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帶著騎砍速通亂世》第116章 他難道想造反?
   第116章 他難道想造反?

  遼西走廊,寧遠城。

  當何可綱趕到巡撫衙門時,天色已經變暗。

  此時傳喚,必有大事。

  這位新升任遊擊將軍的遼東人徑直走入衙門最深處的院落,找到袁巡撫住處,推開書房進去,發覺屋中已經來了四五位將軍。

  為首者祖大壽,其余還有謝尚政、張存仁等,全是遼東巡撫的親信之人。

  此地主人袁巡撫立著臉坐於書桌後,眾將沉默寡言,書房內氣氛相當凝重。

  何可綱急忙走到書桌前,拱手一拜。

  袁巡撫一擺手,張存仁便起身,走到何可綱身邊將東江巨變說給他聽。

  “這這這~老徐和家丁全沒了?李帥行事也未免過於霸道了些。”

  何可綱掌管撫標營,對關外諸營與巡撫之間的關系相當熟悉。

  徐奏敷乃遼東軍戶,據傳是遼南逃兵,在寧遠守城戰後升為都司僉書,屬於寧遠城裡敢做事的掌營將軍,也是巡撫心腹將領。

  此次袁巡撫調徐奏敷去東江鎮督促裁撤兵額,其實也有收集毛文龍罪證、拉攏東江將卒之意。

  “他就算有王命旗牌,可也只能處置正五品的守備,再往上的文臣武將都由不得他肆意亂殺。”

  老將祖大壽還是守規矩的人,他先前因為獲罪即將被處死,幸虧當時任兵備道的袁巡撫求情才戴罪立功,所以對朝廷的這些規矩相當在乎。

  “他難道想造反?所以火並了東江鎮,又從朝鮮調兵過來,等到冬天路面凍實,他好一路攻過來。”

  另一名巡撫親信謝尚政驚呼。

  除了祖大壽曾跟著援攻三岔河、海州時拿過光複遼東的軍功外,書房內其余諸將都沒有蹭到李大帥的軍功,因此心生嫉妒。

  “他有逆反之意,可我無逼他謀反之心,這個局,該怎麽破?”

  袁崇煥一臉無奈,他準備用徐奏敷拉攏住東江鎮的水師兵卒,一旦遼東有變,又可用對付韃子的招數對付遼陽海州一帶的兵變。

  “撫台,可不敢稱李帥有逆反之心。他在朝鮮所作所為也不算大事,只是僭越而已。一旦撫台發動原先準備好的斷餉斷草計策,朝堂上必定以為是撫台大人逼遼民、逼李帥鬧事。這個罪名,整個寧遠城的兵卒都擔不起啊。”

  何可綱苦口婆心勸諫,在李總兵率軍追殺阿濟格去朝鮮的這兩三個月裡,袁巡撫給錦州、廣寧、海州、遼陽四地各派了守備、遊擊等武將,用摻沙子的方式牢牢監督四地武備、兵卒調動。

  文臣中,畢自肅和山東等地的官員也在快速到任,用發餉、開設粥場的方式拉攏遼兵遼民之心。

  袁崇煥閉目沉思,良久才道:“如今之計,唯有上奏表明遼東態勢,請閣老、部堂大員們厚賞前鋒鎮將士,並請聖上賜李昊侯爵,穩住局勢再行打算。”

  他其實更想如今就斷了遼東糧餉,可一斷糧必定逼反遼民,反而適得其反。

  祖大壽等人表示此法可行,謝尚政、張存仁卻不以為然。

  “袁撫台,定奪可能來不及了,必須在這兩三個月裡將能戰的秦軍調過來防備。撫台先奏請王經略派兵把守住錦州、廣寧城,我們擺出有防備的架勢,興許能唬住海州那一帶的遼兵,讓他們不敢跟著李昊起事。”

  謝尚政反駁道。

  張存仁想的更絕,“熊經略之前的三方布置之策仍舊能施行,連虜平賊也不是不行,毛承祿是個糊塗人,給他厚賞,必能引旅順、海州等地的東江兵為撫台所用。”

