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貞觀俗人》第568章 秦人屠和程魔王
  第568章 秦人屠和程魔王

  “鄭公覺得這趟差事如何?”

  長安城門口,莒國公唐儉與沛國公鄭元璹並轡而行,唐儉撫著長須,扭頭問鄭元璹。此時已是十一月初,朔風南下,草木瑟瑟。這種天氣出行,雖說比夏天要好, 可也好不到哪去。

  最重要的是,三個多月前,辛苦跑了一趟,卻是全白跑,現在又奉旨出使,唐儉已經沒有什麽精神動力了。

  “唐公,這怕這次又是趟苦差啊。”鄭元璹還清楚記得上次的無功而返, 尤其是面對秦琅的冷漠白眼。現在偏又接了旨意, 要去給秦琅宣旨。若僅如此, 還好些,偏偏皇帝還給了他們一個差事,要他們去查驗秦琅軍所立之功。要點驗首級,核對軍功,尤其還要去探訪秦琅有沒有違法行為。

  這差事,擺明了是要他們去挑秦琅的茬啊,這種差事,肯定不會受人待見的。

  可皇帝之旨,他們做臣子的又哪能拒絕。

  “一封封捷報傳來,讓人眼花繚亂啊。秦瓊在河曲招降三十余萬黨項羌,秦琅疊州前後斬殺黨項羌一萬四,俘虜一萬六千余,還解救岷州敗軍俘虜七千余眾。又於洮源俘虜五千余羌人, 再兵不血刃收復洮州,再傭一千余羌人, 緊接著是在岷州城下全殲一萬三千羌人, 再於渭州鄣縣、蘭州狄道縣, 兩戰共計殲敵一萬一。”

  唐儉扳著手指著在那裡計算,“就說秦琅啊,他這一人,前後數戰,陣斬足足三萬八千余,俘虜兩萬二,還解救了敗軍七千余,救還被擄民眾兩萬余口,你說說這功績,大的驚人啊。”

  鄭元璹也驚歎著,“唐公,就算報上來的這些功勞都是真的,可你有沒有發現一個很嚴重的問題,秦琅每戰殺傷甚多,尤其是在岷州城下,和蘭渭兩州的幾次戰鬥,每次可都是全殲,一個不留的將黨項、吐谷渾軍斬殺殆盡啊,你不覺得這有問題嗎?”

  是啊,一般的戰鬥,怎麽可能將敵殺盡,就算是包圍殲滅戰,也頂多殺傷三四成,不可能再多的,敵人傷亡兩三成早就崩潰了,哪可能真的戰至最後一兵一卒呢。

  這種全殲敵人,盡數斬殺的戰例,根本很難出現,只有一個可能,要麽秦琅虛報軍功,要麽他就是殺俘了。

  “你覺得衛國公這次是又虛報軍功了,還是殺俘呢?”鄭元璹問。

  “虛報也許有些可能,上次秦琅率三千騎入黨項,可是敢上報說斬殺三萬羌人的,可朝廷估計他們最多也就是殺獲數千,最多不超過萬人。鎮撫司的人去了黨項地,確實按地圖所標的記號,找到了一些左耳京觀,可只找到了一部份,還有一些已經被羌人毀去,所驗證數量也不過三千余。”

  鄭元璹對唐儉的看法也比較讚同,但是這次敵人入侵,數量是能查證的,因此虛報的可能性倒不大,他更認為,秦琅殺俘了,還是大規模的殺俘。

  “前後陣斬三萬八千余,我估計起碼有超過兩萬是俘虜後屠殺的。”

  “人屠!”唐儉這個老江湖,也不由的低聲罵了一句,殺俘雖說在戰場上常有,可很少說一個不留的全都屠殺的,而秦琅卻起碼在三次戰後進行了屠殺。

  “這次去岷州,估計要得罪秦家父子了。”

  “那也是沒辦法的事,我們是職責在身。”鄭元璹道。

  ·····
  河州,枹罕。

  鳳林關上。

  秦琅在關上遙望遠方,他率軍自岷州一路追擊吐谷渾軍,沿洮州入蘭州狄道,在狄道縣康狼山下長城堡圍堵六千吐谷渾軍,將之逼入絕谷,吐谷渾軍幾番突圍都被殺退。

  最後吐谷渾請降,秦琅不允,以弓弩將六千人全部殺光,這六千人都參與了洮州屠城,秦琅拒絕他們的投降,以血還血,以牙還牙,一個不剩下的屠滅在康狼山谷中。

  秦琅派兵把六千吐谷渾兵的左耳全都割下來保存記功,又將首級全都砍了下來,在康狼山下築成人頭京觀,勒刻碑文。

  然後他率軍往西進入河州,在河州離水入黃河口處出其不意的迅猛襲擊了侵入河州的吐谷渾軍,再殲五千。

  此戰告捷之後,侵入河州的其它吐谷渾軍紛紛倉惶撤退,秦琅派兵沿途追殺,又斬首三千余眾,河州再無一敵軍。

  小積石山下,廓州刺史程咬金從蘭州剛趕來,路經河州,聽聞大捷,帶著親兵趕來。

  “你小子,我這一路上,盡聽你的捷報了,耳朵都快聽起繭子來了,好家夥,我老程緊趕慢趕的,可還是來遲一步啊,我人還沒到廓州,可卻已經聽說攻廓州的吐谷渾軍,已經嚇的連夜倉惶撤退,逃回青海去了。”

