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貞觀俗人》第484章 上洛
  第484章 上洛
  三月裡的小雨,淅瀝瀝下個不停。

  田野綠了,遍地的野菜也長出來了,正好接濟災荒。就算是尋常年份,百姓們都不會錯過這些地頭的野菜,以補青黃不接,何況是現在。

  男女老少齊上陣, 留在長安沒有走的,多是家裡或有老人或有孩童或有產婦等走不了的,雖然外面下著小雨,可野菜綠油油,哪能阻攔百姓們采野菜的決心。

  綠色的薺薺菜,葉片已經長出了好多片, 舒展開來就如同是一把小傘。都說三月三, 薺菜當靈丹。削個小竹片或小木片在手,蹲到地裡,對著薺菜根插下去,手一揪,連根便拔起來了,另一隻手拎著苗子抖一抖,根上的泥就都抖落了,露出白色的根,和綠綠的葉。

  除了薺菜,地裡能吃的野菜多了去了。

  大人小孩,基本上都能準確的一眼認出那些可食用的野菜。

  馬齒莧菜,民間也叫他長命菜,可鮮食,也可曬乾做乾菜,這菜味道很衝, 但對於喜歡的人來說,就跟韭菜一樣香, 用來剁餡是最好的。如果喜歡吃鮮, 那就直接淖水涼拌,也是一絕。

  而河灘上,山坡裡,也還有一樣美味,便是蕨菜,有的百姓稱之為貓爪,或是龍頭菜,說的是這蕨菜那未展開的嫩芽細葉,形如龍頭或是貓爪。這菜的口感清香滑潤,加以佐料,清香爽口,這可是難得的下酒菜。炒著吃也行,曬乾也好,做餡、醃漬都是美味。

  這號稱是山菜之王。

  秦琅帶著太子承乾今天一起外出采野菜,六十多歲的李靖今天也特意陪同護衛。

  秦琅帶著承乾,一路走,一路帶他辨認野菜,挖野菜。

  “這個不是喜菜,這是苦菜。苦菜是黃花,喜菜是白花。”秦琅正帶著承乾在路邊挖喜菜,一種類似於婆婆丁的野菜。喜菜很嫩,吃著還帶有甘甜味,涼拌或小炒好吃,做餡也是上佳,成熟後會開小白花。

  可承乾挖的跟秦琅挖的喜菜有點像,卻又有細微區別,這菜其實叫苦菜,成熟後會開黃花,弄來吃也行,但會很苦,倒是有幾分蒲公英菜的味道了。

  承乾拿著自己好不容易挖了一把的苦菜,跟秦琅的仔細對比,細分了半天,才看出了差別。

  “不能吃嗎這個苦菜?”他可是好不容易才挖這麽多呢。

  “當然可以吃的。”秦琅將承乾的戰利品放進他的背筐,“只是味道稍苦,其實絕大多數野菜,也都是中藥材,這苦菜就也有清熱解毒的作用,吃了能下火清肺,好東西呢。”

  其實多數孩童都是能分辨出幾十上百種的野菜的,因為幾乎家家年年都要挖野菜的,這可不是後世時,挖野菜只是為了嘗鮮,這時代,百姓們就算生在太平年月,可平時也是要經常搭配野菜等食用,半糧半菜的菜粥,是絕大多數百姓在這個春天青黃不接時的主食。

  野菜這東西,豬能吃的,人其實也都能吃。

  若真要分出個等級來,也不過是味道而已。

  就比如這苦菜味苦,自然不如味甜的喜菜了。

  “殿下你看這個深綠色的野菜,叫馬蘭頭,也叫田野菜,味道就很不錯。”

  承乾瞧著自己腳下剛才踩過的野草,不料這也是一味野菜,於是趕緊去采,這馬蘭頭可沒薺菜野菜好采,葉片更小,揪半天也才揪出一小把。

  李靖也提著他竹籃,跟在一邊采野菜,他倒是很意外秦琅這樣的年輕人,居然能認出地裡幾乎所有的野菜。

  而且那動作,嗯,很熟練。

  長安城有些勳戚子弟成了紈絝,連五谷都不分,把韭菜當麥苗,難得秦琅卻能準確的分辨出各種野菜。

  車前子、水芹菜、艾草,野蔥、蒲公英、苜蓿、菊花菜、野艾蒿、地木耳,還有那只露出了幾個嫩葉,底下卻有著白嫩根部的魚腥草,甚至就連百姓家用來做籬笆的木槿樹此時開出的花,都一樣能采下來做菜。

  采了各式各樣的野菜一大簍,秦琅帶著承乾進了山。

  香椿、槐葉、竹筍·······

  承乾還真沒有想過,原來有這麽多草木都能吃。

  “其實大多數野草都能做菜,不過也有一些是有毒不能吃,有些則味苦味澀或太柴等不吃的,但是呢,有一些野菜其實沒什麽營養,吃多了還容易傷身體,比如說這蕨菜,還有春筍。”

