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豐碑楊門》第519章 高懷德死了……
  第519章 高懷德死了……

  “好!”

  楊七吩咐道:“派人密切的關注殤傾子的動向,如果複興遊騎兵遇到什麽困難,速速向我回報。”

  “屬下遵命。”

  殤傾子以及他率領的複興遊騎兵不僅沒事兒,還一連偷襲了兩座遼國的大城,這確實是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

  自從和遼國開戰以來,眾人蔭翳的心情, 總算一掃而空。

  楊七喜上眉梢。

  楊大朗聲大笑。

  楊洪明顯的輕松了不少。

  在他看來,此次他受托過來幫助楊七退敵的任務,算是完成了。

  至於他在這次的戰役中所獲得的功勞,他一句也沒有提及。

  年齡到了他這個地步,已經對錢財沒有太多的渴求了。

  甚至對功名利祿也不看重了。

  趁著楊七高興,他湊到了楊七的身邊, 笑嘻嘻的說道:“七郎,我能不能跟你談一談?”

  楊七臉上的笑容一僵,打哈哈道:“洪叔,您老可是此次複興關一戰的主要功臣之一。回頭閑歇的時候,我一定會為你擺一場大宴,酬謝你的恩情。

  如今遼人已退,複興關上的事由,就由你和我大哥商討決定。

  我今日對複興步卒的裝備,又有了其他的想法,我準備去兵器工坊,找裡面的大師傅研究一番。”

  不等楊洪開口,楊七已經大笑著離去了。

  楊洪剛到了嘴邊的話,就生生咽了回去。

  他知道楊七這是有意的避著自己。

  楊洪苦笑著搖了搖頭,找到了身旁還在大笑的楊大,沉吟道:“大郎, 你對南國的事情了解多少?”

  楊大聞言,明顯的愣了愣,道:“南國……我在蜀中剿匪的時候, 曾經和南國的人接觸過。聽說南國國主易希是一位難得的明君。

  他不僅平定了交趾的叛亂,建立了南國,還在短短的兩年時間內,就讓南國的百姓過上了衣食無憂的生活。

  洪叔,您提南國做什麽?”

  楊洪癟了癟嘴,不知道如何作答。

  通過楊大的話判斷,楊大對南國的事情知之甚少。

  甚至還沒有他知道的內幕多。

  看來想要了解南國和楊七的關系,只能想方設法的撬開楊七的嘴了。

  楊洪見楊大愣了愣的看著自己,等待自己回答,就隨口說了一句。

  “聽說南國有幾位了不得的統兵將領,都姓楊,我就是想打聽打聽,看看這南國的幾位將軍,是不是從我漢地流落出去的漢家苗裔。”

  “竟有此事?”

  楊大明顯很驚訝,他鄭重道:“真要有這種事的話,我也得打聽打聽去。七弟之前在邕州任職,聽說和南國國主還有些交情。我回頭問問他,問到了就告訴你。”

