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貞觀俗人》第975章 收拾亂局
  第975章 收拾亂局
  雨淅淅瀝瀝的下個不停。

  因秦琅急病,所以船隊便直接在岸邊扎營,立了個臨時營地。秦琅倒在大船上沒挪動過。

  一碗皮蛋瘦肉粥過後,他的臉上恢復了些氣血,整個人的精神也好了許多。

  “來壺茶。”

  老賈搖頭,“大病初愈,還是不要飲茶為好, 你這也是身子骨底子好,否則哪有好這麽快的。都說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還是得好好調理。”

  “我這也就是那天風暴天喝了幾杯悶酒,結果胡亂睡著著涼了,那天好像還剛好吃了點螃蟹, 也是性涼之物, 現在好多了。”

  “大意不得。”

  老賈望著船窗外的雨, “反正這幾日都是連日雨,道路也泥濘難行,便乾脆在這休整幾日好了。”

  秦琅點頭。

  “將士們的帳篷糧草這些,都沒問題吧?”

  “能有什麽問題,我們現在可是在都泥江上,水路暢通,四面皆是朝廷之正州,軍府。”老賈拍拍他的肩膀,“不要太多想,順其自然吧。”

  爺孫倆聊了一會,老賈自去休息了。

  秦琅讓張超叫來了劉仁軌。

  “有長安那邊的消息嗎?”

  劉仁軌點頭。

  “太子殿下確實到了青海,目前在侯君集的身邊。”

  “在哪?”

  “鄯州湟水的臨洮軍城,目前吐谷渾的燕王諾曷缽率七千帳部眾,也退至臨洮軍。”

  秦琅知道這位吐谷渾燕王, 他是上一任吐谷渾可汗慕容順的兒子。那位被大唐冊封為西平郡王、青海都督的吐谷渾可汗,其實是一位相當悲催的國王。

  他是吐谷渾伏允可汗與隋朝和親公主所生嫡長, 有一半漢家血統。可是在很年少的時候,就被迫送到隋朝長安為質,一呆就是十幾年。然後被楊廣冊封為可汗送回去,結果國人不服,半路就被打回隋朝了。

  等後來李唐代隋,李淵為跟吐谷渾結盟,把慕容順送回去,結果那個時候,伏允早立了次子尊王為太子。

  慕容順回去後在國中地位十分尷尬,改封為大寧王,卻內外不服。

  後來秦琅帶隴右軍攻入吐谷渾,一戰斬殺伏允,滅吐谷渾,慕容順率部歸順大唐,被李世民冊封為西平郡王,青海都督。

  大唐依然保留了吐谷渾國,但將其一分為三,慕容順與他兄弟還有另一位名王各統一塊。

  可就算隻守著三分之一的地盤,慕容順也控制不住。

  在吐蕃的暗中挑動下,尊王聯絡了慕容順身邊的親衛,發動了兵變,殺了慕容順。

  國中於是大亂。

  侯君集奉旨前去撫慰吐谷渾,本著國喪其間息事寧人不欲打仗的心態,想把事平了。

  只是侯君集雖然也在青海一段時間,但威望可沒有秦琅爺倆高,他的話尊王並不理會。

  反而加緊進攻伏俟城,想把慕容順的兒子燕王諾曷缽也給殺了。

  侯君集見機無奈,隻好帶著諾曷缽跑路,一路逃回了隴右鄯州臨洮軍,暫時將他安置在那裡。

  秦琅能想象,本就焦頭爛額的侯君集,看到承乾跑到他那去時的場面了。

  這家夥肯定也是目瞪口呆。

  “洛陽那邊有聖人旨意頒出。”

  “哦?”

  事情鬧大,長安這邊也兜不住,也不敢瞞,所以第一時間就奏報洛陽李世民了。

  李世民都想不到兒子這麽出息了,上一出還剛消停,這邊又玩了一出更厲害的。

  皇帝在洛陽宮裡暴跳如雷,氣的禦案都踢翻了。

  最後還是皇后抱著皇孫李象前去苦勸,這才讓李世民平息了怒火。

  怒歸怒,但也不能因此就搞的天下人盡皆知,除非他真要廢了承乾,但暫時還沒這打算,這事牽涉太大。

  因此,最後在長孫無忌這位國舅爺的全力周旋之下,長安那邊頒出了一道皇帝旨意。

  旨意就是授封太子承乾為青海宣慰大使,讓承乾奉旨前往青海,代天子冊封慕容順之子諾曷缽為大唐河源郡王、柱國,吐谷渾國王,烏地也拔勒豆可汗。

  這旨意一下,也就幫承乾掩飾了他犯下的大錯。

  不是私自行動,而是皇帝授權他去的。

  由大唐太子冊封吐谷渾可汗,並觀禮祝福。

  給承乾擦屁股。

  也是給皇帝和朝廷臉上留點面子,否則事情爆出去,還不知道要引起多大的波瀾。

  “另外,長安朝廷已經決定對青海用兵了,正調兵派將,已授命侯君集為西海道行軍大總管,張亮為副總管,隴右、青海、河西、西域四道之兵馬,俱受其節製。”

