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信讓系統代筆,不怕字跡露餡。
比較讓青霓欣慰的是,李世民派出去尋找木棉樹的人,從崖州——也就是海南島那一帶,帶回來木棉並製好了棉衣,她以山鬼好奇為由,要來一件。
拿著那件棉衣,青霓一寸寸地摸,問系統:“你說,它能讓人暖起來嗎?”
系統:“肯定能!李世民一定是讓人穿著試過了!”
青霓又說:“那具體能抵擋多少度呢?”
“……”系統試圖掃描那件棉衣,數據卻沒有給它答案,“我也不知道,不過,應該……”
“薑糖片是不是要失效了?”
突然岔開話題,系統下意識回答:“對,兩秒後……”
“噗通——”
“宿主!!!”
幾條藤條飛速躥出,把大冬天跳進水潭裡的宿主拉出來,然而哪怕一會兒,青霓也已經冷到嘴唇發青了。
滋味樓裡此刻沒有別人,大門鎖好,因為角度問題,青霓還能確定沒人可以從別得地方看到後院水潭這裡。
藤條卷過來薑糖片,要給青霓塞進去,被她強硬推開,“不能用這個,可以幫我把棉衣拿過來嗎?”
青霓小跑回室內,脫掉全身衣服,藤條又飛快遞過來棉衣,給她披上。
系統著急了,“你在做什麽啊!突然跳進水裡!”
“沒、沒事,這是最後一次。”青霓牙齒打著格兒說,“我不想冷,總不能讓別人來冷這一回,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主要是,《廣東新語》裡說木棉‘然脆不堅韌,可絮而不可織,絮以褥以蔽膝,佳於江淮蘆花。’,但是,木棉花明明可以織布,而且,佳於蘆花是什麽意思?蘆花當填充物可算不上保暖,木棉花到底是不是我印象裡的那種暖和?古代和現代大有不同,不試一試,我於心不安。而且,很多地方比長安冷,也不知道木棉衣能不能抵擋。”
青霓說完後,就攏著棉衣不說話,慢慢地,青白的指尖開始回血,指關節亦是不僵直了。
棉衣有用。
如果李世民能找到種在地裡的那種棉花,那就更有用了。
濕漉漉的頭髮把地板都滴出小水坑,有廚神系統在,便也不怕自己感冒發燒。
青霓裹著棉衣,靠在牆根上,知道是自己衝動了,卻不後悔。反正她腦子一熱,做出來的傻事也不少。
她只是有些……惱恨與自責。
——沒有人的命,該是連一件棉衣也沒有。
——而我,本來可以做得更多。
第196章 糯米修路
李世民收到豐州秋收的消息, 在十月中旬就已經秋收完畢,因著豐州——也就是河套平原離長安遠,到十一月上旬方才將消息傳至長安。
豐州每個百姓都開荒出了二畝七分地, 每畝地畝產半石,也就是每人收獲了差不多一石半的糧食!
李世民很是欣慰。
不需要稅收時, 若是省著吃,把粥凍上, 分成四塊,每一頓搭配鹹菜和野菜吃一塊,這一石半,一人能吃三百天——在遙遠的宋朝, 一位叫范仲淹的人, 便是如此做的。
而之前突厥人在漠南建城的消息也送到了這位帝王案頭,說是已建了四座主城,每座城都能容納二十三四萬人,第五座主城正在修建中,年底就能修成。
並且,突厥人請求朝廷支援糧草, 漠南今年冬日格外冷,天下大雪, 雪深達數尺,羊、馬多凍死。當然,如果明年不需要繼續自備糧食建城, 不給糧草也可以。那些死羊死馬都可以留著作為食物。
“五座主城作為漠南各州治所已經夠了吧?余下的鄉縣,可以在每年服役時, 慢慢修建。”
李世民定下想法, 便派人去漠南下達指令。
*
皇宮新送來了一塊毛墊子, 又軟又舒服,青霓就將它鋪上藤條椅,整個人陷進去,白毛毛軟在身邊。就在這軟墊子上,她聽見了漠南那邊建了四座城池的消息。而這消息也在長安中傳開了。建好城必然是要遷移人去住,不過,長安城居民並不擔心,遷誰都遷不到他們。
青霓對遷移不關心,她更關心:“漠南那邊離長安有八千多唐裡吧?”
每個系統都會加載地圖,哪怕是食神模塊。小樹苗回答:“對,八千多唐裡,坐馬車坐到身體快要散架了才能到。”
“疆域這麽大,大唐怎麽管得過來?”
要說秦朝給青霓帶來什麽深刻印象,那必定是:打天下和守天下是兩碼事,在一定前提下,疆域面積不是越大越好。
隻說百越地區,秦朝打下來後,從那邊運輸糧食到中央,光是路上距離,就差點把稅糧吃光。而原歷史上,秦朝勢弱時,百越守將居然借著山高皇帝遠,徑直切斷百越和中原的聯系,在那邊當起了土皇帝。
古時候,疆域越大,越不好管理。
桌案上咕嚕嚕燒著水煮著茶,小樹苗倒了一杯,卻不是給青霓,而是拿去澆自己,仿佛在喝水那般。嘴裡還說著:“應該還勉強能管,唐高宗那會兒疆域更大,也沒有分崩離析。”
青霓給自己倒上一碗茶,放溫後,咕咚咚喝下去解渴。“還是得修路才行。不僅是要想富先修路,古代更需要重視交通,不指望全國修路,至少要類似於‘秦直道’那種,修一條路直通漠南,這樣,萬一漠南發生叛亂,唐兵可以迅速出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