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貞觀俗人》第535章 一封捷報九重天
  第535章 一封捷報九重天
  “務安諸夏,不事要荒!”

  “不以四夷勞中國,不以無用害有用!”

  洛陽宮中,魏征還在找機會勸說皇帝,在魏征眼裡,益州西面和北面的那些大山裡,本就是人家羌氐西戎們的地盤, 那裡的羌氐們也桀驁不馴,反覆無常。所以根本沒有必要非要跑那些地方去跟那些蠻夷們較勁。

  尤其是眼下這種時候,更劃不來了。

  李世民卻不想理會魏征。

  “魏征你不要再說了。”

  魏征也有些勸的口舌幹了,“陛下難道要因為那點臉面,而不置社稷之安危?”

  李世民懶得再說,直接起身,甩袖而走,要不是克制, 差點又踹了禦案。

  這豈能是區區臉面問題?

  松扶等州確實算的上是要荒, 但絕不是什麽負擔拖累。相反,這是戰略高地,早年征戰縱橫無雙的李世民,不是一般的天子,他是個馬上天子,對於戰略格局的眼光要遠超出魏征這樣的文臣。

  魏征這樣的臣子看來,不要去惹那些四邊蠻夷好了,跟他們糾纏劃不來,得不償失。對於蠻夷們招撫就好,但李世民卻不想只是建長城,立堡壘被動的防禦。

  他想要的是更積極的防禦,以攻代守。

  四邊不寧,又何以中國穩?
  你一心對蠻夷懷柔, 他們只會以為你軟弱可欺,邊境就更無寧日。就如這次黨項入侵一樣, 朝廷已經退無可退了。

  回到寢宮, 李世民猛喝了半壺涼茶, 如今朝中魏征這樣的臣子太多了,他懷念秦琅在朝的時候了,那小子眼光準,說話也厲害,若是他在朝,能把魏征駁的屁都放不出一個來。

  “陛下,劍南捷報!”

  “快念!”

  “劍南秦司徒奏捷,稱已次第收復扶、文二州,前後數戰殲滅黨項羌三千余眾,俘虜五千余,目前細封步賴、費聽長勝等羌酋率不足三萬黨項羌倉惶而逃,竄入隴右道武州,試圖沿羌水西竄!秦司徒正率部追擊!”

  “另,淮陽王李道明與劍南道常平使賈潤甫在甘松嶺,擊敗來犯之萬余羌賊!”

  ········
  聽完這捷報,李世民心情大喜,一把將那捷報搶到手裡,又細細的看了幾遍。

  “哈哈哈,朕就知道叔寶絕不會讓朕擔憂,打的好,這仗打的太好了!”

  皇帝手抓著捷報起身,大叫,“速取隴右地圖來。”

  內侍趕緊把隴右道的地圖取來,懸掛於銅屏風之上展開,皇帝跨步近前,直接目光移到了羌水一線。

  那是隴右道的最西南端,當年漢武帝設涼州時,轄十郡,其中武都郡便是在羌水下遊的武州一帶。

  漢武帝的涼州轄境堪稱奇特,西北遠括張掖敦煌酒泉在內的河西走廊,東南包括了大唐劃入隴右的武都郡,甚至是此時山南的興州也包括在內,另外大唐劃屬關內道的安定郡,北地郡,劃屬隴右的天水郡、隴西郡,在當時,都是劃入這個涼州。

  當時的涼州十郡,可謂是佔了河西、隴右、甚至是山南、關內四道的許多地域,是個超級大州。

  武都郡四縣五道,就是把羌水、嘉陵江上遊的故道江流域包括在內。其中五道,故道、嘉陵道、循成道、辨道和平樂道,這五道是漢代時特有的一個行政區劃,是當時相當於縣一級的行政單位,但是專門用來設置那些少數部族地區的,有些類似於大唐的羈縻州,或是說後世的自治州類似。

  按西漢官方說法,縣有蠻夷稱道,如羌道、狄道、氐道、義渠道、月氏道、剛氐道、甸氐道等等,多數是直接帶蠻夷族名,也有一些是不帶族名的,如陰平道、雕**、靈關道等。

  西漢本是郡縣製,後來設立了十三州刺史部,監察巡視天下郡縣。

  在李世民的這張地圖上,羌水一線,已經沒有了什麽道的名字留下,武州城是武都縣,不複過去武都道之名。

  其實數說歷史,中原喜歡把西北的蠻夷稱為羌,但實際上中原人說的羌裡也是包括了氐,氐和羌在中原人眼裡,都是一樣的,不過細分起來,也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總體概括的講,羌是遊牧部族,氐是半牧半耕的部族。從秦漢起,羌氏的界線,其實大抵上就是羌人主要生活在黃河上遊流域,而氐人主要生活在長江上遊流域。

  甘肅東南、陝西西南、四川西北地區的山區裡,活躍的就主要是氐族,這些地方,到大唐時大部份已經設立了州縣。

  氐族是定居農耕,也放牧打獵,所以秦漢以來,漸漸的被中原王朝一點點蠶食吞並征服,並入疆域。

  李世民盯著地圖上的隴右道東南道的羌水一線,疊、芳、宕、武諸州,西漢時就屬於涼州刺史部的武都郡和隴西郡,那裡早前全是羌人。

  “黨項羌賊想從羌水河谷西竄,逃回黨項,倒是狡詐。”

  “不對,他們是要去跟拓跋赤辭與吐谷渾人匯合,疊州秦琅危矣!”

