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季漢情誼 子龍料敵
關羽看著帳中的諸將,他將手中的書信,展示傳遞給在場的諸將看。
而後他撫髯而笑道,“孟德誠不欺我也。”
此時坐在關羽下首第一位的正是趙雲。
趙雲在看過書信,傳遞給下方的潘濬之後,他言道:“曹賊害雲長之心昭然若揭,只是就看他有沒有這個本事了。”
全帳的荊州諸臣在看過,曹操給關羽的書信之後,臉上都浮現沉重之色。
足下不死,孤心不安,這八個字足以證明曹操殺關羽的心有多麽堅定。
這是來自當世第一諸侯魏王的死亡威脅。
而對岸就有對方的十萬大軍在緊緊盯著他們,這怎麽能讓他們不感到憂心。
也就豪氣非凡的關羽及一身是膽的趙雲,會對曹操的這個威脅感到不在意罷了。
吾頭在南,可自來取。
當初關羽在擊破徐晃之後,本來想修整兵馬後就立即率軍南下。
但不知怎麽的,在他領軍緩緩後撤之時,樊城中本來如困獸一般的曹仁,竟然敢出兵襲擾他的後方。
曹仁兵馬只有數千,他的襲擾對剛取得一場大勝的關羽來說,並不算什麽。
只是曹仁在出兵襲擾的同時,還命士卒釋放著一個消息:魏王曹操帶軍十萬正在南下。
關羽本來隻想留下部分兵馬,擊潰曹仁所部就好。
但就在他聽到這個消息之後,他不得不重視起來。
因此他並沒有率著大軍立即南下。
他先命圍困襄陽的紀彰等將,將他擊敗徐晃的消息給散播出去。
在漢水南岸的襄陽守將呂常,並不知道曹操正在率軍南下的這個消息。
等他見到徐晃的屍體後,以為大勢已去再無外援的他,無奈之下只能開城投降。
而再奪得襄陽之後,關羽親自留鎮樊城之外,命其余諸將領著徐晃的降卒及萬余大軍,撤至已經佔據的襄陽城以為他的後援。
就在不久之後,留在漢水北岸的關羽,就看到一支數千精騎正快速朝著樊城趕來。
而那支精騎的率領者,正是征東將軍張遼張文遠。
在意識到曹操連鎮守合肥的大將張遼都調來後,關羽確認了曹仁所散布的那個消息不會有假。
因為考慮到敵眾我寡,及漢北之地荊州大軍並沒有城池作為依托。
因此關羽便率軍回到漢水南岸,並利用荊州水軍在漢水之中布置了層層防線。
希望以此來抵擋曹操大軍繼續南下。
就在關羽領兵退回南岸後不久,浩浩蕩蕩的十萬魏軍就陸續趕到了樊城之下,與南岸的關羽大軍隔江對峙。
而那面魏字王旗,也在十萬魏軍的大營中高高掛起,宣示了魏王曹操的親自到來。
那時在意識到曹操真的親征之後,荊州諸臣心中都流露了沉重之色。
就算不提對岸的那軍容齊整,充滿殺氣的十萬魏軍,單單魏王曹操的威名,就足以令一般人膽寒。
那是自諸侯討董以來,曹操三十年征戰,無數名主良將用生命為其堆砌出的威望。
在確認曹操真的親自率軍南下後,關羽已經不能退兵了。
他的兵少本就不如曹操多,而且漢水防線綿長。
若他再分兵南下支援糜暘,那他就無法依靠現有的兵力,以漢水為天然防線,構造壁壘阻擋著曹操大軍南下。
而一旦被曹操大軍越過漢水,進入到襄漢平原中,北方騎軍的優勢將會發揮到極致。
到那時,荊州一樣面臨著不保的局面。
關羽見帳內諸將因為曹操一封信,臉上又浮現了沉重之色,他沉聲道:
“我本河東一武夫,蒙大王以兄弟相待,相從舉兵三十余年情同手足,從不相疑。
漢中王委我以大任,義重如山。我堂堂大丈夫,焉能不以死相報!
城若破,有死而已!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毀其節;
身雖死,名可垂於竹帛也,又何懼哉?”
