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唐:本王的封地大了億點怎麼了》第153章 韋挺的心悸,岑文本對嶺南未來的向
  第153章 韋挺的心悸,岑文本對嶺南未來的向往
  岑文本與韋挺幾人都滿是感歎,這次來嶺南,他們忽然發現是真的來對了,他們若是不來,哪裡能夠看到這些,這些若不是他們真正看到了,誰誰又能夠相信。

  在來嶺南之前,誰都無法想象如今的嶺南竟然是這個樣子的,說好的蠻荒之地,如今在這裡卻是完全沒有看見,這裡的人,面貌,比起大唐之內的都要好得多,簡直讓人無法想象。

  寧純與謝叔方聽著岑文本的感歎,也沒有說什麽,因為在他們眼中,他們也是這麽覺得的,沒有李元吉,天下人哪裡能夠用得上這些。

  岑文本看了一會,最後依依不舍的放下,水渠、水車,以及如今的曲轅犁,岑文本已經能夠想象到,這裡的耕種將會多麽方便,糧食的長勢會多麽的好了。

  隨後岑文本看向前方忙碌的一眾人,再次問向寧純。

  “寧掾史,我一直聽聞嶺南人少,而海康原本不過是一小城,何來如此之多的人丁?另外我們經過韶州、廣州之時,見許多百姓在向嶺南遷移,中途還有官吏以及大軍在協助百姓往嶺南遷移,這是為何?”

  岑文本實在忍不住,當即將心中最大的兩個疑問問了出來,他現在實在好奇得很,李元吉究竟是怎麽做到這些的。

  寧純聽後笑著開口。

  “天使有所不知,在嶺南有著許多土著,朝廷統一稱為撩人,這些撩人,是沒有計入戶籍的,所以朝廷看到的嶺南人丁很少,很稀薄。

  雖然朝廷有政策,加入大唐戶籍可以按照大唐百姓賦稅的一半進行繳納,但嶺南窮苦,即便是一半,也繳納不上,這裡的撩人都不願意入戶籍。

  之前在竇州,對了,這個竇州就是之前的南扶州,大王改的名字,前竇州刺史陳龍樹,就是大肆強製撩人入籍,最終的結果就是全州撩人反抗,而陳龍樹不得不退往瀧州。

  然而最後在瀧州,陳龍樹刺史依舊被撩人所殺,最後在大王出面之下,懲處一部分人,其余撩人盡皆入籍。

  大王在嶺南,暫時已經停下賦稅繳納政策,將根據每個地方的發展進度,制定不同的繳納賦稅政策,比如這裡,要明年才會開始繳納賦稅。

  並且所繳納的人,都是今年已經有收成的,後面的撩人入籍,明年依舊不會繳納賦稅,等到分給他們的耕地收成一次之後,在第二年才會進行稅收。

  這也是這裡的人為何這麽多,因為周邊的撩人,紛紛入籍,從深山中走出,來到城內亦或者大王設立的村莊安置點,正是因為這種人性化的政策,才會使得這裡的百姓如此敬重與崇拜大王。

  初時艱難之時,這裡的錢糧以及物資支出,都是大王一人所承擔,按照大王的話來說,這裡窮苦,想要有結果,那就要先行付出,只要發展起來了,後面的稅收自然就能增多,就能反哺自身了。”

  寧純說的這些,幾乎是只要略微一查就能查出來的,也就沒有絲毫隱瞞,但其他的,卻是絲毫沒有說,比如商稅,港口進出稅,貿易稅這些,一個字都沒有說。

  寧純說的這些,韋挺大致知道一些,但岑文本之前一直在荊州,對這些就知之甚少了,如今聽寧純說起,岑文本心中是一陣敬佩,能夠及時做出這樣符合嶺南發展的政策,可不是那麽簡單的。

  岑文本很清楚,有的事情,在知道之後看著很容易,但在這種事情沒有出來之前,那就是不容易的,比如李元吉制定的這個稅收政策,他還是第一次聽說,可以這樣執行。

  在知道之前,誰能夠想到這樣的法子?