  李世民目光移向羌水上遊的疊州,不由的歎道。

  秦琅才幾千人馬在疊州,面對著吐谷渾無夷的黨項拓跋赤辭的數萬人馬,若是細封步賴再率幾萬人馬自東殺來,豈不是兩面夾擊,險之又險。

  皇帝細看地圖。

  羌水南面是白水流域,有扶文兩州,秦瓊張士貴現在那邊,可連綿高山隔絕,難以跨越。

  羌水北面也一樣是群山連綿,北面是西漢水的成州,以及其西北的渭州,也是沒有道路相通。

  一時卻是遠水難解近火。

  “召候君集、長孫無忌等前來,快!”

  很快,一群重臣被召來,一副更精細準確的隴右道羌水流域諸州沙盤擺在了殿中。

  君臣等盯著沙盤研究。

  “若是讓細封步賴逃竄到疊州城下,那與拓跋赤辭和吐谷渾人會師後,疊州危急,秦琅危急,想個辦法。”皇帝道。

  侯君集盯著沙盤看了半天。

  羌水河谷兩面皆是高山,這是一片最偏僻難行的山區,不過細細探究,也還是有幾條路可聯通外面的。

  “陛下,從文州可抵武州,也可自成州南下武州,又或可從岷州南下抵宕州,除此外,則只有出洮州往西繞行再越西傾山抵疊州西。”

  李世民緊皺眉頭,能直接抵達疊州的,只有洮州繞路,但路途遙遠,問題是還要經過吐谷渾和黨項人境內借道。

  至於其它三條路,一條經宕州,兩條先抵武州。

  而目光細封步賴都已經從文州逃竄經過了武州了。

  “從岷州南下宕州,能否趕在細封部之前到達攔截?”皇帝問。

  “岷州南下宕州,有兩條路,一條二百三十裡,一條二百六十裡,東路直抵宕州城懷道,而西路則先抵達宕芳邊界的羌水河邊良恭山戍堡下。”

  宕州懷道城是一座州城,雖說是下州邊城,城池較小,可終究是州城,而良恭山戍堡是一座邊軍戍堡,只是供幾十個邊軍駐守的小堡。

  最大的問題還在於,處於洮河邊的岷州,也沒幾個兵。得從周邊的洮州、渭州或是蘭州、河州調兵。

  問題是,都不近,只怕也來不及。

  侯君集看了半天沙盤,“陛下,要不讓秦琅先從疊州撤退?”

  “秦琅在疊州,被數萬吐谷渾人和黨項羌人圍住,他如何撤退?插翅都難飛!”

  秦琅要撤,要麽沿羌水往西越西傾山,跑到黨項人地盤去,要麽沿羌水往東,去宕州,但現在兩面皆敵。

  秦琅那點人馬,依城據險或許還能堅持一段時間,這要是棄城逃跑,豈不自尋死路。

  就算是李世民,都覺得只能堅守疊州城中待援。

  “那就只能寄希望於秦瓊了,但願秦瓊能夠快點追上細封步賴!”侯君集道,心裡不知為何卻有點小興奮。

  這秦家父子他向來有些不太喜歡,如今總算能看到他們落難,還真盼著他們出事,尤其是那秦三兒,最好是讓吐谷渾人給生擒活捉最好,省的這小子向來囂張跋扈目中無人。

  李世民很生氣。

  可他現在也無能為力。

  “扶州刺史蔣善合,敗軍折將,失地陷城,著奪爵罷官,除籍為民!”皇帝惱怒之下,把先前丟失了扶州的扶州刺史蔣善合給了一個嚴厲的處置。

  一擼到底,從郡公刺史,貶為了庶民。

  “陛下!”

  “陛下!”

  一名內侍急匆匆的進來。

  皇帝余怒未消,怒喝道,“沒見朕與大臣議事,無禮擅闖,該當何罪?”

  那內侍驚的面色蒼白,趕緊跪地,“奴婢萬死,實是剛接到疊州捷報,於是趕緊來報告陛下,萬死。”

  “疊州捷報?”李世民愣了一下。

  “陛下,大喜,疊州衛國公奏捷,數日前在疊州城下,全殲吐谷渾無夷部萬人,生擒名王無夷及蕃將數百人,陣斬五千余眾,俘虜四千余,繳獲牛羊數萬,盡殲無素部!”

  “不可能!”

  殿中一道大喝聲響起,卻是候君集發出難以置信的聲音。

  “秦琅被吐谷渾和羌人數萬眾圍困在疊州,隻匹匹幾千人馬,自保尚不足,如何能殲敵萬眾?”

  皇帝也是充滿疑惑,是啊,這怎麽做到的?剛才他還在為秦琅擔憂呢,怎麽轉頭就大捷了?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