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盛唐血刃》第728章 同化從娃娃抓起
  第728章 同化從娃娃抓起

  第一四一章同化從娃娃抓起
  吐魯番的葡萄,哈密的瓜,阿克蘇的蘋果,庫爾勒的梨。

  整整一個春季,陳應都沒有理會長安的風風雨雨,他則是帶著安西軍將士, 以及西州道的百姓努力墾荒置田。

  忙完了二百五十萬畝田地的種植之後,陳應也沒有閑下來。帶著百姓開始把西州道打造成大唐的水果樂園。

  隨著時間的推移,一窪窪的菜地裡,一叢叢的青綠色,生機勃勃,一株葡萄正在到處擴張地盤, 把葡萄架爬滿了不說,還沿著圍牆四處亂爬,實在讓人擔心它會不會爬到屋頂去。葡萄的藤和葉子上都沾著一些藍白相間的粉末,那是噴灑波爾多液之後留下來的痕跡,這種最簡單的農藥使得葡萄免受霉葉病的傷害,連害蟲都不敢惹它。

  只是讓陳應非常無奈的是,現在這裡還沒有蘋果,不過哈密瓜和西瓜,陳應一口氣種了十數萬畝,如果到了收獲的季節,整個西州道將會是瓜果的樂園。

  為了增加西州百姓飯桌上的肉食,陳應還鼓勵百姓們養殖雞鴨。可是剛剛推行這個辦法的時候,眾百姓一致抵製。

  沒有辦法,盡管陳應做了充足的準備,可是隨著吐蕃上源源不斷的有被劉統和尋相他們解救下來的漢人奴隸,到了武德五年五月份的時候,西州道陸續接受了來自吐蕃的漢人奴隸,足足三十萬人。

  由於增加了三十萬張嘴,陳應準備的糧食就遠遠的不夠用了。現在新來的百姓已經錯過了耕種的季節,陳應隻好帶著這些百姓努力製造有機肥。先是把馬、牛羊的糞便收集起來, 與割下來的青草, 混合在一起自然發酵,把這些發酵而成的糞便,用一口一口的大水缸裝起來,然後引蒼蠅到缸裡產卵。

  只要蒼蠅在大缸裡產下卵,然後就可以獲得大量蛆蟲用來喂養雞鴨了。這樣一來,不僅僅可以節約糧食,也可以利用雞蛋,為這些身體差點極點的百姓,補充營養。即使是全軍將士也可以隔三差五可以撿個蛋煮鍋蛋湯加菜,大家改善一下生活。

  最讓陳應無奈的事情是,薩珊帝國的米娜瓦爾公主,這個女子似乎是為陳應卯上了,明明早已可以向長安進發,可是她卻待在西州道,陳應停在高車城,她就跟著去高車城,陳應去高昌城,他就去高昌城,陳應跑到精絕城,他也跟著去精絕城。

  陳應待在葉城,隨後三天,米娜瓦爾也跟著他到了葉城。

  未雨綢繆是一個好習慣。在農忙之余,陳應也在西州道開設了無數小學,甚至各縣都必須至少擁有一所小學。

  當然,學校要學的有且只有唐言。無論是白皮膚紅眼睛或者黃頭髮藍色眼色西域各族小孩,只要年滿八歲,必須讓這些小孩上學,無論男女,全部必須上滿三年,父母如果不讓孩子上學,每一個孩子繳納三倍的稅。在重罰之下,所有西域各族百姓,隻好忍痛讓孩子前來上學。

  這些孩子在西域這裡,其實都算半大的勞力,特別是遊牧民族,他們七八歲的孩子,可以一個人帶著幾條獵犬,看著上千隻羊或許數十上百匹戰馬。人雖然小,可是卻能頂大用場。不過隨著陳應的命令下達,西域州道已經沒有光著屁股跑的小孩了。