  尤其是自己帶來的錢糧與物資,無私的全部貢獻出去,隻為先期的發展,岑文本更是佩服,沒有這筆支出,這裡的發展不可能這樣迅速,畢竟這裡的百姓要生存,還要取得撩人的信任,太難了。

  這不僅是能不能想到的問題了,還有即便想到,有沒有那個魄力的問題,這種魄力,可很不少決定,一旦沒有發展起來,中間出現問題,然後面臨的就是所有局勢的崩潰,無法挽救的那種。

  而李元吉哪怕前面做了很多,只要發展崩盤,百姓也不會去信任,前面所做的一切都是打水漂,有去無回。

  岑文本這個時候,是真的發自內心的佩服起李元吉了,嶺南如今的發展,即便換成李建成與李世民來,在當初做的可能還沒有李元吉優秀,這一刻他是真正的開始正視起李元吉這個齊王了。

  在岑文本眼中,就如今李元吉所展現出來的,不比李建成與李世民差,甚至還要更好。

  過了片刻,岑文本才緩緩開口。

  “齊王當真讓人欽佩,如此魄力,又有如此能力,這個地方,反而有些掣肘齊王了,若是在大唐之內,換一個地方,齊王所作出的成就,恐怕會更大,治理的時間將會更短,就能將一地發展起來了。

  不過齊王來嶺南,也是嶺南之福,大唐有期望,更是大唐之福啊。

  寧掾史,我想問問,當初齊王初來時,糧食應該不夠如此之多的人吃的,不知是如何解決的?還有如今這裡現在有多少人?”

  岑文本的關注點依舊關鍵,所說的這兩點,一個是當初李元吉都被折磨的痛點,一個是發展到如今,究竟發展得怎麽樣,可以直觀的看出來。

  寧純聞言,臉上也是收起了笑意,一聲歎氣,才緩緩開口。

  “不怕天使笑話,當初糧食這點,大王以及我們這些王宮臣子,可都是被折磨得夠嗆,大王從長安帶來的糧食,再加上從長安出發這一路之上收購的加起來,當初都不夠吃的。

  曾經我們一度削減過口糧,除了大軍的糧食依舊按照正常食用,其余所有人,包括大王也是,都在緊衣縮食,然後讓人在海中捕撈魚,增加食物,同時還組織獵人以及派出大軍進行狩獵,來保證食物。

  後面還好,耿國公送來一些糧食與物資,然後就是大王派人去杭州、蘇州、台州等地經商,將賺取的錢財用來換取糧食,逐漸度過這些困難。

  天使你是不知啊,起初艱難之時,伐木的斧頭,耕地的鋤頭,開荒的工具,這些都沒有啊,都是後面一點一點做出來的,能有如今,雖然看著已經發展起來了,但當初的苦,這裡的每一個人,心中都記得清清楚楚。
    至於人口,大王初來之時都被驚到了呢,整個雷州,總共只有一萬兩千戶人左右,總人口不到七萬,這還是整個雷州啊,當初大王聽到之後都是滿臉不敢相信。

  至於海康這裡,當時只有近兩萬人,但是如今,海康這裡已經有人口近十五萬人了,想來這一兩日,就能達到十五萬人,這些人口,並沒有將大軍計算入內,只是百姓人口。

  這就是大王來這裡一年多的時間,這裡的發展,而城中的人口已經達到十萬,其余人盡皆是在外面的村莊安置點。

  接下來我們的目標就是再次擴大城池,如今城內已經達到最大容量,只能容納下十萬人,但擴建已經在開始了,天使進來之時,想必也看見了,接下來的目標就是讓城內的人口達到二十萬。

  同時城外的村莊安置點,也要再增加五個,使得海康以及周邊人口達到五十萬,而在雷州其他地方,如徐聞、湛江、椹川,重點發展城池人口,村莊目前只在這裡發展。

  對了,湛江原本是鐵耙,也是大王改的名字,大王覺得原先這個名字不太雅,便是取名湛江。”

  寧純說的這些,讓岑文本一陣沉默,他的內心很震驚,震驚於李元吉的大手筆,以及這裡的發展規劃,其實哪怕是按照這裡發展到五十萬人,放到外面他都不會有任何驚訝。

  五十萬人的基數,連長安的領頭都比不上,他震驚的是因為,這裡是嶺南,不是大唐的其他地方,在這裡能夠將海康發展成為五十萬人口的城池,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而長安的人口有多少呢,按照舊唐書的記載,武德七年,長安有二百一十九萬戶人,是戶,一戶有多少人?一般點的都在五六人這個位置,有更多的,也有更少的,即便按照少的算,那都得是多少人口?

