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豐碑楊門》第807章 昔日《將軍令》再響
  第807章 昔日《將軍令》再響

  楊五一臉凝重的在一旁點頭道:“背後布局之人真是陰狠,這是要一舉吞掉燕國和南國,將我們趕盡殺絕啊。”

  楊六沉重的道:“如果沒有提前發現,縱然我們兄弟拚死相搏,恐怕也守不住。”

  楊七咧嘴笑道:“但是我們提前發現了啊?!”

  兄弟四人相視一笑。

  笑過之後。

  楊七重新恢復了一臉的嚴肅,他指著地圖道:“在你們來之前, 我已經推演了一次這一次的戰爭。遼國兵分四路,分別從東晟府、古北口、榆關、港城四個方向,入侵我燕國。

  古北口、榆關皆有重兵。

  所以這兩個方向的遼軍不足為慮。

  但是東晟府、港城兩點,遼國必然派遣出重兵突襲。

  五哥率領著鐵騎軍固守東晟府,但是對上了遼國的輕騎兵,還是很吃力的。

  遊騎軍雖然能馳援東晟府,但是殤傾子重傷未愈, 遊騎軍的戰鬥力必然大打折扣。

  即使鐵騎軍和遊騎軍合兵一處, 對付遼軍仍然有些吃力。

  而到那個時候, 折家軍必然會被李繼遷給拖住。

  而其他地方又無法抽出兵馬去馳援東晟府。

  所以對於東晟府的防禦,我很擔心。”

  楊大和楊五對視了一眼,同時看向了楊七。

  楊七有些愣。

  楊大笑眯眯的道:“七弟恐怕已經很久沒有到西北四府走一走看一看了。你或許忘記了西北四府的百姓,但是西北四府的百姓卻沒忘記你。特別是那些曾經隨著我們一起征戰的軍卒……”

  楊五神色複雜的道:“愚兄癡長你幾歲,經歷的比你多一些。愚兄曾經在北漢待過,也在宋國待過,南征北戰數十年。卻從沒有見過如此的百姓……”

  楊七一臉茫然的看著兩位兄長,“到底……發生了什麽……”

  楊大長歎一聲,羨慕的看著楊七,“為兄也從未見過如此受百姓愛戴的君主。”

  楊五直腸子,不喜歡賣關子,他見楊七急了,就坦然說道:“我和大哥在來的路上, 路徑西北四府的縣府,皆看到昔日隨我們南征北戰的將士們, 一個個穿戴著昔日的盔甲, 佩戴著昔日的刀柄, 坐在門口,等待你的征召。”

  楊大補充道:“我來的時候,忠義山的守陵人特意堵在了複興關門口,跪地請命。他們告訴我,燕國若需要,他們一身殘軀,隨時可以再為燕國征戰沙場。”

  楊七直愣愣的愣在了原地。

  他沒想到,值此危難之際,百姓們並沒有拋棄他去逃命,反而選擇跟他一起同生共死。

  一份感動,止不住的湧上心頭。

  楊七緩緩的閉上眼,害怕自己流下淚水,他顫聲道:“他們……他們多是受過傷的軍卒,再上戰場……”

  “他們不怕死……”

  楊大唏噓的說了一句。

  他們確實不怕死。

  怕死的話,也不會在這個危難的時候站出來。

  楊七睜開了雙眼,沉重的道:“我不想用他們……”

  楊大沉默了。

  楊五遲疑了片刻,咬牙道:“不用他們的話,就只能征召被裁撤的燕雲十六州的舊卒。燕雲十六州的舊卒,多是老弱病殘,在遼人壓迫下,常年未曾訓練。戰鬥力羸弱……”

  召他們,跟讓他們送死沒區別。

  這句話楊五沒說出來。

  兄弟四人一下子陷入到了沉默中。

  毫無疑問,現在征召昔日的跟隨他們南征北戰的老卒是最劃算,也是贏面最大的。

  然而楊七內心卻很掙扎。

  這些被裁撤的歸鄉的軍卒,多多少少都是有傷在身。

  這些人上戰場,肯定是抱著必死的志向。

  有必死的志向,戰鬥力自然不會弱。

  可是相對的,因為身體的緣故,他們也會死很多人。

  楊七實在是不忍心把這些人全部送上戰場。

  “你沒有其他選擇……”

  楊大歎了一口氣,低聲說了一句。

  楊七無奈的點點頭。

  “是啊!我沒得選。”

  楊七緩緩的攥緊了拳頭,咬著牙道:“你們不負我楊延嗣,我楊延嗣也不負你們……”

  “彭湃!”

  “屬下在!”

  “傳令下去,西北四府各地,起《將軍令》……”

  彭湃面色凝重的點點頭,退出了房內。

  下達了這一條命令。

  楊七像是脫掉了一層皮,他無力的坐在了椅子上,幽幽道:“有他們相助,東晟府必然能守住。那港城呢?”

