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豐碑楊門》第933章 霸權爭奪之戰
  第933章 霸權爭奪之戰
  曹彬的怒火遠比燕國君臣們想象的更容易點燃。

  曹彬早有跟燕國一教高下的心思,只是一直被文武百官們勸著。

  當燕國使臣到達了蜀國,表明願意以巨款為聘,邀請曹佾父母去燕京城一行的時候,曹彬心頭的怒火徹底被點燃。

  年僅八旬的曹彬,牙齒已經掉光, 頭髮花白,走路都需要人攙扶著,整個人骨瘦嶙峋,一陣風都能吹到。

  可就是這麽一個瘦弱的老人,脾氣卻遠比一般人要火爆。

  他在朝堂上,當著文武百官的面,親手砍死了燕國使臣。

  燕國使臣被殺, 燕蜀一戰,避無可避。

  文武百官們縱然有心勸阻,也無能為力。

  燕蜀一戰,縱然蜀國想認慫,也不可能了。

  因為燕國使臣被殺,等於打了燕國的臉面,以燕國的強橫,又怎麽可能善罷甘休。

  曹彬通過這一手,成功的逼迫了文武百官們答應了跟燕國一戰的事情。

  一時間。

  蜀國上下,開始進入到了緊急備戰中。

  曹彬身披盔甲,被八個力士扛著,坐鎮中軍。

  蜀國各地的兵馬、將士、糧草、器械,源源不斷的運送到了燕蜀邊陲。

  曹彬斬殺燕國使臣的事情,在一旬後傳入到了燕京城。

  楊七將此事明發天下。

  舉國嘩然。

  各地將士們紛紛請戰,退伍的老卒們扛著盔甲兵器坐在家門口等待征召。

  只要楊七一聲令下, 在燕國兵役制度下積攢的數百萬兵馬,就能匯聚在他的鐵蹄下。

  “戰!”

  這就是楊七的態度。

  同樣明發天下。

  燕人不懼戰, 燕人更不受屈辱。

  各地兵馬在接到了楊七的詔令, 開始紛紛匯聚。

  燕國南境的兵馬, 提早一步前往了燕蜀邊陲匯聚。

  北部的兵馬,浩浩蕩蕩的匯聚在了燕京城外。

  禦書房內。

  楊七一道道旨意在他筆下成型,然後快速的被送出了禦書房。

  楊宗衛站在楊七身邊,看著楊七一道旨意出宮,就有數十萬人因旨意而動,他第一次感受到了什麽叫做帝王之威,也第一次感受到了燕國的強橫。

  瘋狂的曹彬為了達到凌駕於燕國之上的宗主國地位,集合了蜀國、孔雀王朝等地的一大半受蜀國節製的兵馬,約合三百萬之巨。

  遠超歷史上任何一場戰爭的兵力。

  而蜀國之所以能夠征召這個多的兵馬,跟他們龐大的疆土是分不開的。

  單單曹瑋一人,就率領了近百萬人馬。

  戰場被曹彬劃分成了兩塊。

  一塊是孔雀王朝的戰場,一塊是燕蜀邊陲的戰場。

  曹彬心裡的如意算盤幾乎擺到了明面上。

  他明知道蜀國沒有稱霸天下的實力,所以他就打算,從燕國身上撕下一塊肥肉,咬掉燕國佔領的孔雀王朝的一半疆土,以及漢城、邕州一線的燕國疆土。

  從而將燕國從霸主的地位上拉下來,並且完成將蜀國疆土連成一片的戰略。

  而比起曹彬的瘋狂。

  楊七就顯得更加瘋狂。

  整個燕國北境已經沒有了敵人,楊七幾乎抽空了北境八成兵馬,一起調往戰場。

  同時,楊七還集合了南境的六成兵馬,合計人數多達四百萬之巨。

  兵力遠比蜀國還要多出一百萬之******據軍機閣的計算,面對蜀國三百萬兵馬來伐,燕國只需要付出一百多萬兵馬便能抵禦。

  但是楊七卻沒這麽做。

  他反而增加了數倍的兵力。

  對於楊七為何要這麽做,沒有多少人猜得透。

  畢竟,每多一百萬的兵馬,其後面所要提供的糧草輜重,以及民夫的數量,都是一個龐大的數字。

  楊七寫完了最後一道聖旨,丟下了筆,見兒子在身邊幾次欲言又止,就問道:“你是不是跟朝中百官們也一樣想,覺得明明一百多萬兵馬能夠打贏的戰爭,朕為什麽要調動數倍的兵力?”

