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豐碑楊門》第639章 趙光義蘇醒
  第639章 趙光義蘇醒

  沙啞的聲音裡帶著些許虛弱和溫怒,卻又極具威嚴,像是刀槍齊出,殺意凌然。

  耶律郎錚聽到了這聲音,眉頭皺成了一團,他看向垂拱殿後方, 冷聲低喝,“是誰如此大膽,竟敢口出狂言?”

  李昉、畢士安聽到了這聲音,似乎猜到了什麽,臉上閃過了一道狂喜,二人輕蔑的瞥了耶律郎錚一眼, 然後目光熱切的向殿後看去。

  二皇子聽到這聲音,臉上的狂喜難以掩飾,軟弱的他似乎看到了救命的稻草, 離開了龍椅,飛奔向聲音傳來的地方。

  二皇子三人的反應落在了耶律郎錚眼裡。

  耶律郎錚心裡咯噔一下,臉上閃過一道駭然的神色。

  他又不傻,自然能從二皇子三人的神色中猜出一些東西。

  更何況,能在這宋國垂拱殿上如此大放厥詞的,恐怕只有一人。

  難道宋帝……醒了?
  這可不是一個好消息,宋帝真要是蘇醒了,他這一趟宋國之行的目的,恐怕要泡湯了。

  明明目的快要達到了……

  耶律郎錚不甘心的看向了後殿方向。

  在眾人注目下。

  四個宦官抬著一張軟榻從後殿走出,大皇子小心翼翼的伺候在軟榻邊上。

  軟榻上,坐著一個中年男人。

  穿著一件明黃內襯,身上披著一件袞服龍袍。

  軟榻上的中年男人剛剛蘇醒,臉色有些發白, 病態十足, 但是他目光凌厲,眉宇間充滿了殺氣。

  一張面孔, 不怒自威。

  二皇子撲倒在了軟榻前,喜極而泣, “父皇……”

  一聲輕呼,飽含了千言萬語。

  趙光義側躺在軟榻上,伸出一隻瘦的只剩下骨頭的大手,緩緩移動到了二皇子腦袋上。

  “啪!”

  大手下移。

  一個巴掌落在了二皇子臉頰上。

  二皇子的臉頰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紅腫了起來。

  “父皇?!”

  大皇子嚇了一跳,驚呼了一聲。

  二皇子捂著臉頰,一臉難以置信的看著趙光義。

  趙光義凌厲的目光落在了二皇子身上,聲音沙啞的道:“我趙氏江山是打出來的,不是妥協出來的。當年朕繼位的時候,南有吳越,北有北漢。朕若是對他們妥協,何來這惶惶江山?
  如今我大宋厲兵秣馬,控弦之士百萬,收復燕雲十六州,指日可待,為何要跟遼人妥協?

  要妥協,也是遼人跟我大宋妥協。”

  二皇子慚愧的低下頭,“兒臣知錯了。”

  趙光義收起了凌厲的目光,眼中多了一絲柔和。

  “去一邊跪著。看看朕是如何應對這遼使!”

  二皇子乖巧的在殿內找了一個不太顯眼的地方跪下。

  趙光義敲了敲坐下的軟榻,四個宦官會意,抬著他到了龍椅前。

  趙光義坐定。

  李昉、畢士安齊齊施禮。

  “參見陛下。”

  “不必多禮,辛苦兩位愛卿了。”

  趙光義擺了擺手,示意他們站在一邊。

  李昉二人識趣的退到一邊。

  趙光義目光再次凌厲,落在了耶律郎錚身上。

  耶律郎錚感覺到自己像是被一頭猛虎盯上,背脊上感覺有一絲涼氣蹭蹭往上冒。

  他渾身僵硬,猶豫再三,還是底下了他高傲的頭顱。

  “遼國使臣耶律郎錚,參見大宋皇帝陛下。”

  眼前這個病殃殃的中年男人,可不是二皇子那等能隨意欺負的角色。

  從他登基到現在,短短八年時間內,已經先後向遼國發起了兩次大規模的戰爭。

  而且他一直都處於挑起戰端的一方。

  雖然兩次惜敗,可是他征討遼國的決心從未動搖。

  因此,耶律郎錚很清楚,他威脅二皇子的語言,在這個人面前,沒有任何威脅性可言。

  誠如他剛才從後殿出來時候的那一句。

  “那就打!”

  他不會隨便說說。

  遼國要是真的要挑起戰爭,他絕不會畏懼戰爭。

  趙光義這個皇帝雖然劣跡斑斑,但是對外的態度卻異常的強硬。

  即便是打不過敵人,他依然敢不斷的跟敵人血拚。

  因此,遼人心裡,對趙光義還是有幾分畏懼的。

  趙光義眯著眼,盯著耶律郎錚,沉默了很久,才緩緩開口,“你們遼國,要挑起戰端?”

