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陽西斜,群山輝映,山麓小湖蒸騰起氤氳水氣,將梅林柚竹掩映的“東佘山居”妝點得幽深縹緲恍如仙境。
張岱對陳繼儒的山中隱居生活是極羨慕了,友梅侶鶴也就罷了,竟然還有這麽美貌的女弟子,有這樣快活似神仙的日子何必去科舉做官呢,但陳眉公工詩文、善書畫,名揚海內,他又如何比得了,這樣一想不免又有些沮喪——
張原知道大兄的心思,說道:“大兄,我們勝過眉公之處在於青春年少啊,何須回頭看,且看遠方和天上。”朝紅日雲霞一指。
張岱笑道:“介子說得是,我們是才子風流正少年,來日方長,前程似錦,眉公想必也羨煞我兄弟二人呢。”
張原一行七人在南高峰歇息片刻,正待下山回陸氏莊園,卻見一個披發童子從來路跑了上來,喚道:“兩位張相公,請稍等——”
待那童子跑到近前,張原記xing好,認出這童子就是西湖邊伴著女郎王冠求渡的那個shi僮,便告訴了大兄張岱一聲,張岱問那童子:“童子追來有何事,要為你家女郎傳遞書信嗎?”張岱也猜出那女郎不是大家閨秀,應該是青樓歌舫的女子——
這童子喘著氣道:“兩位相公,我家女郎請問——兩位相公——何時去南京?”
張岱問:“怎麽,又要搭船嗎?”
張岱只是隨口這麽一說,不料這童子很認真地點頭道:“正是,眉公囑托兩位相公一路關照一下我家女郎。”這童子十來歲的樣子,口齒伶俐。
張岱頗為驚訝,與張原對視一眼,示意張原回答,張原便道:“我們兄弟在松江還得待上十天半月,你家女郎等得住否?”
那童子道:“正好,我家女郎也正要向眉公多請教幾日呢——兩位相公那就一言為定了,要離開時請來告知一聲哦。”施了一禮,便待原路返回。
張岱道:“等一下。”張岱問那童子道:“我來問你,你家女郎姓甚名誰家在何方?”
童子笑嘻嘻道:“姓王,小人稱呼她微姑,家在南京長板橋邊——兩位相公還有什麽要問的?”
張岱笑道:“好了,你去。”看著那童子蹦蹦跳跳而去,側頭對張原道:“果真是曲中女郎——”
張原問:“怎麽說?”
張岱道:“我雖未去過南京,但聽周墨農說起過,長板橋就在秦淮河邊、朱雀橋畔那裡是舊院樂戶聚居區,這女郎能自由遊歷,忽而西湖,忽而華亭,不是曲中女郎如何能得如此。”
張原“嗯”了一聲,沒說什麽,並沒有覺得那樣美麗的女郎竟是舊院小娘而可惜,也沒有因為那女郎是青樓女子而起輕視鄙夷之心人生境遇不同,各有各的生存之道,以他兩世的閱歷見多了衣冠楚楚的邪惡、義正辭嚴的偽善、卑微的真情和一片汙濁中閃現的光輝,早已學會透過身份表象來看人,在晚明,大多數士紳並不比妓女更高尚,柳如是與錢謙益相約沉湖殉國,錢謙益說水太冷,李香君怒斥阮大铖,王月罵賊而死,所以,不要對任何人有成見——
張岱更不會覺得惋惜喜道:“妙-極,我們此去南京不寂寞了。”
舊院名姝,工詩善畫,多與吳越黨社名流交往,可以說是有男女之情兼師友之誼,張岱很向往這種亦師友亦情人的男女交往境界這在大家閨秀裡顯然是不可能的,若有,那是偷情,是有悖道德的,會身敗名裂,而與名妓交往,緋聞纏身,那是名士風流,正足為人稱道,晚明風氣就是這樣——
張原戲謔道:“古有二桃殺三士,現在彼姝同舟,我們兄弟三人要打破頭了。”
張岱大笑,說道:“美人愛誰,那是美人的自由,豈能強求,我輩不是那種大煞風景的愴夫俗客,不過燕客就難說了,介子你不是已經與燕客約好了要賭誰能得到舊院花魁李雪衣的青睞嗎,我料李雪衣比不上這個王微姑——”
張原道:“這也是玩笑話,誰耐煩一本正經去賭那個,董其昌正恨我入骨呢,我還優哉遊哉的豈不是不知死活,明日我們就要去華亭了,步步荊棘啊。”