  老程從長安一路趕來,真是連水都沒顧的上喝一口。

  自戰爭打響以來,長安和洛陽一度震動,天子更是命令不斷,可洛陽消息滯後嚴重,總跟不上前線戰事進展,結果就是朝廷每次好不容易研究出的部署決策,都沒趕上戰爭的新進展。

  老程也前後接了好幾個任命,每次剛接令,結果後一道命令就又來了,取消前令。

  好不容易領了廓州刺史的新任命出發了,從長安跑到蘭州,結果前線局勢又變了,秦琅收復洮州,收復岷州,殲滅入侵渭、蘭、河諸州之敵,驚跑了廓州之敵。

  “我老程好不容易得到個打仗的機會,你小子也太不地道了,這不讓我白跑一趟嘛,你得給程叔我想想辦法,怎麽能撈個打仗機會,總不能讓你程叔白跑一趟啊。”老程茶水也顧不得喝上一口,跟秦琅耍起了無賴,“叔寶呢?”

  “阿爺在岷州坐鎮善後,這回斬殺較多,俘虜也較多,另外吐谷渾和黨項入侵,攻破不少城池,許多百姓家園被毀,妻女被擄,冬天來了,要做的善後之事太多了。”

  老程拍著秦琅的肩膀,“怎麽著,你們這功勞賺飽了,就不想打了?我這緊趕慢趕的,可是連湯都沒喝上一口呢。他娘的,這吐谷渾居然敢犯我邊境,擄我同胞,難道他們跑了就算了?這事,絕不能就這樣輕易的算了,得打,繼續打,三郎啊,你要是打累了,你把兵給我,我精神正好,我帶兵繼續追擊,打到伏俟城去,把伏允老賊生擒活捉。”

  秦琅對於程咬金這積極性倒也理解,本來跟老程跟秦瓊搭檔多年,官職爵位一直差不多,玄武門之變時,老程可是相當態度堅決,也出了死力氣,事後也得了不錯的封賞,可從那時起,兄弟倆個差距卻是越拉越大。

  秦瓊幾次掛帥統兵,或出鎮一方,這次更是立下大功,都已經拜封太尉,平章軍國重事,這都三次拜相了。

  他程咬金卻在玄武門之後沒撈著什麽統兵立功的機會,上次北伐好不容易撈著統領一路的機會,結果他在幽州啥也沒乾著,倒是蘇定方撿了個擒滅頡利的大功。

  這次老程可是奔著要打大仗立大功的願意來的,哪能接受就這樣結束了。

  “程叔,我軍千裡轉戰,軍馬疲憊。”秦琅道。

  從守五星要塞月余,再到絕地反擊,一路殺過來,從疊州到洮州,洮州到岷州,岷州又追殺到渭州,再到蘭州,蘭州又入河州,這真是馬不停蹄,一直乾乾乾個不停,打到現在,確實是人也到了極限,馬也吃不消了。

  說實話,疊州之圍的仇也報了,洮州屠城的血債也收了,全軍上下,其實現在也挺滿足,也疲憊了,並不願意再追了。

  吐谷渾人都跑回青海老家去了,再追個啥啊,這天都已經冷了,都開始下雪了,士兵們還沒來的及添換冬衣呢。

  不少士兵們也已經有些滿足了,個個的功績簿上都寫的很長了,現在大家隻想早點兌現賞賜,然後回家,跟妻兒團聚,衣錦還鄉。

  老程是啥也沒撈著,而秦琅他們是已經戰功累累了。

  “不能就這麽算了,得繼續打啊,總不能咱們被吐谷渾打了,現在他跑回家去了,就這樣算了吧?咱們大唐什麽時候這麽慫了?”

  秦琅笑笑,“程叔,不是我們慫了,只是這次的戰事,打到這個程度,確實應當先鳴金收兵了,要再打也不是不行,但不是眼下,眼下這都已經入冬了,我們全無準備,總不能讓疲憊不堪的將士們,騎著疲弱的戰馬,繼續向茫茫的吐谷渾腹地追擊吧?萬一出點意外,咱們豈不成李道彥第二了?”

  “咱們這次先擊退入侵之敵,安置救助受戰火荼毒的百姓,先讓士兵和戰馬都過個冬,等明年秋高馬肥之時,我們再集結兵馬,一舉深入滅了吐谷渾也不遲啊。”

  老程十分不爽。

  可見秦琅不肯出兵,他也沒辦法。

  秦琅是皇帝欽命的此次戰役的西海道行軍副總管,還是洮河方面指揮,又節製隴右諸州軍將兵馬,程咬金新任廓州刺史,正是受秦琅節製的。

  秦琅說現在不適合再繼續追繼續打了,老程也沒法子,他雖然是秦琅長輩,可這軍中不講輩份,隻講職位。

  “三郎,你看這樣行嗎,你讓我去軍中轉轉,我去瞧瞧還有沒有願意隨我老程再打一仗的熱血兄弟們,我也不要多,如果能有個五千左右的兵馬願意跟我打,你就支持程叔一把,讓我打一戰,三千也行,你看如何?”

  “程叔,將士們確實疲憊了,而且眼下天寒地凍,軍民疲憊,不是用兵的好時機,此時進軍也難以補給,最重要的是,三五千兵馬深入腹地,也很危險。就算你成功的贏一兩仗,也於大局沒有什麽益處,贏了沒什麽,可一旦輸了就會有全軍覆沒的危險,實在劃不來啊。”

  對整個戰略局面來說,此時再想要計較一兩場局部勝利,並沒有什麽意義。

  可程咬金還是很想打一仗,“總不能讓吐谷渾人這麽來去自如的,必須得到懲罰!”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