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蔣突然間將陳誠的十一師派來,楊效歐相信他絕沒安了什麽好心。其實很明朗,一是此前調離五十七師,讓劉峙的第一軍摘桃子的陰謀沒有得逞。二是淞滬局勢再度好轉老蔣很可能也意識到淞滬戰局中**隊並不佔優勢,所以才把他的又一大嫡系精銳,陳誠的國民革命軍第十一師調了過來。
對於陳誠的名聲,楊效歐也早就有所耳聞,在國民黨內部此人是出了名的爭強好勝,絕不似劉峙那般保守。只要十一師開進淞滬地區,如果吳孝良不盡快解決淞滬戰事,他勢必將插手其中,到時候情況可就不妙了。
楊效歐瞬間轉了數個念頭,他相信吳孝良也一定早就看出了蔣中正的意圖。
“老蔣這是又想來摘桃子,鈞座還要早下決定啊!”
吳孝良雖然生氣,但他卻不忍為老蔣有能力把這個桃子順利的摘了。首先這一世的老蔣在威望上遠不如他的前世,因為在其前世,老蔣取得中原大戰勝利,張學良通力支持,閻馮兩大軍閥被迫通電下野,是以全國屬他一家獨大。而這一世不同,中原大戰由於淞滬戰爭的爆發而戛然中斷,並且他決策上並沒有扭轉危局,反而避走徐州洛陽,這就已經在輿論上落了下風。
再者,他最有力的同盟者張學良東三省盡皆丟掉,河北大部也已經陷落,他身為國民政府主席,軍事委員會委員長竟然遲遲沒有動作,更使他的聲望一落千丈。只有上海戰事還算不勝不敗,但卻是山東軍作為主力,如果他不顧吃相的摘桃子,天下洶洶之口都能把他淹死。
可萬一老蔣真不在乎那悠悠眾口呢?這種可能不是沒有。看來和日本人的談判還真得速戰速決,否則吳孝良還真打算先量那個日本外務大臣幣原喜重郎幾天。
“給日方發電吧,明日午間十二點在徐行鎮見面!”
說罷,又對楊效歐道:“毅如兄,這幾日一定要盯緊了日本人,防止他們有所異動。”
按照常理推斷,戰場上的勝負最終會決定談判桌上籌碼的多少,雖然自己手中最大的一張底牌可以直接梭哈,穩穩的吃定他,但這不代表日本人會乖乖就范,至少戰場上換回些許顏面不是不可能的。
但接下來,楊效歐通過戰場上反饋回來的信息,對局勢的分析讓吳孝良有點摸不到頭腦。
“鈞座,前線消息,日軍戰線今日早晨再度全面收縮,許多據點均已放棄,隻對重點區域進行防守,種種跡象都表明,日軍的求戰**正在一點一點的消失!”
“這不符合常理啊!日軍三個師團會師上海,雖然首創不輕,但畢竟實力壯大,士氣應該有個短時間內的回升才是,怎麽反而大幅下降了,難道上海又有什麽突發事件?”
吳孝良突然聯想到此前得到的情報,日前日軍曾在兩軍對峙最緊張的時候,從前線抽調了整整一個旅團的兵力返回市區,難道還真發生了大事?這次不同尋常的調動也肯定與之有關,甚至日軍戰線的全面收縮也找到了合理的解釋。
……
徐州已經進入到戒嚴狀態,街市上除了一隊又一隊的士兵,已經很難在看到市民的身影。整個城市都籠罩在一片不安與恐懼之中。城裡早在幾天前就開始風傳,日軍已經佔領整個河北,甚至關東軍和華北派遣軍的先頭部隊已經抵達黃河北岸,不日就可以渡河南下,河南山東幾乎是指日可下,到時候徐州自然首當其衝,身為交通樞紐的重鎮,必然要直面日軍兵鋒。
此時此刻蔣中正的幕僚們早就坐不住了,紛紛勸說他南下返回南京,畢竟吳孝良已經再次將京滬戰線推進到上海市區。南京暫時還是很安全的。而且此前進入浙江的日軍也已經向北收縮,總體來說江南佔據是在朝一個愈來愈好的趨勢發展。
誰知蔣中正不但不讚成返回南京,反而要北上洛陽,聲稱一定要守住黃河防線,絕不能讓日本人再南下半步。不管老蔣此舉真假,但卻在輿論上為他贏得了不少分數。再經過報紙輿論的渲染、發酵,才幾日功夫,領袖舍身禦敵的佳話便傳遍了大江南北,仿佛只有蔣中正才是中國的救星一般,只有他才能挽救中國革命。
可實際上他緊緊是講了幾句話,做了一番姿態而已,至於北上洛陽之舉,直至今日也未見起身成行。
與之相反,身在北平堅守孤城的張學良就沒那麽好的待遇了,由於不放一槍一彈就將整個東三省外加一個熱河丟掉,已經給他招來了無數的罵名。一時之間,不抵抗將軍帽子穩穩落在了這位張少帥的頭上,但說他是不抵抗將軍還算是客氣的,有的報紙文章則直接罵他做漢奸、賣國賊。
張學良國仇家恨何嘗不想抵抗,又何嘗願意背著不抵抗將軍的帽子,但他要為十萬東北軍負責,在得不到南京國民政府以及全**民支持的情況下貿然抵抗,結果只能是白白犧牲掉這十萬大好男兒的性命,而那位自稱中國革命領袖的蔣某人則會躲在徐州陰暗的角落裡偷笑,甚至會慶祝日本人替他除去了一大國內勁敵。
有了這許多顧慮,張學良便畏首畏尾,最終東北軍幾乎全部龜縮於平津兩地,而放任日軍大舉南下幾乎將整個河北都鯨吞而下,如果平津再失守,那麽大半個北中國將全部淪喪與日本人之手。他勉力支撐平津局勢也算是在為目前局面做最後的掙扎,如果南京國民政府不派出援兵,他還真就不知道該如何收場了。
聽說日軍又往華北增兵了,已經咄咄逼人的擺出了一副南渡黃河的架勢,但張學良清楚,只要平津還在自己手中,像枚釘子一樣插在華北大地上,日本就不敢放開手腳南下,這一切舉動或許都是在做個樣子,可這個樣子在做給誰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