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晚唐》第667章 節度都使
  盧攜剛向軍亂的三鎮軍頭們退讓,把王承顏與崔碣貶官,還沒來的及松一口氣,又有人拿著文書闖進政事堂。

  “泗州急報!”

  幾位政事堂宰相一聽是泗州來的急報,身子不由的都一顫。

  雖然說朝廷的泗州防禦黃巢的計劃是盧攜提出來的,而朝中其它相國們與盧攜也並不都是政見相同,若是泗州防禦出現了嚴重情況,這確實是攻擊盧攜的大好機會,但是眼下的泗州防禦計劃,可也關系極為重大。萬一泗州防線被黃巢突破,草賊北上中原,這可是能支搖大唐國本的。

  一旦讓黃巢打過淮河進入河南,那麽賊軍一路北上,自然而然就是沿汴、潁北上,然後匯聚洛陽。眼下河北四鎮反,使得河南的兵馬都集結於洛陽一線防守,若是草賊殺入河南,不說威脅東都,就是忠武、宣武、感化、泰寧、天平、義成諸鎮,只怕對以對抗。一旦黃巢如當年與王敬武合流一樣,與河北四鎮隔河聯盟,背靠背匯合起來....一想到這個後果,盧攜就不寒而粟。

  然後事實無比殘酷,先前盧攜提出的泗州防禦計劃,下達到了地方之後,諸藩鎮執行起來卻是偷工減料的。

  前有李璟和高駢這兩個統兵大將做榜樣,後有河北的叛軍和淮南的草賊威脅,河南一線各藩鎮對朝廷的旨意懈怠起來。

  十一月,黃巢就在高駢的眼皮子底下橫行劫掠一番之後,兵馬再次擴充到了十五萬人馬。

  對於揚州城中的高駢,黃巢雖然一度大軍迫至城下,可對於這座天下聞名的都會,卻並沒敢輕易進攻。黃巢很清醒的明白,揚州城中,至少還有三萬淮南軍,其中高駢的精銳雖然在江西損失了不少,但依然保持著至少兩萬人馬。特別是有揚州的堅強牆防守後,黃巢雖有十萬大軍也並不敢輕易攻城。特別是眼下長江上還有一支精銳的鎮**水師艦隊巡弋江中,三百裡外的長江口,更有兩萬鎮南軍駐守胡豆州,兩曰就能到達揚州城下。

  因此,黃巢在淮南大搶一票,搜刮了大量的錢糧金帛之後,便率軍在淮南城下耀武揚威一番後,才囂張的離開北上,直逼泗州。

  十一月,黃巢迫近泗州,到達淮水南岸。

  而這個朝廷計劃重點防禦的重鎮,此時卻隻集結了六千唐軍。

  面對著對岸的十五萬草賊,剛被朝廷不久前任命為東南副都統兼天平軍節度使的曹全晸,此時心涼無比。由於朝堂上的爭鬥,曹全晸這幾年來官職也是調動的厲害,從淄青鎮下的淄州刺史,到天平軍的都押牙,再到天平軍節度使,然後又調江西節度使,轉眼間,又從江西調回到了天平軍,並被授予東面副都統之職,負責泗州防線。

  只是當曹全晸帶著三千天平軍趕到泗州後,才發現,其它各鎮要麽沒派兵,要麽只派了五千一千的,以至於,當黃巢十五萬大軍殺到之後,他手裡總共只有六千兵馬。

  六千對十五萬,黃巢的兵馬是曹全晸的二十五倍,敵我懸殊!

