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貞觀俗人》第401章 又一個楊廣
  第401章 又一個楊廣

  嶺南一代梟雄寧長真沒死在反叛朝廷的戰爭中。

  武德八年的叛亂後,朝廷安撫了寧長真,還給他進位康國公,據說按世譜記載,武公生季亹,食采於寧,因以為氏。又說, 寧,衛康叔之後。

  衛康叔是周文王第九子,武王同母弟,獲封畿內康國,故稱康叔,所以朝廷當初授寧長真康國公時,寧長真還真是十分高興。

  對朝廷也就客氣了起來,特派人向長安再次進貢合浦大珠。

  轉眼過去了三年了, 連馮盎都沒有想到, 本該平靜了的江湖會再起波瀾。馮盎不會去打聽什麽珠民暴亂,珠女下毒這些,不管表象如何,做為一個老江湖,他都自有另一套判斷法則。

  在他眼裡,寧長真絕對是死於朝廷之手。

  朝廷忍了三年才動手,一擊必殺。

  難道這才是當今皇帝的真面目,狠辣無情,事後清算?
  想及起,馮盎真是有些驚懼了。

  他最怕的就是這種不按常理行事的人了,跟這種人打交道,會很頭疼,尤其是對方實力遠強於自己的時候, 那就更恐怖了, 這意味著無法預測對方的行事軌跡。

  這倒有幾分類似於楊廣。

  難道當今天子是又一個楊廣?
  聯想到武德八年時緊隨寧長真起兵的寧道明,在去年,也是被不知名的州人所殺一事, 馮盎越發確定,看來朝廷對於叛亂的寧氏家族早就動了殺心。

  先殺寧長真兄弟寧宣之子寧道明,接著又殺了寧長真,這下寧氏家族一心反叛者都被殺了,剩下的寧家人,反倒是之前反對叛亂的寧純實力既強,輩份也尊。

  “耿公,請入長安!”

  秦琅笑呵呵的請馮盎入城。

  馮盎邁出一隻腳,卻又停了下來。

  “不知道朝廷打算如何處置寧長真善後之事?”馮盎忍不住問,朝廷會不會借機把寧家地盤給吞了?

  當初寧道明死後,朝廷就下旨拆分了寧道明的越州為越州、南合州和薑州。

  “暫時還不清楚,這個得朝廷考慮後做決定,若是耿公關注,那我打聽到結果後告訴耿公!”

  進入長安城,馮盎已經再沒半點心思去看這雄偉的城池,也沒心思看比當年大為變樣之處。

  秦琅一路把馮盎送到了耿國公府。

  這是皇帝為事先就為馮盎敕建的府第,馮智玳也早就為馮盎到來做足了準備,府裡仆婢一應俱全。

  “我就不打擾耿國公休息了,耿公一路旅途奔波,請早點歇息吧!”

  馮盎有些木訥的應答。

  出了耿國公府,秦琅臉上的笑容很燦爛。

  承乾問,“欽州珠民暴亂,那豈不是又要生亂?”

  “幾千珠民不滿寧氏的苛待,奮而暴動,情有可原,朝廷只要派一使者過去宣詔安撫,事情便可安定,不要擔心。”

  承乾還是太年輕了,真以為是一群珠民生亂呢,不過他也沒跟他細說,有些事情需要自己品,細細品,光別人教沒用。

  “走,回宮複命吧。”

  徑直去了太極宮,兩儀殿裡,秦琅和承乾向皇帝複命。

  “馮盎接入城了?”

  “嗯。”

  皇帝問了幾句後,便揮手讓承乾回去讀書去了,單留下了秦琅。

  “剛才馮盎聽說了寧長真死訊後,什麽反應?”

  “反應很大,原本一路上馮盎倒是風輕雲淡的,可在城門處聽到寧長真死訊後,卻是怔然失神了許久,此後一路悶悶不樂,仿佛失魂落魄了一樣,到了陛下敕建的耿國公府後,也還沒回過神來呢。”

  李世民聽了十分滿意。

  “哈哈哈,這個寧長真,還真以為朝廷可欺,狗賊!”

  “這次鎮撫司事情辦的漂亮!”秦琅讚道。

  李世民讓秦琅坐,“這本來也是你當年還在鎮撫司時親自策劃的,你未離任時乾掉了寧道明,還沒來的及乾寧長真這老狗便離職了,張亮繼任後,可是大不如你,本來早就要完結的事情,愣是又拖了一年多,到現在才辦好。”

  “寧長真畢竟嶺南梟雄,身邊向來防范極嚴的,這次行動終究還是很漂亮的,既除了寧長真,又把鍋甩到了珠民暴亂頭上,最後還是要寧家自己來擔責,誰讓他們向來苛待珠民嘛。”秦琅呵呵笑道。

  整個計劃,確實是秦琅任鎮撫使時定下的。

  當初寧長真等人不肯輸籍納稅,起兵叛亂,李淵雖然召馮盎等嶺南豪強出兵擊敗了他們,可朝廷並沒有余力出兵嶺南,所以最終結果也還是派使者過去招撫。

  李世民兵變繼位後,對於太上皇的這個處置結果是非常不滿的。

  尤其是寧長真得封康國公後,並沒有怎麽老實,嶺南的俚僚做亂始終不得平息。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當時秦琅提出要來一個敲山震虎,殺雞儆猴。

