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4章 工種很多,適合不多
隔了一天,林清韻端了一壺涼茶從水榭中走出,並沿著河邊小道進了一處無人居住的小屋。
在這裡她見到了那個默默幫助她,但是沒多說一句話的宋九娘。
“叨擾大人,小女子過來一謝相助之恩。”
“不必。”九娘腰細而修長,面相上有幾分白淨。
加之又是女扮男裝,沒開口說話時,人皆以為是小白臉。
現在一聽聲音,林清韻怔住,但身份低微,不敢冒犯,“小女子若記得不錯,過去並不認識大人,不知大人為何相助?”
“受人之命。”
“受誰之命?”
九娘略微有些煩躁,她是錦衣衛,做事有自己的風格和理由,不能對外解釋太多,上面又沒和她講什麽都可以與人說。
“林姑娘請回吧。”
正此時,林清韻身後,蔣吟也邁著款款的蓮步而來,“大人應是錦衣衛吧?”
九娘道:“我的身份你們不必打聽得太清楚。只要相信,我與你們無害便可以了。若是實在不信,那便不信吧。”
林清韻和蔣吟相互對視,也是沒什麽好的辦法。
放下茶水之後便自顧自的回去了。
九娘大約也只能歎氣,錦衣衛有錦衣衛的規矩,她不能不守規矩。
林清韻和蔣吟離開了風月場以後,斷了收入來源,好在還有些存款可以支撐些時日,但日子不能越過越回頭,否則將來生計都成了問題。
兩人徹底安頓下來之後,又看有錦衣衛暗中保護便沒了安全焦慮,於是乎開始想著如何謀生。
這其實不容易,
不過林清韻看著蔣吟有些發愁的面容還是安慰說:“不論如何,當下也是盛世之期,揚州城又是天下數一數二的繁華之所,總不至於把我們兩個願意做活的人餓死。”
“話雖如此,不過種地、修路那樣的苦活計你我都不行,去鹽廠、船廠、玻璃廠呢,咱們又沒有那份手藝。眼下雖說大部分人都有活乾,但是大多是適合男子乾得活,女子能做的少之又少。”
林清韻說:“以前在京師聽人提起過,我覺得幫人摘棉花籽,那個我們可以。”
“可那掙不了幾個錢啊。糊口都不夠呢。”
摘棉花其實也需要人力,現在淮揚、江南一帶,種植棉花的大戶都雇傭了不少人。因為棉花的需求很旺盛,各家工廠都搶著收棉花。
其根源在於,大明出口的棉紡織品正在‘攻城略地’,不僅東南亞那邊需求旺盛,而且大明內部也有許多百姓拋棄了過去的麻、革等原材料製作的各類衣物。
棉製品不如絲綢的價高,但價格低了以後,成了社會主流的中下層能消費得起的商品,自然是需求不斷。
傳統的布商轉型的及時的,那還可以再發一筆,要是原地踏步,那這幾年的生意應當是做不好的。
林清韻原先在的那地方,聽到各種消息多,而且他回到揚州也親眼看到棉花的種植以及一些工廠的開設,所以她才往這方面想。
不過也正如蔣吟所說,那都是賺不了幾個錢的工種。
摘個棉花,把裡面的棉花籽弄出來能多費功夫?普通種植戶寧可自己多熬幾個晚上,也不願意把錢給旁人賺,面積多了的,大部分都以極低的價格找的老人、小孩。
這年頭又沒有勞動法,
普通家庭出來的孩子、老人,凡是能出去找些活,賺點兒錢的,那都不能在家賴著。
“姐姐,照伱這麽說,現在外頭我們能做得活根本沒幾個,替人做活,就沒有輕省還掙錢的。”
“那怎麽辦?”
林清韻想著,“或許……我們便自己做些生意。”
“那可不成,做個生意虧了本錢,那才是出了大事!”蔣吟頭搖得和撥浪鼓似的,“不行不行。我寧願上街擺攤,給人寫信。”
“可是我想要做生意。”
“你怎會生出這樣的念頭?”
