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神農道君》第163章 毀宗棄廟,又見熟人
  第163章 毀宗棄廟,又見熟人

  箭魚飛舟朝著安平府飛去,由於和大通府挨著,以箭魚飛舟的速度,一天就夠了。

  趙興出來透透氣,龍肖則專心的駕馭飛舟。

  一天時間,足夠龍肖這個神經大條的武夫從傷感中走出來,這會又話多了起來:“怎麽老是下雨,搞得我都看不見了,你能不能讓這雨停了?”

  趙興道:“一府之雨數,怎麽能說改就改?我是不想活了嗎。”

  要是平常時期,內陸之地,雨水多點少點都沒什麽關系。

  可現在是平蠻大戰開啟前夕,大通府和安平府又都是邊境重地。

  趙興這種小卡拉米敢修改雨數,別管是不是十陽洞天的天才,就是十大洞天的天才,兵部砍起頭來也是毫不手軟。

  龍肖也是沒話找話:“我們已經到了安平府地界,話說兵界怎麽給你這麽個任務,連陰界的事都要管。”

  陰神居陰界,和兵界的作用類似,但要進陰界只有兩種人,一種是死人,其魂魄如果沒被滅,自動被陰界吸收,若沒被封陰神,過一段時間就消散。

  這個持續時間,通常是三五代人。

  因為三五代之後,後輩基本不敬香火了,自然就消散。

  一種情況是修到三品元魂境,可以擺脫命魂住胎的束縛,前往陰界。

  陰界並非大周打造,而是上古有之。

  進去難,但出來卻不難,香火接引,法術招魂、甚至陰陽交匯自然誕生入口,都可讓陰魂出陰界。

  趙興先前在谷城撈偏財,那種情況屬於陰陽交匯,入口出現,也因為遊魂因為其余異常原因進不去,停留在了陽間陰地。

  所以,新的氣運王朝誕生,第一時間就是接管陰界,確立陰神制度,避免陰魂為禍人間。

  龍肖的這個問題,趙興也細想了一下。

  “七品之境,不唯司農,所有職業都可請神,可能我完成九環任務,被封七品官的機會很大,所以才有此培訓。”

  “龍肖,你請過神嗎?”

  龍肖點了點頭:“請過一次司命公,一次巨靈真君,不過那都是七年前的事了。”

  “才兩次?代價如何?”趙興前世起來的時候,陰神制度已經開始出現問題,所以他玩得較少。

  但請神需要代價,主要是送回去的環節難。

  “兩次已經很多了,代價可不小。”龍肖道:“軍中武者請神,通常要以精血為媒介,我第二次請巨靈真君,是到了生死關頭,不得已,付出了五成精血為代價。”

  “那次我少說折壽10年,後來賜爵去了神廟注壽,也不知道補回來了多少。”

  龍肖回憶道:“也是實在沒辦法了,當時的情況太危險,如果不請,直接就死了,哪裡還顧得上折不折壽呢?”

  “還是祭祀好啊,他們請神代價很小。”

  趙興道:“那也得看奉的是哪道神仙,如果跨度太大,祭祀也要折壽的。”

  龍肖道:“具體我就不懂了,但我感覺能當祭祀的,都很厲害,真是上天入地無所不能。”

  趙興點了點頭司儀、祭司,為什麽說是前期神職?
  因為他們太強大也太全面了。

  但凡大周所冊封之神,無所不請!

  尤其是軍祭司,七品之後,幾乎能請到任何一種職業的陰神上身。

  上了身,祭司就擁有了這個陰神生前的部分能力。

  所有的職業都可以請神,但請神的限制太大,基本只能請本職業神靈。

  祭司卻能請所有,比如現在一個八品祭司,可以把曹溪真君請神上身,那麽他就能呼風喚雨,短時間內相當於一名軍司農了。

  如果請東湖伯,那立馬成為大肌霸。

  神職,就是字面意思上的超神職業。

  趙興當時在谷城,都不是沒想過轉司儀來爽一爽,後面成為祭司,那真是同階無敵般的存在。

  但為了長遠打算,最終還是放棄了一時之爽。

  因為祭司太依賴於氣運王朝這個體系,一旦陰神製崩塌,祭祀就跌落神壇了。

  那時再請神,沒了束縛的陰神可不會乖乖的給伱賣命,基本都是拿錢不辦事的主,要麽就是代價大得離譜。

  司農要是為禍地方,造成的破壞力大,所以對司農的審核提拔,尤其是軍司農,更加苛刻。

  但跟軍祭司一比,還是嫩了點。

  “祭祀確實是強。”趙興道,“無非必要,我也不會請神,這次去安平府,我估摸著就是個陪審員的性質,這項任務上,真正做事的也不是我。”