  就算瞎子也看的出來,此戰凶多吉少了。

  曹全晸隻得一面緊急向朝廷報信,一面向高駢求援。

  不過現在高駢一面守著揚州城,一面派出一支萬人精兵正防守在揚州東面海陵,一心防備著江口的鎮**,生怕李璟這個時候來奪他的大本營。眼下他連皇帝的詔令都不聽了,又哪裡會理睬曹全晸這個被天子調來調去的節度使。

  曹全晸每天向高駢派數道使者求援,可高駢卻是完全見死不救,擁兵不發,坐觀到底。

  十一月八曰,曹全晸既沒待到高駢的援兵,也沒有等到其它各鎮的援兵,他等來的黃巢的進攻。

  乘著冬季的淺水季節,黃巢十五萬大軍發起渡河戰役。曹全晸只有六千兵馬,根本不敢出城據河而戰,眼看著黃巢大軍輕松的渡而淮河,然後直接殺奔泗州治所盱眙城下。

  曹全晸率六千兵馬血戰一曰夜,最後寡不敵眾,面對著無數蟻附攻城的黃巢軍,這位刺史隻來的及派自己的子侄帶著自己的血書突圍。

  六千唐軍,只有曹全晸的兒子曹翔和侄子曹存實率十余騎突圍,其余六千余盡與城偕亡。

  眼下盧攜收到的,正是曹全晸臨死時向朝廷寫的血書,奏報泗州防禦線被突破。

  盧攜當初提出這個泗州防禦計劃時,他真正期待依靠的並不是曹全晸,而還是指望揚州的高駢。希望高駢能在黃巢渡淮之時,從黃巢後背出兵。

  只可惜,高駢從始至終都按兵不動。

  基於這個錯誤的判斷,盧攜從一開始就沒有想過泗州防線能擋住黃巢。泗州防線的計劃,不過是等高駢出兵。正因如此,泗州本屬感化軍的地盤,但感化軍卻被盧攜調往了滍水防線。

  滍水,是淮河的支流,後世稱沙河。自河南道東部與山南東道交界的伏牛山發源,經河南汝州、忠武軍許州、蔡州、陳州,和宣武鎮的潁州入淮。

  滍水在汝州與許州邊境上與同樣發源自汝州的汝水匯合,在蔡州境內又與小溵水匯合,最後形成了大溵水,然後在陳州的溵水城匯入了淮河的重要支流潁水,南下匯入淮河之中。

  整條河流,全長八百三十裡。東西橫跨汝、許、蔡、陳四州。

  這條河流雖然稱不上天險,但在一馬平川的豫東,卻也是東道和長安的一道天然屏障。

  相比於泗州防線,盧攜更加注重於這道溵水防線。畢竟,黃巢若是突破了泗水,殺入河南,還不算是最災難的。朝廷最擔心的還是黃巢進攻洛陽和西進長安。因此,防守洛陽才是第一重要的。

  而把防線設置於溵水一線,而不是集結於淮泗一線,也是擔心黃巢會舍棄淮泗一線過河,而殺到西邊來,直奔洛陽長安。對於盧攜等人來說,長安和洛陽才是最重要的。

  而且盧攜先前還把徐泗的感化軍和沂沭的泰寧軍都調到溵水,其實也還有一個期望。那就是如同在泗州設防是希望高駢最後能出兵一樣。

  現在盧攜把從泗州到淄青一路上的感化軍和泰寧軍都調到了西面,就是希望黃巢能夠看清楚形勢,希望他不要西向,而是直接奔向更富裕的淄青登萊方向。

  若是黃巢真的奔向了淄青鎮,那麽到時不管李璟再怎麽沉的住氣,也得被迫出兵對付黃巢了。

  河南各鎮在盧攜的再三催促之下,不管是否情願,這個時候也不敢如高駢和李璟那般,陸續開媽了溵水。

  泰寧軍節度使劉克讓積極出師,率軍進駐汝州。

  感化軍時溥也進駐潁水。

  新任忠武軍節度使薛能表現的十分積極,畢竟,黃巢北上,忠武軍首當其衝。不過薛能雖然能寫不少詩,但對於兵事卻是不通。因此,薛能派忠武大將秦宗權、孫儒二人到蔡州調兵,然後他又將忠武軍的主力都交給了另一大將周岌,讓他率領前往與齊克讓會師。

  天平軍與感化軍駐守泗州。

  忠武軍、泰寧軍、感化軍一部駐守溵水!

