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貞觀俗人》第916章 禍起蕭牆
  第916章 禍起蕭牆
  廣州。

  阿姹夫人帶著兒子乘著海船駛入廣州港,看著比交州港和太平港都更加繁華熱鬧的廣州港,這位半邊臉上刺青的蠻夫人忍不住回頭。

  離南中老家越來越遠了,這條路終究無法回頭了。

  送她們母子來的是阿黃,一進衙城見了秦琅,便有些興奮的道,“打起來了, 又打起來了!”

  “你說的是林邑那邊,還是通海那邊?”秦琅很淡定,雖然身處廣州,但嶺南各方的情報也一樣是源源不斷的傳遞匯總過來,他的耳目還是十分靈通的。

  和蠻越過紅河,大舉入侵通海都督府,各處都拉響警報, 點燃烽火。而在更東南面, 鎮南大都督府的兵馬也已經正式越過了林邑邊境線,兵出橫山,向南進軍。

  更南面一些,林邑女王范琳在秦李等諸各家船隊、傭兵等的幫助下,也已經渡海回到林邑浦,在秋盆江口與弑君者的攔截艦隊打了一仗。

  憑著船高帆多速度多,船上的戰士也都精銳強悍,不過數千人的女王復國艦隊,卻在江口擊敗了十幾倍於自己的林邑軍。

  那支林邑軍雖眾,可這是水戰,對方船雖多,卻是七拚八湊,尤其是范琳打出來的那面林邑范氏王旗,還是很有些影響力的, 再加上那面唐天子所賜的旗幟,更是讓許多林邑軍直接就動搖了。

  首戰告捷,女王率艦隊溯江直上, 一直駛到了林邑王城附近。

  不過在傭兵統領的建議下,女王倒也沒有輕敵的強行登陸攻擊王都,而是先把秋盆江中的幾座大島佔了,這些是按約定要租借給大唐的島,此時第一個被拿下。

  艦隊獲得補給屯兵之地後,女王派出諸多人馬,往各處宣揚她獲是唐天子冊封為王,重返林邑的消息。

  她派人給林邑各地官員、貴族們授封爵位、官職,給他們加官晉階,封官許諾,讓他們前來拜見,要求他們支持自己,甚至不管這些人以前如何,都概不過問,既往不咎。

  不得不說,范琳的這一招還是很見效的,大唐天子賜封的鼓纛就立在秋盆江中島上,而河上還有插著大唐水師的戰艦往來,其實這些船多只是些商船私船,頂多也就是有水師預備役的身份,這次水師給了幾面旗幟,派了些參軍、教頭過來,就算是支持女王了。

  但林邑人可不知道這些,他們只知道,女王一回來,就在江口把弑君者的大軍殺的落花流水,那些插著唐旗的戰艦可是非常厲害的。

  而很快北方邊境,又傳來大唐鎮南大都督府已經發兵南下,越過橫山,橫掃三百裡的消息,大有席卷林邑之勢,更是惹的林邑浦中人心慌慌。

  雖然弑君者一邊調集兵馬前來,一面派人去向真臘王子求援,可每天都有許多人從林邑浦悄悄的跑到島上來拜見,或是親自來,或是派自己的心腹前來,反正都是來表忠心的。

  有人直接就跑島上不走了,要侍候女王效忠女王,也有人派自己的子弟心腹前來,約好要在城內裡應外合。

  王都的商人們就更加活躍了,這些商人消息靈通,跟就跟大唐這邊往來密切,所以范琳還在嶺南的時候,他們就已經得到確切消息,知道這位公主搭上了大唐的權臣衛國公,得到了大唐的冊封,於是早早就去拜見投機了。

  這個時候,女王駐軍島上,不急著攻打王都,可一船船的糧食物資,整天源源不斷的主動送上島來。

  送女王回來的艦隊,本就是各大豪門出人出船,所以這趟不只是來打仗的,也是來經商的,船上還滿載著各種商貨,於是島上便直接開辟了賣場。

  雙方就在島上紅紅火火的交易起來,那叫一個熱鬧啊。

  反觀王城,大門緊閉,每晚宵禁,弑君者各種搜捕調查,弄的人心惶惶,卻更加讓人不滿這個弑君者。

  女王接受建議,故意不急著發動進攻,可越是如此,越讓王都裡提心吊膽,各地的貴族豪強商賈百姓,也都越來越多的倒向女王這邊。

  范琳隔三差五的給秦琅寫信,說形勢大好,復國在望,對秦琅十分感謝。

  老馬頭接過秦琅遞上的茶,一飲而盡。

  “是通海那邊,那個儂金虎卷土重來了,兵分數路,殺過紅河,現在通海一片戰火呢。”老馬頭問秦琅,“那個女蠻子還真是夠拗的,我怕程大郎扛不住啊,要不咱們征召兵馬殺過去?”

  秦琅卻絲毫不為所動,“這是早有預料的事情,處默肯定是能應付的了的,不用替他擔心。”

  “不止是紅河南面的和蠻,上遊的金齒蠻、銀齒蠻、繡面蠻、繡腳蠻、白衣蠻、青衣蠻、花頭蠻等這次也都跟著叛亂了,還有北邊的爨氏也終於反了!”

  “哦!”

  秦琅的反應依然很淡定,“東爨反了,還是東西爨一起反了?我估計是東爨反了吧?”