  楊洪苦笑著搖了搖頭。

  很明顯,在楊七不願意暴露之前,楊大是不可能從楊七嘴裡問出任何有用的消息的。

  ……

  遼國南院大王耶律休哥在複興關大敗而歸的消息,很快便傳播了出去。

  在有心人的刻意渲染下。

  消息傳播的也有些走形。

  耶律休哥第一次率領了十五萬精兵,後來又增兵了十五萬。

  變成了耶律休哥率領三十萬精兵攻打複興關,卻被楊七打的抱頭鼠竄,大敗而歸。

  消息傳到了大宋,大宋的百姓都震驚了。

  昔年大宋皇帝陛下趙光義,率領三十萬精兵,北上討伐遼國,卻被耶律休哥以十萬遼兵殺的丟盔棄甲。

  又過了幾年,大宋皇帝陛下趙光義,率領四十萬精兵,北上討伐遼國,又被耶律休哥以二十萬兵力,殺的丟盔棄甲。

  而後周世祖柴榮、大宋太祖皇帝趙匡胤、以及大宋現任皇帝趙光義。

  三人,歷經四十年,北上討伐遼國,皆功敗垂成。

  俗話說的好,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以前能和趙光義對比的,是柴榮和趙匡胤。

  他們三個都是敗者。

  所以大哥不笑二哥。

  可是現如今,楊七以七萬的兵力,而且還是新兵,對戰遼國三十萬精兵,居然打贏了。

  再一對比。

  差距就出來了。

  一下子,楊家的地位就開始無限的拔高,而趙光義的地位,就開始下降了。

  百姓們皆言楊家能征善戰。

  至於楊家佔據了豐州、勝州二地,當土皇帝的事情,在百姓們心裡,也成為了英勇的表現。

  百姓們不懂政治。

  他們隻懂一點,那就是誰有本事,誰就該吃肉。

  有本事把地盤從遼人手裡奪回來,甭管是交給朝廷,還是自己拿著玩。

  那都是英雄。

  一時間,竟有好多的英雄豪傑,紛紛趕往西北,要去投奔楊七。

  同時。

  楊七在複興關打贏了三十萬遼軍的消息,也傳進了大宋朝堂。

  趙光義和文武百官們得到了這個消息以後,下巴掉了一地。

  他們很難想象到,楊七是如何用七萬的兵力,打退了遼國三十萬的兵力。

  他們不想信,可是從多方面傳回來的消息驗證下,確認了此事。

  一時間,朝廷的風向開始一邊倒了。

  一些原本叫嚷著等到高懷德和石守信剿滅了符家叛亂以後,就準備去剿滅折楊兩家的朝臣,紛紛開始為楊家說好話。

  他們覺得,楊家既然能夠抵擋得了遼國的三十萬精兵,那就能抵擋住朝廷的三十萬禁軍。

  再加上一個折家,那還不得四五十萬的兵馬才能拿下?
  大宋的禁軍,多以步卒為主。

  而且四五十萬的兵馬出征,就的配合近兩百多萬的民夫。

  這麽多人每天人吃馬嚼的,可都是錢。

  朝廷雖說新近得了一筆曹彬從大理國繳獲的錢財,可是依舊缺錢。

  一個偌大的國家,方方面面都需要用錢。

  從看到錢的那一刻起,文臣們就已經把這些錢規劃到了它們該用的地方。

  比如黃河的堤壩要修繕、京杭大運河的河道要疏通等等。

  為了兩個並沒有給大宋造成任何損失,反而助長了大宋威名的兩大將門,去傷筋動骨,舍下大筆錢財去討伐,有些劃不來。

  至少在文臣們看來,折楊兩家在沒有舉起反旗,或者自立稱王的情況下。

  那都是宋臣,劃不來討伐。

  文官們主張,安撫折楊兩家,並且借助折楊兩家的力量抵禦遼國。

  武將們則一個個都閉口不言。

  因為樞密使曹彬,在這件事上,為了避嫌,所以選擇了閉口不言。

  所以他們也選擇了閉口不言。

  趙光義心裡,仍舊是想要討伐折楊兩家。

  安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
  折楊兩家存在一天,就是對他威嚴的一種挑釁。

  趙光義在朝堂上,和文官們吵了一天,最後雙方不歡而散。

  趙光義回到了后宮以後,又開始了新一輪的打砸。

  王繼恩悄無聲息的伺候在一旁。

  陳琳捧著一本奏報,默默的進入到了趙光義的寢殿,放到了趙光義的龍案上。

  趙光義雖然在發泄怒火,但是卻看到了陳琳進入到寢殿。

  “是不是有關複興關的奏報?拿過來朕瞧一瞧。”

  陳琳拿起了奏報,放到了趙光義手裡。

  趙光義一臉怨毒的打開了奏報,僅僅掃了一眼,就瞳孔一縮,倒吸了一口冷氣道:“楊家那個小畜生,掌握著一種力量,能一瞬間將六萬遼軍抹殺?

  這是真的?還是你下面的人誇大了楊家那個小畜生的本事。”

  陳琳躬身站在一旁,面色凝重的道:“確實屬實。奴婢也知道這件事的輕重,所以在得到了下面的人奏報以後,就派人專門去徹查的此事。

  並且,派人從複興關取到了一些泥土,經過將作監的大匠們查驗,疑似是火藥。

  奴婢也曾經用京城炮坊內的火藥試過,卻沒有多大的威力。

  因此,奴婢猜測,楊延嗣應該是掌控著一種奇特的火藥,殺傷力極強。

  根據探查,這種火藥在爆炸的時候,產生的效果猶如地龍翻身。

  能夠瞬間吞沒周遭的一切敵人。”

  趙光義陰沉著臉,死死的捏著奏報,“難怪那個小畜生敢如此明目張膽的跟朕作對,原來是手裡有這等神兵利器在。”

  趙光義捏著奏報,背負雙手,在寢殿內踱步。

  這是趙光義在沉思計謀的時候,獨有的表現。

  趙光義在寢殿內,走了足足半個時辰,才開口道:“他若是真有這等的神兵利器,朕還真是暫時辦不了他。”

  “嘭!”