  在趙光義的虎目注視下,耶律郎錚感覺他額頭上的汗都快落下來了。

  趙光義畢竟是個男人,積威甚重,遠比遼國蕭太后那位雌鳳,更具威嚴。

  耶律郎錚硬著頭皮道:“貴國擅自侵入我遼國疆土,屠戮我遼國兵馬十數萬,掠奪牛羊無數,更是炸毀了我遼國的銅台關。

  以上種種惡行,皆是貴國軍卒所為。所以,挑起戰端的應該是貴國,而不是我遼國。”

  聽到了炸毀銅台關,趙光義明顯的眉頭一擰。

  能炸毀銅台關這種雄關的,唯有楊七手裡的火藥。

  趙光義憤恨一切跟楊七有關的東西。

  但是在遼人面前,他絕不會說出此事。

  他沒必要漲別人志氣,滅自己威風。

  楊七雖然是他的心頭大患,可是歸根結底,楊七始終是漢家苗裔。

  面對遼國,必須一致對外。

  攘外必先安內,這句話是趙普說的。

  趙光義以前非常讚同這句話,也是按照這個說法做的。

  但是在面對遼國這個大敵的時候,他並不認可這句話。

  因為有一位比趙普更早的先賢說過。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楊七只是趙光義身上的頑疾,遼國才是趙光義的心腹大患。

  趙光義嘲諷的看向耶律郎錚,“去歲冬日的時候,可是你們遼人先侵入到我們大宋境內的。”

  耶律郎錚咬了咬牙,爭辯道:“我遼人皆以放牧過活,偶爾有一兩隻牛羊跑到了大宋,難道我們就不能過來找?”

  趙光義冷冷的笑道:“朕記得,當初朕問你們遼國討要燕雲十六州,卻被蕭太后嚴詞拒絕。她當時告訴朕,你遼國佔去的,就是你們遼國的地盤。

  那麽,朕今日也原封不動的把這句話還給你們。

  到了我大宋的東西,就是朕的東西。

  誰敢動,朕必誅!”

  耶律郎錚紅著臉,低吼道:“外臣曾聽聞,大宋乃是禮儀之邦,向來以理服人。難道你們宋人就是這般講理的?”

  趙光義坐起身,淡然道:“朕也想跟你們遼人講理,可是你們遼人卻不講理。”

  趙光義強硬的態度讓耶律郎錚惱羞成怒,他質問趙光義,“這麽說大宋皇帝陛下是不願意就銅台關一事,給我們大遼一個交代?”

  趙光義譏笑道:“朕還沒聽說過,打贏了賊人,還要給賊人一個交代的。”

  “好!”

  耶律郎錚怒不可執,他大聲咆哮,“那麽貴國就等著我大遼南院大王耶律休哥,揮兵南下,親自討要一個公道。”

  趙光義單手拍在了案幾上,朗聲笑道:“朕就怕他不來!”

  耶律郎錚拂袖,轉身就走。

  趙光義抬眼瞥了畢士安一眼。

  畢士安一愣,當即開口道:“蠻夷就是蠻夷,一點兒禮數也不懂。”

  耶律郎錚剛走了沒兩步,腳下一頓,他面色陰沉的能滴出水。

  “外臣耶律郎錚告辭!”

  丟下了這句話,耶律郎錚逃似的跑出了垂拱殿。

  太丟人了!

  從趙光義出現在垂拱殿以後,他就知道自己此行的任務完不成了。

  只是沒想到,不僅沒完成任務,還遭到了一次慘烈的羞辱。

  他羞愧難當,準備回去以後就領著使團北歸,然後將此行的種種告訴給太后和南院大王。

  必須揮兵南下,討回一個公道。

  當耶律郎錚消失在了垂拱殿內以後。

  垂拱殿突然變的很安靜。

  畢士安想要說話,李昉卻拽了拽他,隱晦的瞥了一眼趙光義。

  畢士安抬眼一瞧,發現剛才還威嚴霸氣的趙光義,此刻面如銀霜。

  垂拱殿內的安靜持續了很久。

  趙光義才緩緩開口,他的聲音冰冷的可怕,像是冰碴子戳進了人耳朵裡。

  “嘿嘿嘿……你們兩個很好……朕看好的人才不多,呂端算一個,向敏中算一個,王旦算一個……”

  趙光義每數一個人,李昉二人身體就顫抖一份。

  趙光義猛然破口大罵,“朕沒想到,你們骨頭這麽軟,被那個小畜生一嚇唬,就把朕最看重的三個人,送給了他。

  你們這是在資敵!
  還有王祜,那是朕的潛邸之臣,你們問都不問就把人送出去了?

