔峰之時了,只是政治上還沒有恢復而已。

  而隨著如今李世民終於下定主意遷都洛陽,洛陽也再次一躍而起,即將全面超越長安。

  如今的洛陽,大體格局還是沿襲隋朝時的。

  當年楊廣選定這塊地方修建大隋的東都洛陽,並不是在漢洛陽城和北魏洛陽城位置上。

  隋洛陽城由宰相尚書令楊素擔任營作大監,宰相納言楊達和將作大監宇文愷擔任副監,宇文愷是隋朝最偉大的建築大師,隋京師大興城也就是出自他的設計。

  每月役丁二百萬,營建東都。

  僅僅十個月,東都洛陽建成,實際耗費了兩千萬個人工,工程量十分巨大。

  洛陽修建之前,有隋朝四大名帥之稱呼的楊素,便親自為洛陽設計了一個防線,發丁數十萬掘塹,自龍門東接長平、汲郡、抵臨清關、度河,至浚儀、襄城,達於上洛,以置關防。

  這條防線長達近千裡,挖出了一條大塹壕環繞整個洛陽,然後再於各處交通要道築堡建關防衛。

  防線建好,才正式開始營建洛陽。

  洛陽城和洛陽紫徽宮建成後,又接著營建皇帝行宮顯仁宮和西苑,顯仁宮周圍數百裡,西苑更是周二百余裡。

  東都洛陽建成後,楊廣又遷移天下富商大賈數萬家於東京。

  徙洛州郭內人及天下諸州富商大賈數萬家以實之,除此之外,還從各地調集工匠充實洛陽,江南諸州,科上戶分房入東都住,名為部京戶,六千余家,江北諸郡送工藝戶陪東都,三千余家,於建陽門東道北十二坊,北臨洛水,給藝戶居住。

  一時洛陽富商聚集,冠蓋如雲,百業俱興,熱鬧非凡、

  當年楊廣派使者四處招胡夷商人前來中原朝貢,那些胡商們見到洛陽興盛的樣子,無不震驚萬分,愛慕不已。

  只是可惜後來洛陽城毀於戰火。

  “跟幾年前朕來洛陽時,這裡又大變樣了。”李世民居高臨下遠眺洛陽,不由的感歎,幾年前他來洛陽就食,那時的洛陽還相對簡陋,尤其是洛陽宮都還只是修複了簡單的幾間大殿。

  可這次再來,卻發現完全不一樣了。

  洛陽真正的活過來了,又回到了他年少時記憶裡的那個東都洛陽,百業興盛,冠蓋如雲。

  “秦琅做事的本事是真的沒的說,朕當初把洛陽交給他,也沒見他怎麽呆在洛陽,可這幾年不聲不響的,居然已經把洛陽振興如此。”

  長孫無忌便接話誇讚秦琅功績,說秦琅自接下這任務後,其實是耗費了許多心血在其間,先是自京師三省六部百司衙門抽調能吏乾將,組成了一個實乾班子,然後研究計劃,調度錢糧,招募工匠,分派任務,招商引資等等。

  “衛公最了得之處,還在於他雖然用了數年時間才把洛陽複興,看似不如當年楊素隻用十月憑空建起一座東都,但是秦琅對錢糧調度、工匠招募等卻更高明,這幾年洛陽重建,其實耗費了許多錢糧,役使了許多人工,但是並沒有半點擾民,更沒有影響到百姓民生,前後也役使上數百萬丁男,但卻都是花錢雇傭來的,百姓沒受累,反而增加了收入。”

  “修洛陽宮耗費的大量錢糧物資,秦琅也采用了洛陽地產開發、商業改造等辦法,招商引資,用規劃好的新洛陽城的地皮、商鋪等,來置換商人們的物資材料以及錢財等,再加上發行了部份債券,秦琅從始至終,沒有耗費國庫一文錢一匹絹。”

  “聖人可能不相信,秦琅不但沒耗費國帑,甚至這幾年重建洛陽,還為朝廷國庫新增了許多錢財。”

  李世民只知道秦琅修洛陽,確實沒怎麽花錢,但還真不知道一文沒花,還能賺錢。

  “不會是克扣工匠工錢,商賈的材料錢,和工程款吧?”李世民笑著道。

  “當然不可能。”中書侍郎、太子少保馬周也站出來為秦琅說話,“這全得益於衛公規劃的好,隋末戰亂後的洛陽大多地方都毀損了,都城區街坊好多也淪為菜地糧田,城中的運河渠道等更是多堵塞,衛公調閱檔案,全面堪察,最後做了一份全新的規劃,不僅恢復到隋大業七年時的布局,甚至還有些優化和擴展。”

  “尤其是仿長安現狀,對洛陽的街坊也實行了商街坊市的規劃改造,僅一點,就規劃出無數的商業地塊和商鋪等,再通過招商引資,就得到了大筆寶貴的資金······”

  在後世,城市開發是每一個城市領導的必修課,城市開發的好,完全勝過稅賦收入,靠賣地就能富的流油,所以秦琅改造洛陽,手裡頭最值錢的資產,便是洛陽城本身。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