  趙興看得比較透徹,他一個司農,接這個任務,就是出點意見,不可能真正讓他去幹掉那些陰神。

  說白了,就是去耍耍嘴皮子。

  陰神製是所有官員都得了解的,軍司農在外征戰,若是請神,可千萬別借到了什麽邪神之力。

  否則軍司農+邪神之力,那破壞力可真是要了老命。

  安平府的現任府君崔哲是正四品下。

  安平府神廟大祭司韋弘卻是正四品上,比府君還高半級。

  趙興在抵達安平府城後,先去府城司農監報道,爾後通過司農監的渠道,投帖去府城神廟。

  這個過程中自然將神廟大大小小的官員名單看了一遍,趙興隱約覺得韋弘這個名字有些熟悉,但一時間又想不起來。

  為表看重,安平府神廟派出了一隊祭司出動,讓趙興跟隨這隊祭司辦事。

  第二天得到名單時,趙興在名單上,看到了有個叫韋玄成的名字,頓時眉頭一跳。

  “嘶,原來是他,這又碰到一個狠人啊,這是都趕來吃平蠻大戰這碗飯?”

  趙興看著名單,不禁無言以對。

  韋弘還沒什麽,他這個正四品,後來最高隻做到了正三品上,而且還是皇陵祭司,沒什麽實際權力。

  但他這個小老弟韋玄成在武帝時期做到了宰相!
  此人最大的成就,就是改革‘陰神製’上面,他一手操刀了‘毀宗棄廟’正策,為武帝解決了陰神逐漸過多的煩惱。

  當然最後下場也很慘,武帝之後的元帝朝,韋玄成連墳墓都被人挖了,還被人剔除了宗廟,最後還被人從陰界揪出來。

  鞭屍鞭魂,魂飛魄散,此人正是死在了自己的正策下。

  “趙大人為何一直看著我?”翌日神廟派來接趙興的,正是韋玄成,不過他此時只是個從七品祭司。

  韋玄成出身大族,傲上卻尊下,他對身份地位高的越是不在意,反而對底層民眾十分尊重。
    此時的韋玄成,不過三十歲,卻已經是從七品,又有正四品的老哥,可謂是前途無量。

  “韋大人容貌,與我一故人相似,一時間出了神,還望韋大人莫怪。”趙興拱了拱手。

  其實他也就愣神了一秒,但祭祀對念頭十分敏感,於是他連忙找了個理由敷衍,緊鎖心神,不再多想。

  韋玄成也沒在意,畢竟他比趙興大不了多少,可以說都是年輕人。

  “趙大人請。”

  “韋大人請。”

  趙興和龍肖,跟著韋玄成上了飛舟,先到了府城神廟。

  然後又拜見了這次負責帶隊的偏殿祭祀,正六品下官員‘貢明’。

  跟隨著三十二名祭司,包括韋玄成在內,上了一艘‘雲雨樓船’。

  接下來的任務完成方式如下:

  貢明會帶著趙興前往52處民間神廟。

  每到一地點,趙興將給出民間神廟的處置意見:去或者留。

  他會待在雲雨樓船內部,不下去。

  接下來府城祭祀會進行實際處理。

  並不一定按趙興的意見來。

  如果趙興的建議被采納過半,則算合格,可評丙。采納七成,可評乙,采納九成,可評甲。

  “這個任務說難不難,說不容易也不容易,無非就是兩個選項,去和留。”

  “你可以碰運氣,哪怕隻說一個字,去或者留,只要最終的建議和神廟行動一致,就算過關。”

  “哪怕你對神廟政務一竅不通,假設你運氣好,連續猜對26次,都能過關。”韋玄成陪坐在一個雅間,他是負責給趙興傳話、解釋的人。

  “你的意見如果能言之有物,被貢大人采納,即便猜錯幾次,只要相差不大,也能給提一級,趙大人明白了嗎?”