  “皇太子殿下宣撫經略。”

  聽完,秦琅長歎一聲。

  這個結果,總的來說,已經是非常難得了。可以看的出,李世民是如何壓抑了怒火,給承乾挽留臉面的。

  但很明顯,承乾這次也耗掉了皇帝很多好感和耐心了。

  甚至要不是長孫皇后和長孫無忌這兩個至親在皇帝面前出力,估計也沒這樣的好結果。

  如今皇帝冊封諾曷缽為新的吐谷渾可汗,並賜漢名忠,讓侯君集護送他回伏俟城。

  尊王慕容承則被大唐公開定為弑兄謀逆亂臣,削奪一切官職爵位。

  青海的戰爭不可避免的開打了。

  大唐本來要跟漠北薛延陀打,沒打成,然後跟遼東高句麗打,也暫時息兵了,想不到幾年前才被打的亡國的吐谷渾,這麽快又要跟中原開打了。

  “朝廷對吐谷渾的政策終究還是失誤了,當初衛公定下的滅其汗國設置州縣的辦法,雖有些看來激進,但如果回想,反倒是最合適的了。”劉仁軌道。

  秦琅卻只是笑笑。

  “誰也能說的準呢,吐谷渾終究幾千裡地,基本上就是個隻適合遊牧的牧區,西面有連綿數百裡的無人區沙漠戈壁,南面是冰川雪山,都是人跡罕至,不適生存的地方。真正較適合我中原佔領的,其實也就是東面的河湟谷地,青海湖東面部份地區,但是在上一次大戰過後,朝廷已經把邊境向西推進了三百裡,實際上把這些適合農耕的宜耕宜牧的好地方,都直接劃為了大唐的疆內。”

  慕容順有大唐支持,為何還坐不穩大汗之位,為什麽還會被手下殺掉?
  其實關鍵原因之一,還是伏允被殺後,吐谷渾不僅被一分為三了,更重要的是其最核心富饒的東部地區,那片唯一較適合農耕的地區,被大唐直接挖走了。

  失去了這塊重要的農耕區後,不僅讓吐谷渾連王城伏俟城都不好供應,更別說以後還想繼續東出佔領更肥沃的谷地,甚至殺入隴右地區了。

  慕容順本就在吐谷渾沒根基,沒威望,他對大唐唯唯諾諾,大唐要割走那些地方就割走,他一句話也不敢說。

  甚至吐谷渾名存實亡,唐軍不僅割走了三百裡,甚至還在吐谷渾的青海湖周邊也建立了許多鎮戍、驛站,以控制青海道商路。

  這些都是讓許多吐谷渾人難以接受的。

  回過頭來看,李世民當初保留了吐谷渾,其實也並不一定就是錯的,因為當時扶慕容順為可汗,全其汗國,其實也就是讓他當傀儡,表面上保全了吐谷渾,這樣也能瓦解吐谷渾人的反抗之心。

  而實際上大唐卻把最肥的一塊肉先割下來吞進了肚,在吐谷渾汗庭的這面旗下,唐軍依然能夠輕松自由的在青海湖邊要地上建立要塞、堡壘,依然能夠建立一條直通西域的青海道商路和驛路。

  如果當初直接把吐谷渾廢掉,改成青海道,設州置縣,可能就得面臨著吐谷渾人無窮無盡的叛亂反抗了,當年隋朝這樣做過,也確實面對了那樣的反抗,最終所設立的四郡名存實亡。

  李世民明顯當初是吸引了教訓的,搞了個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把戲。

  所以如今看起來吐谷渾人終究還是反了,但實際上僅這幾年的安穩,其實已經讓大唐成功的把東面的那三百裡地都消化了,而且就是青海湖周邊,其實大唐也依然保持著很高的控制力。

  那些堡壘要塞,可不是白建的。

  別看侯君集現在撤回鄯州了,但武寧軍、威勝軍、金天軍、廣恩軍、神策軍、神威軍,這些可都牢牢的還立在青海湖周邊。

  伏俟城雖然暫時換了個主人,但這並沒有讓他們完全奪回青海的控制權。

  “衛公覺得侯君集能打贏這一仗嗎?”