“我也不知道,就忽然很想。”林清韻蹙著秀眉,忽然像是想起什麽,“姐姐,我看看原先的那個書。”
“什麽書?”
“幾年前的事了,我那會兒一直想過要怎麽贖身、贖完了要怎麽過日子,當時有心問過大人物,問完了便自己記下。後來為了殺萬海營,想著估計沒命活了,便撂了不管。”
她想著或許從上面能看到什麽以前問到的好辦法。
於是她回了屋內,翻箱倒櫃一番之後還真的叫她找到了,默默念了幾句,“這個……或許可以。”
後面的幾日,她一直會去找宋九娘,然後說些無關痛癢的客氣話,之後也不久待,害怕叨擾太甚。
有那麽一兩次宋九娘還不在,畢竟她不能一直住在那破房子裡,不方便的,尤其女孩子還愛乾淨。
林清韻後來還意識到,便想著邀請她到自己住的水榭。
反正是‘看著’她,近一點看不是更好?
兩人並肩而行時,林清韻就說:“這幾日,我與蔣吟姐姐相商,想著找些謀生的活計,我若是做生意,你看行嗎?”
宋九娘奇怪,“這種事我並不精通,抱歉。”
林清韻知道她說不出什麽,但還是自顧自的講,“在京師這麽幾年,見識過不少人,做海貿、做棉衣棉被廠翻了身的。彈棉花我是不會,不過我與姐姐兩人都有一雙巧手,可以繡出模樣上等的衣服和被子。
這個要是不行的話,我也偷偷請教過人一個賺錢的物件兒,大人可曾聽說過胡椒?”
胡椒這東西傳入中國較早,在東南亞種植普遍,早先呢,是一種上層貴族使用的奢侈品。
永樂年間,因為大明寶鈔貶值太多,朝廷就發官員俸祿的時候就把胡椒拿出來充數。
到了中期的弘治、正德,尤其是正德年間,東南亞胡椒大量傳入內陸,內陸也成為胡椒的主要消費國。
所以她問這個,身為錦衣衛千戶的宋九娘自然點頭,“聽說過。”
“那大人知道胡椒在賣往西洋時,像二十年前的絲綢一樣每船獲利能翻十倍嗎?”
“你如何知道?”
“聽人談起過。絲綢與瓷器,這種商品門檻很高,大部分都被南洋公司一手把持,民間商人只能另尋他法,他們後來發現胡椒也是西洋人很癡迷的東西。”
宋九娘不解,“你難道還要做這樣的生意?”
林清韻搖頭,“這是大生意了,我們本錢太少,但……我想過種。”
“那麽便種好了。”
“大人神通廣大,如果願意幫忙打聽,一定能打聽到現在大明有哪些人在做這樣的生意,若是可以,我們願意折價賣他。”
原來是在這等著呢。
想讓她幫忙找這方面的生意人。
這對於宋九娘來說確實不難,但她有些懷疑和擔心,“能賺錢麽?”
“能,幾年前,我打聽的那人告訴我銷路很好,還說這叫香料貿易。”
“那我便幫你打聽打聽。”
“多謝。”
“無妨,很多女子現在都選擇做些小生意,我原先估計你們也是要這樣。”
種地還是辛苦,尤其是一些寡婦,她們體力不夠,家裡沒男人怎麽辦?
為了生計,好多人隻得拋頭露面出來求生活了,總比餓死要好。
這其中,有些人就是接受雇傭到工廠去,那麽家庭條件好、有些本錢的呢,就出來做生意。
官場沒有對女性群體敞開大門,其實她們的選擇也很少。
宋九娘說現在都做些小生意,這在揚州這樣的地方確實是一種風尚,
關鍵是現在的時候好,在大明百姓看來,可能是西洋一些國家太過貧乏了,什麽都沒有,所以大明的東西賣什麽,什麽有。
一年年的,賺錢的人多了呀,肯定看得剩余的人眼熱。
宋九娘這樣答應,給了林清韻一種莫大的鼓勵。
又過一日,她實在是心中忍耐不住,便又出水榭沿著河岸走過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