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貞觀俗人》第913章 十年之約
  第913章 十年之約
  午後,陽光正暖。

  李世民本來正在禦書房處理政務,卻硬是被女兒長樂公主李麗質拉到了皇后的立政殿。

  殿前,明黃而又溫暖的陽光照在公主的背上,頭頂一行大雁排成人字飛過天空,公主修長身姿,正手拿著一把鍋鈔在熟練的翻炒著, 鍋裡冒著熱氣。

  長孫皇后拉著皇帝坐下,“五娘今天要展示廚藝,好好孝敬咱倆,今日有口福了。”

  鍋裡大蝦翻滾,燒紅的蝦,嫩綠的蔥, 黃色的薑片。

  李世民笑笑。

  長孫皇后湊到他耳邊悄聲道,“秦琅從廣州派人送了一些冰鎮海鮮過來, 千裡迢迢的送到長安冰還沒化呢, 跟剛捕的一樣新鮮。”

  李世民道,“這鍋也是秦琅送來的?”

  “那倒不是,這鍋雖然是廣州佛山產的廣鍋,但早就已經暢銷京師,據說長安百姓排著隊搶廣州佛山來的鐵鍋呢,都一鍋難求了。”

  望著手法嫻熟的女兒,李世民有些感慨,“轉眼間麗質都已經長的這麽高挑了,廚藝都已經這麽了得了。”

  “嗯,是啊,一轉眼都要到出嫁的年齡了。”

  長樂公主今年已經芳齡十三了。

  “當初跟秦琅訂下十年之約,明年可就到期了。”

  皇后笑著道,“五娘天天盼著呢, 盼了一年又一年。”

  “那個秦琅,還真有本事,朕的女兒, 心都早讓他拐走了。”

  公主那邊很快炒好了大蝦,裝入精致的瓷盤中端過來, “父皇,母后,嘗嘗女兒的手藝!”

  “顏色挺好看的。”李世民突然有些酸。

  “南海中捕撈的大海蝦,很鮮呢。”公主笑呵呵,“三郎信裡說這海裡的大蝦肉質鮮美,最好的吃法其實就是直接白灼,那才最能吃到蝦的自然鮮味。”

  李世民接過公主遞過的筷子,夾了一隻嘗了下,這比巴掌還大的蝦吃起來確實非一般的嫩,公主雖然是炒的,但也一樣美味。

  “好吃!”

  公主得了誇獎,十分高興,“三郎說喜歡吃蝦,以後我定好好燒給他吃。”

  李世民無奈,“阿爺也喜歡吃啊。”

  “那女兒以後也常燒給阿爺吃。”說著,還雙臂繞到李世民頸上,跟他撒起嬌來。

  “阿爺,三郎什麽時候回長安啊?”

  “怎麽,就等不及要嫁人了?按十年之約,還有一年呢。”

  “哪有,就是三郎奉旨出京一走就是兩年了,哪有這麽差使人的嘛。”

  李世民不樂意的道,“這事可不怨我,我可是三番五次的讓秦琅回來,是這小子總跟我節外生枝,一會又是句町叛亂,一會又是什麽和蠻造反,我本來說要讓他回朝,都準備讓他掛帥統兵北伐的,這小子卻說嶺南大亂之後,如今需要有大臣鎮守。”

  “女兒才不信呢,定是阿爺不讓他回來!”公主嘟起嘴來。

  長孫皇后把女兒拉到身邊,“三郎是朝廷重臣,如今鎮守邊疆,有事當然不能說回就回的。”

  “可女兒都好久沒見到三郎哥哥了。”

  “真是女大不中留,留來留去留成仇啊,麗質啊,那小子給你灌了什麽迷魂湯,你居然對他那般中意?朕可聽說這家夥向來風流成性,到了嶺南可也惹出幾身風流債來呢,朕都打算好好向他問罪,你卻還總向他說話。”

  麗質卻對這些不以為然,“這有什麽,男人姬妾成群本是自然,女兒反正是要做三郎正妻大婦的。”

  大唐也沒有說皇家公主下嫁駙馬後,駙馬不能另納妾的。

  李世民望著替秦琅說話的女兒,真是亭亭玉立,李家有女初長成,還沒出嫁,就開始向著外人說話了。

  想想就有些心堵的慌。

  一頓大蝦,倒是吃的有些食不知味。

  盡聽著女兒如何誇獎秦琅怎麽有本事了,這鍋是秦琅在廣州建的佛山鎮辦的鐵廠所鑄,因其款式新穎,材料精良,工藝精湛,還價格實惠而如今賣火長安一鍋難求,公主都免費給廣鍋打起廣告來,說這鐵鍋如何炒菜不粘,如何受熱均勻。

  就連裝菜的盤子,都是秦琅家在江南西道景德鎮燒製的青瓷器,天青色的瓷器也是獨領風騷,萬眾喜歡。

  還有麗質做菜時炒糖色的冰糖,提鮮的白砂糖,也都是來自交州武安府秦家。

  長樂現在真把自己當成了秦家婦了,用的樣樣都是秦家物。

  “這鍋看著確實不錯,看著輕薄,但打製精良,想不到這樣一口鍋,居然隻賣這麽便宜的價,原來長安如此相仿的鐵鍋,可是數倍不止啊。”

  李世民感歎。

  坐了會後,李世民返回甘露殿繼續辦公。

  進殿。

  政事堂宰相們已經在此等候了,下午有禦前會議。

  “讓諸愛卿久等了,剛長樂公主非叫朕去吃飯,說嶺南秦琅又給她送來不少好東西,便借花獻佛親自燒一桌菜給朕嘗嘗,耽誤了。”