  就連這個熟悉唐言的米娜瓦爾,也被陳應抓了壯丁,包括阿史那思摩、周青、馬孟明、就連識字不足一籮筐的羅士信也被陳應抓壯丁,成為小學老師。

  幾乎與大唐工業科技大學一樣,這裡的西州道小學,同樣不學四書五經,一篇《千字文》《三字經》還有百家姓成了西域所有孩子共同啟蒙教材。

  陳應還給西域所有部落的各族百姓取漢姓,改漢名。比如卡蘇爾氏,就直接取其音中的蘇姓,馬爾瓦氏,則改為馬氏,溫宿氏,則直接取前字,改為溫姓。

  原本太原溫氏並不算一個大族,短短一個月間,他們在西州道就多了足足兩萬余名溫氏族人。

  改變,往往都是不經意間的。陳應在這種辦法之下,取漢姓,說唐言,行漢俗,最多三兩代之後,誰還記得他們是什麽民族嗎?

  同化從娃娃抓起。

  米娜瓦爾非常喜歡現在的工作,她現在是葉城小學,足足五百余名孩子的老師,她每天都需要教導這些孩子學習認至少十個漢字,說一百句唐言。

  工作雖然累,她卻非常開心。

  至於羅士信等唐軍將領,充當的老師則簡單粗暴,特別是羅士信,居然在課堂上講起來軍法,十七禁令五十四斬。

  不過,陳應也沒有追究。現在他是能用的人實在太少,隻好將就。

  至於馬孟明與張衍他們,他們這些傳統的文人,儒家的精神要領還是要講的。

  讓他們教導小孩子肯定不合適,好在西州道有的是漢人豪族,他們家中子弟也大都學習漢語和文化,當然也不見得有多高深的學識,畢竟西域自古以來就是一個隻認拳頭,不講理的地方。

  整個西州道能把論語背下來的也不過五六百人,這些人全部被集中在了一起,由馬孟明、張衍以及文武雙全的張士貴教導他們。朝廷至今還沒有派出人朝廷的流官前往西州道,想來大家都西域也有偏見,這讓他們對西域望而卻步。

  看來,很長一段時間內,西州道只能以西州人自己治理自己。

  所以,陳應對於這些西州道的種子們也非常關心,按照馬孟明與張衍他們的理解,陳應經過干涉,他們在教導學生的時候,簡明扼要的說:“聖人經史,讀之可以明智,讀之可以修心,讀之可以治國,讀之可以理政。我輩治學於西州,豈為尋章摘句?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隨著米娜瓦爾放學回來,她就特別喜歡吃陳應燉的雞。也不知道怎麽回事,陳應養的雞,長得特別肥,羽毛顏色豔泛著油光,特別精神。

  沒法子不肥,這些雞天天吃蠅蛆,吃的都是高蛋白,能不肥嗎?有大量蠅蛆當飼料,陳應的總管府養了幾千隻雞鴨也沒怎麽吃力,要是沒有這些東西,那就要命了,好幾千張嘴呢,每天不知道要吃掉多少糧食,現在人都吃不飽,哪裡有余糧喂養雞鴨?
  當然,這種養雞鴨的方法是不能跟米娜瓦爾說的,要是讓她知道了,沒準她就沒有胃口吃雞了。

  米娜瓦爾笑道:“陳大都護,我越來越看不懂你了,你又是開荒,又是種田,還養雞,如果再養些豬,那豈不是最大的地主?”

  “說真的,我真想養豬呢!”陳應撇撇嘴笑道:“我已經讓人準備收種豬了。我要辦一個大型養豬場,養上幾千頭豬,一次殺兩頭,吃一頭扔一頭。”

  米娜瓦爾怎舌:“養幾千頭豬!你胃口也太大了吧!”

  “這算什麽啊,我不光要養幾千頭豬,還要養幾萬隻山羊,幾千匹馬,幾千頭牛!”陳應笑道:“要麽不做,要麽就要做得驚天動地!”

  米娜瓦爾搖了搖頭,她深受薩珊小農經濟熏陶,無論如何也想不出幾千頭豬養在一起是什麽場面,肯定很壯觀吧?

  米娜瓦爾越發越覺得的不可思議道:“養這麽多牲畜,拿什麽來喂它們啊?”

  ”用苜蓿和紫雲英來喂!“陳應信心十足的樣子道:“似乎能成,我記得好像是這個樣子!”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