  必須得維持朝廷在嶺南的威信,否則這樣亂下去,朝廷便毫無威信可言,以後那些土王誰還聽朝廷的?
  可當時情況,朝廷第一大敵還是北方突厥人,另外還有梁師都、苑君璋、楊政道這些人呢,哪有空真發兵嶺南。

  因此秦琅提出搞斬首刺殺行動。

  目標直接選定了上次叛亂的領頭羊寧長真寧道明叔侄倆。

  刺殺寧道明的計劃倒是很順利,這人年輕,又囂張,喜歡打獵。所以秦琅經過一番策劃後,鎮撫司派出了得力人馬,潛入嶺南越州,在一次寧道明入山打獵的時候,讓刺客扮作是山裡的僚蠻,假裝仇殺,射殺了寧道明。

  這次刺客很成功,鎮撫司的偽裝也不錯,事後寧家雖然有所懷疑,可並沒有找到什麽破綻,這事就這麽結了。

  “陛下,剛才馮盎問起說不知道朝廷會如何處理寧長真善後之事。”

  李世民望向秦琅,他對寧長真那是恨之入骨,最討厭這種喜歡背後捅刀子的蠻夷。

  真刀真槍李世民不怕任何人,可當時趁大唐北方面對突厥威脅的時候,嶺南的寧氏卻在背後捅刀子,這事誰都惱火。

  “朕恨不得數陳寧氏大罪,然後株連他九族。”

  李世民恨恨的道,“可朕也知道,這不現實,朝廷也還得顧忌嶺南的那些人。”

  秦琅點頭。

  “寧長真既然死了,死在了珠民暴亂之中,雖說事出有因,可畢竟也是朝廷國公,地方刺史,所以臣以為,還是當下旨安撫,尤其是寧長真的爵位,可令寧長真之子寧琚承襲,另外欽州刺史之職,也可由他接任。”

  “會不會對寧家太好了點?”李世民反問,好不容易乾掉了寧長真,朝廷就這樣?
  “陛下,寧長真之子寧琚,臣之前為鎮撫使時調查過他,一個紈絝子弟,並沒有什麽能力,寧家早年倒還是出了不少猛人,寧猛力、寧長真寧宣寧贙父子都很了得,能征善戰,但到了寧琚這一代,已經大不如前了,寧純就不說了,吃裡爬外,當初只因為寧長真在其父死後,沒有把合浦郡太守的位置交給他,而是交給了另外一個侄子寧道明,寧純就怨恨在心,等寧家反叛起兵之時,居然起兵阻攔,主動為朝廷討伐。”

  雖說寧純是親唐的,可對於寧純這種吃裡爬外的行為,其實誰都不喜歡,畢竟寧純又不是什麽真正的大仁大義,他不過是因為私欲得不到滿足,而跟家族生怨背叛而已。

  “家氏年輕一代裡,之前寧道明是比較驍勇彪悍的,可他太輕狂囂張,他死後,寧家就真後繼無人了,寧純不行,寧琚更不行。”

  “那也不能就這樣讓寧琚襲爵襲職,得借此機會再削寧氏之勢。”

  秦琅想了想,“那臣建議可把寧氏的地盤調整一下,裁並州縣,以原寧越郡南面為欽州,原合浦郡南面為廉州,兩州北面之地分割出來,分設為橫州和容州。至於寧氏原欽州西面大山以西之地,隋時原鬱林郡的地盤,也全都分出,劃入邕州管轄。”

  當年寧氏的地盤很大,現在秦琅揮起刀來很狠。

  雷州半島早就被馮家拿去改為雷州了,所以不可能再還給寧家。

  而原來欽州十萬大山以西的鬱林郡內那大片地盤,現在也劃走。

  就是寧越、合浦兩郡北面,也劃出不少到其它州。

  最後隻留了四個州,欽、廉、橫、容四州。

  “寧琚襲康國公爵位,授欽州刺史,寧純則授廉州刺史,至於橫容二州,則由朝廷另派官員出任刺史等職。”

  廉州也就是原合浦郡一部份,這裡當年本來就是寧純的父親擔任太守,甚至是他父親辛苦開拓的,現在讓寧純回來任廉州刺史,自然是要以寧製寧。

  欽州以西,邕州以南,那裡群山起伏,連綿不絕,也是俚僚人佔據的大本營。

  皇帝思索著,沉吟著。

  “好,就讓那個幸運的家夥襲封康國公爵位,授欽州刺史。授封寧純合浦侯,廉州刺史!”

  “不知道當馮盎聽到這個結果的時候,會是什麽心情!”李世民撫著手裡的茶杯。

  秦琅笑道,“只怕馮盎今天會睡不著了。”

  “只要他心向朝廷,忠心於朕,自然不用擔憂。”李世民道,“一會朕讓人過去賞他些東西,安撫安撫他。”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