  朕要你們這群廢物有何用?”

  “噗通~”

  李昉、畢士安二人嚇的跪倒在了地上,悲痛欲絕的拱手高呼。

  “臣罪該萬死!”

  趙光義冷聲道:“你們確實罪該萬死!一群軟骨頭!偌大的一個大宋,百姓千千萬萬。有這麽多人站在你們背後,你們居然還被人騎在頭上威脅。

  愚蠢!

  可笑!”

  趙光義怒氣衝天的罵道:“最愚蠢的就是你們默許王超那個蠢貨冒領楊延德的軍功。”

  “愚不可及!”

  “此事明明可以推到楊家頭上,讓遼人和那個小畜生很掐在一起。你們呢?好處讓人家得了,黑鍋卻自己背了。不僅如此,還反過來被人家威脅。

  你們說,你們是不是愚蠢!”

  趙光義越說越氣,身體不斷的搖晃,似乎隨時要被氣暈過去。

  大皇子擔憂的在一旁提醒道:“父皇,保重龍體。”

  李昉、畢士安二人叩首,低聲道:“懇請陛下保重龍體。”

  “父皇……保重龍體……”

  二皇子在大殿內一角,怯怯的說著。

  趙光義瞥了一眼二皇子,深吸了兩口氣,穩定了一下心神。

  他知道這個時候他不能再暈過去了。

  再暈一次,恐怕大宋江山要被送完了。

  “呼~”

  吐出了一口濁氣,趙光義平複了一下心情,說道:“朕降你們官爵,你們可有異議?”

  李昉、畢士安對視了一眼,低下頭。

  “臣……惶恐……”

  “按照朕以前的心性,早就對你們殺之而後快了。但是朕知道,你們這麽做,也是為了穩住朝堂。”

  這話似乎是在安慰李昉和畢士安,也似乎在安慰他自己。

  趙光義看向了畢士安,“畢士安,你就去太學待著吧。等你什麽時候有了骨氣,再入中樞。”

  畢士安叩頭謝恩。

  “臣遵旨。”

  “李昉……平章事的差事,你也卸下吧。再多任幾年的參知政事,多學學。”

  “臣遵旨。”

  “……”

  突然間,李昉和畢士安心裡沒由來的有點羨慕李沆。

  李沆那個家夥在兩日前,家中老父病重,他回家照顧,沒撞在槍口上。

  所以趙光義沒懲罰李沆。

  哎!李家老父病的還真是時候。

  隨口決定了兩個重臣的去留,趙光義無奈的長歎了一聲,“招趙普入朝吧……”

  趙光義真的很無奈。

  自從上次他罷黜了趙普的平章事以後,他就很不待見趙普。

  可是,他手下實在無人可用了。

  能用的都被送人了。

  呂端、王旦、向敏中、寇準……

  這些都是趙光義看重的人才。

  如今卻都從他的指甲縫裡溜走了。

  一想到楊七得了呂端等人,猶如如虎添翼。

  趙光義就恨的牙癢癢。

  如今,朝野上下,唯一能夠鎮得住場子的,也只有趙普了。

  “哎……”

  趙光義長歎了一聲,看向了大皇子,又看向了二皇子。

  心裡突然多了一些安慰。

  臣子雖然不堪,但是兒子卻不錯。

  兄弟之間的感情很好。

  並沒有發生弑兄殺弟的場面。

  這是趙光義樂意看到的。

  一瞬間,趙光義又想到了三皇子。

  “朕可憐的孩兒,終有一天,朕一定會親手手刃了那個小畜生,為你報仇。”

  趙光義咬牙切齒的喃喃自語。

  突然,他愣住了。

  旋即眼中閃過一道喜色,因為他在想到三皇子的時候,又想到了一個人。

  呂蒙正!
  此人也是他曾經看好的人。

  後來因為三皇子牽連,被貶到了邕州。

  緊接著,趙光義又想到了辭官的蘇易簡。

  這也是他看好的一個人。

  “傳朕的旨,召呂蒙正回朝,召蘇易簡為官。”

  李昉和畢士安聽到了這二人的名字,心裡感受到了威脅。

  呂蒙正在被貶之時,已經混到了朝堂中層。

  若不是被牽連,或許還輪不到李沆任職參知政事。

  而蘇易簡被譽為天才狀元。

  趙光義對他的文章很喜歡。

  蘇易簡本人在仕林裡的名聲也不錯。

  趙光義親召他為官,給的職位絕對不低。

  然而,即便是他們感覺到了威脅,也不敢拒絕趙光義的旨意。

  畢竟剛犯了錯,得夾著尾巴做人。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