  “只要侯君集不是太蠢,這一仗當然能打贏,事實上,別說侯君集,隨便一位從中原統一之戰打過來的三品以上將軍,都有能力打贏這一仗的。今日的吐谷渾可不是貞觀之初的吐谷渾了。”

  劉仁軌點頭,“也是,當初三郎那一戰,可是把吐谷渾打的傷筋動骨了,這些年朝廷雖全其汗國,但也陸續從青海遷移出了不下二十萬戶了,更別說黨項、白蘭諸羌,這些曾經吐谷渾的堅定盟友,如今也都不再隸屬他們。”

  “不要忘記乙弗阿豹!”

  “對,那可是你的丈人。”劉仁軌哈哈笑道。

  乙弗阿豹是鮮卑人,他是鮮卑乙弗部人,當初是比吐谷渾還早來西北的一支鮮卑部,後來吐谷渾建立吐谷渾,乙弗部也加入。乙弗部以能征善戰聞名,騎射了得,十分彪悍。

  乙弗阿豹家世襲高寧王,是吐谷渾的名王家族。

  伏允死後,阿豹都督且末,又以諾曷缽都督鄯善,但以其年幼為由,由其叔父威信王慕容應代為都督。

  後來李世民還特意把諾曷缽接入長安,在宮中養了三年,因慕容順說妻子思念兒子,李世民後來才讓來朝集的慕容順把兒子接回去,並就留在伏俟城中。

  吐谷渾雖分為四都督府,實際上西面的且末和鄯善是聯為一體的,慕容應代諾曷缽都督鄯善,可在之前唐征西突厥時,隨征戰死,朝廷多加恩賞,然後讓乙弗阿豹代領鄯善府。

  因此四都督府,其實是分成了三塊,慕容順都督青海周邊,為西海都督,而尊王慕容承都督吐谷渾東南,為河源都督。

  乙弗阿豹威望高,且能征善戰,他的一對雙胞胎女兒給秦琅做妾,還為秦琅生了女兒,有這層關系在,他如今算是獨領吐谷渾西面。

  他並沒有跟尊王合謀。

  甚至慕容順當初為兒子諾曷缽訂了阿豹的小女兒為未婚妻,因此阿豹既是秦琅的老丈人,也是諾曷缽的丈人。

  尊王慕容承弑兄反唐,雖有吐蕃在後面支持,但吐蕃還隔著白蘭、多彌、黨項等,千山萬水相隔,而吐谷渾雖有不少人支持尊王反唐,但如今西邊的乙弗阿豹可不會跟他一起。

  所以說別看尊王鬧的多歡,他現在的實力連當初伏允一成都未必有,伏允兵強馬壯,幾十萬人馬都被秦琅硬乾趴下了,尊王現在鬧騰,能有什麽結果?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地方,西域如今可為我唐家所有,尤其是天山以南諸國,現在盡為我大唐藩屬,因此別說乙弗阿豹是諾曷缽的丈人,就算不是,他也不敢輕舉妄動的,否則他一出兵東來,其老巢就要被鎮西大都督府統領天山以南諸國,和西突厥的騎兵就要殺過來了。”

  這麽一分析,侯君集怎麽打怎麽贏。

  除非他犯了什麽非常弱智的錯誤。

  但侯君集雖說以前沒什麽大的戰功,可起碼跟著李靖學兵法幾年,又給皇帝做了多年的侍衛統領,看也看會了。而他之前可還是在長孫無忌手底,硬生生的搶過平西突厥的大功的,所以說這人其實還是有些本事的。

  翻車是不太可能了。

  “如此說來,侯君集若打贏這仗,太子也算立有軍功了。”老劉笑笑。

  秦琅卻只能苦笑。

  承乾只要好好乾,需要這樣立軍功嗎?
  如今的大唐又不是開國之初,就算是大唐武國之初時,高祖李淵也很少讓李建成出去領兵啊。

  太子需要的是協助皇帝治理朝政,管理軍國大事,而不是統兵征戰,前臨前線,甚至是衝鋒陷進,那頂多是親王的事情,而不是太子的事情。

  窗外雨歇雲收,陽光灑落。

  怕就怕承乾到了前線,還會繼續瞎胡鬧折騰,若安心的做個撫慰大使自然能蹭點功勞。

  可萬一他又做死,那可是前線,刀槍無眼。

  但願,這次不會再作吧!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