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雅騷》第三百九十八章 從翰林院到文華殿
  梃擊案既已了結,皇太子朱常洛出閣講學之事就要緊鑼密鼓進行了,六月二十六日,內閣首輔方從哲、次輔吳道南,會同掌禮部事的禮部右侍郎何宗彥、詹士府少詹事錢龍錫、翰林院侍讀學士郭淐,以及司禮監掌印太監李恩、東宮太監王安、鍾本華一共八人在內閣直房商議太子出閣講學的日期和講官人選——

  王安道:“皇長孫今年十二歲,也應出閣讀書,前次太子已向皇上啟稟過,皇上恩準皇長孫與太子一並出閣,兩位閣老和諸位大人為太子議選講官時也為皇長孫選定幾位老師。”

  方從哲點頭道:“甚好,皇長孫此時啟蒙還不算晚,當年東宮第一次出閣講學年已十三。”又道:“講官歷來由詹事府和翰林院中挑選學問淵博、品行高尚者擔任,這次當然也不例外,皇太子講官四人、皇長孫講官三人,錢少詹事、郭學士,你們二人是要充任講官的,還要再舉薦五人上來。”

  錢龍錫舉薦了左春坊左庶子孫承宗、右春坊右庶子成基命、左春坊左讚善徐光啟三人,郭淐則舉薦翰林院侍講周延儒、修撰張原二人——雅騷更新內容不喜歡樓中樓

  方從哲一聽“張原”二字,劍眉微皺,說道:“張原今年才十九歲,在翰林院未滿三個月,等於是觀政進士,如何好充講官。”

  此前王安與鍾本華曾拜訪掌翰林院事的郭淐,請求郭淐在推選皇長孫講官時把張原舉薦上來,並說這是太子的意思,郭淐是老好人,自然答應,而且郭淐也的確覺得張原人品、學問俱佳,所以就把張原和周延儒一並舉薦上來,這時聽方閣老反對,不禁漲紅了老臉,神情有些尷尬——

  王安道:“太子春秋三十有五,而周侍講、張修撰這兩位翰林都未過二十五歲,做太子的講官當然不妥,資歷也不夠,但給皇長孫做講官卻是合適的,皇長孫生性活潑好動,而且好發問,必得精力充沛、心智敏捷的詞林官才好擔任皇長孫的講官,周、張兩位翰林都是一甲第一名出身,兩位狀元給皇長孫當講官,正是佳話,這對皇長孫早日冊封為皇太孫很有益處。”

  這幾年外廷大臣也曾數度上疏要求冊立朱由校為皇太孫,但萬歷皇帝不應,皇太孫一立,太子的根基就徹底穩固了——

  吳道南道:“周侍講長於《尚書》、張原長於《春秋》,這都是皇長孫所必須學習的,我以為皇長孫三名講官除周、張二人外,再選一名老成者即可,方閣老以為如何?”

  方從哲心想:“張原做皇長孫的講官,是為日後皇長孫即位他能順利入閣做準備了,皇太子今年才三十五歲,萬歷皇帝精力尚可,要輪到皇長孫即位恐怕是二十年後的事了,更何況就是做了東宮講官又如何,當年太子的四位講官如今沒有一個在朝的,焦竑在南京講學、劉曰寧已病故、郭正域因妖書一案入獄,後雖放出,但被免官,抑鬱而終,董其昌就更淒慘,至今還在刑部監獄養病,半死不活。”既然吳道南和東宮太監堅持,他方從哲也不做這惡人,不再當面反對張原任皇長孫講官。7雅7騷77黑黑7愛7調皮7

  於是議定皇太子講官四人,分別是錢龍錫、郭淐、成基命和徐光啟——

  皇長孫講官三人,分別是孫承宗、周延儒和張原——

  皇太子和皇長孫出閣講學定於七月初一開始,以後講讀兩日休息一日,禮部、司禮監、鴻臚寺、光祿寺籌備東宮講學的相關禮儀和一應器物。

  司禮監將七名東宮講官名單呈報上去,萬歷皇帝很快批準了,張原成了大明朝最年少的東宮講官。

  ……%雅%騷%%泫衍%喜%潛水%

  六月二十九日午前,張原、文震孟、張岱、倪元璐、洪承疇、阮大铖,還有商周祚和祁承爜、祁彪佳父子,以及張聯芳在京中的一班友人都到崇文門外大通橋碼頭為張聯芳、黃尊素、許觀吉、夏啟昌、孫際可五人送行,觀政三個月之後,張聯芳除授揚州府泰州如皋縣知縣、黃尊素除授南直隸寧國府推官、許觀吉除授西安府商州山陽縣知縣、夏啟昌除授吉安府廬陵縣知縣、孫際可除授西安府商州鎮安縣知縣,這五人同日離京赴任,而洪承疇則被留在刑部繼續觀政,這就很有可能在刑部任職了,阮大铖除授行人司行人,雖是八品官,但比黃尊素、張聯芳這些六、七品的地方官要更有前途,這樣,釋褐的十位翰社社員有六人留在京中,四人放外任,黃尊素、夏啟昌任職之地一個在揚州、一個在江西,都算是不錯的地方,許觀吉和孫際可則有點沮喪,陝西邊窮之地讓他們選上了,張原安慰道:“許兄和孫兄終於能把生平所學身體力行了,邊窮苦寒之地正可行惠政利百姓——”

