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豐碑楊門》第780章 殤傾子失蹤
  第780章 殤傾子失蹤
  慧明禪師的心思,楊七自然明白。

  無非就是擔心佛門剛買下了鯤鵬骨骸,後面又冒出一堆鯤鵬骨骸。

  物以稀為貴。

  一頭鯤鵬骨骸可以賣出天價,甚至可以炒成聖物,可是一堆鯤鵬骨骸,那就不值錢了。

  佛門此番花了大價錢, 從楊七手裡購得了鯤鵬骨骸,自然不希望再節外生枝。

  楊七正是因為了解慧明禪師這個心思,所以才答應的那麽痛快。

  一頭藍鯨,差點把他和近萬將士弄的葬身大海。

  除非楊七瘋了,不然他絕不會再出海捕鯨了。

  楊七又不缺錢,沒必要為此去冒風險。

  再說了,剛從慧明禪師手裡弄到了一大筆糧食,楊七沒理由去掀翻這個冤大頭主顧的台面。

  得到了楊七的承諾, 慧明禪師心滿意足的離開了行營。

  慧明禪師一走,楊七背地裡暗罵,貪心不足的老和尚。

  從慧明禪師得到了楊七許諾的那天起,各處佛門運往燕國的糧食開始增多。

  短短三日。

  佛門承諾的三千萬擔糧食,如數運送到了燕國。

  楊七隱隱乍舌的同時,派遣寇準去舉行了一個盛大鯤鵬骨骸交接儀式。

  自此,鯤鵬骨骸易主。

  而這一日,從四處湧進港城的僧侶,多達萬人。

  楊七看著那成群結隊的僧侶人群,更加堅定了自己壓製佛道兩門的決心。

  港城的事情,就在鯤鵬骨骸易主的當日,告一段落。

  楊七將港城的工作交接給了港城新任的官員,他率領著將士們,奔赴到了宋燕邊陲, 押送著一千五百擔的糧食, 返回了燕京城。

  回到燕京城以後。

  楊七當即批複了五百萬擔的糧食,送往了各軍中,充當軍糧。

  解決了糧荒的問題。

  燕國一切步入到了正軌。

  燕京城內的遼人俘虜們還沒來得及發動叛亂,就被那一車車的糧食, 將他們叛亂的念頭扼殺在了萌芽裡。

  只要不餓肚子,燕國的任何一支兵馬,對付他們那都是手到擒來。

  縱然他們能夠逃出燕京城,也討不回遼國。

  心黑的楊七在長城上,足足布下了燕國一半的重兵,其實力可以來回碾壓他們好幾次。

  打消了叛亂心思的遼人,在監工的驅使下,開始一個勁的鑄城。

  燕王宮、政事堂、燕京城衙門,這三個地方是最先開建的。

  溝通城內外的下水道,早已在冬日就挖掘好。

  春日到了以後,就開始修葺。

  古代的下水道,可沒有人們想象的那麽不堪。

  能工巧匠們設計出的純石頭修葺的下水道,簡直能當防空洞用。

  除此之外,對於燕王宮、政事堂等重要地方的排水,也做了相應的處理。

  匠人們的設計很巧妙,在沒有機電等一系列科技產物的幫助,他們愣是設計出了一套自動排水的系統。

  整個燕京城都被歸納進了這個排水系統內。

  據設計的匠人們說,只要燕京城遭到暴雨襲擊,四門三千個龍頭,就會一起往外排水,落入到燕京城內的雨水,會在第一時間被排出城外,根本不存在積水的可能。

  當那一張排水系統的分布圖和設計圖擺放在楊七面前的時候,楊七都驚到了,並且當場任命了設計此圖的匠人為工部大匠,享有一品官職的一切待遇。

  楊七重視匠人的風聲傳了出去,聞訊趕來的匠人們絡繹不絕。

  他們所帶來的東西,也深深的震撼了楊七一把。

  面對眾多能工巧匠,楊七果斷的把他們吸納到了自己麾下。

  同時還決定了在大同書院,開設百工科。

  然而,燕京城欣欣向榮的盛況,只是燕國欣欣向榮盛況的一個縮影。

  整個燕國,都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快速發展。

  然而,燕國在一門心思向上爬的時候。

  宋遼兩國境內,卻掀起了一場場的腥風血雨。