  “爨乾福把朝廷派去築南寧都督府和吳王城的官吏、工匠營地襲擊了,將人都扣了。”

  “他們還把五尺道給封鎖了!”

  爨乾福是如今東爨的當家,也是之前朝廷授封的朗州刺史,這個朗州原來叫南寧州,在後世的曲靖。武德時,唐朝送爨弘達返回滇地,滇地爨氏見大唐一統中原,也紛紛向大唐內附。

  於是大唐改南寧州為朗州,授璺乾福為朗州刺史,但很快又複南寧州都督府,並讓當時鎮守西昌的韋仁壽檢校南寧州都督。

  不過實際上,整個滇地在當時,依然屬於羈縻地,也就是仍由滇人自治,朝廷授封官職,但實際戶不入籍,稅不上繳。

  連南寧州都督府,都是設在越巂(西昌),而當時這個越巂其實也只是益州遙領之地,駐有部份兵馬,地方上也多還是由蠻夷羈縻。韋仁壽也只是每年從益州出發,巡視各地,召見諸蠻,宣告朝廷詔令,給予封賞,再調解下諸部矛盾而已。

  直到武德八年,唐朝統一中原,在西南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韋仁壽也與各部達成了統一意見,正式在南寧州味縣(曲靖)築城。

  同時,朝廷在北面的昭通、大關,設立了曲州、靖州。

  此時的曲靖,其實指的是昭通一帶,這也是大唐南下滇地重要通道五尺道,也叫石門道的重要通道。

  當年武德朝廷其實對西南也還是很有想法的,計劃好了入滇的路線,製訂好了一個個步驟,大抵也還是當年隋文帝時的老路子,先招撫封賞,羈縻籠絡,然後再一步步滲透,慢慢駐軍、移民,經商,甚至是築城、修路。

  只是武德末年,北方突厥頻頻入寇,這讓大唐一時再顧不上南邊,尤其是武德九年發生了玄武門之變,遠在西南的益州大行台也受到影響,竇軌是支持李世民的,而韋仁壽是支持太子的,竇便借機清除廢太子黨,當時誅殺了行台尚書韋雲起,以及郭行方,而韋仁壽做為韋家人,也被竇軌從南寧召回,讓他回去平西南夷叛亂,韋雲起被調離,半路病逝。若非半路病故,估計也是要被竇軌借機殺掉。

  韋雲起、郭行方、韋仁壽等人被竇軌所殺,益州大行台也是動蕩不安,更沒空再理會南邊的滇地了。

  此後幾年,李世民繼位,重心仍然是在北方,忙著清除余逆,安撫朝野,又要改革稅賦,休養生息,還得防范突厥。

  如今大唐再次望向滇地,早已不是武德年間那時的小心謹慎了。

  李世民直接就在長安城,在滇地設立了好幾個世封府、州,直接就把自己的皇子、兄弟、功臣們授封到滇地來當都督、刺史。

  根本就不理會地頭蛇爨氏的態度。

  秦琅更是直接揮兵西進,直接就佔了通海。

  而後朝廷也是很不客氣的趁勢,調益州軍南下,硬生生的一刀切在了昆明和洱海之間,於姚安設立了姚州都督府。

  東北方向,又增兵曲靖,征召民夫,開始大肆拓寬石門道。

  又派工匠直接到南寧州味縣,打算把當年韋仁壽在味縣舊城旁築的石城擴建,做為南寧州世封都督、吳王李恪的藩鎮王府、衙城。

  他們直接就開始測量、開工,石城當年是韋仁壽所築,建成不過十年時間,可韋仁壽築好城就死了,石城一直都是讓爨乾福佔著的,如今唐人來說以後這塊地方就是吳王李恪的封地了,這石城要擴建為吳王府,做為南寧都督府牙駐地。

  爨乾福當然不幹了。

  他最初還原本以為,朝廷封李恪為南寧都督啥的,只是跟當年東晉朝廷授的南寧刺史、都督一樣,只是虛封遙領,根本不會來。

  誰成想,唐天子還真要派自己的兒子來了。

  這不是鳩佔鵲巢嗎?

  眼看著唐人如此目中無人,而偏偏西爨還如此懦弱,爨歸王把妻子都送給唐人了。爨乾福一怒之下,忍不了了,於是便接受了南邊和蠻的勸說,終於反了。

  他派人堵塞五尺道,又偷襲石城,扣押唐官,反了。

  “爨弘達、爨歸王父子呢,他們就沒半點反應?我給爨歸王的任務,他還沒去做嗎?”

  “動了,爨乾福一造反,爨歸王便立即在曲靖一帶,會盟烏蒙、烏撒等九蠻部,號召他們起兵助唐平叛,這家夥陰的很,早就潛到了曲靖一帶,暗裡與諸蠻秘密勾結,只等爨乾福旗一舉,他才跳出來。”

  “爨乾福那邊奪了石城,這邊爨歸王便帶著他老丈人家烏蒙蠻等九部會師南下,而他爹爨弘達也是立即領兵越過滇池東進了。”

  秦琅聽了笑呵呵道,“這不是很好嗎?”

  阿黃不掩飾的道,“我就是信不過那烏龜王,就算他們內訌起來,我們也不能乾看著,咱們就當趁這機會,將他們一掃光!”

  “才剛開打呢,你急個甚!”秦琅呵呵一笑。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