  春筍炒臘肉,那是一道絕味,尤其是用春筍蒸火腿,那叫一個鮮香美味啊。可春筍這玩意,如果你隻吃春筍,那是真刮腸胃的,對於窮人來說,如果單純以這個充饑,一頓兩頓還行,多吃幾頓,會讓人越發沒力氣,腸子裡最後一點油都要被刮走。

  蕨菜也差不多,牛羊吃多了甚至會被毒死。

  可饑荒之時,百姓餓急了時,連草根樹皮都要吃,在一些中原平原地區,有時樹皮都被剝光了,想吃樹皮都難,於是有人吃土,吃一種觀音土,但這些其實也只是暫時的填充肚皮,讓有沒有那麽饑餓難忍,事實上只是騙肚子的,根本沒有半點營養,甚至會產生嚴重的後果,會肚皮發脹,難以消化,最後嚴重者死掉。

  大饑荒之時,靠山靠水的人是要幸運點的。

  午間。

  秦琅特意帶承乾到自己山下的一個養殖場休息,弄午飯吃,這裡建了許多棚舍,養牛養羊養豬,搞欄圈養,養殖數量多,規模大,曾經有數百奴仆在這裡做事,養殖幾千頭牛豬羊。

  光是後面的那個配套的肥料廠,一年通過加工養殖場的牛羊豬糞,做成乾糞肥賣給百姓肥田,都能賺上許多。

  而山腳的那個水庫,養魚養鴨,水庫下又有許多個蓮塘種蓮子蓮藕,生態養殖在這裡初見成效。

  可一場大災。

  秦琅不得不把養殖場裡的牛羊豬雞鴨鵝都提前宰了,交給朝廷官府統一用來救災,官府隻給了農場一張條子,至於這些牲畜家禽什麽時候付錢,又按什麽價給,都不曾約定過,秦琅也沒空去管這些。

  先度過難關再說。

  圈舍空了,牛羊沒了,雞鴨也沒了,甚至連水庫魚塘都提前放水乾掉,把魚蝦捉光了。

  奴仆們多數被安置往關外去避災了,只剩下了一些年老者留守。

  見到家主秦琅來了,幾個老把頭執意進山了一趟,沒多久弄了一些山貨回來。

  竹筍、香椿、蕨菜,還有幾隻野鳥,一兜子魚蝦,甚至還捉到了一頭野豬。

  “咱們這場子荒了,這人也撤了,倒是後面山上的野物多了起來,上次還有一頭野豬都跑到咱們豬圈來下崽了。”

  秦琅知道那隻來下崽的野豬,被老把頭們端了,然後送到了長安府裡來,秦琅送進了皇宮和東宮,一邊一半,也算是給他們加了個餐,秦琅隻留了一個豬頭,燉了一鍋。

  到現在還有點回味呢。

  老把頭們也都有弓箭刀槍,經常會進山巡視打獵,手藝也有,做些陷阱設些套,山溪山澗裡下些魚笱地籠的,倒也能有些魚蝦收獲,其實日子還不錯呢。

  秦琅看著這些野獲,便乾脆在水庫邊架起了簡易的石灶。

  太子承乾負責生火,戰神李靖負責收拾野豬,宰相秦琅則在那裡切菜掌杓。

  炊煙嫋嫋,細雨落在水庫,蕩起層層漣漪。

  野蔥燉山溪小雜魚,春筍炒野豬肉,香椿煎鳥蛋,再來個野菜餅子。

  就地取材,沒什麽宮廷大菜,可一道道菜都是時令菜。

  小雜魚剛煎的金黃時,負責燒火的承乾就已經忍不住伸手從鍋裡偷魚吃了,跟隻偷腥的小貓似的。

  李靖都為這香味打動,殺豬分肉過程中還不時過來瞧幾眼,也順捎了幾條吃。

  幾斤的小雜魚,等煎的差不多兩面金黃要下野蔥燉時,都已經吃掉了一斤多了。

  野豬有些瘦,皮毛也硬。

  李靖直接先用水燙毛,然後架火上烤,烤的外皮膨脹金黃,細毛也全烤完了,然後再用刀細細的刮。

  刮乾淨後再開膛破肚,取去內髒,大卸八塊。

  豬腳、排骨留著晚上燉著吃,豬頭和內髒則留給老把頭們明天吃,這豬本是他們的戰利品。

  就取了前胛肉炒春筍。

  “老天爺餓不死瞎家雀,撐過了寒冬,就不用再擔心了。這三月裡,哪裡不是吃的啊。野菜搭配救災粥,大家的日子會越來越好的,再等幾個月,便能迎來夏收了。”