  楊宗衛遲疑了一下,還是點點頭。

  在自己的爹面前,不懂直言不丟人,最怕的就是不懂裝懂。

  楊七讓兒子坐在對面的椅子上,笑道:“普天之下,能跟我燕國有一戰之力的,大概就只有蜀國一家,有膽子挑釁我們燕國的,也只有蜀國。

  遠航發展到了今日,世界各個角落均有漢家子落腳。

  而在整個世界上,最強大的兩個帝國,唯有蜀、燕。

  晉國以前也算是一家,只是如今晉國七分,只要不是外敵入侵,想要凝聚起來很難。

  所以在世界的權力爭霸場上,只剩下了燕、蜀兩國。

  而在燕、蜀兩國爭霸中,勝者不僅僅可以得到宗主國的地位,同時也能得到世界的管理權。

  燕國恆大,強橫無比。

  可是蜀國仍舊挑釁。

  我們必須以泰山壓頂的姿態,戰勝蜀國。

  如此,才能讓各國意識到燕國不可戰勝。

  讓那些對燕國有覬覦之心的人死心。”

  “兒子啊!你要記住,這個世界是一個弱肉強食的世界。只要你手裡擁有好東西,別人就會覬覦,那怕這個人是你的血親。

  而要稱霸這個世界,不是說你比別人強一點就行。

  你需要比別人強出很多,強到讓人感覺到恐懼,強到讓人覺得你不可戰勝。

  如此,他們才不會覬覦你所得到的東西。

  所謂的內聖外王之道,所謂的帝王心術,歸根結底,都是在闡釋這一點。

  在你沒有強到舉世無敵的時候,任何跟敵人講道理的舉動,都是在找死。

  任何施舍弱者的舉動,都是在為自己培養敵人。”

  楊宗衛坐在椅子上愣了很久。

  楊七今日所說的這番話,跟他所有的師傅所說的都不同。

  在他觀政期間,有人告訴過他內聖外王,有人告訴過他聖德賢明,也有人告訴過他要對蠻人懷有包容之心,教化他們,讓他們漢化。

  楊七的話,明顯跟這些說法都存在著差異,甚至說相違背。

  總是有人告訴他,國恆大,好戰必亡。

  可是他看到的是,燕國在一場場戰爭中,不僅沒有出現滅亡的跡象,反而變得越來越強盛。

  思考了很久很久。

  楊宗衛看向楊七,聲音低沉的道:“父皇,書裡說的那些聖人之言,都是錯的嗎?”

  楊七意外的道:“為什麽這麽問?”

  楊宗衛皺折眉頭,道:“兒臣在觀政的時候,聽臣子們說,國恆大,好戰必亡。窮兵黷武乃是亡國之道。兒臣去看了書本,書本上也是這麽寫的。

  可是兒臣覺得,書上寫的,跟您說的相駁。

  而兒臣覺得,您說的是對的。

  既然您說的是對的,那麽自然是書裡說的有錯。”

  楊七樂呵呵一笑,“你能說出這番話,朕很開心。”

  楊七提起了桌上的筆,寫下了一句。

  ‘國恆大,不戰亦亡……’

  楊宗衛瞧著龍案上的字,沉吟道:“父皇是在告訴兒臣,兩者兼施才是治國之道嗎?”

  “狗屁!”

  楊七笑罵了一句,攆起了桌上的紙,扔給了楊宗衛,“你說說,朕這句話傳出去,會如何?”

  楊宗衛一愣,正色道:“父皇乃是古今未有的帝王,您的話自然是金科玉律,肯定會被天下讀書人奉為至理。”

  楊七坦然笑道:“可是你也看到了,朕寫的只是一句戲言。”

  楊宗衛有些傻,直愣愣的坐在那兒,不知道如何作答。

  楊七起身,拍了拍他的肩頭,笑道:“朕就是借此告訴你,書裡沒有多少至理名言。盡信書,不如無書。這書上的東西,特別是戰國先秦以後的很多書籍,早已被人改的面目全非。

  一些野心家,為了讓自己的學說更被世人認可,所以在裡面夾帶了不少私貨。

  所以,以後你不論是看書,還是聽人諫言,都要分清楚,那些話是真話,那些話是騙人的假話。

  那些是對你有用的,那些是蠱惑之言。”

  楊宗衛擰起眉頭,“如何分別呢?”

