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我的公公叫康熙》第884章 投桃報李(第二更求月票)
  第884章 投桃報李(第二更求月票)
  聽馬齊這樣一說,康熙沉吟了。

  小湯山的事情真的險麽?

  好像還真是。

  那邊都是山地林地,跟海澱還不同。

  海澱的地貴了是貴了,可是跟通州、大興的比起來,也只是多了幾成,沒有翻到一番。

  是整個京畿的地都比早些年貴了,是幾十年之間的漲幅,不是幾年之內的漲幅。

  為什麽就算漲了,大家還老搶著買?
  那就是因為這些莊子也有收益。

  尤其是海澱這裡,海子多,可以改水田,收益很豐厚。

  小湯山那裡不適合農耕,除了蓋別院,還能做什麽?
  馬齊老成,看的對,過了這兩年,那邊的地會降下來。

  怪不得九阿哥沒有叫人捂著地,出手的很痛快。

  康熙就搖頭道:“毛毛躁躁的,總是想一出是一出,沒個耐性,就不能踏踏實實的琢磨些差事……”

  去年各部輪值的蒙古王公進京時,又帶了大量的羊毛羊絨下來,如今在通州裝了兩個倉庫。

  結果九阿哥問也沒有問一句,隻叫廣儲司跟江寧織造衙門對接此事。

  禦藥房那邊的藥,年前年後也是出了幾百盒,進了銀子五萬六千多兩。

  還有內造辦的燒紅佛牌,十來兩重的金子,加上燒紅工藝,價格就翻了一倍。

  這零零碎碎的進帳加起來,使得內庫富余不少。

  康熙就有些心動,想著戶部這幾年銀錢緊張,要不要讓九阿哥去戶部學學差事。

  聽了馬齊的話,他就又放下這個念頭。

  太年輕了,還不穩重。

  內務府這邊相關的差事,九阿哥可以大著膽子去做,出錯了自己這個汗阿瑪給他擔著。

  戶部那邊關系民生,卻是大事,擔子不是九阿哥能承受的。

  康熙就放下這個念頭,跟馬齊閑話家常起來,道:“愛卿的嫡幼子今年多大了?”

  通常分家不留嫡長子的時候,就是家裡有嫡幼子。

  馬齊道:“跟十六爺同庚,也是今年開蒙……”

  康熙心中算了一下,十六阿哥是三十四年生人,今年六歲。

  怪不得馬齊將嫡長子分出去,六歲也能站住了。

  康熙看了眼馬齊道:“你們家,你們兄弟一輩也好,下一輩也好,倒是守著滿洲舊俗……”

  馬齊露出無奈來,道:“人口多了,沒有法子,要只是兒子,再沒有發愁的,不聽教訓,一頓板子了事,可是兒媳婦娶進門,就不同了,一個個的都有小心思,再在一個鍋裡攪合過幾年,上牙磨下牙的,這父子兄弟情分也傷了,早分了省心……”

  因馬齊分家的緣故,禦史衙門那邊還上了兩個彈劾折子。

  一個是彈劾馬齊“無禮”,將長子嫡孫分出去的。

  按照禮法來說,長子嫡孫,才是家族正支。

  如此長幼不分,不合規矩。

  還有一個彈劾馬齊“犯律”,按照《大清律》,這諸子分家,不分嫡庶婢出,都要均分,外室子減半。

  馬齊沒有“均分”,嫡子比庶子多拿了一份。

  康熙叫人打聽了一下,就將兩個折子給駁回了。

  八旗以滿人為主,樂意從滿俗從滿俗,樂意從漢俗從漢俗,沒有強迫的道理。

  還有分家那個,那是富察家私事。

  再說馬齊身為大學士,還不知道律法麽?
  他長子多分那一份是馬齊夫人的私產。

  那是私財,不是分家的序列,自然是可著馬齊夫人的心意。

  難道嫡子嫡孫不給,給庶子?

  沒有那樣的道理。

  康熙沒有再問此事,而是換了其他,道:“最近都察院的風氣有些不對,愛卿怎麽看?”

  雖說自從康熙二十六年重開言路,允許禦史“風言奏事”,至今已經十幾年,可是這些年來禦史也都在試探著。

  這次科舉舞弊案,沒有追究禦史鹿佑彈劾不實之罪,倒是給禦史打了雞血似的。

  要不然的話,也不會馬齊分了一次家,就被人上了兩個折子。

  馬齊沉吟道:“禦史敢彈劾,是好事,可也要防著空彈多了,耗費朝廷人力物力的……”

  說到這裡,他想起了今年就是京察之年,京中文武官員的考評早有相應的標準。

  他就斟酌著說道:“皇上,是否給都察院那邊也設個獎勵標準?奏實記功,等到京察的時候,也作為升轉參照……”

  如此所奏不實,即便不記過,考核也可以記一筆。

  那樣整日裡鑽營瞎彈劾的,就是空熱鬧,討不到好。

  真心辦差的禦史,也能脫穎而出,拔出來用。

  康熙聽了進去。

  禦史的嘴不能堵住,否則他這個皇帝不安,要防著朝臣欺上瞞下。

  可禦史的嘴也不能放得太開,像彈劾馬齊那樣的折子,難道那兩個禦史就想不到其中原由麽?