  李靖喝著鮮美的魚湯,對秦琅這話也是點頭讚賞。

  “冰河化凍,運河就能送更多的糧食北上,而等到梅雨季節一到,夏季風也就要往北吹來了,到時東南沿海就會有大批船隊滿載糧食北上。”

  李靖心情大好,今天陪著走了這麽久,倒也是胃口不錯,一碗魚湯很快喝完,秦琅給承乾眼神示意,承乾便趕緊接過碗,給李靖又盛了半碗野豬肉炒筍,還夾了幾個野菜餅子。

  野豬肉較硬較柴,所以秦琅其實是燜煮的,足夠的火候讓野豬肉既保留了一定的韌性,卻又入味且能嚼動,配上筍子的鮮,這菜很符合李靖的口味。

  “若是我打仗的時候,軍中有你這樣一個廚子,我的勝率還能再提高一些。”李靖笑道。

  “代公可是我大唐戰神,本就向無敗績啊。”秦琅道。

  李靖擺手,“陛下可是曾禦口欽封你阿爺為大唐戰神,我可不敢當此之稱。”李靖夾起一塊野豬肉趁著熱吃的極為爽快,吃了兩個月的糊糊粥,肚裡對於油和肉那是極度渴望的。

  “三郎,聽說陛下來召你去洛陽了?”

  秦琅笑了笑,“嗯,今年關內七成七成的百姓去了關外就食求生,長安更是十戶走了九戶,咱們現在控制住了關內的饑情疫情,可關外局勢還十分嚴峻,陛下聽說了太平痘的效果後,特派人來召我去洛陽主持防疫接痘事宜。”

  “太子殿下和長安,可就要交給右仆射你輔佐了。”秦琅說著起身,向李靖叉手一拜。

  “三郎何須如此行禮,我本就是朝廷宰相,陛下安排留守西京輔佐太子監國的,這是我的職責。三郎你盡管放心去洛陽,長安這邊我會跟長孫相國和王相國一起協助好太子的。”

  “長孫令公這次也要隨我去洛陽,王侍中會留下來與右仆射一起繼續輔佐太子監國。”

  其實秦琅不太願意這個時候去洛陽,長安勉強控制住了,可整個關內以及關內五道,還並不容樂觀。但李世民急需秦琅這個有經驗的人過去,特別是在防疫接痘這塊,無疑秦琅最有權威。

  “馬上馮駙馬會從河套再送一批牛羊過來,另外陛下還已經讓幽州的蘇將軍給咱們再送一批牛羊來,糧食也會繼續撥,數量也還會有所增加。情況會越來越好的,咱們先前訂的口糧標準,也可以適當的增加一些。”

  這次皇帝移駕洛陽,太子留京監國,這是承乾很難得的一次展示才能的機會。尤其是先前承乾染上痘症,封鎖隔離了一月余,京中各中傳聞一度沸沸聞聞,對太子的地位有所動搖。

  如今太子在他們的輔佐下,難得的打了一個漂亮的仗,取得了不錯的初戰告捷,這個時候本來是要趁勝追擊,要取得更大的勝利的。

  可皇帝來召,秦琅隻得應召前往。

  本來長孫無忌若是留下,秦琅也不用擔心的,長孫是承乾的親娘舅,他會堅定的保護承乾的利益。

  可皇帝也把長孫無忌召去洛陽,留下的兩位宰相,李靖和王珪,一個是尚書右仆射,一個是檢校侍中。李靖是關隴集團核心將門的,王珪則是五姓七家裡的太原王氏。

  把承乾交給他們兩個,秦琅著實有些不太放心。

  可沒辦法,眼下也只能交給他們了。

  相比之下,秦琅在二人裡,倒是更相信李靖一些。李靖年紀大,行事穩,向來是極有分寸的,所以有他在,當不容易出什麽事情。

  “蘇定方要來?”李靖對上次北伐時,那個出盡風頭的河北年將驍將很在意。

  “嗯,他和程咬金送一批牛羊過來,我已經向陛下奏請,等他們到了長安,就由程咬金暫時檢校太子左衛率,蘇定方檢校太子左衛率副率,代我掌太子旅賁,護衛東宮安全。”

  李靖聽了這安排,點了點頭,沒表示反對。他知道,蘇定方跟秦琅關系很密切,而程咬金更是秦家父子的死黨。

  這個時候,秦琅去洛陽,走前沒把三千太子旅賁交給自己這個太子右衛率,而是反而讓程咬金和蘇定方趕過來檢校暫統太子旅賁軍,這明顯是對自己還不太信任啊。

  不過李靖沒表現出半點不滿,甚至還樂於看到秦琅這個安排。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