張岱點頭道:“這些當然是要鬥垮了董其昌才談得上,鬥董是正事。”
一行人下到陸氏莊園,在莊園裡用了晚餐,步行回到十裡外的青浦縣城,張萼喜酒好客,與柳敬亭還有洪道泰、金伯宗幾個青浦生員也是在外飲酒歸來,在街頭相遇,張萼問起張岱、張原今日訪陳眉公之事,張岱道:“過幾日再與你細說,目下有件更要緊的事。”便將陳眉公仆人去董府的見聞說了。
洪道泰驚道:“這個不妙-,那卜世程是上海生員,應該是認得金琅之他們的,董祖常定會抓金琅之他們去問話。”
金伯宗道:“琅之兄、翁兄、蔣兄三人都是有功名的,府尊、縣尊都不能動刑,董氏不敢把他們怎麽樣—”
張萼撇嘴道:“伯宗兄這就迂了,好比我打了卜世程,打了也就打了,董祖常囂張勝過我,豈有不si刑拷打的道理,說金琅之他們肯定要吃苦頭了,我們得趕緊設法相救。”
張原道:“明日一早我們就趕去華亭,多約青浦諸生一道去,就以嚴懲打行青手的名義去松江府衙請命。”
洪道泰等人點頭稱是,就在街頭告別,各自聯絡諸生去了,晚明生員衣食不愁,那些自認中舉無望的該謀職業的謀職業去了,其余的生員還想著科舉再進一步甚至兩步,但整日作八股的也煩,鄉試又是三年一次,縣學教官對諸生的學業管理也遠不如國朝初年那麽嚴格,所以生員們很有閑,閑則容易生事,生員們除了喜文會社盟之外,聚眾1鬧事也是生員們的喜好,這兩次在縣衙成功壓製王縣令讓青浦諸生感受到了自身勢力,所以對去松江府衙請願很是踴躍——
金琅之、翁元升、蔣士翹三人於五月十六日午前乘船到達華亭縣城北倉碼頭蔣士翹與翁元升同居城隍廟大街,金琅之家在城南鄉賢祠後,與翁、蔣二生約好明日午時在望海樓相見,便拱手道別金琅之回到家中,拜見父母,見過妻兒,一家人自是歡喜,當晚,金琅之將自己在居然學堂抄錄的“書畫難為心聲論”又抄寫了兩份——◆上午,金琅之攜此文去見好友范昶范昶是華亭縣學的增廣萱,與董氏算是姻親,范昶之妻龔氏與董祖和之妻方氏是表姐妹,董祖和在董其昌三個已成家的兒子當中算是比較謙和的,不象董祖源和董祖常那般霸道,范昶與董祖和關系尚可,但范昶與董祖常卻有舊怨,范昶有一婢女名叫玉墨生得美貌,有一回隨范昶去董祖和府上,被董祖常看到了董祖常便要向范昶買下玉墨,范昶又不缺錢,自然不肯,董祖常說了一句“敬酒不吃吃罰酒”,恨恨而去,此後沒多久,玉墨就走失了,有人說是被董祖常搶到府裡去了,范昶前去詢問,卻被董祖常痛罵了一番喝命奴仆把范昶推搡出府,范昶去求見董其昌,董其昌不肯見他,范昶一怒之下去華亭縣衙告狀,慢說范昶無憑無據,就算有憑據華亭知縣也不可能為范昶的一個婢女去搜查董祖常府第,此事不了了之,後來才知婢女玉墨被董祖常送給其父董其昌了,金琅之是知道這事的,所以來聯絡范昶——
范昶痛恨董氏父子,見到這篇“書畫難為心聲論”,拍案叫絕,問是誰所作?金琅之實言相告,范昶對張原是聞名久矣,拂水山房社刊刻的《張介子時文集》以及青浦楊氏書鋪刻印的《張介子選評松江時文百二十篇》他都買了,對張原甚是佩服,最佩服的是張原敢打董祖常,喜道:“山yin張介子到了嗎,好極,那這一回就大鬧一場,要鬧得董氏父子身敗名裂才好。”
當日中午,范昶與金琅之一起去望海樓與翁元升、蔣士翹二生相見,都是一縣的生員,平時都是認識的,但只是泛泛之交,因為與董氏有隙,陡然關系就密切起來了,一邊飲酒一邊說董氏種種惡行,正說得義憤填膺,忽見那上菜的酒樓夥計“撲通”跪下,說道:“幾位相公認得山yin張公子嗎,小人來福,上月到過山yin。”
金琅之見這酒保雖然體形長大、方面大耳,卻顯得有些粗蠢,問:“你去山yin作甚?”
