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唐:本王的封地大了億點怎麼了》第167章 東宮謀劃毒殺秦王,杜如晦議兵變
  第167章 東宮謀劃毒殺秦王,杜如晦議兵變

  在王珪話音落下之後,魏征隨即接著開口。

  “太子,臣建議最好還是讓秦王率軍迎戰,在秦王領兵出征之日,太子可在城外設宴,在送行酒中下毒,毒殺秦王,另讓馮立率領東宮衛率控制宮內。

  宮內禁軍如今已不如當初,當初聖人起兵,宮內禁軍盡皆是起兵心腹,但這數年時間疏於管理,禁衛軍早已經是只有其名,且宮中禁軍統領與聖人也不再如同當初,只是聖人一直未曾察覺。

  秦王這個變數,必須要消滅,若是讓秦王前去迎戰突厥,若是秦王得勝,聲勢更大,屆時就更加難以壓製,最怕的就是,秦王不滅突厥主力,養突厥以讓聖人對秦王更加重用,屆時太子該如何自處?

  秦王在軍中威望本就極高,再得大勝,到時軍中之人,恐不是唐將唐軍,而是秦王將,秦王兵了!

  而一旦對秦王動手,宮內同樣必須要動手,屆時沒有任何退路,因為即便秦王身死,嶺南還有一個齊王可讓聖人選擇!”

  魏征一臉的殺意,他勸李建成殺李世民已經不是第一次了,早就這樣勸過了,奈何李建成就是不聽,總抱有一絲幻想,想著通過大勢壓迫李世民,李建成也沒有做錯。

  在大勢之下,李世民確實幾次被壓得喘過不氣來,但是,最後都是李淵出面,硬生生的讓李世民挺了過來,反而勢力在不斷加強。

  魏征早已經看透了這些,在他眼中通過大勢壓迫,就是無法達成目的的,李淵不會讓這種局勢出現,李世民也不是一個束手就擒的人,如今他們之間,已經是沒有了任何退路,只能你死我亡,只有最終存活的那人,才可以坐上那個位置。

  李建成心中還在猶豫,他確實想要壓迫李世民,但是直接下殺手,又是他先動手,李建成一時間真有些猶豫,然而李世民率先對李元吉下殺手,又讓他對魏征說的話極為心動。

  至於皇宮裡面的李淵?他沒有任何負擔了,反正又不是殺李淵,只不過是逼迫李淵讓位罷了,就像魏征說的,這事只要開始,就沒有回頭路可以走,也不能心慈手軟。

  這時李綱的聲音也是傳來。

  “太子,玄成所言不錯,可以按叔玠所言,太子牽頭上書聖人,讓秦王領兵出擊,不過臣建議可不急於一時,若是那頡利在代州大勝,屆時再上書,若是頡利被敗,那便等待下次。

  突厥覬覦我大唐富饒之地已不是一日兩日,劫掠必然不會停止,只要有一次頡利勝出,那時便是上書讓秦王領軍之時,唯有如此,聖人才會讓秦王領兵。

  屆時再按玄成之言,秦王如今勢力已無比龐大,雖弱於太子,但有限,唯有將秦王斬殺,秦王府之人便是無頭的蒼蠅,太子上位之後,再逐一消滅便是。

  至於匈奴之患,屆時可以李藝,亦或者李靖等人帶兵迎戰都可,太子只要上位,治理民生數年,屆時便可派遣數十萬軍滅突厥,以永久消除此患,還北地安寧。

  如今大唐千瘡百孔,唯有太子繼位,治理天下,可讓大唐變得強盛,還請太子以大唐江山社稷為重,莫要心慈手軟!”

  李綱雖是文士,但說出的話,卻是殺氣凌然,雖然是文士,但從隋到唐,經歷了太多,並不代表李綱就真的像表面那樣隨和。

  李綱勸李建成,是因為李綱在李建成身上看得到希望,如今大唐天下,急需治理,在治理能力這塊,滿朝文武,公認的李建成要強於李世民,因為自李淵起兵,李建成的文治武功,都有展現,所有人都看得出來。

  加上李建成是嫡長子,李綱身為儒家子弟,一直堅持的就是立嫡立長,唯有立嫡立長,才是王朝之基。

  李淵的那一番操作,他們這些儒學之人不是沒有反對過,但人卑言輕,李淵不聽,局勢越來越惡化,李世民的勢力越來越龐大,李綱也已經感覺到了巨大的危機。

  在李綱眼中,不立嫡立長,就是在毀壞王朝的根基,一旦被後人效仿,那麽王朝歷代更迭,都將伴隨著血雨腥風,消耗王朝內部,隨後甚至會轟然倒塌。

  李建成聽著幾人的話語,內心越發的掙扎,過了許久,李建成才緩緩開口。

  “此事可以看代州局勢,若是頡利勝,便上書聖人派秦王領兵前往,至於是否毒殺,過後再談,切不可心急。”

  王珪等人聞言,一時滿是著急,欲要再勸,馮立匆匆走了進來。

  “太子,宮中來人,聖人讓太子盡快進宮,秦王也同樣被聖人傳喚。”