  當日南國會館內的一幕,在極短的時間內傳到了宋遼兩國。

  宋遼兩國掌權者,通過各種渠道,都清楚的掌握了當日南國會館內發生的一切。

  兩國的掌權者都選擇了沉默。

  然而,這種沉默卻沒有持續多久。

  短短二十日過後。

  兩國國內爆發出了一場場的慘案。

  遼國境內。

  餓到皮包骨頭的暴民們,突然放棄了襲擊官府和貴族,把矛頭指向了遼國境內的寺廟。

  一座座寺廟在暴民們衝擊下,化成了廢墟。

  等到遼國朝廷的大軍趕到的時候,暴民們早已逃跑的無影無蹤。

  在這一場暴民們暴動中,遼國境內近七成的寺廟,毀於一旦,被燒成了廢墟。

  這個時候的遼國朝廷顯得很無能,他們派遣出了十幾萬的兵馬,圍追堵截。可是一直都抓不到暴民的蹤跡。

  遼國的這種小手段,自然瞞不住真正的聰明人。

  至少瞞不住楊七,楊七在得到了潛伏在遼國的探子密奏以後,對此隻評價了一句話。

  “同一批人,玩著換身份的把戲,很拙劣的掩飾,但是很有效果。蕭倬這個老女人,開始不要臉了……真可怕。”

  反觀宋國,雖然沒有暴民出現。

  但是各地卻出現了不少的舉旗造反的叛匪。

  他們紛紛舉起反宋大旗,揚言要效仿燕王嗣,瓜分大宋。

  並且尊燕王嗣為天下共主,其地位等同於上古先秦時期的天子。

  然而,出奇的是,這些個舉旗造反的叛匪,沒有人像燕王嗣那麽好運,建立南國、燕國。

  他們在從出現,到被剿滅,前後沒超過一個月。

  很多人都沒注意到,在一場場剿滅叛匪的戰鬥中,一家家豪門大族、商賈人家,被牽連其中,抄家流放。

  楊七在得到了這個消息以後,足足愣了許久,才幽幽道:“趙德芳始終還是底氣不足,不敢對佛道兩家出手。他若是學一學蕭倬,剿了佛道兩家,所得到的錢財,足以彌補宋伐遼戰敗後的一切損失。

  不過背後弄這些豪門大族和商賈人家的注意,很高明。

  借著叛匪引人耳目,背地裡卻對豪門大族、商賈人家下黑手。

  既不會引起反彈,也不會落人話柄。

  只是千不該萬不該,不該在乾壞事的時候,抹黑我。”

  “彭湃!”

  “屬下在。”

  “派人去查查,誰那個家夥給趙德芳出的黑我的主意。”

  “屬下這就去查。”

  派遣了彭湃去查背後黑自己的人。

  楊七繼續悶頭批複書桌上的奏疏。

  燕國如今可以說一日一變,楊七所要處理的政務很多。

  當楊七翻到了一本遊騎軍領糧餉奏疏的時候,下意識的一愣。

  各地守軍、駐軍,在接收到了楊七派發下去的糧餉以後,依照規矩要回一封奏疏給楊七。

  其他諸軍的奏疏沒有問題,可是遊騎軍的奏疏卻有些差錯。

  奏疏上用印,用的是殤傾子的官印,可是底下簽名畫押,卻並非殤傾子的名字。

  “彭湃!彭湃!”

  楊七皺著眉頭喊了兩聲。

  彭湃剛吩咐了稻草人去宋國查探事情,回到了行營門口,就聽見了楊七的呼喊。

  彭湃趕忙進了書房,躬身道:“屬下在。”

  楊七把手裡的奏疏遞給了彭湃,說道:“瞧瞧……”

  彭湃拿過了奏疏,仔細一看,略微有些發愣。

  楊七端起了桌上的茶杯,淺嘗了一口,淡淡的問道:“看出了什麽?”

  彭湃猶豫了一下,遲疑道:“殤傾子應該不在營中……”

  楊七緩緩點頭,“殤傾子隨我征戰多年,人雖然有些傲氣,但是一直恪盡職守。他不會無緣無故離營。若是有什麽戰事,他肯定會告知於我。如今我沒有接到他的奏疏,這就說明他離營跟戰事無關。派人去遊騎軍大營看看,同時把遊騎軍中的稻草人集體裁撤,換成另一批人。”

  遊騎軍中的稻草人數量多達百人,但是遊騎軍中發生了這麽大的事情,卻無一人稟報。

  楊七不想知道他們有什麽其他的理由,他只看到了這些人失職。

  作為探子,失職就是不合格,不合格留著也沒有用處。

  彭湃神色複雜的點點頭,“屬下明白。”

