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豐碑楊門》第748章 兩難的選擇
  第748章 兩難的選擇
  楊六退守到了古趙國的城牆上,耶律斜軫在攻破了嫣州城以後,得到了補給,一路追到了古趙國城牆下。

  雙方再次展開了一場慘烈的攻守大戰。

  然而,這下耶律斜軫再也沒辦法從楊六手裡討到便宜。

  古城牆原本就是用來抵禦敵人大軍所用,一直都是屯兵之地, 楊六佔據了古趙國城牆,就相當於佔據了一個天然的盾牆。

  沒有了叛徒和漢奸束手束腳,耶律斜軫率領了二十萬大軍,想從楊六手裡拿下古趙國城牆,根本沒有機會。

  再加上隨著楊六一起退到古趙國城牆上的老者,傾盡家財, 幫楊六置換了足夠楊六麾下兵馬吃一個多月的糧草,楊六完全可以跟耶律斜軫耗下去。

  只要楊六堅守不出,耶律斜軫遍拿楊六無可奈何。

  讓耶律斜軫無奈的是,他還不能退兵。

  他必須留在這裡和楊六互相牽製。

  楊六這邊的戰場打成了互相牽製的局面,楊大那邊卻是高歌猛進。

  在失去了大軍保護的情況下,新武蔚三州,根本不是楊大麾下強兵的對手。

  楊大憑借著火藥之利,一路上攻城拔寨,又兼招降,新武蔚三州,輕而易舉的被楊大收入囊中。

  楊七的命令送達的時候,楊大剛拿下新州城,正在新州城內大宴將士。

  “兄弟們,乾!”

  楊大舉著酒碗,豪邁的大喊了一聲。

  數十萬的將士們,連綿不斷的跟著符合。

  海量的酒肉一車車的送進了楊大的營寨, 火頭軍近萬將士們不停歇的在蒸煮肉食。

  有人或許有疑問,說這楊大麾下明明只有十幾萬的人, 為何突然變成了數十萬。

  這多出來的兵馬, 自然是楊大招降的。

  還有一部分是響應楊七討伐燕雲十六州的號召,硬生生死皮賴臉擠進來遼地漢民。

  總之, 楊大麾下的兵馬,征討了三州之地,不僅沒有減少,反而一舉突破了三十萬大關。

  其聲勢之浩大,遠比楊七的中軍還威風三分。

  正當楊大喝的暢快的時候,軍中的副將把一封蓋著楊七印璽的書信遞到了楊大面前。

  “大將軍,虎侯急令!”

  楊大聞言,趕忙放下了酒碗,去接急令。

  手剛伸到一半,就被人搶了先。

  一隻蒼老的手探出,搶在楊大前面,拿過了信件。

  楊大抬眼看了一眼搶了他信件的人,很沒脾氣的垂下腦袋,低頭喝悶酒。

  整個軍中,乃至於整個楊家,能讓楊大沒脾氣的,只有一人。

  老楊!

  老楊之所以出現在楊大的軍中,也跟楊大軍中招降過多有關。

  由於楊大軍中兵馬急速的擴大,而新軍中的兵馬,多數不懂西北四府的各條軍規。

  所以楊大不得不去信給複興府的複興武院,從複興武院內調集在校培訓的軍官過來聽用。

  而複興武院內培訓的那些在校的軍官,根本就不夠楊大用的。

  楊大出征四天,送回去了四封要人的信件。

  複興武院內的那些培訓的軍官,一下被抽空了。

  作為複興武院內的院長兼軍機閣軍機大臣,一下沒了學生教育,無所事事的老楊,就帶著他的軍機閣的臣公,一路北上,到了楊大軍中。

  楊大能這麽快的拿下新武蔚三州,這其中也有老楊出謀劃策的功勞。

  以老楊多年沙場經驗,他能輕易的從一座城的城防上,判斷出一個城池城防的弱點。

  “咦~”

  老楊瞧著楊七送來的急令,錯愕的叫出了聲,一下子引起了其他人的好奇。

  老楊隨手把手裡的急令遞給了正伸長了脖子等待的眾人,蒼老的聲音略顯厚重的道:“傳令下去,兵分三路,一路兵馬,由老夫率領,控制儒州到複興關一線的長城,阻擋燕子城、炭山一線的遼軍馳援。

  一路南下去馳援楊延昭,另一路北上攻討儒州,借機佔領古北口。”

  楊大閱讀過了楊七的命令,起身苦笑道:“爹,七弟的命令可不是這麽說的……”

  老楊頓時瞪著眼睛,底喝道:“是你翅膀硬了,還是楊延嗣翅膀硬了?老夫的話你們都不聽了?”

  楊大臉色更苦,“可是……事關重大……”

  老楊黑著臉,怒喝道:“正是因為事關重大,老夫才如此布置。既然決定了圍困耶律休哥,又有機會偷襲檀州,為何不直接偷襲古北口?