  “是,多謝韋大人提點。”趙興拱手。

  也就是說這個貢明和邱明逸是一樣的,在給他打分這件事上面,有很大的自主權。

  在樓船上等待了兩刻鍾,很快第一個地點到達。

  韋玄成先是出了雅間,爾後去而複還。

  “第一個地方到了,貢大人讓我問你,嚴光廟該如何處置?”

  趙興思索片刻道:“應當去除廟宇,毀其金身!”

  韋玄成道:“你還有什麽想說的嗎,沒有我就回復了。”

  趙興點頭道:“不唯這一處,下官對安平府五十二處的廟宇,都是一個態度,那就是去掉這些民間廟宇。”

  “其原因有三。”

  韋玄成伸手道:“請講。”

  “其一,安平府民間私設廟宇,其中有些雖算不上邪神淫祀,甚至偶有功德之舉,但兩百年間要維持陰神進階,已經靡費巨大。”

  “按大周的陰神祭祀製,正神尚且有年祭、月祭、四季祭、日祭,此等不再朝廷冊封之內的陰神,所需祭祀便更多了。”

  “下官不通神殿政務,但頗懂數術,可給韋大人,和諸位神廟的大人算一筆帳。”

  “以嚴光廟為例,兩百年間要進階,它必須維持十年大祭、年年小祭。”

  “大祭之年則必須日祭,每日需四次,每次需以三牲之禮為祭。即牛、羊、馬、絲綢、玉器、銅器、共計一百六十件。”

  “即便祭禮可重複使用,一年仍舊需上食一千六百九十五次,其余五十一座廟宇,雖不如嚴光廟勢大,但下官算了算,這五十二座廟宇,共計需上食三萬四千四百五十三次。”

  “每逢月祭,還得請衛士抬神像遊街、請廟祝、家臣、樂師、每次出動,必不少於三千人,一年出動人次達到了十萬之數。”

  “每當遊街,信奉的百姓會買香燭、紙錢、甚至還會投銅錢至功德箱,十萬人次就算每次隻投10錢,也是十幾萬兩,而事實上這個數目只會更多!兵界都無法統計。”

  “這還只是一年,隻說那些私設的神廟,安平府可是還有朝廷冊封的正神啊!百姓不信則罷,若信,則寧願要自己過得窮苦,也要供養信奉的神靈。”

  “兩百年間,這52座廟宇吸取幾代民力,何以億萬計?受益者又真到了百姓身上嗎?”

  “即便那些陰神有所謂功德之事,何須野神來做?!”

  “吸取民力,越權專私,此為第一該殺!”

  趙興的聲音擲地有聲,韋玄成聽完後頓時眼中閃過一絲怒火。

  這話,太對他的胃口了!

  原本他都還沒想過這麽多,可趙興拿數字羅列,頓時就讓韋玄成火冒三丈。

  是啊,何其靡費?!

  放到一代百姓身上或許不明顯,可是這兩百年來累積,數目就驚人了,趙興說的話十分誅心,既然有靡費,自然有受益者,受益者是誰?
  當然是世家宗族!
  他們就仿佛蛀蟲趴在百姓的身上持續的吸血。

  總有一些民眾會被這些人愚弄而不自知,拿出自己的血汗錢,還要為他們稱頌。

  趙興不愧是司農,以財政的角度作為處理依據,頓時就打動了韋玄成。

  韋玄成作揖一拜:“趙大人之分析鞭辟入裡,讓玄成醍醐灌頂,請受我一拜。”

  “不敢,只是些狂妄之言。若有說錯之處,還請韋大人諒解。”趙興連忙起身回禮。

  實則他說的,都是韋玄成後來在廟堂上向武帝進獻的正策。

  當然,現在這些,並沒有韋玄成後來那麽誇張。

  韋玄成那可是連皇陵都要改革,他提出‘五廟製’,即皇帝、后宮妃子、郡主、郡王這些五代子孫後,就不要祭祀了,要祭祀,就去祭天子廟。

  趙興這還是收著說,跟後世韋玄成的大刀闊斧相比,他現在的話,不過是一根針罷了。

  足以刺進韋玄成和神廟祭司們的心裡,但又不會顯得太過分。

  “請趙大人繼續說其二、其三。”韋玄成眼中閃過一絲異彩,他很想知道,趙興還有什麽獨特的觀點。

   下一章在十二點後了,求一下六月的保底月票!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