  海康這裡的發展,依舊還是非常艱難,只是因為這裡是嶺南,對比起之前,才讓人感到無比的震驚。

  現在聽到李元吉對這裡的規劃,岑文本頓時來了興趣了,他對於治理,也是有心得的,這種劃時代的發展,他也忍不住想親身加入進去了。

  一旁的韋挺同樣滿是震驚,這一刻他隻覺得嶺南沒有白來,不來這裡,怎麽能夠知道這麽多這裡的不一樣。

  雖然這裡依舊不能和大唐相比,即便是發展到五十萬人口,也依舊差得太遠,但是,如今的大唐是李淵的,也不是李建成的啊。

  現在韋挺也希望李元吉能夠將這裡發展得越來越好,在他眼中,條件的限制,無論這裡發展得多好,反正是沒有辦法和大唐比,既然如此,那只要這裡越來,李元吉的勢力就越大,對李建成也越有幫助,而且還無法威脅到李建成,這就很好。

  但韋挺也憂愁,李元吉出了長安來到嶺南之後,這變化也忒大了一些,有這麽好的才華,這麽驚人的能力,幹嘛不早點表現出來?
  尤其是想到李元吉自請來到嶺南,都沒有和李建成商議,韋挺滿是頭大,他此刻是發現了,李元吉是真的不簡單,無論是自身能力,還是這個創造能力,簡直讓人匪夷所思。

  韋挺都不禁在懷疑,難道李元吉之前在長安,都是在藏拙?

  但一想,韋挺又覺得不可能,李元吉是什麽樣他還能不清楚?長安裡的哪個人都清楚,完全看不出是在藏拙的樣子,若不是因為他是齊王,若不是他與李建成關系非常近,早被人弄死不知道多少次了。

  韋挺心中滿是悸動,現在他突然發現,必須要好好重視這位齊王了,如今的李元吉,是一個不注意,就能弄出大動靜來的人,李元吉發明的這些一旦傳回大唐,韋挺都不敢想李元吉的威望到時候能有多高。

  韋挺這一刻打定主意,如今他在長安也幫不到李建成什麽,還不如在這裡替李建成好好監視李元吉,這裡有什麽風吹草動,也能第一時間傳達給李建成,實在是現在的李元吉,已經不容忽視了,即便是在嶺南。

  過了一會,岑文本緩緩開口。

  “齊王當真是讓人欽佩,我相信,這裡定然很快就能達成五十萬人口,如今大唐境內的百姓有不少都在往嶺南遷移,想來這也是齊王的手筆吧?

  加上嶺南的撩人,人口的發展將會非常迅速,尤其是百姓能夠生存,有了糧食,必然會出生更多的人,最多二十年,我都不敢想象,到時候的額嶺南會是何種樣子。

  不過按照如今的發展,恐怕二十年都不需要了,到時嶺南,或許會成為大唐最為繁華的地方。”

  寧純聽著這話,也是笑了。

  “哈哈,那就借天使吉言,相信大王知曉後,必然高興。

  如今時日也有些晚了,還有一些地方準備帶天使去看,包括天使想要看的水泥,只能明日去看了。

  天使請隨我來,王宮之內已經備好了酒菜,這會想必大王也已經忙完,今天秋收開始,大王帶著王宮的人也一同去收割糧食了,等我們到王宮,想來大王也差不多到了。”

  岑文本與韋挺聽到這話,兩人一時間都來了興趣。

  “寧掾史,如今齊王都在和百姓一起收割糧食,我們怎能回去,寧掾史帶我等去齊王那裡,我們也去一同收割糧食。”

  兩人對於李元吉都是一陣好奇,身為齊王,竟然在田裡收割糧食,他們可都是想要去見見。

  寧純見這些神情堅決,看了看天色,隨即便是帶著一眾人往李元吉那裡走去。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