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糜漢》第66章 關平請命 (啊!追讀呀,票票呀!)
  第66章 關平請命 (啊!追讀呀,票票呀!)
  當糜暘說出來那句“適足以為我奉也”時,旁人不說,於禁與關平二將似乎都已經察覺出了糜暘的目的。

  糜暘想要主動出擊!

  糜暘的這個想法,令於禁皺眉,關平揚眉。

  於禁往日在曹操麾下,就是以威嚴毅重受到曹操信重的。

  故而在曹操麾下的五位外姓良將中,於禁的領兵觀念最為保守,他的領兵方略也是先以守為主。

  而關平就不同了,他自小跟隨在關羽身邊,在他成長的環境中,劉備的實力已經漸漸強大。

  故而那時只有關羽打別人的份,跟隨在勇往直前的關羽的身邊的關平,他的帶兵理念也因為這種影響,變得無限趨近於以攻為守。

  於禁與關平兩人不同的打仗理念,導致他們對糜暘如今想主動出擊的想法,表現出了截然不同的態度。

  但是於禁並沒有一開始就對糜暘的這個想法提出異議,性格持重的他,還是想先聽聽糜暘是因為何才有了這種想法。

  於禁看向糜暘,他開口問道,“主簿方才所言知曉孫桓之弱點,可否為吾等解惑?”

  於禁猜測糜暘之所以會想主動出擊,可能就是如他方才所說的那般,他知曉孫桓的弱點。

  既然如此,於禁想要先聽聽看,糜暘說的他所知道的孫桓弱點是什麽。

  而在場的諸將,在聽到於禁的這個提議後,臉上也都浮現了濃厚的興趣。

  了解孫桓的弱點,不僅可以讓他們心中對孫桓的畏懼心理減少,還有利於他們接下來對敵。

  而糜暘也深知這點,因此他並不忌諱的對在場諸人說起他對孫桓的了解來。

  “據我所知,孫桓此來必立功心切。”

  “孫桓雖年少就在江東聞名,且因為宗室出身受到孫權信用讚譽。

  但因其年輕,他身上並無功勳在身。

  無功而被拔擢為都尉,這讓孫桓在江東一直飽受當地士族非議,言其乃是幸臣爾。”

  “這一點,讓孫桓一直心中憤憤不平,常有通過立功來洗涮身上非議的想法。”

  孫桓父親孫河,本就是孫堅族子,他早在孫堅時代就已經跟隨孫堅四處征討。

  後來孫堅戰死,孫策於微末創業之時,那時也只有孫河與呂范兩人跟隨他身邊不避艱難,盡心服勤。

  再後來孫策遇刺身亡,孫權承繼江東。

  因為孫權年幼,當時孫氏宗族中的大將如孫暠、孫輔等對孫權不服,一個想造反,一個私下聯絡曹操引為外援。

  這也導致了當時的孫氏宗親,對孫權的統治大多都表示不滿。

  就在那時的危難時刻,同為孫氏宗親且手握重兵的孫河站了出來力挺孫權,才讓孫氏宗親漸漸開始服從孫權。

  故而孫權對孫河一直很感激。

  而孫河後來因為橫死,也讓孫權倍感惋惜。

  孫河雖然死了,但對於這樣的宗室重臣,他的遺澤一直在庇護他的後代們。

  因此庇護,孫桓年紀輕輕就可以受到時人的讚譽。

  因此庇護,孫桓未立任何功勳就可以成為一軍重將。

  但同樣的,在上一輩庇護下所得到的任何成就,在沒有自身功勳作為基石的情況下,那勢必會帶來無數非議。

  在當世,士人的非議足可以殺人。

  更何況江東士人一向就與孫氏不對付,受到百般非議的孫桓,心中早就想立功洗刷這種屈辱。

  其實糜暘對孫桓知道的這麽清楚,並不是完全因為他是穿越者的身份,畢竟很多內幕是史書中不曾記載的。
    這一切是徐詳告訴他的。

  當初徐詳在寫完給孫權的信後,糜暘在南下時就將其帶在了身邊。

  糜暘答應為徐詳保住一條命,除了這是他與徐詳所做的交易之外,更重要的是,糜暘看重徐詳的身份。

  徐詳身為江東都尉,且又是孫權的心腹近臣,故而他對江東諸將一定知之甚詳。

  糜暘特意保了他一條命並將其帶在身邊,就是讓其將他所知道的江東諸將的秉性,過往,經歷乃至於他所知的所有江東內幕都寫下來告訴他。

  俗話說,最了解你的不是你的朋友,而是你的敵人。

  徐詳也是江東士人,一向與江東淮泗將領及孫氏宗親爭權奪利的他,對這些人的了解可謂是如數家珍。

  這可比任何史書都詳細多了。

  徐詳也自知他此生無法回江東,故而為糜暘辦起事來盡心盡力。

  在不久前,徐詳將他所知道的一切,都寫成了一本書交給了糜暘,糜暘還特地為這本書命名為《討孫寶典》。

  這段時間來,將江東當做主要對手的糜暘,就日夜在翻閱著這本書。

  若無這份寶典,糜暘也無法對孫桓那麽了解。

  在說完這點後,糜暘接著說道,

  “而且孫桓雖被孫權謬譽為“宗室顏淵”,但其性格並不如顏子那般謙退有禮,反而頗為急躁,驍悍衝動。”

  “孫桓本人立功心切,加上他性格衝動,如今他率數千精兵前來,優勢在彼,其心心驕,如此性格,當為製勝之機。”

  歷史上夷陵之戰時,劉備發前鋒來攻孫桓。

  那時劉備手下軍力強盛,滿山都是漢軍,但就是這樣的情況下,孫桓竟然還敢分兵,親自帶領不多的兵馬前去進攻劉備的前鋒。

  這足以說明孫桓性格不夠穩重,這樣性格的孫桓,怎麽會不對兵力不多的公安起輕視之心呢?

  在糜暘說完他的分析後,在場眾人的臉上都浮現了喜色。

  自古以來,主將輕敵都是大忌。

  如今孫桓若真如糜暘所說的那般,性格衝動並且輕敵,那麽他雖然帶數千精兵前來,但未必不可敵。

  而在糜暘說完後,關平已經滿臉激動,他當即請命道,“糜督,孫桓此來,當可擊之。”

  場內的諸將校在聽到,關平向糜暘提議主動出擊時,因為糜暘的分析,此時他們的臉上也不再有憂懼之色,反而有些人臉上如同關平一般躍躍欲試。

  在這個時間節點的荊州軍,在關羽的領導下,對外戰爭大體上都是贏得。

  在這樣的影響下,現在他們的心氣普遍都不低。

  方才他們只是對孫桓不了解,加上心中想到江東後續大軍之眾,心中才會有憂懼。

  但關平的請命則引起了於禁的反對。

  於禁轉頭對糜暘進言道,“雖依主簿所言,孫桓輕敵孫軍乃驕兵,但凡戰都無必勝之理。

  吾等當今因以守城為要,無須冒險出城與孫軍前鋒交戰。”

  “若勝,那自然是極好。”

  “若敗,則我軍守城兵力將會損傷,且軍中士氣將大降。”

  “還望主簿三思。”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