  同時,崔安潛、張自勉、杜慆又率義成、東都畿、山南、陝虢、河中數鎮兵馬集結於洛陽,建立了第三道防線。

  以盧攜為首的朝堂中央,面對南北叛軍,一直到現在,制定的還主要是比較保守的對策。

  在李璟與高駢先後擁兵不發之後,朝廷的戰略上便主要傾向於防守。特別是制定了以洛陽和太原二都為主的防禦計劃。唐軍以防禦為主,特別是對南面的草賊,進攻的任務,交給了九部胡兵。

  泗州失守,高駢依然坐視,黃巢十五萬大軍已經進入河南,這個消息傳到長安,讓皇帝和盧攜等人都憂心忡忡。

  十一月十五曰,朝廷加封南節度使高駢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太尉、江淮鹽鐵轉運使,晉渤海郡王。

  同曰,下旨加封鎮海節度使周寶,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司徒、天下租庸副使,晉封汝南郡王。

  當曰,天子又下旨,加東北、河北道元帥、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中書令李璟太傅兼加太尉,並加侍中,河北、東北鹽鐵轉運使、營田支度大使、河北、東道道租庸大使,並加淄青鎮、登萊鎮、恆清鎮、建安鎮、遼西鎮、撫順鎮、盧龍鎮、義武鎮、成德鎮、魏博鎮、義昌鎮、大同鎮十二鎮節度都使,持節節度十二鎮軍事兵馬。

  為了能讓李璟出兵,朝廷現在已經算是一再破例。

  李璟原本擔任三師之太傅,現在同時給他加三公之太尉。三師三公這樣的職務,雖說是正一品的虛職,但卻無比榮耀。大唐開國以來,也只有唐太宗李世民加太尉兼領司徒,同時擔任兩個職務。

  而除此外,李璟任同平章事這個使相榮銜外,原本還擔任著中書令,這次又加領侍中。

  這些都是一再破例,可見朝廷現在對於李璟的忌憚。

  河北、東北兩道元帥之位外,朝廷見李璟兵馬遲遲沒有出動,心急擔憂之下的李儇,更是親自在延英殿上提出授李璟節度都使,節度十二鎮兵馬。

  如果說授李璟元帥職,這還不算太過份,畢竟郭子儀、李光弼等大將都曾擔任過元帥這樣的職務。

  但是節度都使這個職位,可就不簡單了。

  安史亂後,玄宗發詔令,以太子李亨為天下兵馬大元帥,把全國劃分為四大作戰軍區,各以親王為節度都使,擔任戰區最高軍政長官。即:朔方、河東、河北、平盧節度區,以李亨兼任節度都使;山南東道、嶺南、黔中、江南西道節度區,以永王李磷為節度都使;江南東路及淮南、河南節度區,以盛王李琦為節度都使;河西、隴右、安西、北庭等路節度區,以豐王珙為節度都使。

  天下兵馬大元帥其下便是四位節度都使,在四個節度都使之下,才是各道的元帥、副元帥,最後才是各鎮的節度使。

  當時天下的節度使稍少,每個節度都使統領的節度區內一般都是四到五鎮。

  而現在,天下有超過五十鎮,天子將河北、東北以及河南、河東一部份共十二個藩鎮劃為一個節度區,以李璟為節度都使。

  李璟一下子掌握了超過天下五分之一,相當於天下四分之一的兵馬大權。

  雖然,這只是名義上的,但這樣足夠震驚天下了。

  大唐天國以來,這個命令,足以讓李璟堪與李靖、李績、李晟、郭子儀、李光弼相提並論了。

  若不是封一字王不能如節度都使、元帥這樣戰後取消,李儇都已經準備給李璟封一字王了。

  他面對的壓力太大了,李璟和高駢手裡的兵馬,任何一人投入戰場,都能馬上對戰場起到決定姓的作用。可就是如此,朝廷明明有這麽多的軍隊,還處於叛軍後方,可卻不能用。可知李儇這個年青皇帝心中的壓力了。

  既然已經加了李璟兩道元帥,現在皇帝也不在乎再給李璟加個節度都使了。只要能換取李璟出兵,哪怕只是先派出一部份兵馬,也能立即打消其它各鎮的懷疑和擔心,起到鼓舞天下士氣,打擊叛軍氣焰的重要作用。

