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官人》第101章 糧荒
  第101章 糧荒
  “還能怎麽籌,借糧唄。”吳為歎息一聲道。

  “問誰借?”王賢沉聲問。

  “大戶唄。”吳為道。

  “大戶有糧麽?”王賢瞥他一眼。

  “當然有。”吳為點頭。

  “杯水車薪吧。”王賢淡淡道。

  “不是。”吳為搖頭道:“大戶們有的是糧食,越是災年,大戶家裡的糧食就越多。”

  “他們哪來那麽多糧食?”王賢道:“又沒有多少糧田。”

  “從上月開始,每天都有糧船抵達本縣,多的時候一天十幾條。”吳為道:“雖然各縣現在都不許糧食外流,但他們官宦人家,有在外頭做官的,總能想辦法弄到糧食。這些糧食都運進深宅大院裡,十年也吃不完。”頓一下,難掩鄙夷道:“就這樣,他們的家人還每日到糧店排隊買糧……”

  “一點便宜都不放過啊。”王賢冷笑道:“果然是為富不仁。”

  “為富不仁是對的,但說一點便宜都要佔是不對的。”吳為恨聲道:“他們不在乎自己多得那點糧食,他們在乎的是,讓老百姓少得一些糧食!”

  “為什麽?”王賢的臉陰沉下來。

  “不鬧饑荒,他們怎麽從百姓手裡低價買地?”吳為切齒道:“他們就等著老百姓斷了炊,向他們借貸了。到時候,平時二十兩銀子一畝的茶園,他們能用一石糧食換回來!這跟明搶有什麽區別!卻還頂著善人的名頭!”

  “無恥,無恥之尤!”王賢其實早已知情,他本是要試探一下吳為,看看他屁股到底坐在哪邊。但聽了還是氣不打一處來,大明朝的士大夫實在是太無恥了!不禁怒聲道:“書都讀到狗肚子裡去了麽?整天掛在嘴上‘仁者愛人’,就是這麽愛的麽!”

  “大人消消氣。”吳為給王賢端杯茶道:“這關口,再恨也不能露出來,咱們還得求著向他們借糧呢……”

  “不能借,一借百姓就知道倉裡沒糧了。”王賢卻斷然道:“到時候恐慌一起,反而害了百姓。”

  “不用借的怎麽辦,硬搶?”吳為苦著臉道。

  “硬搶也比用借的強。”王賢冷聲道,“實在不行,讓那些個明教徒攀咬一通,給他們安個通匪的帽子,看他們不乖乖納糧消災!”

  “夠狠……”吳為擦擦額頭的汗道:“那樣一來咱也不用在富陽混了。”

  “你不用管了,讓杜子騰照常放糧,不要減量,”王賢說著起身。

  “大人要去哪?”

  “去梯田看看……”王賢丟下一句,便出門去了。

  。

  號子聲中,十六根兒臂粗的麻繩,像一把張開的大傘,將沉重的石墩子高高拽起,又重重地落在地上,將地面夯實夯平。

  在富陽城外的龍門山上,到處是壘石築壩、打夯壓台的民夫,熱火朝天的場面,令觀者熱血賁張,恨不得也卷起袖子參與進去。

  開墾梯田是件耗時耗力的大工程,需要數代人合舉族之力才能完成,不是你想開就能開的。是以富陽縣雖然有修造梯田的悠久歷史,卻仍有數不清的丘陵未曾開墾。在慣修梯田的老農指導下,官府選定了合適的丘陵,然後令民夫們從下而上,根據山勢走向先開出溝來,再用石塊、粘土填墊、夯打拍捶,使田埂平整牢固,不漏水,不潰決,保水又保土。田埂建成後,再平整土壤,使其成為水平梯田。一塊梯田建成了,再向上開墾第二塊梯田……

  若非靠著災民無所事事,又別無所依,富陽縣根本無法開展這樣的大工程。

  王賢到龍門山上,直奔立在山頂的一面大旗而去,只見那旗杆是一根粗大的毛竹,高達數丈,旗面上滾著紅穗子,上頭繡著四個鬥大的大字——替天行道!哦不,是‘以工代賑’……

  來到旗下的涼亭裡,便見幾名工房書吏在那裡寫寫算算,看到王賢進來,都起身相迎:“大人可是找大老爺?”

  “是啊。”王賢在杌扎上坐下,接過書辦奉上的大碗茶,吹掉茶葉末,喝一口道:“大老爺巡視去了?”

  “這就去請他回來歇歇腳,”戶房典吏笑道:“咱們這位大老爺,可真是辛苦命,等閑不在亭子裡坐。”

  “你懂啥,這叫垂范。”王賢笑罵道:“怎麽樣,這些天又開出多少?”