  楊六鄭重道:“我手下新建的三萬水軍,雖然在水戰上不堪一擊。可是他們也是從昔日步卒中抽調出來的,配上刀劍,也可以一用。

  加上你部署的四萬人,足足七萬人。

  應該能守住兩百裡的海岸線。”

  楊七搖搖頭,咬牙道:“不夠……不夠……我不僅要守住燕國,我還要給宋遼兩國一個慘痛的教訓。”

  楊大皺眉道:“可是我們已經沒有兵馬可以調遣了……”

  楊七皺著眉頭,低聲道:“這件事我再想想,咱們還是論一論誰坐鎮那一方吧。”

  楊五拍著胸膛道:“東晟府非我莫屬。讓我會一會耶律斜軫……”

  楊大哭笑不得的道:“那我就只能走一遭古北口了……”

  楊六鄭重道:“港城交給我……”

  楊七在這時,卻緩緩搖頭道:“六哥,港城交給我。你走一趟榆關。”

  楊大三人一臉愕然。

  楊五愣道:“你不坐鎮燕京城?”

  楊七翻了個白眼,低聲道:“我坐鎮燕京城幹嘛?添亂嗎?”

  楊五撓了撓頭,皺眉道:“什麽意思?”

  楊大和楊六卻已經猜出了楊七的用意。

  二人皆搖頭苦笑。

  楊大指著楊七,哭笑不得的道:“你啊你,這一次打完仗,恐怕一頓家法免不了了。”

  楊五抓耳撓腮道:“到底什麽意思?”

  楊大幽幽的道:“爹在燕京城……”

  楊五愕然,一臉鬱悶的看著楊七,“你連爹都算計……”

  楊七一臉無辜的道:“我可沒有……爹這些年一直閑著,對爹這個無敵將軍而言,不能上戰場是一種折磨。我只是做了一個當兒子的應該做的,順應爹的心意,也算是盡了一份孝心。”

  楊大哭笑不得道:“天底下這麽盡孝心的,恐怕也就只有你一個人。”

  楊七難得的咧嘴笑了。

  兵法有雲:其徐如林、其疾如風、侵略如火、不動如山。

  這四條要訣。

  老楊算是把不動如山練到了化境。

  有老楊這一支已經閑的快生鏽的定海神針坐鎮燕京城。

  誰又能在燕京城翻起大浪?
  至於老楊會不會出手,楊七根本不擔心。

  以老楊的性子,真到了關鍵的時候,恐怕別人不請他出山,他也會毫不猶豫的奪權燕京城的兵權。

  然後狠狠的教訓一頓作亂的賊人。

  等到打敗了敵人以後,他會毫不猶豫的扔出兵權。

  丟給楊家兄弟一個高山仰止的背影。

  這可不是楊七在瞎猜。

  去歲的時候老楊在古北口就是這麽乾的。

  不動聲色的乾死了遼軍十數萬的援軍,然後等到楊家兄弟趕到的時候,老楊早就一甩衣袖閃人了。

  他似乎就是在借此告訴楊家兄弟。

  打仗?

  你們兄弟還嫩了點。

  還不是要讓老子給你們擦屁股。

  對於老楊惡趣味的做法,楊七也是哭笑不得。

  不過他不得不承認,老楊在兵法上的造詣,確實已經登峰造極。

  有老楊坐鎮,楊七心裡踏實。

  兄弟四人短暫的相聚過後,又各自踏上了征途。

  臨別之際。

  楊七送楊大三人到了官道上。

  楊七看著馬背上的三位兄長,抱拳道:“三位哥哥一路保重,記得弟弟的叮囑。”

  楊五拽著馬韁繩,樂呵呵的笑道:“記得,存地失人,人地兩失;存人失地,人地兩得。真要打不過,我們會跑,不會傻乎乎的跟人硬拚。”

  楊大和楊六只是點了點頭,並沒有說話。

  楊七暗自搖頭一歎。

  別看楊五說的大氣。

  楊七恰恰最不放心的就是楊五。

  楊五性情耿直,又不願意輸給旁人。

  遇戰,必然死拚。

  論危險,楊五才是兄弟們幾個裡面最危險的。

  楊大在遇到危險以後,可能會權衡再三,選擇最有利的一條。

  這一條路不論生死。

  但是相比而言,比楊五會更安全一些。

  至於楊六,楊七倒是不擔心。

  真要到了該逃的時候,楊六會毫不猶豫的撤退。

  楊七的心裡話,他自然不可能說出來。

  落了兄長們的面子,讓兄長們在戰場上分心,不是楊七想要的。

  “保重!”

  “保重!”