  李世民笑著跟宰相們打招呼,然後道,“我順便給諸位愛卿捎了點來,一道白灼大蝦,一道清蒸螃蟹,另外還有椰子,大家也都嘗嘗。”

  內侍提著食盒進來。

  宰相們有些意外。

  長孫無忌卻是看著這些紅通通的大蝦螃蟹笑道,“想不到長樂公主還有如此了得的廚藝,臣定要好好嘗嘗。”

  白灼蝦和清蒸蟹其實也不需要什麽廚藝,但其它宰相卻也沒誰反駁,一位皇家公主,能夠有這孝心就不錯了,更別說親自動手能力了。

  魏征抱過一個椰子,拿著麥管吸椰汁,越吸越有味道,他以前以為這世上最美好的食物應當是來自泥婆羅的波菜,誰想到,原來世上還有一種叫椰子的東西這麽好吃。

  鮮,甜!
  長孫無忌和高士廉爺倆在吃螃蟹,動作熟練,姿勢優雅。其實中原早就有吃螃蟹的傳統了,不過這玩意一般都是貴族士大夫們喜歡吃,就跟喝茶一樣,能吃出花樣來,還顯出優越感。

  侯君集跟尉遲恭、張亮這三位大老粗就不碰螃蟹,看著張牙舞爪的,那麽大的蟹,也看不出哪裡有什麽肉,還不如吃蝦,個大肉嫩。

  侯君集以前也附庸風雅吃螃蟹,結果他分不清哪是蟹黃哪是蟹的內髒,也搞不清什麽是腮什麽是肉,被人嘲諷過後,就再也不吃這玩意了,頂多隻吃蟹黃餛飩。

  “看樣子秦琅在嶺南確實呆的很愜意啊,怪不得樂不思蜀,陛下三征五召都不肯回來呢。”侯君集一別吃著大蝦,一邊還陰陽怪氣。

  長孫無忌拿著一隻蟹爪很優雅的在掏蟹棒裡的肉,“你要是覺得那邊愜意,正好調你去好了,你之前不彈劾李大亮無能嗎,要不你去做安南大都督府長史?要是你覺得沒這能力統領一道,那就委屈做個愛州刺史?”

  侯君集不吭聲,他知道跟長孫無忌打嘴仗是打不贏的。

  李世民也抱著個椰子在吸。

  “秦琅今年不會回京了,他在嶺南還有幾件大事要做。”

  皇帝並沒說秦琅有什麽大事要做,但宰相們也沒直接問,大多能猜測到估計還是在嶺南合州並縣、改土歸流,增置軍府,移民屯墾這些事。

  侯君集總說秦琅在嶺南瞎折騰,但事實證明,秦琅明明是在嶺南大刀闊斧的深入改革,效果還十分明顯,所以大家也都很支持秦三郎繼續折騰下去。

  況且人家秦三郎在嶺南折騰,不僅沒要政事堂支援一兵一卒南下,這次還反而派來了兩萬嶺南兵,六萬嶺南壯丁北上支持朝廷。

  而嶺南的錢糧更是水陸並進,日夜不停的運往中原,輸入長安。

  這樣的嶺南,朝廷誰不高興?

  武德中,嶺南歸附,可實際上朝廷收到半點錢糧稅賦,幾十個州縣多數都是隻納點土貢,更多的連土貢都不納一點。

  相反,朝廷每年還要撥出大量錢糧,用以維持在桂州、廣州、交州這些要地的駐軍、官吏等的開銷。

  像如今這樣,各種稅賦、商稅等上繳,嶺南三道今年所繳之稅賦,已經很驚人了,雖遠不如中原,但僅交廣幾個大港,其稅賦已經追上了杭明等江浙沿海之地了。

  而且這勢頭非常猛。

  這還僅僅是公面上的,私底下呢,政事堂諸相公,又有誰沒在嶺南參與工商海貿,這嶺南新興的工商貿易,家家都分了杯羹,這裡面的利益可是十分可觀的。

  連不被秦琅帶著玩的侯君集,都自己想著辦法,把錢拿給自己的親家,然後也暗裡摻進去了。

  這兩年,嶺南是長安權貴們都在談的一個新世界,一塊大肥肉。

  這是黨仁弘、周紹范他們在任廣州時,根本做不到的事情,所以雖然眼下嶺南那邊紅紅火火,但長安的這些相公們,卻沒有誰說要摘桃子,要把秦琅換掉,因為誰也沒有那個實力敢說自己人過去能收拾好那邊的爛攤子,能照顧好各家的利益,因此,保持嶺南現有的局面,是大家都樂見的。

  如今的嶺南,其實也還亂的很,水很深,也許只有秦琅那家夥在那邊,才能繼續把局面控制住,也唯有秦琅,方能讓馮盎等嶺南土王們,到如今都還沒有什麽動作。

  尉遲恭倒是直脾氣,“秦琅不回來,咱們也照樣北伐,沒了張屠夫,就要吃帶毛的豬了?我尉遲恭就不服氣,打薛延陀和高句麗,兩邊戰場,我請統兵伐一路!”

  侯君集也不甘示弱的請戰掛帥。

  李世民悠悠的吸著椰汁。

  朝廷今年一直在做北伐準備,可到現在,具體掛帥人選,皇帝也還沒公布,這讓自認為有資格的將領們,都摩拳擦掌,爭的十分激烈。

  秦琅不回來,倒是又少了個有力的競爭對手了。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