  “如今愈發快了,七個山頭同時乾,”那典吏答道:“統共一千五百多畝了。”

  “比想象的要快啊。”王賢吃驚道。

  “也不看看多少人在乾活,七個山頭上滿滿的都是人。”典吏道:“現在越來越熟練,有大老爺盯著,他們也不敢偷懶。”

  “開出來的地,現在搶種水稻還來得及麽?”王賢問道。

  “你這就外行了。新開的梯田,得先種幾年旱地,一來是為了養熟,二來讓人踩畜踏穩固壘實了,才能引水種稻。”典吏笑道。對於火星般竄起的王司戶,書吏們自然五味雜陳,心胸開闊的,覺著他真厲害。心胸稍微狹窄點的,則百般不爽,卻又不敢得罪他,只能尋這樣的機會過過嘴癮。

  “那就種點麥子唄,這世上不光有米飯。”王賢也不跟他一般見識,話說和一幫子胥吏混久了,他也近墨者黑,得虧有林清兒中和一下,才沒變得俗不可耐。

  兩人有一搭沒一搭的說了會兒話,身後忽然傳來密集的腳步聲,趕緊回頭一看,原來是一乾差役長隨,簇擁著魏知縣回來了。

  魏知縣已經曬得黝黑,面上也現出棱角,不複當初白面書生的樣子。但他雖然布袍芒鞋,卻很講究夏不露臂,冬不重衣,二十多天來,一直在山上指揮民夫開田,可衣帽依舊潔淨無泥,還是清晰的與百姓區別開來。

  進了亭子,一眾書吏行禮,魏知縣點點頭。長隨趕緊奉上山泉水浸濕了的毛巾,魏知縣接過來擦淨臉和脖子,又擦了手,才對王賢道:“仲德,你怎麽來了?”如今他已經不避諱兩人的師徒關系,反而巴不得盡人皆知。

  “有些事要向大老爺匯報。”魏知縣可以禮賢下士,王賢卻不敢妄自托大。

  魏知縣知道,肯定有大事,不然王賢不必親至。擺擺手,眾書吏長隨便退下去,將涼亭空出來給兩人說話。

  魏知縣站在亭中,俯看著漫山遍野勞作的民夫,還有那已經成型的道道梯田,悠悠道:“為官一任、造福一方,這是我當初陛見時,對皇上說的話。但直到今天才真正明白這話的意思。仲德,為師已經不羨慕那些翰林了……”

  “老師……”王賢心說你老人家也太不定性了,遇到黑暗面就恨不得早死早超生,現在有了正能量,又俯首甘為孺子牛……

  “找我什麽事?”感慨完了,魏知縣問道。

  “官倉的米還能用十天,”王賢稟報道:“司馬先生他們卻還沒回來……”

  “他們該何時回來?”魏知縣對這些事兒不聞不問,他信任王賢甚至超過自己。

  “昨天。”

  “哦……”魏知縣想一想道:“可能遇上風浪了吧。”

  王賢這個汗啊,這個季節江上行船會有風浪?那真見鬼了。

  “怎麽?”魏知縣也覺著自己的猜測有些白癡。

  “無論如何,都要做兩手準備了。”王賢輕聲道。“必須給永豐倉補充糧食了。”

  “省裡的賑災糧?”

  “杯水車薪。”

  “向外縣買糧呢?”

  “現在各縣都拿著錢買不到米。都是一粒米都不許外流。”

  “那該怎麽辦?”魏知縣問道,心說有困難找王二,這種感覺真是太好了……

  “其實本縣有的是糧食,只是都在大戶手裡。”王賢緩緩道。“夠十五萬人吃一個月沒問題。”

  “他們有那麽多糧食?”魏知縣吃驚道。

  王賢便將吳為的話複述一遍,魏知縣果然暴怒道:“太無恥了,這是發國難財這是!”說著激動的攥拳道:“我這就發票,抄了他們的家!”

  “老師息怒。”王賢趕緊拉住他,苦勸道:“人家無恥歸無恥可沒犯法,咱們有什麽理由抄他們家!”

  “百姓和官府都缺糧,他們卻屯著一百年吃不完的糧食,這就是理由!”魏知縣怒吼道:“本官就是拚著烏紗不要,也要把他們乾掉!”

  “冷靜冷靜,深吸口氣,然後緩緩吐出來,對,慢慢吐……”王賢好容易安撫住暴怒的魏知縣,歎口氣道:“老師雖然是縣太爺,卻也不能拿他們怎麽樣,不說別的,要是得罪了他們,這富陽縣立時就會亂起來……”

  “……”魏知縣這才悶聲道:“那你說怎麽辦?以官府的名義,向他們借糧?”

  “那樣會引起恐慌的。”王賢道。

  “別賣關子了。”魏知縣黑著臉道:“為師現在火大著呢!”

  “讓他們爭著搶著把糧食賣給咱們。”王賢輕聲道。

  “怎麽可能?”魏知縣道。

  “可能……他們囤積居奇,無非就是想在饑荒時買老百姓的田,”王賢指著漫山遍野的一道道梯田道:“這同樣也是田啊……”

  “休想!”魏知縣像被貓咬到屁股一樣。

  。

   下一章爭取早點,求票票啊親們,親人們,親愛的親人們……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