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隋第三世》第588章 吐蕃野望
  第588章 吐蕃野望
  吐蕃使節團奉朗日讚普之命前來大隋,目的有二,一是欲與象雄爭高低,先一步獲得大隋的支持,二是代表朗日讚普向大隋求親。

  向大隋求親,是大論尚囊為朗日讚普想到的破局之策,一旦成功, 便能借大隋之勢威懾內部不服氣的人,所以朗日讚普並沒有抵觸。畢竟大隋乃是當今天下第一強國,漢人數千來一直屹立於中土之上,領袖群倫、睥睨天下,即便是驕傲自負的朗日讚普,雖然做夢也想佔據大隋的國土, 但也認為尚未真正融合的吐蕃他能夠攻城掠地、兵鋒直指洛陽, 顛覆大隋王朝。

  他知道中土太大了,漢人也很強, 古往今來如東胡、犬戎、羌胡、匈奴、柔然、突厥都強盛一時、雄霸草原大漠,但他們從來沒有辦法徹底的佔領中原,吐蕃再強,也比不上這些史上留名的胡族。

  漢人為何能夠長盛不衰?

  他與尚囊等智者認為不是在於中土的遼闊地域、人口眾多、錢糧不計其數,而是在於文明悠久,技藝精巧。

  從三王五帝開始,漢人就在繼承老祖宗的精髓,到如今,早已是博大精深,漢人的軍隊有軍規軍令、漢人的臣民有律法約束,反觀吐蕃,連文字都沒有,何來文明之說?雖然也有約束號令,不過都是粗製, 萬難與大隋相比。

  所以朗日讚普最大的用意覬覦大隋先進的文明, 狐假虎威反倒是其次,如果得到漢人傳承幾千年、去蕪存菁幾千年的瑰寶, 那麽吐蕃王國必能少走幾千年的彎路, 一下子就跟大隋文明處於同等水平之上,漢人先進的耕作以及醫療技術、手藝精湛的工匠、精良的冶鐵技術、完善的官製、完善的律法、軍法、升遷制度……這些都是吐蕃欠缺的,每一樣都能令吐蕃的國力猛然上升。

  漢人素來慷慨至極,尤其是那些滿口仁義道德、宣揚上國思想的“大儒”們,他們對待自己的國民一手是嚴苛刑律、一手是道德約束,使得國民如同羔羊一般憑其驅策奴役;但是在對待外族問題上,一個二個都聲稱宣揚教化、以示仁愛,只需稍微卑躬屈膝、說上幾句奉承話,要什麽他們便會給什麽。

  但是到了大隋之後,祿東讚卻發現大隋君臣、大儒並不像讚普和大論所想的那麽自高自大,這些人更注重實實在在的利益,本以為大隋圖書館會有這些,然則到了裡面去看,才發現大多是詩集、論語之類的教人向善的東西,這些東西短期內根本不見效果,也不符合吐蕃的國情,所以要想得到漢人真正的文明精髓、能夠助吐蕃國力迅速上升的書籍,還需要走官方這條路。

  而王子之死這件事,則是祿東讚想出來的計策,目的是讓大隋給出交待,從而佔據談判的主動。

  ……

  第二天一大早,吐蕃王子之死的消息就傳到了楊侗耳邊,與此同時,還有真正王子和祿東讚的對話,也被精通吐蕃語對漢字記錄了下來。

  “吐蕃,真是打的好主意啊,竟然連王子之死都搞出來了,可是他們卻不知道,朕不是那種喜歡受人挾製的人。”

  良久,楊侗開口了,他看向了肅立一旁的凌敬和陰明月,最後目光瞄向了凌敬,問道:“朕當年就讓黑冰台發展到域外,要求黑冰台把大隋周邊的大小民族都摸下底,吐蕃是關注的重點對象之一,說說吐蕃的情況吧。”

  “回聖上,吐蕃國在與吐谷渾瓜分了黨項之後,半年前經歷過一場政變,國內十分混亂。”凌敬躬身道。

  “政變?”楊侗饒有興致的問道:“具體情況如何?”