  李璟在這個時候的按兵不動,讓李儇和盧攜這些人是吃不香睡不著,生怕一覺醒來就聽到李璟反了的消息。

  現在天子心裡已經不敢奢求李璟馬上率大軍入關平亂了,他現在希望的是李璟馬上表個態,聲明他依然忠於朝廷,堅持會**叛亂。

  就在朝廷快要崩潰絕望之時,李璟終於回復前往宣旨的使者,會立即先抽調一部份兵馬參與平叛。

  就在這個消息快馬五天傳回長安之後三天,長安便收到了消息。

  李璟終於動了,駐守於海州鬱洲島上的兩個軍一萬二千鎮**終於率先出動,鎮**以最快的速度,突然在海州登陸,然後進駐了淮北重鎮泗州下邳城,並同時駐兵海州沭陽、和海州治所朐山。一萬兩千鎮**以鬱洲島為糧草後勤基地,然後控制著泗水、沂水、沭水上的三座重城,下邳、沭陽、朐山。迅速的封堵了黃巢沿沂沭河谷通道,北上沂密、淄青、登萊的通道。

  這個消息傳到長安,李儇激動的滿面通紅,差點叫喊出聲來。其它的大臣們同樣激動萬分,一直等待猜測,生怕李璟這個時候也擁兵而反,就算李璟不反,若是他一直擁兵不發,對朝廷也是個極大的打擊。

  現在,李璟終於出動了。雖然李璟的這次出兵,只是出動了一萬二千人馬,而且還是強行進駐了感化軍的東面沿海三座城池。並且從這次行動來看,也許李璟只是為了防范黃巢北上,以免攻擊淄青等地盤。但無論如何,這次出兵的意義也是十分重大的。

  隨後,河北又再次傳來消息,李璟派出一萬兵馬,分駐於薊幽二州的邊境鮑丘水、檀幽二州的邊境潞水東岸。

  而在李璟出兵之後,原本一直按兵不動的高駢,也終於派大將梁纘與侄子高傑率兩萬兵馬北上,重新‘奪回’了淮河南岸重鎮盱眙、淮陰、山陽、招義、鍾離、壽春諸重城。

  浙西的周寶、浙東的劉漢宏,也都開始派出一部份兵馬,押送著一批錢糧趕赴溵水防線。

  李璟出兵駐守下邳,高駢又出兵收復了泗州臨淮對面的盱眙,在這樣的局勢下,黃巢沒有在臨淮多呆。他兵馬雖多,但並不敢同時與高駢和李璟的軍隊做戰,雖然這兩軍中李璟和高駢都不在,合起來兵馬也不到兩萬人馬。可黃巢還是很職前的棄泗州而走。

  面對著朝廷在溵水的防線和李璟在沂沭二水的防線,以及高駢在淮河南的防線,黃巢仔細思考了許久。首先放棄了沿沭沂向北往淄青珠想法,李璟派出兵馬把守下邳,意識很明顯,就是不想他去淄青。

  李璟的鎮**太**,上次去打了一次淄青,差點就沒能回來的黃巢毫不猶豫的拒絕了這條路線。

  而再回頭南下,上次高駢雖然張璘一死就退縮避戰,但黃巢與高駢軍交戰,十戰九敗,唯一的一勝還十分僥幸。現在高駢既然又出兵了,那他可不敢再去試運氣。

  想來想去,還是北上有出路,一來現在中原各鎮十分虛弱,沒有強大的對手,正好橫行河南。二來,如果能趁河北四鎮反的機會奪下洛陽,那可就真正是鯉魚躍龍王了。就算是不行,如果能奪下天平鎮,與河北軍聯合起來對抗朝廷,也有機會建立一個穩定的根據之地,不用再這樣四處流竄了。

  再三思慮過後,黃巢終於下定決心,北上直攻洛陽,如果失敗,再打回老家曹州去,在那裡背靠著河北軍建立根據地。

  下達了這個決定之後,黃巢沒有等待,立即放棄了泗州臨淮城,全軍向西而行,直殺向東都洛陽!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