  說完了這句話,彭湃轉身就往外走。

  還沒走到門口的時候,楊七的聲音再次響起,“有關於稻草人中的探子,從頭梳理一遍。當初急速擴張他們,為的是穩定各方,便於探聽消息。

  可是急速擴張的弊端,現在也顯現了出來。

  他們良莠不齊,有些人甚至連一個合格的探子都不是。

  這些人留著只會敗壞稻草人的名聲。

  所以應該梳理一遍,清除這些人。”

  彭湃臉色難看的轉過頭,躬身道:“屬下明白。”

  這一刻,彭湃有些明白了當初陳琳告誡自己的那一番話。

  他現在有些慶幸,陳琳從他手裡分走了一部份的權力。

  不然,那些良莠不齊的稻草人,若是在燕國境內鬧出什麽驚人的大亂子。

  即便是楊七再信得過彭湃,彭湃也得辭去稻草人頭領的職位。

  “下去吧。”

  楊七擺了擺手。

  彭湃黑著臉退出了楊七書房。

  然後,他要做的就是一場腥風血雨的大清洗。

  而且還是在沒人看得見的地方。

  ……

  時間一晃兒。

  兩日過去。

  兩日後,彭湃手持著一封密信,匆匆進入到了楊七書房。

  “陛下,遊騎軍中的消息。”

  楊七猛然起身,急切道:“快拿給我看。”

  彭湃將密信遞給了楊七,楊七迅速拆開了密信閱覽了一遍,然後擰起了眉頭。

  “嘭!”

  密信被楊七拍在桌上,楊七臉色陰晴不定的道:“殤傾子果然不在營中……”

  “擅離職守?”

  彭湃遲疑。

  楊七搖頭,“能讓殤傾子擅離職守的人和事兒,不多。我有種不好的預感。立刻派遣稻草人、火山衛所屬,沿佛門運送鯤鵬骨骸的路線,仔細搜尋殤傾子。”

  彭湃愕然,“此事和佛門有關?”

  楊七擺手道:“不必多問,速速去辦。”

  彭湃領命,出去就傳達楊七的命令。

  稻草人和火山衛一起行動,效率自然快。

  四日後。

  稻草人和火山衛各有消息送到了楊七手裡。

  楊七看到這些消息,心裡五味雜陳。

  雖然楊七早有預料,可是他沒想到,比他預料的還要慘烈。

  所有信息匯總在一起,楊七得到的結論是,佛門運送鯤鵬骨骸的路程,真是一部血淚行。

  佛門運送鯤鵬骨骸,從港城出發,前往法華寺,路途足有千裡之遙。

  在這一路上,佛門經裡了大大小小的偷襲一千五百多次。

  可以說每隔兩裡地,就會被偷襲三次。

  價值三千萬擔糧食的鯤鵬骨骸,比任何金銀寶貨都吸引人。

  山匪、流寇、逃犯、逃兵、綠林好漢、豪門大族、鎮邊將領、宋遼貴族等等,紛紛出手,想要搶奪鯤鵬骨骸。

  而這其中的佼佼者,就是道門。

  佛門經歷的最慘烈的兩次廝殺,其中之一就是道門所為。

  另外一位就是宋國的一位鎮邊大將,傳聞他是如今大宋最大的將門,石家的女婿。

  道門在港城撲賣鯤鵬骨骸不成,自然生出了殺心,一旦讓佛門迎回了鯤鵬骨骸,道門勢必會被壓一頭。

  事關信仰,誰都不會讓步。

  而世人將鯤鵬骨骸的神效,傳的天下皆知。

  石守信年邁,半隻腳已經踏入到了棺材,若能返老還童,他自然不介意插一腳。

  總之,佛門這一路護送鯤鵬骨骸,死傷的僧侶,多達一萬余人。

  其中最慘烈的戰鬥,就是在路經太行山的時候,遭到了道門的伏擊。

  死了足足近三千人。

  道門也因此死傷慘重。

  楊七捏著密奏,看著道門伏擊佛門的這一條,眼神下意識的眯起,聲音略顯清冷。

  “殤傾子已經是我的人,若是有人仗著師門長輩的身份,驅使他當馬前卒,就別怪我楊延嗣不客氣。”

  “彭湃!”

  宛若驚雷的呼喊聲。

  入了彭湃耳中,彭湃渾身一震。

  “屬下在。”

  “傳我令,仔細搜索太行山,給我找到殤傾子。活要見人,死要見屍。”

  “諾!”

  彭湃感受到了楊七身上的怒意,不敢有任何遲疑,下去執行楊七的命令。

  等到彭湃走後。

  楊七踱步到了書房的窗前,望著天空,幽幽道:“你們最好給我祈禱殤傾子還活著,如果他有個什麽三長兩短,縱然你是活神仙,我也會讓你下去見閻王。”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