  作為廣寧人,他其實一直和後金暗自有聯系,沈陽以北的八旗兵早就撐不住了,想要討個建州衛指揮使的封賞就投降大明。

  “那我派你去廣寧,張存仁去錦州?你們暫且守上一守。聯絡黃太吉之事,就由張存仁負責。”
    心腹徐奏敷被殺讓袁崇煥相當惱火,他可沒忘了先前被摔死的羅姓家人。

  這帳,有機會也是要算的。

  謝尚政當場拒絕,“撫台呐,您老也知道我的本事,就是加上我的兩百家丁,都湊不成一盤菜讓李昊砍,這廣寧城我去了反倒壞了撫台的大事。”

  張存仁一言不發,顯然也不想北上送死。

  書房內再次陷入沉默。

  何可綱看不下了,他從椅子上站起來,走到袁巡撫書桌前請命道:

  “眾將這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我不信李大帥有謀逆之心。請撫台派我去錦州,我與李大帥在寧遠共事一場,即便有事,也能勸李大帥回頭。”

  遼東巡撫當場答應,讓何可綱帶了撫標營一半的兵力去錦州駐守。

  “祖鎮則提督寧遠,加固城牆、深挖城外溝壑,力求這個嚴冬繼續守住寧遠城。張存仁也別閑著,你派人繞道阜新,經草原去黃太吉那邊商議,一旦遼兵有變,若黃太吉率軍平賊,可將建州左衛的龍虎將軍之位封賞給他們家。”

  袁巡撫對遼東各勢力的作戰能力有相當清晰的認知,如今也就韃子兵能在野外和前鋒鎮總兵轄下的那群騎兵鬥上一鬥了。

  眾將領命而去,袁崇煥卻仍舊感覺不到安全,他將桌上竹筒裡的水倒進硯池裡,邊研墨邊構思給關城經略府、兵部的公文。

  對付李大帥耗費的心力可比對付韃子難多了,起碼韃子攻不下大城。

  ……

  遼陽城。

  整頓完東江兵後,氣溫急轉直下,為防海路走不成,李昊派皮島水師運了十五萬糧食往旅順方向,自己帶兵押運剩下的三十萬石經鳳凰城、本溪、太子河道抵達遼陽城。

  朝鮮民夫在鐵山附近就被打發回去了,這趟帶回去的人手足夠,再讓那些民夫跑一趟,又要多吃掉幾千石的口糧。

  得知總兵帶著朝鮮糧回來後,遼陽城內城外的遼民奔走相告,湊熱鬧的民眾差點擠破了新近整修好的總兵府大門。

  “李帥對遼民有再造之恩,百姓如此熱忱也在情理之中。”

  議事大堂內,居於東側上手的畢自肅給總兵官解釋,與數月前相比,這位遼東副使直接蒼老了七八歲,頭上的白發依稀可見。

  巡撫大部分時間在寧遠和關城處理公事,遼東遼南之事全由畢自肅一個人巡察,各地到任的官員也由他監督,他還得上心安撫遼民之事,這段時間可給忙壞了。

  “我聽說我不在的這段日子裡,你們斷了降兵的單餉?還調走了那些京營出身的將軍?”

  李昊之前接受了太多的降兵,兩個標營的兵額根本不夠,於是除去標營兵外,其余降兵都隻吃單餉,可沒吃兩個月,就被文官們斷了餉,和吃粥的百姓一個待遇了。

  “這正是我要向李帥稟明的,降兵上萬,老奴都不給那些死兵、台尼堪月餉,朝廷也養不起啊。隻得降為團練兵,和班軍一樣,乾活時吃餉,不乾活就當軍戶對待。”

  錦州、廣寧、義州一帶今年還能有收成,遼陽海州一帶僅有部分田地產了糧,即使是海運南方糧,也發不起降兵的糧餉,畢自肅和經略、巡撫商議許久,才算是定下把降兵改為團練兵的計策。

  “那抽走周遇吉這些猛將是怎麽回事?沒了這些人,沈陽以北都推不動,鐵嶺那邊都沒燒荒,韃子們還能過個好年。”

  李昊隱隱感覺到,似乎遼東官場上已經在防著他了。

  PS:求推薦票求月票。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