來福悲憤道:“小人原住長生橋畔,是個竹匠,因房產被董祖源廉價霸佔,老母一氣之下臥chuang不起,沒上一個月就去世了,小人有冤無處伸張,聽說山yin張公子敢打董祖常,就前去投奔,張公子說他會來華亭,讓小人先回來,待張公子訪得小人確是良善,還會收留小人的,小人是七天前才回來的,一時無處安身,就到這酒樓傭工。”
金琅之道:“張公子現在青浦,過兩天就會來這邊。”
來福歡喜道:“那太好了,小人這回一定要懇求張公子收留。”
金琅之心想張原在華亭也需要人手,這來福大手大腳,熟知華亭市井,跑tui聽差不錯,便道:“那你就在這酒樓待著,待張公子到,我讓人來喚你去。
來福大喜,趕忙磕頭。
金琅之、范昶、翁元升、蔣士翹四人又商議了一會,決定先各自聯絡平日交情好的生員以及與董氏有仇隙的人家,待張原來華亭時,群起控告董氏——
午後申時,范昶回到家中,再讀金琅之留在他這裡的那篇“書畫難為心聲論”,越看越覺得妙-不可言,此文一出,董其昌斯文面具被剝去,世人皆知董其昌之醜,范昶渴望董氏身敗名裂之心迫切,很想讓董氏父子看到這篇檄文,董其昌、董祖常肯定會氣得七竅生煙。
范昶越想越急不可待,便叫了三個粗通文墨的家人,連同他自己,將這篇倒董檄文飛快地抄了十幾份,本想讓家人連夜去各得通衢張貼,卻又怕被人發現是他范氏家人張貼的,思得一計,讓一個精明能乾的家仆持這十幾張倒董檄文望月望海酒樓找來福,不說是誰吩咐的,就說這是傳揚董氏父子惡行的,讓那來福到城隍廟、府縣申明亭、鄉賢祠、儒學大門和南北碼頭等熱鬧處張貼,叮囑來福要小心謹慎,莫讓人發現。
來福不識字,聽說是要宣揚董氏惡行,慨然答應,帶著漿糊,卷了這十幾張紙,在夜深人靜時,到處張貼。
范昶次日一早來到離家最近的鄉賢祠前,果然看到祠前粉牆上貼著一張醒目的倒董檄文,已有不少人在圍觀,但識字的人不多,若無一定meng學基礎就是識字也不見得看得明白,都在嚷著問寫的什麽?
范昶便搖搖擺擺走近,問:“都在看些什麽?”
有那識得范昶的人便道:“范秀才來了,范秀才學問高,請范秀才看看這榜文,是不是與官府征收錢糧賦稅有關,該不會又要攤派?”
范昶便將榜文又看了一遍,一句句解釋給眾人聽,眾人面面相覷,中有一人道:“這豈不是說的董翰林董老爺?”
人群紛紛道:“就是說的董老爺。”
范昶見眾人明白了,當即抽身而退,趕去華亭儒學,那裡才是風口浪尖,且看諸生們如何議論?
范昶來到縣儒學,正如他所料,一群生員圍在學宮欞星門前ji烈議論,談的正是這篇“書畫難為心聲論”,這些生員自然不需要范昶解釋,此文雖未提董其昌名字,但只要是華亭人,就知道這此文鋒芒正指董其昌——
晚明諸生好議時事,有董其昌這麽個“人心險於山川”的話題自然要熱烈討論,范昶當即與諸生共議,正議論間,忽見來了兩個打行光棍,上前揭了榜文,問諸生:“這誰張貼的?”
諸生豈會理睬,紛紛喝罵光棍無禮,兩個打行青手不敢惹這些秀才,卷了榜文就跑了。
范昶便知董氏父子已經知道這事,心裡暗叫痛快,董其昌必定暴跳如雷了。
諸生紛紛猜測這文是誰寫的,范昶自然是裝作不知,見金琅之還沒來縣學,便去金府訪金琅之,說了昨夜之事和今日所見,金琅之叮囑他要小心,莫要讓董氏的人察覺,既然檄文已傳出,董氏收繳也無益了,此事必傳得沸沸揚揚—ˉ—
謝謝書友們的月票和推薦票,在雅sao困難的時候,書友們伸出了熱情之手,小道非常感動,今天是來不及二更了,只寫了四千字出來,明天一定二更,感謝書友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