  只要搶斷了古北口,就能輕易的佔據主動,切斷遼人的馳援。

  只要在古北口駐扎十萬人,遼人縱然百萬大軍來援,也得铩羽而歸。

  到時候,幽州城內的耶律休哥,還不是任你們捏扁搓圓?
  還有北線燕子城和炭山,皆是遼軍的兵城,一旦古北口遼軍被阻,遼軍必定從燕子城、炭山出兵,翻過儒州到複興關一線的長城直搗你們的後方。

  到時候,你們是顧頭還是顧腚?”

  楊大尷尬的撓頭道:“爹,七弟既然這麽吩咐,自然有他的打算……”

  老楊不屑的道:“你們有什麽打算,老夫還不清楚?別忘了,你們的兵法都是老夫教的,連你們的武藝,也是老夫教的。就照老夫說的辦,若是出了事,老夫頂著。”

  楊大無奈的點點頭,“好吧……”

  旋即,楊大對副將道:“下去傳令,照我爹說的辦。”

  “屬下明白。”

  隨著楊大的軍令傳達到了軍中。

  很快,軍中的飲宴結束了。

  三十萬兵馬兵分三路。

  五萬兵馬開拔南下,去古趙國城牆處,馳援楊延昭。

  老楊親率十五萬大軍,去掌控儒州到複興關一線的長城。

  楊大則帶著十幾萬兵馬,北上儒州,去征討儒州。

  就在楊大率軍前往儒州的時候。

  檀州城。

  城主府內。

  楊三也拿到了楊七的急令。

  楊三偷襲檀州,仗著火炮之利,用了不到兩日,就攻破了檀州。

  又經過了三日的梳理,如今檀州徹底掌控在了楊三手裡。

  楊三拿到楊七急令以後,放聲大笑,“耶律抹隻,率領近十萬兵馬,護送蕭倬和遼國小皇帝北歸。真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若是能擒住了蕭倬和遼國小皇帝,此戰的勝局也就定下了。”

  收起了急令,楊三背負雙手,朗聲道:“傳令下去,全軍集結。”

  檀州城內,休整了三日的楊三部兵馬,迅速的集結在了一處。

  楊三決定主動出擊。

  在檀州到順州一線,有一座南北走向的大山。

  楊三選定了一處狹長的古道,作為埋伏之處。

  一日後,楊三的率領著兵馬趕到了古道之處埋伏。

  過了兩日。

  耶律抹隻率領重兵,護送著蕭太后和小皇帝耶律隆緒匆匆的踏上了山嶺邊上的古道。

  近十萬兵馬護著一架豪華的車架。

  車架內,蕭太后心事重重的皺著眉頭。

  小皇帝耶律隆緒見母后心情不好,他也不敢玩鬧,懷裡抱著自己的小外甥,板著臉在哪兒當泥菩薩。

  只不過,仔細看他眼睛的話,就能看到他的不安分之處。

  他身體上雖然沒有動,可他的眼睛卻不停的上下翻滾,逗弄著懷裡的小外甥。

  蕭太后余光瞧見了耶律隆緒的小動作,略帶責怪的瞪了他一眼。

  耶律隆緒渾身一震,目不斜視的看向了前方。

  “抹隻……”

  蕭太后掀開了馬車的簾子,輕呼了一聲。

  老態龍鍾的耶律抹隻跨馬到了馬車旁,單手捶胸道:“太后……”

  “到哪兒了?”

  耶律抹隻抬眼四望,仔細打量了一下地形以後,輕聲道:“回太后,過了前面那個山頭,就是落鳳坡了……”

  “落鳳坡……”

  蕭太后低聲重複了一句,突然間覺得心頭狂跳。

  有一絲不好的預感。

  然而,預感這種事,又不能當真的來講。

  蕭太后只能叮囑耶律抹隻道:“抹隻,此處山脈山深林密,還是小心一些好,莫要中了敵人的埋伏。”

  耶律抹隻聞言眉頭一皺,“敵人還能越過幽州城,出現在我軍後方?”

  蕭太后沉聲道:“還是小心一點為好。”

  耶律抹隻心裡雖然不痛快,但是他沒有違背蕭太后的命令。

  當即,耶律抹隻策馬到了馬車前,對著跟在馬車旁的一個套著一身別樣盔甲的漢子,就是一腳。

  “此處山深林密,就勞煩你這個駙馬督尉去前面探一探路。”

  突然被踹了一腳,楊延輝咬了咬牙,掃了耶律抹隻一眼後,率領著手下的人馬,策馬奔到了隊伍的最前列。

  耶律抹隻瞅著遠去的楊延輝,不屑了扯了扯嘴角。

  駙馬督尉雖然是皇親國戚,在遼國的地位也不低,特別是在楊延輝掌控了一支三萬人的兵馬以後,他的地位就開始直線的提升。

  可惜,即便如此。

  在耶律抹隻眼裡依然不夠看。

  皇親國戚身份再高貴,也只是皇親國戚。

  而耶律抹隻確實正經八百的皇族。

  以楊延輝為先鋒,一行人浩浩蕩蕩的就到了落鳳坡下。

  楊延輝派出去的斥候仔細的探查過,並沒有探查出什麽問題。

  和之前經過的山頭一樣,並沒有什麽不妥。

  在距離此處不遠的一處隱蔽的樹叢裡,跟隨著楊三一起出征的楊府的家將,一眼就看出了古道上率先而行的楊延輝。

  “三少爺,那是不是四少爺?”