  李建成一愣,隨即就笑了,這時候他已經能夠猜到了,韋挺的書信都到了,給李淵的書信必然是到了,這次入宮,必然是因為嶺南的事情。

  李建成隨即往宮內而去,絲毫不知道,他與王珪等人的密謀,被王晊所知,而王晊,正是李世民在東宮收買的眼線。

  秦王府內,李世民同樣也是收到了長孫無忌與程咬金的書信,當看到長孫無忌被截殺,最終玄甲軍損失慘重才得以脫險,李世民牙都快壓碎了,他是真沒有想到,李元吉竟然敢這樣動手。
    他更是沒有想到,李元吉竟然沒有被他送去的書信迷惑,這麽果斷,他在書信中說的那兩人,因為他知道有這兩人了,其他人都被李元吉留在了長安。

  他很難相信,李元吉竟然沒有半點忌憚,李世民的本意就是要通過這封書信讓李元吉起疑心,從而產生在嶺南還有他別的暗線的心理,迷惑李元吉,讓李元吉因為這個,而不敢出手。

  偏偏這個李元吉不按常理出牌,依然這樣出手,不過一個簡陋的幌子,誰都能看得出就是李元吉的授意,他就不怕自己安插在嶺南的眼線嗎?

  李世民繼續往下看,當看到長孫無忌說岑文本與韋挺都已經有所猜測後,李世民整個人都陰沉了下來,之前李淵對他和李建成各打五十大板他看得出來,是李淵也不確定究竟是誰,竟然開先河準備下死手,李淵才那樣做的。

  如今若是讓李淵知道是他下的手,李世民都不敢想李淵會怎麽做,這一刻,李世民整個人都麻了。

  隨即李世民叫來房玄齡與杜如晦,將書信與兩人看後,又將長孫無忌的事情說來,兩人先前就已經有了猜測,如今聽到,反而已經不震驚了。

  現在他們在思考,這件事該怎麽做。

  過了一會,房玄齡率先開口。

  “大王,如今最要緊的是,先讓知節他們回來,齊王既然敢對副使下手,這次沒有成功,必然還有後招,知節他們危險。

  而且如今齊王已經出手,相當於之前被截殺之事就此了斷,齊王若是在這件事上不放手,那麽截殺副使之罪,齊王也不是那麽好擔的。

  聖人那裡大王不必擔憂,此事已經過去,聖人知道後也不會再做什麽,只要大王一口咬定這件事全然不知情就是。

  如今最為緊要的是東宮,東宮的人知道這件事後,必然會在這件事情做文章,因為這件事牽涉的是齊王,到時用齊王將大王打壓下去,東宮的人想必是非常樂於見到的。

  現在我們需要對東宮做出應對,而非聖人。”

  房玄齡的話語,讓李世民豁然開朗,這件事在李淵這裡,之前就已經代表著結束,而在李元吉那裡,已經派人截殺了長孫無忌,也報復了,也代表著結束了。

  現在他反而要聯系李元吉,共同應對東宮才行,犧牲李元吉對付他,李建成是真的下得去這個手的。

  而在這時,一旁的杜如晦緊皺眉頭開口。

  “大王,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這件事雖然是長孫無忌所為,大王當時並不知情,但如今東宮知曉,必然認為這是大王讓長孫無忌做的。

  在太子心中,會不會這樣認為,大王既然能夠對齊王下手,將來也會不會對太子下死手呢?若是聖人也這般想,將來大王會不會對聖人下死手,這又該如何?”

  李世民的腦海轟然炸開,房玄齡也是瞳孔一縮,杜如晦說的這個問題,李世民此刻看來才是最為致命的。

  當初他確實不知情,但長孫無忌是秦王府的人啊,是他絕對的心腹,這件事若是說和他沒有關聯,誰會信?

  一旦李建成這樣想,後面與他的爭鬥,必然會下殺手,他統軍多年,深知一個道理,那就是先下手為強,先下手佔據先機最為重要。

  而李淵若是這樣想,他在長安的勢力,必然會遭到打壓,他秦王府的人,或許都要被清理,這是李淵不可容忍的,甚至是他,都會被驅逐出長安。

  而杜如晦的聲音繼續傳來。

  “如今突厥可汗頡利正在劫掠朔州,代州都督正在與其交戰,突厥外患,困擾朝廷已久,一度讓聖人有過遷都之念,如今又正好遇到這些事,恐怕不僅是東宮,包括聖人,都會讓大王領軍前往。

  一旦出去,想要再回長安,將會極難,且東宮必然會對秦王府所有人展開打擊,屆時秦王府眾人,恐怕被抓被貶被流放不在少數。

  大王,如今事已至此,我們已經沒有退路了,是時候該準備開始謀劃了,先前已經準備不少,東宮入宮的必經之地玄武門,其守將常和也效忠大王,雖然如今準備依舊不完全,但我們已經沒有時間了。”

  杜如晦也是一個果斷的人,如今事事對他們不利,然而只要李世民出了長安,秦王府就會遭到滅頂之災,也只有發動兵變這一條路了,雖不知是否成功,但總比坐以待斃要強。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