  張岱在邊上插嘴道:“兩位賢兄千萬別忘了種甘薯、玉米和土豆啊。”

  眾人都笑了起來,這些天他們也常聚會講學,張原講的最多的是冰河說,抗旱救災、興修水利和種甘薯、玉米、土豆簡直成了張原的口頭禪。

  許觀吉、孫際可都笑道:“不敢忘,不敢忘。”

  張原微笑道:“甘薯、土豆和玉米是災荒之年的救命口糧,平常年份百姓不愛種,因為無利可圖,兩位賢兄到任後也莫急著推廣,可先在山地荒田試種,然後鼓勵民眾在貧瘠土地上種植,循序漸進,逐步擴大種植,還有,我聞陝西那邊種煙草的極多,煙草無甚益處,雖不能禁絕,但一定要加以限制。”

  張原如今在翰社的威望無人能質疑,許觀吉、孫際可並不覺得張原說這些是越俎代庖,點頭道:“介子賢弟說得是,我二人既到了那地方,好歹也要做出一點實績來,備荒救災第一。”

  張原道:“我輩翰社同仁,此後雖天各一方,但莫要斷了音訊,常有書信往來才好。”

  大通橋畔柳蔭下,張聯芳自與他的一班噱社朋友為了遠別而縱情談笑。

  ……#雅#騷##赫赫#能#辯論#

  七月初一,張原一早沐浴更衣,於辰時初刻趕到翰林院,會同侍讀學士郭淐、侍講周延儒一道入午門,在會極門內見到了詹士府的四位講官:少詹事錢龍錫、左庶子孫承宗、右庶子成基命、左讚善徐光啟,徐光啟向張原微笑,以目示意,並未交談,七位講官跟隨方從哲、吳道南兩位閣臣往文華殿行去,東宮講學之所就設在文華殿。

  張原走在孫承宗身後,看著這位五十多歲老者的矯健背影,心裡充滿了敬意,他此前見過孫承宗幾次,但並未交談過,前幾日得知孫承宗與他和周延儒一起作為皇長孫的講官,張原很是欣喜,能與孫承宗多相處、請教是他求之不得的事,孫承宗雖是書生,但早年作為大同巡撫房守士幕僚,仗劍遊塞下,訪邊城孤堡,結納豪傑,與戌將老卒為友,所以熟知虜情、通曉邊事,這是張原所沒有的經驗和經歷,必須要虛心學習的——%雅%騷%%水粉%愛扯%小老虎%

  從文華門進入,走過一條甬道,來到一座黃琉璃瓦歇山頂的大殿前,大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開著十二扇菱花槅扇門,東西配殿是本仁殿和集義殿,後殿是主敬殿,殿宇之間以穿廊相連,出文華殿後門,離慈慶宮大門就只有百余步。

  這並非皇太子第一次出閣講學,所以規格不甚隆重,但因為是皇長孫第一次讀書,故而禮部和鴻臚寺也準備了相應禮儀鳴讚,七位講官在偏殿換上大紅袍,講官無論品級高低,一律穿大紅袍,當然,這大紅袍只在進講之時穿——

  鴻臚寺卿主持儀式,唱讚之後,由東宮太監鍾本華引著孫承宗、周延儒、張原三人到後殿主敬殿,皇太子講學在文華殿,皇長孫講學在主敬殿。^雅^騷^^六藝^會^調侃^

  司禮監準備了四書經史各兩套,皇長孫那邊一套,另一套置於講官案前,皇長孫朱由校戴圓帽、穿青衣,有一個少年內侍陪著伴讀,張原認得這個少年內侍,正是鍾太監今年十六歲的乾兒子高起潛,張原暗暗點頭,心道:“不錯,讓小高做皇長孫的伴讀最好,鍾公公開始上道了。”

  因為皇長孫沒有冊封,所以講官們也不必行大禮,隻鞠躬便可,反而是皇長孫要向三位講官行大禮,孫承宗趕緊讓鍾太監將皇長孫攙扶起來,進講的和聽講的都坐著,面前放一張講案——

  孫承宗問朱由校:“殿下此前讀了何書?”

  朱由校嘴巴動了動,回答不出來,轉頭看著鍾本華,鍾本華正要代朱由校回答,孫承宗擺手道:“讓皇長孫殿下自己回答。”

  朱由校端端正正坐在那裡,緊張得不停地咽口水,臉漲得通紅,半晌憋出一句話:“千字文念到了‘景行維賢’。”!雅!騷!!丟丟!愛賣萌!

  一般孩童啟蒙,先念《三字經》、再是《百家姓》,然後就是《千字文》,再然後才學四書,即便是資質平平的仕宦子弟十歲之前就該把《千字文》念完了,而象祁彪佳、張岱這些神童,十歲時都已四書五經讀遍,朱由校今年都已十二歲,《千字文》還沒念完,這讓侍立一邊的鍾太監甚感顏面無光。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