  再次施禮過後。

  楊大三人帶著親隨,驅馬離開了山口。

  楊五往西北,楊大往正北,楊六往東北。

  楊七送別了三位兄長以後,回到了山內的演武場,聚集了神機營的一萬人馬,也踏上了前往港城的征程。

  ……

  三日後。

  複興關。

  忠義山。

  年邁的老蒼頭扛著一杆旗杆,渾身披甲,靠在樹乾上打瞌睡。

  一位缺了一條胳膊的漢子,扛著鋤頭從老蒼頭面前經過,打趣的說道:“王頭,您老還扛著您那旗杆呢?怎地,還想給陛下扛旗?”

  打瞌睡的老蒼頭睜開了眼睛,渾濁的眼睛緩緩變得清澈,轉瞬間瞪的愣圓。

  “狗嘴裡吐不出象牙……老夫這旗杆可是陛下欽賜的。以前的時候,它只是個不起眼的楊木杆,可是現在它可是皇家之物。

  就你小子,連摸它一下的資格都沒有……

  老夫拿它敲你,你也只能站著挨打……”

  在這忠義山,能被稱之為陛下的人,必然是楊七。

  而為楊七扛過旗的老蒼頭,也只有那麽一位。

  那就是曾經跟隨楊七在複興關血戰的王行。

  王行也算是複興軍的老卒,在複興關一戰後,楊七念其年邁,不願意讓王行跟著他奔波,所以就讓王行到了忠義山,當了一個守陵人。

  王行雖然沒辦法上戰場了,可是他卻從沒丟下過手裡的旗杆。

  因為他時刻都記得,楊七在交給他旗杆的時候說過。

  人在旗在,人亡旗亡。

  即使旗杆上已經沒有了戰旗。

  王行依然要讓它豎著,而不是橫著。

  瞧著王行吹胡子瞪眼,作勢要打。

  獨臂漢子立馬陪著笑臉道:“王頭說的是,這忠義山上誰不知道王頭是唯一幫陛下扛過旗的人。大家都佩服的緊呢。”

  王行撇撇嘴,冷哼道:“算你識相……”

  獨臂漢子湊到了王行身邊坐下,臉上的笑意漸漸斂去,他面色凝重的道:“王頭,平日裡你的消息最靈通,燕京城那邊還沒有陛下的消息嗎?”

  王行皺起了眉頭,搖了搖頭。

  獨臂漢子頓時神色有些暗淡。

  不過沒多久,他重新抬起了頭,一臉希冀的道:“陛下乃是神人降世,如今又貴為天子,他一定不會有事的。”

  王行毫不遲疑的點頭道:“肯定是宋遼兩國的賊人見咱們燕國的百姓過的好,不讓咱們稱心如意,所以放出來的謠言。”

  獨臂漢子捏起拳頭,憤恨的道:“他們都欠打!”

  王行也憤恨的點點頭。

  頓了一下,臉上又勾起了一絲苦笑,“他們就算再欠打,也輪不到我們去打。也不知道有生之年,還能不能再上戰場。

  榮華富貴、錦衣玉食的,老夫都不稀罕。

  老夫就想再為陛下扛一次旗。”

  “哪怕死在戰場上?”

  “嘿……咱們忠義山的這群老兄弟,有怕死的嗎?”

  “額……說的也是,兄弟們都埋在這地下,不孤單……”

  獨臂漢子遲疑了一下,又問道:“我可聽說了,宋遼兩國這一次放出了風聲,就是為了擾亂我們燕國。然後他們聯合在一起,欺負我們。

  依陛下的性子,絕對不會跟他們服軟。

  一場大戰在所難免。

  前幾日,大將軍離開的時候,兄弟們還一起去複興關堵門了,要求請戰。

  可是大將軍沒答應。

  說要陛下恩準。

  王頭,您為陛下扛過旗,在軍營裡吃得開。

  您幫忙去打探打探,看看有沒有咱們兄弟上戰場的機會?”

  王行一愣,翻了個白眼,沒好氣的道:“就知道你小子接近老夫沒好事,感情是讓老夫去幫你討一個送死的名額。”

  頓了頓,王行譏笑道:“那你可就想多了。陛下仁厚,除非到了迫不得已的時候,不然是不可能召我們這些殘兵再上戰場的。”

  獨臂漢子頹然的垂下腦袋,喃喃道:“這麽說……真沒機會了?”

  王行長歎了一口氣,苦笑道:“老夫等了快四年了,也沒等到這個機會……不知道有生之年還能不能等到。”

  “咚咚咚……咚咚……”

  王行的話音剛落。

  沉悶的戰鼓聲突然響起。

  從複興關傳至忠義山,又從忠義山開始向複興府蔓延。

  王行和獨臂漢子猛然站起身,一臉愕然。

  “這是……”

  “《將軍令》!”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