  “具體情況不太清楚,不過大體是這樣的!”凌敬早有措詞,侃侃而談道:“朗日讚普囊日論讚是吐蕃第三十二任讚普,是個很有才能的吐蕃領袖,在朗日讚普之前,吐蕃高原存在幾十個大大小小的國家,無數個部落,他繼承王位之後,以數年時間將這些小部落和小國家一一覆滅,將諸多國家、部落的實力統合在一起,締造了大勢煌煌的吐蕃王國。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滅掉了蘇毗部落,統一了吐蕃高原,由一個山南地方的小邦首領一躍成為吐蕃各部的君主。而這些曾經與他為敵的國家和部落則是成為鷹犬,朗日讚普正是以此為仗,統禦八方重點四域,所向無敵,然而到底是一些利之所趨的牆頭草,隨時都會反噬己身。”

  “以前的小國貴族、部落首領,如今成了吐蕃貴族,他們以一種聯盟的形式屈居在朗日讚普的武力和威嚴之下,可是這些人依舊擁有自己軍隊和土地,且在追隨朗日讚普征戰過程中得到仗大,他們在戰爭之中獲利,因此十分願意追隨百戰百勝的朗日讚普作戰,他借助尚囊、綝·臧古、巴·魚澤布、農·仲波等原蘇毗貴族的力量,兼並了吉曲河流域,並賜給他們領地和奴隸,這樣一來,新貴族的地位儼然超越了以前的貴族,王權因此大為增強。卻也觸犯了舊貴族的利益,引起吐蕃舊臣不滿,因之心懷怨恨。這些舊有貴族糾集在一起,發動一場政變,企圖將他推翻掉。不過他們叛亂並沒有成功,被鎮壓了下去。”

  “看來吐蕃和我們的問題差不多啊!都是為了推翻舊門閥、門貴族。”楊侗微笑著說道。

  這幾年來,他對吐蕃也多有關注,知道那是一個和突厥類似的部落聯盟,朗日讚普名義上是吐蕃的王,實際上更接近整個聯盟的盟主。所以在他重用新加入聯盟部族,以加強王權的時候,就遭到舊部族的反抗,其內部的情況並不樂觀。

  這些年,大隋不斷壯大,但以目前的局勢,大隋想要打過去,得不償失不說,就算真正的打下來,暫時也沒有精力治理,與其費時費力的去征討,倒不如讓他們自己因為利益分配問題內亂不休。

  這個在大隋假死的達讚乾布,楊侗不太清楚。

  但是對於朗日讚普另外一個兒子——松讚乾布卻是耳熟能詳,後世人常說松讚乾布是個厲害的人物,統一了吐蕃王朝,但實際上,真正打下吐蕃統一大業其實是他的父親,朗日讚普將各個國家、部落並入吐蕃體系,即便他死了以後,各部分散,但在名義上,這些部落國家依舊是吐蕃的,道理就像是現在的隋、唐、魏、楚一樣,大家雖然各自為政,實際上都是是華夏子民,而松讚乾布則如繼承了大隋王朝財富的楊侗一模一樣。所以,松讚乾布上位之後,他所做的事情是重新統一內部,接著便著手設計和建立吐蕃的政治體制了。

  首先、他建立王權主導的新體制,自然要打壓舊貴族勢力,並扶植服從他的新貴族。其次,在處理完新舊勢力的問題後,松讚乾布著手設計新的王朝制度。具體來說,就是先模仿象雄文字建立吐蕃文字,仿中原立官製、律法和度量衡。由此,吐蕃才由一個松散的奴隸製部落聯盟,變成了一個有完整制度的國家,後人常說松讚乾布是吐蕃王朝的建立者,更多的是指這種制度建設層面,而不僅是疆域的統一。

  總體來說,朗日讚普父子二人,一個是建立起了吐蕃這個體系的框架,另一個則是贈予了吐蕃以靈魂。從某種程度上說,朗日讚普是秦隋、松讚乾布則是史上的漢唐。

  史上的李世民將文成公主嫁給松讚乾布,嫁妝十分豐厚。釋迦佛像、珍寶、金玉書櫥、金玉飾物。又給烹飪食物,各種花紋圖案的錦緞墊被,三十六十卷經典、卜筮經典三百多種、識別善惡的明鑒、營造與工技著作六十多種、一百多種治病藥方、四種醫學論著、五種診斷法、六種醫療器械、各種谷物和蕪菁種子等等。

