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豐碑楊門》第211章 安南之亂(為大萌趙廸加更!)
  第211章 安南之亂(為大萌趙廸加更!)
  楊延嗣付出了傷口縫合法,讓馮禦醫守口如瓶,幫他向曹琳隱瞞了他私自縫合傷口的事。

  自從楊延嗣縫合了傷口後的七日間,馮禦醫往楊延嗣房裡跑的很勤快。

  幾乎一天檢查三次楊延嗣的傷口。

  時間過了七天,楊延嗣身上的劃痕們基本上已經好的差不多了。

  肩頭的傷口已經結痂,並且開始長出了新肉。

  馮禦醫是療傷大家, 自然能瞧得出,楊延嗣肩頭傷口之所以好的這麽快,幾乎一大半都是縫合法的功勞。

  傷口縫合法,給了馮禦醫一個很大的啟發,讓他感覺到自己似乎接觸到了一種新醫術的大門。

  這七天時間裡,馮禦醫也曾經和楊延嗣一起探討過醫術。

  楊延嗣並不會什麽醫術,他只是知道一些醫學常識。

  然而,就是這些常識,給了馮禦醫很大的啟發。

  然後, 馮禦醫就待在聊齋裡不走了。

  楊延嗣對此,拍手歡迎。

  曹琳卻怨念深深的在楊延嗣面前埋怨了一番。

  曹琳總覺得,她在幫楊家挖曹家的牆角。

  每次看到馮禦醫,她都有一種對不起爹爹的感覺。

  在楊延嗣能下床走動的時候,太平興國五年的最後一次朝會,也如期的舉行了。

  楊延嗣一大早就穿戴整齊了朝服去上朝了。

  楊延嗣大病初愈,參與上朝。

  除了一些和他關系不錯的朝臣外,大部分人都沒怎麽在意他的出現。

  願意無他,因為今日早朝,將會有大事發生。

  文武百官入拱垂殿。

  君臣見禮以後就開始議事。

  趙普率先出班奏報,“啟奏陛下,三日前, 邕州太常博士侯仁寶奏報, 安南大亂。去歲交趾郡王丁部領與其子丁璉醉臥宮廷之中, 遭人刺殺。

  交趾十道將軍黎桓和定國公阮匐、外甲丁佃,擁立了交趾郡王子嗣丁璿為帝, 丁璿生母楊雲娥為皇太后。

  然,丁璿年幼, 無法總理國政。黎桓暗通楊雲娥,成為攝政,總理國政。

  今歲,定國公阮匐和外甲丁佃等人布滿黎桓專權,相約舉兵,分水陸二道進攻交趾都城華閭。

  眼下,交趾內亂,烽煙四起。

  侯仁寶奏曰,我朝當借此良機,出其不意,兵發安南,必定能平定安南,收服交趾。”

  來了!

  終於來了!

  兵發安南,這就是楊延嗣一直在等待的機會。

  宋琪出班,奏道:“陛下,安南乃蠻夷之地,多煙瘴,易攻難守,臣以為侯仁寶的建議不可取。”

  “臣以為我朝應當休養生息,圖謀燕雲才是正道。安南蠻夷之地,不可取。”

  “……”

  頻頻有人出列,讚同宋琪的說法。

  然而,趙普自從道出了侯仁寶的奏請以後,就閉著眼睛不說話。

  瞧著趙普、沈倫、薛居正三位大佬不說話。

  楊延嗣心裡也就有底了。

  很明顯,趙光義已經和趙普三人商議過了,出兵是必然的。

  趙光義心比天高,想比肩秦皇漢武,以及唐太宗這些千古一帝。

  征討天下,掃平四方,是他的追求。

  之所以拿到朝堂上議事,其實就是為了出兵做準備。

  趙普、沈倫和薛居正三位大佬不說話,宋琪等人的掙扎基本上算是徒勞的。

  在朝堂上叫嚷了幾句後。

  趙光義一錘定音,“朕要兵發安南,討伐交趾。唯有平定了安南,朕才能放心的北伐遼國,收復燕雲。”

  一直都一言不發的趙普三人,突然開口。

  “陛下聖明!”

  三位宰執們都讚成了趙光義的話,那麽兵法安南,已成定局。

  宋琪等人也不再掙扎。

  因為再掙扎也是徒勞。

  “臣請戰!”

  “臣請戰!”

  立功的機會,武將們都不願意錯過。

  以曹彬為首,一幫國公侯爺們請戰交趾。

  然而,趙光義心裡早有了安排。

  趙光義對將門的打壓是不遺余力的。所以他不會眼看著汴京城裡已經被打壓下去的將門有繼續坐大的機會。

  如非禦駕親征,趙光義絕對不會把這些人派出去。

  “殺雞焉用牛刀,諸位愛卿皆是國之棟梁,一個小小的交趾,何須諸位愛卿去征討。”

  趙光義安撫了一眾請戰的將領。

  “宣旨……”

  趙光義讓王繼恩宣讀早已準備好的出兵安南的人選聖旨。

  “製曰:令邕州太常博士侯仁寶為交州陸路水路轉運使;令蘭陵團練使孫全興、漆作使郝守俊、左監門將軍崔亮為兵馬都部署;寧州刺史劉澄軍器監所部,為兵馬都部署。令永寧軍調防封陵,配合禁軍伺機攻伐交趾。”

  大宋擁有禁軍百萬,這是大宋的精銳部隊。

  一般攻伐戰爭,都是有禁軍攻伐,廂軍輔助。

  似鎮守在西北的永興軍、大同軍等等,西南的永寧軍、武勝軍等等,這些都是廂軍。

  宋初的時候,禁軍的實力無疑是強橫的,從裝備和戰鬥力上,遠比廂軍高一大截。

  直到宋中期和後期的時候,禁軍內部腐爛嚴重,吃空額,喝兵血,加上久不參加戰事,才導致了邊軍的實力超過了禁軍。

  趙光義派出以侯仁寶為首,孫全興喝劉澄為輔,率領禁軍攻伐交趾。

  一系列的行文,兵部會配合三衙,具體去實施。

  朝議到一半,卻出現了一個問題。

  一個關於監軍的問題。

  禁軍的監軍,文臣們爭搶著去做,因為有油水可以撈。

  可是關於永寧軍監軍的問題,朝堂上的文臣們卻退避三舍。

  由於禁軍和永寧軍級別和職責上的不同,所以沒人願意擔任永寧軍監軍一職。

  禁軍出京打仗,不僅能撈足了油水,還能撈到不少功勞。

  在仗打完了以後,會隨著禁軍班師回朝。

  永寧軍監軍不同。

  永寧軍是戍邊的廂軍,即便是打完了仗,也得守衛在邊防上。

  在朝中所有的文臣眼裡,安南就是個蠻夷之地,多煙瘴,不宜居住,又沒有油水,沒人願意在安南長期任職。

  一般在安南各地任職的,都是一些在朝堂上犯了錯,被發配過去的罪官。

  作為永寧軍監軍,當戰事結束以後,也要隨著永寧軍扎根戍邊在安南。

  任職永寧軍監軍,形同流放,誰會去?

  除非他傻!

   感謝‘風吹蛋蛋疼’五塊大洋打賞!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