  “真是個可惡的小畜生。”

  趙光義捶打了一下龍案,低聲罵了一句,然後吩咐陳琳,道:“你速速派安撫司的人,給朕查明這個東西。一定要想方設法的幫朕把這個東西搞到手。

  這等神兵利器,只要掌握在朕的手裡。朕就能輕而易舉的建立,比秦皇漢武還要雄壯百倍的功業。

  到時候,還有誰敢在背後,說朕的不是。”

  陳琳低著頭,鄭重道:“奴婢明白。”

  次日。

  早朝。

  趙光義一改昨日對待折楊兩家的態度,半推半就的答應了安撫折楊兩家的要求。

  趙光義擢升了折禦勳的爵位,並且還升遷了折禦勳的官職,承認了折家對麟州的統治權。

  折禦勳的開國郡公,被擢升到了開國公,同時在他諸多的頭銜內,加了一個麟州鎮撫使的頭銜。

  對於楊家的敕封就有意思多了。

  楊業被升遷為代州兵馬使,正五品威武將軍。

  而楊七,則被擢升為了代國公,位列從一品,同時加賜開府儀同三司,任職豐、勝、代三州兵馬大總管。

  在趙光義的冊封裡,楊七這個小奸佞,被抬的高高的,但是老楊卻被壓的很低。

  趙光義就是想通過這種手段,惡心楊家父子,同時挑撥他們的關系。

  有朝臣在朝堂上質疑,說是如此冊封折楊兩家,會不會有些過了?

  結果直接所有人給無視了。

  因為朝臣們很清楚,對折楊兩家的冊封,都是一些虛名。

  首先,折楊兩家的人,打從拿下了麟州、勝州、豐州以後,人家就沒拿過朝廷的俸祿了。

  所以說,賜給他們官職,只是一個虛名,根本不用發俸祿。

  其次,朝廷就算是不冊封折楊兩家,難道就能阻擋人家對五州之地的統治權了?

  答案是,根本不可能。

  就算朝廷不冊封折楊兩家。

  人家在西北,該幹啥還是幹啥,誰也擋不住。

  朝廷的冊封,只是圖一個名聲。

  同時也是一種安撫。

  等到朝廷騰出了手以後,肯定會消滅折楊兩家。

  冊封折楊兩家,只不過是緩兵之計而已。

  當然了,不論是朝臣們,還是趙光義,在冊封的詔書裡都留了個心眼兒。

  那就是從頭到尾,隻字未提之前冊封的北晉國。

  這才是趙光義和文臣在冊封詔書裡,留下最大的一個伏筆。

  也就是說,只要折楊兩家收下了朝廷的詔書。

  那麽,麟州、豐州、勝州,在名義上,就算得上是大宋的地盤了。

  以後大宋剿滅折楊兩家的時候,就能名正言順的收回這三塊地方。

  冊封折楊兩家的詔書擬定的很快。

  快要散朝的時候,詔書就出來了。

  正當百官們一起推舉去宣讀詔書的人選的時候。

  一封八百裡加急,被送進了垂拱殿。

  趙光義看著那插著紅色羽毛的信筒以後,當即差點兒暈了過去。

  又是那兒造反了?
  趙光義在萬眾矚目下,快速的拆開了信筒,閱讀了裡面的信件。

  意料之外,沒人再造反。

  不過裡面匯報的消息,確實一個驚天的霹靂。

  高懷德戰死姑蘇……

  高懷德死了?!

  大宋軍方第一戰將的高懷德死了。

  趙光義一下就跌坐在了龍椅上。

  在大宋的諸多將門中間,高懷德可是他最忠實的支持者。

  雖然高懷德平日裡喜歡暗地裡搞一些個小動作,鏟除一些異己。

  但是,高懷德對他的支持卻沒變過。

  當初他登上帝位,若是沒有高懷德從中安撫諸多將門,只怕他的帝位還真不一定能坐得穩。

  如今高懷德死了。

  “怎麽會這樣?”

  趙光義癱坐在龍椅上,仰天呢喃。

  群臣們瞧著失態的趙光義,有些摸不著頭腦。

  他們都迫不及待的想瞧一瞧趙光義手裡的那一封八百裡加急。

  趙光義癱坐了足足一刻鍾,後來再王繼恩多番提醒下,才坐起身。

  他失魂落魄的說道:“關於冊封楊家的詔書改一改……”

   半夜失眠,擼了一章!(笑哭)快神經了!躺在床上,腦子裡全是情節……一想就失眠……關於高懷德之死,大家不要覺得唐突,事實上歷史上,高懷德也就這個時候死的。雖然地方不同,但是都是死在小戰鬥上!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