“吾在一日,誓不會讓魏軍越漢水一步。”
關羽堅定,充滿豪氣的話語在大帳之中響起。
圍殺徐晃之後,現今關羽的威望已經直逼劉備。
以他的身份說出以上那番話,是很能令眾人信服的。
帳中荊州諸臣想到如今他們的主心骨關羽還在,他們的心中安定了不少。
有前將軍在,哪怕魏王親臨,他們亦不是沒有一戰之力。
在安撫了眾人之心之後,關羽看向帳中的王甫問道,“國山,公安還沒有消息傳來嗎?”
王甫為關羽執掌軍情匯總,在聽到關羽問起公安的軍情後,王甫出身拜答道:
“公安為江東大軍四面圍城,內外隔絕,消息不通。”
“在城外的探子,並不能探知城中情況。”
“只是根據最新的探子來報,說是孫權已親至公安城外,並且近日江東又增兵萬余圍困公安。”
因為公安被四面圍城,縱使糜暘前段時間取得了擊殺江東三將,火燒近萬吳兵的大捷,但他也沒有辦法將這個消息傳遞出來。
而江東也不可能會對這恥辱的消息大肆宣揚。
所以遠在荊北的王甫,只能將目前已有的情報匯報給關羽。
在聽到王甫這麽說之後,關羽心中一沉。
按如今情報來看,圍困公安的吳軍已經達到了十數萬。
雖說公安城堅,糜暘有謀,但在十倍以上的兵力圍困之下,關羽隻恐城中軍心潰喪,得致大敗。
但現在,公安絕不能失呀!
關羽現在與糜暘是唇齒相依的關系,兩人互是雙方的背後。
若是一方有失,另一方定然也會瞬間陷入死地。
關羽現在不僅僅是荊州的主帥,他考慮的方面也絕不單單是對岸的那十萬魏軍,而是整個荊州戰局。
看著關羽臉上流露出的擔憂之色,趙雲出言對關羽言道,“前將軍無須太過擔憂。”
“先前子晟送來戰報,言其城外邀擊吳軍先鋒大勝。”
“有此大勝在,公安城中軍心,一時必不致潰散。”
“而只要軍心不喪,公安城堅並不是那麽容易丟失的。”
趙雲性格持重,又受劉備信重,擔任他的親軍統率多年,對於如何守,他自有一番心得。
聽到趙雲這麽說,關羽臉上的擔憂之色方才消散了不少。
早在之前,糜暘就在他面前充分證明了他的謀略。
而在不久前糜暘送來的戰報中,其擊破孫桓大軍一戰,又充分證明了糜暘的武略。
在這樣的情況下,關羽對糜暘是有著信心的。
而想到糜暘前段時間的表現,關羽在慶幸自己沒有看錯人的同時,心中也有著對糜暘的愧疚。
按照原本的規劃,糜暘本沒有必要冒險出城一戰的。
而他在之前派使者前往公安時,也只是告知糜暘曹操大軍南下的事實。
他並沒有命令其一定要怎麽做。
糜暘先前的城外一戰,完全就是他自發為了防止呂蒙分兵威脅到關羽後背,才決定冒險的。
對於這個用生命在守護他的後輩,在守護荊州的子侄,關羽心中充滿了愛惜之情。
危難之際,方見人心。
相比同樣是他子侄的劉封,糜暘不知道勝他多少籌。
而相比關羽,其實趙雲才是最初就喜愛糜暘的一位長輩。
要不是因為他次女早夭,現在糜暘估計已經是他的女婿了。
只是大局為重。
就如歷史上關羽為孫權所殺後,趙雲哪怕再如何心痛,但為了大局,他依然會勸阻劉備東征。
在討論完南方的軍情後,趙雲後又對關羽一拜言道:
“前將軍,雲擔憂的是最近漢水水量逐漸減少,漢水中已經露出越來越多的灘塗,淺灘。
若曹賊趁此機會率騎兵偷渡漢水,那情勢對我軍不利。”
面對著趙雲的這個擔憂,關羽臉上流露出了讚同之色。
他問趙雲道,“子龍既有此憂,必有方略應敵,但說無妨。”
趙雲思索一番回答道,“我軍多是輕步兵,而敵軍有一虎豹騎,擅長奔襲,急戰。
若敵軍以虎豹騎掩我,則我軍將戰之不利。”
“唯吾部下白毦兵皆身披重甲,可擋虎豹之鋒。”
“吾可率白毦兵,巡查江岸利於騎兵渡江之處,以備不虞。”
