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從美利堅開始的財閥家族》第111章 正確的討薪方式
   第111章 正確的討薪方式

  西班牙是世界上第一個日不落帝國,最強盛時期國土面積達到3150萬平方公裡,而且在海外殖民的過程中,西班牙殖民者用粗暴的手段,掠奪了人類歷史上從未有過的財富。

  那一百年裡,黃金白銀猶如上帝賜福,讓西班牙人沉醉,從國王到平民,從官員到冒險家,無不為之瘋狂。

  到16世紀末期,全世界貴金屬的83%都屬於西班牙,可以在全世界購買任何想要的東西。

  然而財富是一把雙刃劍,源源不斷的財富流入西班牙,政府覺得投資工商業的周期太漫長,利潤又太低,根本不值得重視。

  西班牙國內的工商業沒有進步,不能生產豐富的商品供應市場,那麽西班牙人就要帶著黃金白銀等貴金屬,購買英國、法國和荷蘭的商品。

  所以在美洲金銀堆砌的繁花錦簇之下,西班牙國內其實是烈火烹油的慘烈局面。

  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通貨膨脹對原本就不發達的西班牙工商業,又造成毀滅性打擊。

  因為物價上漲引起原材料漲價、人工漲價,進一步造成手工業製成品的成本上漲,那麽進入市場的售價也必然上漲。

  結果便是西班牙國貨無人問津。

  之後的葡萄牙、荷蘭,如今的英國也步入了後塵。

  這可能是強國的詛咒吧。

  工業產值在大英帝國的佔比逐漸降低,科技發展也開始落後於德國、美國。

  如今就連金融霸權也受到了毀滅性打擊和挑戰,軍事上的優勢也隨著工業的凋零和經濟的衰敗而和其他列強拉近的距離。

  1919年,英國戰時內閣規定:“作為經濟節約運動的一部分,各軍事部門在編制預算時應根據這個假定:不列顛帝國在今後十年內不會進行任何大戰,不需派出遠征軍、十年無大戰的規定

  直到1932年還在生效,因為統治當局堅持認為“財政和經濟危險是國家必須對待的最嚴重,最急迫的危險,其它必須讓位,必須等待”;他們甚至覺得憑英國現有的軍備力量,尤其是一支世界上最強大的海軍,足以應付任規模的戰爭。因此,軍事上一直滿足於“1918年的技術”,軍費開支降到“嚴重的無法履行英國防衛義務的狀況”。

  可想而知,嚴重的經濟困境對軍事實力的打擊是無以複加的。英國所采取的重經濟、輕軍事的變相調配,不僅沒有使經濟困境從“節約”中得到改變,甚至還引起了國內政局的動蕩,國內反抗鬥爭此起彼伏,罷工浪潮洶湧澎湃。同時,它還造成了內閣的頻繁交替。在張伯倫上台前的不到15年時間內,出現了一連串走馬燈式的政權更迭的奇怪現象,這就很難指望政府在法西斯面前實行一種連續和堅定的政策。相反,他們拒絕以任何方式認真考慮戰爭問題。

  英國公黨領袖艾德禮曾宣稱“我們決不同意把使用武力作為執行政策的手段。”

  這無疑對以後德國的武力威脅只能“息事寧人”、“妥協退讓”,這也是後面實行綏靖政策的一個原因。

  另一方面就是反戰求和的社會思潮,英國在一戰中直接參戰600萬人,傷亡244萬,戰爭雙方開支達1800億美元,無數城鎮化為廢墟,各國財政一片蕭條。

  可怕的戰爭大屠殺幾乎影響到全國所有家庭,它對英國人傳統的心安理得、高枕無憂的社會心理帶來了巨大的衝擊。

  人們對戰爭表示出十分的反感和厭倦,並進而對戰爭帶來的災難表示恐懼,形成一股強大的反戰求和的社會思潮。

  1936年,英國和平主義組織進行了民意測驗,90%的人拒絕參戰,反戰求和思想深入人心。

  面對“社會太平”的反戰求和思潮,英國政府不得不進行對外策略的調整。他們認為“戰爭是毫無意義的事情”,對於慕尼黑悲劇,英國首相張伯倫甚至相信“讓德國恢復國土就可以保持英德兩國長期友好和平穩定的關系,導致達成廣泛的協定,撫慰不滿意的國家,從而取得長治久安的和平”,並且宣稱“這是我們時代的和平”。

  “反戰求和”的社會思潮正是英國統治階級推行綏靖主義的溫床。

  所以偉人說帝國主義都是紙老虎,一方面他們很富有,就害怕打仗,隻想守著既有的利益,對稍顯強硬的敵人,就會妥協退讓。

  一方面沉迷於奢華腐朽的生活,缺乏戰鬥意志,科技上不思進取,漸漸的喪失了武器裝備上的優勢。

  看清了這些殖民大國的虛實,就可以不斷試探他們的底線,既然可以對德國實行綏靖政策,那龍漢國同樣也可以用這種方式獲得屬於自己崛起的一部分利益。

  只要不是核心的利益,龍漢國就可以趁機先收入囊中,很多的土地在這個時代的人眼裡,不過是雞肋,而且還會拖累本土的經濟。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大英帝國不就是為了盡快恢復本土的經濟,而放棄了幾乎全部的殖民地嗎,雖然也有其他的原因在裡面。