  “多聽多看,知行合一,實事求是。”

  楊七背負雙手,笑道:“時間久了以後,你就會發現,一切脫離了實際的話,基本上都是騙人的鬼話。”

  頓了頓,楊七問道:“比如女子無才便是德這句話,這就是一句鬼話。說出這句話的人,大概是被才女駁了臉面,又或者被才女所嫌棄。而世間的人,一直傳頌這句話,甚至連許多皇室都將它奉為至理名言。

  民間傳送這句話,是為了確保男子在家中絕對的地位。

  同時也為男子在家中壓榨女子,提供了借口。

  而諸多皇室傳頌這句話,主要是為了防備女子乾政。

  但是他們卻不知道,女子會不會乾政,跟才德無關。沒有才德的女子,乾政會更可怕。”

  在楊宗衛低著腦袋皺著眉頭領悟著楊七的話。

  楊七沒有打擾他,只是拍了拍他的腦袋,踱步出了禦書房。

  禦書房外。

  曹琳匆匆而來。

  她臉色慘白,神色有點憔悴。

  見到楊七的時候,她立馬撲上前,驚叫道:“陛下要征蜀國?”

  楊七扶穩了她,歎息道:“不是朕要征蜀國,是蜀國要征討我大燕。”

  “為了曹佾,值得嗎?”

  曹琳眼睛一眨不眨的看著楊七,哀聲發問,她似乎想從楊七臉上看出些什麽。

  楊七盯著憔悴的曹琳,長歎一聲。

  “你以為,這場戰爭,真的只是因為曹佾?”

  “難道不是嗎?”

  楊七搖頭道:“從曹家立足大理的以後,你爹就有跟我一戰的心思。他是一個長輩,他不認為自己比我差,他要壓我一頭,為曹家爭取更多的利益。

  這場戰爭,看似是因為曹佾而起。

  可是沒有曹佾就打不起來嗎?”

  楊七歎息道:“沒有曹佾,這一場戰爭只會打的更慘烈。曹家非昔日的曹家,楊家亦非昔日楊家。兩個皇族,兩個國家,爭的是天下霸權,爭的是霸主地位。

  在天下面前,個人榮辱,親戚情誼,不值一提。

  我可以罷戰,可你覺得你爹會善罷甘休嗎?”

  “他不會善罷甘休,他只會把我的退讓當成示弱的表現,他只會得寸進尺。他要燕國在孔雀王朝的那一半疆土,他要燕國在邕州、漢城的疆土,他還要天下霸權,以及燕國數之不清的財富。

  我要是退讓了,他到時候只怕會要的更多。

  如果有機會的話,他一定不會介意搶了衛兒的皇位,封他一個閑散侯爵,囚禁一聲。

  而在他拿下了衛兒的皇位以後,一定會舉起屠刀,將我楊家一門,誅盡殺絕。”

  曹琳一臉難以置信,晃著頭,“不會的……不會的,我爹不會這麽做……”

  楊七憐惜的看著她,道:“你是從曹家出來的,你爹的秉性,你不會不知道。曹家當年在汴京城裡的時候,為了利益,怎麽做的,你比我更清楚。

  所以我不能退,他也不會退。”

  曹琳顫抖著,“為什麽會這樣?明明燕蜀兩國之前還是同盟……”

  楊七攬過她,抱在懷裡,輕聲道:“這就是為了得到更多利益,更多權力,所要付出的代價。縱然我此次想辦法讓燕蜀兩國罷戰,等到以後,皇位傳承下去,兩國之間的大戰,依然在所難免。

  於其把這個問題留到衛兒手裡,留到你我將來的皇孫手裡,還不如讓我出手解決了此事。”

  曹琳猛然抓住楊七的肩膀,急聲道:“那就留下去,讓子孫們去解決,到時候我們死了,什麽也不知道,就什麽也不用在乎了。”

  楊七微微一愣,沉吟了片刻,低聲道:“你真是這麽想的?”

  曹琳重重點頭。

  楊七深吸了一口氣,鄭重道:“燕國國力如何,你或許比朕還清楚。衛兒並非昏庸之人,皇位傳到他手裡,燕國繼續發展下去,只會變得更強。

  等到孫兒繼位的時候,燕國征討蜀國,完全不費吹灰之力。

  親情這東西,傳承三代以後,就會變得很淡。

  到那個時候,孫兒攻破了蜀國。

  蜀國上下的皇族,恐怕要被盡數誅滅。

  這是你願意看到的?”

  曹琳渾身巨顫。

  楊七拍著她肩膀安慰道:“我出手的話,至少能夠保證你幾個兄弟的性命無憂。”

  曹琳臉上沒有半點血色,她顫抖著一言不發。

  楊七將利害關系向她闡明。

  她又不是蠢笨之人,自然能夠想透徹。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