  朝廷推崇禮教不假,可也沒有完全摒棄滿洲習俗的意思。

  兩者可並存。

  還有嫡夫人嫁妝這個,就是漢人分家,也是如此,怎麽他們就想不到?

  他們裝不知道,就是求名罷了。

  知曉馬齊是大學士,身在高位,為人矚目,即便被彈劾了,也不好計較,才這樣肆無忌憚。

  康熙就點頭道:“此提議甚好,愛卿擬了折子遞上來。”

  馬齊點頭,面不改色,道:“奴才遵旨……”

  這折子一遞,就給督察院禦史帶了繩套,怕是那些禦史背後要罵死他。

  那也無所謂。

  他這個大學士,總不能是個擺設。

  即便不做權相,也不能露了怯懦。

  康熙對九阿哥那邊,卻不想散養了。

  能者多勞。

  十八、九歲的年紀,不好好當差怎麽行?
  還不是守著老婆、孩子、熱炕頭的年歲。

  只是不著急。

  先看小湯山行宮修建的如何,要是妥帖的話,康熙想要給九阿哥派個好差事……

  還有就是高衍中,算是個人才。

  康熙可是曉得九阿哥折騰小半年,自己就沒去過小湯山。

  那邊的差事,都是高衍中父子倆跑下來的。

  之前倒是沒留意,差點埋沒了。

  等過兩年皇子府那邊安穩了,這個高衍中也可以調出來使喚。

  *
  九皇子府,外書房。

  九阿哥坐在書桌後,看著對面的張廷瓚直運氣。

  張廷瓚手中正拿著一本《漢書·食貨志》,看的津津有味。

  他打小學的都是儒家正統學問,入仕也是走的詞臣之道。

  對於這些經濟文章,即便早年學史的時候讀過,也只是讀過罷了,眼下卻是別有收獲。

  九阿哥見瞪他半天沒有反應,冷哼了一聲。

  張廷瓚這才抬頭,看著九阿哥面前的文章道:“九爺抄完了?”

  九阿哥撂下筆,揉了揉手腕子,站起來,看著張廷瓚帶了控訴,道:“張大人,你是不是有些恩將仇報啊?”

  張廷瓚放下手中的書,道:“九爺此話怎講?”

  九阿哥掰著手指頭數著,道:“爺記得你提過求子之事,喬遷禮就有觀音竹;擔心你們剛搬出來,預備不齊全,叫這邊帳房直接幫你們預備的柴米油鹽醬醋茶;怕你們跟左鄰右舍的不相熟,打發我身邊小子帶你們跟左鄰右舍的見過了,結果呢?大人回報了我什麽,抄書、做文章,學寫折子,那折子還用學麽?”

  張廷瓚面上帶了感激,道:“九爺細心,下官感激不盡,可是下官身為典儀,導引皇子行事,也是下官分內之事……”

  九阿哥擺擺手,道:“不用,不用,這是自己家,又不是外頭,哪有什麽必須守著的規矩?你看高衍中,從來不囉嗦這個!”

  張廷瓚羞愧,道:“下官只會這些書本文章,比不得高大人通經濟……”

  他打小讀書出色,在翰林院裡文章也是做的花團錦簇,否則也不會被皇上欽點,三次隨扈漠北。

  可是到了九皇子府,他的心裡有些小微妙。

  實沒有想到小小的皇子府,竟是人才林立,讓人反省不足。

  所以他才翻出經濟文章來,重新研讀一二。

  九阿哥見狀,忙安慰道:“這也不能放一塊比啊,您是翰林學士,本就是以作文章見長,沒有必要揚短避長。”

  張廷瓚笑道:“下官之前還混沌著,不知自己這差事該如何進行,得了家嚴提點,才發現下官多有不盡職之處,皇上讓下官兼皇子府典儀時,本就是為給九爺侍讀的,已經耽擱了半年,現在正好……”

  九阿哥:“……”

  這倒是沒錯,皇父確實是這個意思。

  九阿哥就道:“要不咱們就靈活些的,這些日子我在府裡閑著的時候多,咱們就多看幾篇文章;等過陣子重新去衙門,就算了;還有那奏折,不用學吧,不是有大人在麽?”

  張廷瓚耐心道:“九爺今年是十八,可不是永遠十八,現在折子有不周全的地方,皇上慈愛,不會計較,說清楚事情就行了;可是九爺一年比一年大,以後的差事說不得也一年比一年重,就算選了專門的書吏負責擬折子,九爺也要學會看折子,熟悉其中需要規避的地方……”

  九阿哥是個聽勸的。

  他看出張廷瓚是好意,帶了無奈點頭道:“好,我學就是了……”

  是不是他待這些僚屬太好了?!
  不用這樣上心的!
  *
  書友圈又可以分讀者稱號了,總共四十個,有興趣的書友大大過去跟置頂的活動帖子,就可以排排坐,分果果了。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