“縱使敵軍虎豹來襲,吾以白毦兵擋之,雖不言必定勝之,但亦足以讓虎豹無法在南岸馳騁,擾亂我軍。”
聽到趙雲這麽說,關羽思考一番後,同意了趙雲所請。
在得到關羽同意之後,趙雲立即起身就要去點齊部下士卒巡視江岸。
而這時關羽也起身來到趙雲身前,他拍著他的肩膀言道,“子龍此去萬事小心。”
而後關羽又拍著趙雲的肩膀言道:“吾是你兄長雲長,不是你的前將軍。”
“別人喚我官位就罷,你我識於微末,並肩作戰多年,我不想因為現今的官位,而顯得伱我生分了。”
“榮華尊卑,在你我兄弟情誼之前,絲毫不值一提。”
關羽臉上似有責怪之意,趙雲見狀臉上流露了笑意。
一種獨屬於他們兄弟之間的溫情,在趙雲心間流淌著。
縱使今日他們的身份與往日相比猶如天差地別,但他們之前的兄弟、同道之情卻永遠不會變。
趙雲不善言辭,他只是對著關羽一拜,而後溫聲言道,“兄長勿憂,弟去去就來。”
聽到趙雲這麽呼喚他,關羽臉上才流露出了笑意。
“去吧去吧,兄長在大營中為你後援。”
說完後,趙雲提起長槍,帶上頭盔,大步朝著帳外走去。
看著趙雲離去的背影,關羽撫髯微笑。
縱使大敵在前,縱使荊州已危,但尚能與兄弟一起並肩作戰,猶如當年微末之時,他關雲長已經無憾。
也許在真正的歷史上,趙雲在得到關羽的死訊後,心中必定萬分懊悔,他在關羽落難之際不在身邊相助。
也許在真正的歷史上,關羽在屠刀懸頸之時,他並不畏懼死亡,但心中會有遺憾再也不能與兄弟一同策馬破敵。
但在糜暘穿越到當世之後,歷史上趙雲與關羽的遺憾勢必再也不會發生。
季漢情誼,當有始有終。
就在趙雲向關羽諫言的時候,在北岸的魏軍大營之外,有一將正在駕馬詳細觀察著地形。
這將面容威嚴,身姿挺拔,他一雙敏銳的目光正在漢水之上四處掃視著。
這將便是因合肥一戰而名震天下的張遼張文遠。
張遼獨自驅馬在來回巡視了漢水北岸好幾遍後,心中已有一條計策在醞釀著。
他趕緊撥馬回了魏軍大軍中,請求面見魏王曹操。
曹操正在自己的帥帳中,用他的雙手烤著火爐。
他今年已經六十五了。
將近古稀之年的他,感覺到他的身體機能,已經大不如往。
若不是為了除去關羽這個心腹大患,他是不會抱著老弱之軀,再度親征的。
火爐中熊熊燃燒的火焰,落在曹操蒼老的眼睛中,他不禁捫心自問:他這一生,還能達成一統天下的夙願嗎?
上天還會給他時間嗎?
就在曹操陷入沉思的時候,許褚來到他身旁,對他言道:“大王,征東將軍在外求見。”
在聽到征東二字時,沉思中的曹操還一時沒反應過來這是誰。
但隨即他很快想到他麾下的征東將軍是何人。
“是文遠呀。”
曹操有些疲憊的聲音響起。
當年合肥一戰張遼以八百精兵破十萬江東大軍,因此莫大戰功,高興的曹操立即任命為張遼為征東將軍。
而在這一戰前,張遼的官職是蕩寇將軍,僅僅是個雜號將軍而已。
因為孫權,他一下子連跳數級,直接成為了曹操手下舉足輕重的大將。
張遼是目前曹操除了宗親之外,最為看重的一員外姓大將了。
見到他有事求見,曹操對著許褚吩咐道,“令他進來吧。”
在許褚得令後,他馬上出了帥帳將在外等候的張遼給帶了進來。
張遼在進入帥帳,來到曹操身前後對其一拜,“臣遼拜見魏王。”
曹操揮手免去了張遼的虛禮,他轉身看向在他身前的這位名將,問道,“文遠來此,可是有破敵之策了?”
帥帳中銅爐火光騰亮,木柴的燃燒聲啪啪作響。
面對著曹操的詢問,張遼挺身看向曹操:“稟大王,正是。”
多來點月票嘛。
子龍出場,豈可無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