  但張楓明白,只有廣闊的土地和龐大的人口,才能在戰後的世界中成為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雖然這個時間點已經有些晚了,但是能能得到多少就是多少了,而且也要考慮吃不吃得消的問題。

  現在的龍漢國上下都是一片忙碌之中,每個人都為這個國家貢獻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但是他們最終能從其中獲得多少屬於自己的利益,那就要看上層人的意志了,因為他們掌握了這個國家所有利益的分配權。
    正常來說,只要努力奮鬥,就能勤勞致富,而且龍漢國也是這麽宣傳的。

  報紙、電影、各個工廠車間牆上的橫幅標語等等,無疑不在告訴這些勤勞善良的普通人,他們的付出是一定會獲得想要的回報的。

  然後事實是否如此呢?
  首先張氏家族一家二十多口人,就最起碼獲得了整個國家一半以上的利益。

  政府官員、富商、科技人才、公司高層獲得剩余的九層利益。

  而實際產出幾乎所有利益的普通人,只能拿到僅夠他們養家糊口的微薄工資。

  當國家處於高速發展的紅利期時,他們享受不到紅利,當經濟經歷低谷時,他們又需要交出自己僅剩不多的利益來供養上層。

  張楓自然不可能在自己身上割一刀,既得利益者是非常厭惡任何形式的革新的,反正他這個總統也當不了多久,就留給繼任者來煩惱吧。

  而且他任職的時間正好是時代發展的開端,往後的十多年裡都不會出現什麽危機,他這個國父兼明君是當定了。

  “從今天開始,我們工廠每天將會延長2個小時的工作時間,當然,這是有加班費的,大家回家後好好調整一下,以免影響公司的生產工作。”

  雷神軍工的某個工廠經理通知道。

  “又要打仗了嗎。”一名工人對其他同事說道。

  “我看是,不然要我們加什麽班。”

  “這麽多年下來,我們可是戰無不勝,每次都會擴大領土,國家越來越強大了啊。”有人自豪的說道。

  “是啊,我們的日子肯定也會越來越好,現在加班,工資不就更多了嗎。”另一名工人笑著說道。

  其實不只是雷神軍工開始了加班擴產,龍漢國內幾乎所有的工廠都被通知,要為戰爭做準備,生產更多的物資。

  張楓旗下的公司將會大量進行收購,不用擔心賣不出去,這當然不是因為莫桑比克計劃的原因,而是為了在即將到來的大戰中先賺一波貿易的錢。

  從現在開始龍漢國就進入了戰時經濟,以免等到大戰開始,來不及擴產,只能眼睜睜的看著比人賺錢。

  看著別人賺錢,那可是比自己虧錢,更讓人心如刀絞。

  戰時經濟也讓本就開始大開發,大建設,大發展的龍漢國直接加上了火箭,幾乎每天一個樣。

  如果按照GPS增長率來算,這幾年恐怕都會以百分之幾百的速度進行增長。

  每個人都沉浸在這種喜悅之中,政府也下令要求各個公司必須嚴格按照勞動法執行,加班時長不得超過3小時,加班工資必須按照每個行業的標準,不得拖欠工資。

  龍漢國總工會需要加強對各州企業的監察,及時公正的處理勞動糾紛,以免造成武力衝突。

  這一方面是龍漢國的法律要求,一方面是在半個月前發生了一件影響極其惡劣的事件。

  美華建築第五公司在涼州工程項目上,因為項目經理貪汙,挪用公款,從而導致工人的工資沒有及時發放。

  建築工人個個都身強體壯,脾氣火爆,根本不慣著他,直接拿著雷神軍工生產的步槍闖進了經理辦公室。

  經理其實已經做好了安撫工人的準備,並且也讓公司的保安在他們辦公室門口站崗守衛。

  但是沒想到他們個個都帶著槍來的,保安只能將工人都放了進來,經理見此情景,還打算忽悠幾句。

  然後這些工人根本不跟他廢話,直接用槍指著他的腦袋,告訴他:要麽現在就給錢,要麽腦袋開花,你自己選,給你三秒鍾時間。

  經理不得不在尿濕褲子之後,打電話向總公司坦白他的罪行,然後向總部求援。

  最後這位經理被公司送到警局,然後對他進行起訴,然後這位經理就被判返還所有公司資金,並被判處五年刑期,並終生不得從事管理工作。

  至於工人的工資,美華公司也及時在當地銀行拿到錢進行了支付,事情才算高效而完美解決。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