  從而使吐蕃一下子就得到了中原幾千年的文化精髓,此舉,讓吐蕃政治、經濟、文化、軍事、農業、工業、醫療等領域得到跨越時代性的發展。

  後人說得好聽,大唱讚歌,讚頌李世民加強漢藏友好關系。但實際是好大喜功的李世民給後世子孫養了一條凶殘的白眼狼。

  因為得到了中原先進文化,吐蕃國力空前強盛,一躍成為中原王朝最強大的勁敵,到後來,不但搶佔了西域、河西走廊,截斷絲綢之路,甚至還攻破了國都,將各種珍寶洗劫一空。

  而通過監聽到的內容來分析,楊侗心知朗日讚普現在要做的事情,就跟他兒子在史上做的事情一模一樣,而他遣使入隋求親,就和松讚乾布迎娶文成公主一樣,目的都是覬覦中原的文化精髓。

  除了吐蕃,遠在大海之中的倭國,也從李世民手中,得到了詩文、農書、佛經、史書、醫典、歷法以致營造與工技,凡是異族想學想要的,在都從李世民手中全盤獲得。

  如今的倭國,與和吐蕃一樣,處於奴隸社會時代,跟大隋的差距可謂是天壤之別,但就是因為他們六次遣使入中原學習,從而促進了社會的進步,一躍進入封建時代,並迅速發展了起來。連遠在大海之中的倭國尚且如此,周邊的異族自然就不用說了。

  當然,這也並不是說李世民一個人目光短淺,事實上楊廣也這麽乾過。這是跟整個時代特色有關,並非個例。

  他們認為這是讓天朝上國的文化廣為流傳,讓天下全都感受到天朝上國的富強,單純的以為這也是文化的一種,理應拿出去分享,理應用先進的工、農、醫學等等先進知識幫助別人脫貧致富、擺脫病魔,好像這樣毫不保留的賜予,才能體現出泱泱大國的風范似的,他們以中原的善良心態去衡量異族,根本沒有意識到得到工農醫學異族將會化身為狼,直到‘師化長技以製華’的異族大軍來犯,吃了大虧,才會想到‘非我族類其心異’的古訓。

  大致猜到吐蕃用心的楊侗,並沒有多說什麽,而是換上正式的冠冕、皇袍,在聖武殿接見了象雄和吐蕃使臣。不止是三省十部尚書、十二衛大將軍、十二衛將軍、寺卿,甚至是五品京官和有分量的將軍也被招來了。

  畢竟事關一國‘王子’身殞之大事,各國代表都在觀望,當以堂堂正正之勢來對待。所以不僅是大隋核心文武聚集,吐蕃、象雄使臣齊至,甚至連各國國君、代表也應邀參與。

  這也算是即將到來的大朝會的預演。

  應天門到聖武殿的殿前廣場,一萬軍驍果軍分列兩側,每名驍果軍都是最新禮製明光甲、長戟、橫刀,不僅華麗美觀,還很堅固鋒利,當然這些都是儀仗武備,真是上了戰場,驍果軍的裝備絕對可以將十一大軍團的精銳之師饞死!

  “聖上!各國國君、使臣已至應天門外。”一名驍果軍校尉入殿稟報。

  “宣!”

  隨著楊侗一聲令下,莊嚴禮號響起,應天門隨著禮號大開,禮部侍郎張宣和佐官帶領各國國王和副手、正副使臣在玄甲軍的帶領下進入應天門,一路進入聖武殿。

  “外臣參見聖人可汗陛下。”

  “微臣參見聖人可汗陛下。”

  各國代表隆聲恭拜,能夠當出使大隋的人,大都知道中原的一些禮製,情知大隋現在是以國禮接見,是禮儀之中的最高規格,這個時候擺架子的話,那不是給大隋難看,而是給自己丟人。

  “不必多禮!”楊侗伸手虛扶。朗聲道:“賜座!”

  “謝聖人可汗陛下!”

  眾人起身後,在禦史和禮部官員的指引下,紛紛找到了自己的位子。

  相對於宋代以後的早朝,大隋顯然人人性化多了。

  據說明朝早朝的時候,大臣為免遲早,午夜就得起身,繞過半個京城前往午門,要從凌晨三點排隊等到五點,方能進入皇宮。在這漫長的等待中,若是有人咳嗽、吐痰或步履不穩,都要被負責糾察的禦史記錄,聽候處理。而大隋的早朝就顯得隨意多了,只要你不遲到就沒事,入殿之後,還有自己的座位。此外,如果你有時間足夠,還可以先到偏殿用早膳,這福利之前即有,可不是楊侗搞出來的。

  對於大隋早朝的人員之多、恢宏氣勢,各個異族人莫不深感震撼,當他們的目光看著禦案之上,整齊碼放的兩疊奏疏,心中莫不感到好奇,都想見識大隋皇帝是如何處理政務的!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