  家將神色凝重的側頭問楊三。

  楊三眯著眼,臉色鐵青,他咬著牙冷聲道:“戰場之上沒有什麽三少爺四少爺的,我乃南國大將軍楊延光,他乃是遼國駙馬督尉楊延輝。大家各為其主,不參雜任何私情……”

  家將為難的道:“可是……”

  楊三冷冷的瞪了他一眼,“沒有什麽好可是的。若是戰場上相遇,第一刀就應該劈向他。”

  家將神情複雜的點了點頭。

  落鳳坡下。

  楊延輝率領著前隊的人馬已經走過了半程。

  眼看著蕭太后的車架就要進入落鳳坡。

  突然。

  馬車內的蕭太后急聲道:“停車。”

  耶律抹隻策馬到了馬車前,沉聲道:“太后有何吩咐?”

  馬車內,蕭太后的聲音沉重而急促的道:“本宮路經此地,總覺得心緒不寧。本宮要逗留在此地,先讓前軍通過。然後再讓後軍三萬人,也一次通過。

  本宮隨著押後的兩萬兵馬,一起過落鳳坡。”

  耶律抹隻緊皺起眉頭,略帶不悅的道:“太后,這一路上我等行軍,一直相安無事。為何到了這落鳳坡,反而要弄的這麽麻煩。

  難道只是因為落鳳坡這麽名頭,於太后不和,太后就要更改行軍的計劃?”

  蕭太后一時間有些語塞。

  別瞧著蕭太后在大遼過內威風八面的,但是並不是所有人都賣給她面子。

  諸如四位攝政大臣,諸如一眾的耶律皇族的老叔伯,不願意賣蕭太后面子的情況下,蕭太后也無可奈何。

  就在這個時候,小皇帝耶律隆緒掀開了馬車簾子,鼓著小臉,氣哼哼的道:“聽母后的……”

  耶律抹隻無奈的單手捶胸,躬身道:“老臣遵旨。”

  沒辦法,耶律抹只有那個資格不用聽蕭太后的,但是他沒有那個資格不聽小皇帝耶律隆緒的。

  君就是君。

  在這個君權至上,男人當家的時代。

  縱然這個君是個孩子,他的話耶律抹隻也得聽。

  耶律抹隻長歎了一口氣,準備下令依照蕭太后的命令行軍,就看到蕭太后掀開了簾子,輕聲道:“抹隻,本宮並不是依著自己性子肆意妄為。

  本宮進入此地,確實感覺到心緒不寧。

  此地若有埋伏,一旦看到了本宮的車架,必定會盯上本宮。

  讓大軍先行,是在保全我大遼的男兒。”

  以自己性命,保近十萬將士的性命?

  耶律抹隻聞言愣了愣,沉聲道:“可據先鋒斥候探查,前面並無危險。”

  蕭太后苦笑道:“楊延嗣詭計多端,我們不得不防。只是更改了一下行軍的先後,雖然會耽誤一些時間,但並不影響大局。”

  耶律抹隻點點頭,“好吧……”

  就這樣,蕭太后的車架到了落鳳坡古道口停下了,前軍的楊延輝率先過了落鳳坡,緊跟著就是後面的兵馬也繞開了蕭太后的車架,進入到了落鳳坡。

  眼看著八萬多大軍軍入了落鳳坡,而蕭太后的車架聽在道口一動不動。

  楊家家將焦急的問楊三,“三少爺,怎麽辦?”

  他是在問楊三,選蕭太后還是選古道上的八萬大軍。

  楊三皺起了眉頭陷入到了兩難的境地。

  拿下了蕭太后和遼國小皇帝,固然能夠威脅遼國。

  可越過古道的八萬遼軍,可以趁機進發檀州,搶先他們一步控制檀州。

  這樣的話,圍點打援的策略就被遼軍破了。

  若是遼人再剛烈些,直接擁護耶律休哥為帝,那他抓到了蕭太后和遼國小皇帝也沒多大用處。

  可是對付進入到了古道上的八萬大軍的話,古道口的蕭太后一定會立馬帶著剩下的人折返幽州城。

  有擒鳳困龍的機會,楊三也不想錯過。

  楊三怎麽也沒想到,僅僅是蕭太后一個心緒不寧,就折騰的他陷入到了兩難的境地。

  “三少爺,快拿主意啊!前軍快要出古道另一頭了。”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